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目 录录 1 1 前前 言言 1 1 1 任务由来 1 1 2 勘查工作目的 任务 1 1 3 前人工作研究程度 3 1 4 勘查范围 3 1 5 滑坡灾情 险情及防治工程等级 4 1 6 执行技术标准 5 2 2 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 6 2 1 勘查区位置及交通条件 6 2 2 气象水文 7 2 3 社会经济概况 10 3 3 勘查区地质环境概况勘查区地质环境概况 11 3 1 地形地貌 11 3 2 地层岩性 12 3 3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12 3 4 水文地质 16 3 5 人类工程活动 16 3 6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16 4 4 秦家梁滑坡基本特征秦家梁滑坡基本特征 17 4 1 秦家梁滑坡的位置及形态特征 17 4 2 秦家梁滑坡的岩土体结构及组合特征 17 4 3 秦家梁滑坡的变形特征 19 4 4 秦家梁滑坡的形成机制初步分析 21 5 5 秦家梁滑坡的危险性及发展趋势秦家梁滑坡的危险性及发展趋势 22 5 1 秦家梁滑坡的危险性及发展趋势 22 5 2 对秦家梁滑坡进行工程治理的初步设想 22 6 6 勘查工作内容 方法 工作部署及工作量勘查工作内容 方法 工作部署及工作量 24 6 1 勘查工作部署的原则 24 6 2 勘查工作内容 方法 手段的选择 24 6 3 主要勘查工作量布置 26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2 7 7 勘查工作技术要求勘查工作技术要求 29 7 1 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 29 7 2 工程地质测绘技术要求 31 7 3 钻探技术要求 34 7 4 探槽技术要求 35 7 5 电阻率法勘探技术要求 35 7 6 试验技术要求 36 8 8 勘查进度安排勘查进度安排 37 9 9 保证措施保证措施 38 9 1 质量保证措施 38 9 2 环境保护措施 38 9 3 安全保证措施 38 1010 勘查工作组织与措施勘查工作组织与措施 41 10 1 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 41 10 2 主要设备配置 41 1111 经费预算经费预算 43 1212 预期成果预期成果 45 12 1 预期成果 45 12 2 报告提纲 45 附件 附件 1 广元市三堆镇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工程平面布置图 1 2000 2 广元市三堆镇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工程地质剖面图 1 1000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1 1 1 前前 言言 1 11 1 任务由来任务由来 根据 2009 年 4 月 24 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关于请组织支援开展我省地震灾区第三 批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 设计工作的函 通知的要求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承担了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工作 根据任务的要求我公司组织 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于 2009 年 4 月 28 日进行现场踏勘 按照任务的要求编制本勘查设计 书并上报贵单位审查 2008 年 5 月 12 日下午 2 28 分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 8 0 级大地震 震中位于映秀 镇 震中烈度达 度 5 12 汶川大地震 给与之相邻的广元市造成极为严重的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同时因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 根据现场踏勘调查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地质灾害体位于广 元市三堆镇白岩山下 坡体前缘为深沟 村民称作大沟 坡体左侧为赵家沟 两沟在坡体 左前缘交汇 穿过距工作区 0 4 公里的核工业八二一厂流入白龙江 5 12 地震当时 造成 坡体上的土体开裂严重 位于开裂缝上的房屋破坏严重 如再深度发展 坡体上村民的 生命和财产将受到严重直接威胁 下游的核工业八二一厂也会受间接地威胁 所以尽快 展开对该滑坡的勘查工作具有十分必要性和紧迫性 1 21 2 勘查工作目的 任务勘查工作目的 任务 1 2 1 勘查的目的勘查的目的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详细勘查的目的在于为确保 5 12 地震 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灾后重建的安全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查明该滑坡的形 成条件 特征 稳定状况 并预测其今后的发展变化趋势 从而为灾后重建 工程治理 初步设计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 1 2 2 工作任务工作任务 1 通过采用不同的勘查手段和布置合理的工作量 查明灾害体的分布 规模 主要 诱发因素 稳定性及发展变化趋势 危害特征等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2 2 正确提出灾害体的物理力学参数指标 进行灾害体稳定性计算 3 勘查清楚滑体物质组成 厚度 面积 体积 滑带的位置 性质 滑床的风化程 度等 4 在对灾害体的稳定性作出评价基础上 并对灾害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5 对灾后重建和地质灾害点的防治建议 1 2 3 工作要求工作要求 1 调查所在地自然人文环境 包括自然地理 气象水文 交通运输 人类工程活动 等 2 调查滑坡体地质环境背景 包括地层岩性 地形地貌 地质构造 水文地质 外 动力地质现象及所在滑坡与坡体组合类型等 3 调查滑坡体形体特征 包括位置 形态 分布高程 几何尺寸 规模 基本确定 滑坡体边界 临空面等 4 调查滑坡体地质结构 包括坡体岩土体物质组成及结构构造 变形破碎特征 滑 带形态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5 调查滑坡体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 6 调查滑坡体变形特征 包括变形破坏发生时间 如裂隙成生时间 宏观变形迹象 监测资料分析 变形发育史 7 调查滑坡体破坏特征 推测成灾范围及可能产生的派生灾害范围 8 调查分析非地质孕灾因素 如降雨 地震 冲蚀 人工作用等 强度 周期以及 它们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9 进行基本的室内物理力学试验 提供坡体稳定性分析所需的抗剪强度 天然状态 和饱和状态下岩土体的粘聚力 内摩擦角等数据 10 调查滑坡体周边环境的工程地质特征 初步选择防治工程持力层 11 进行滑坡体稳定性评价 包括定性评价和主勘探剖面计算分析 明确回答该滑 坡体需不需要进行防治 采取何种防治措施 工程治理 搬迁避让 监测预警 12 提交治理方案建议及治理工程经费初步概算 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效益 勘查质量及精度必须充分满足治理工程设计要求 勘查手段需包括地形测量 地质 测绘 钻孔 探槽 物探 室内试验等勘探手段 其中 测量 测绘比列尺不小于 1 500 重点部位剖面测量比列尺不小于 1 200 对主剖面或拟布置工程部位必须有勘探点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3 控制 1 31 3 前人工作研究程度前人工作研究程度 本地区曾经进行 1 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 可为本次勘查提供必要的地质基础资 料 冶金 604 院提供 2008 年 6 月 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在利州区开展了 5 12 地震灾区广元市利州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 调查工作 所提供的应急排查报告 广元市利 州区国土局地环处提供 是本次工作的基础 因工作区位于核工业八二一厂范围内 为军事管区 地质资料和测量资料缺乏 为本 次勘查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1 41 4 勘查范围勘查范围 根据本次踏勘的情况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灾害体有居民 107 户 570 人 坡体右前缘距核工业八二一厂 400m 受威胁的人员和财产巨大 滑坡坡体地理坐标 北纬 32 27 59 东经 105 35 44 滑坡坡体顶部 高程 750m 坡脚高程 590m 高程差 160 m 整体形态上为从左向右逐渐升高 滑坡坡体 呈不规则倒梯形 后缘宽约 750m 下部坡脚宽约 320m 纵向约 400m 前缘为大沟 左 侧为赵家沟 松散堆积物厚 3 30m 不等 平均约 15 m 体积约 33 105m3 本次设计调查范围为 灾害体及其影响范围 根据踏勘和初步测量 确定灾害调查范围包括整个坡体 下游的 核工业八二一厂及坡体正对的白岩村小学 面积 0 5km2 见图 1 1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4 图图 1 11 1 秦家梁滑坡卫星航拍图秦家梁滑坡卫星航拍图 1 51 5 滑坡灾情 险情及防治工程等级滑坡灾情 险情及防治工程等级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在 5 12 地震发生时产生众多拉裂缝 地面变形较强烈 造成坡体上的民房倒塌 开裂损毁 灾情较严重 直接经济损失近 300 万元 存在的险情 滑坡对现在仍然居住在当地的 107 户居民 570 人 约 700 万财产构成 威胁 滑坡所在冲沟口为核工业八二一厂 一旦该滑坡启动 松散物质进入冲沟 演化 成泥石流 对下游核工业八二一厂约 3 万名员工的生命和国家财产带来损失是无法用金 钱估量的 表表 1 11 1 滑坡其他因素分类滑坡其他因素分类 有关因素有关因素名称类别名称类别特征说明特征说明 浅层滑坡滑坡厚度在 10m 以内 中层滑坡滑坡体厚度在 10m 25m 之间 深层滑坡滑坡体厚度在 25m 50m 之间 滑体厚度 超深层滑坡滑坡体厚度超过 50m 推移式滑坡 上部岩层滑动 挤压下部产生变形 滑动速度较快 滑体表面波状 起伏 多见于有堆积物分布的斜坡地段 运动形式 牵引式滑坡 下部先滑 使上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 一般速度较慢 多具上小 下大的塔式外貌 横向张性裂隙发育 表面多呈阶梯状或陡坎状 发生原因工程滑坡 由于施工或加载等人类工程活动引起滑坡 还可细分为 1 工程新滑坡 由于开挖坡体或建筑物加载所形成的滑坡 2 工程复活古滑坡 原已存在的滑坡 由于工程扰动引起复活的滑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5 坡 自然滑坡 由于自然地质作用产生的滑坡 按其发生的相对时代可分为古滑坡 老滑坡 新滑坡 活动滑坡 发生后仍继续活动的滑坡 后壁及两侧有新鲜擦痕 滑体内有开裂 鼓起或前缘有挤出等变形迹象 现今稳定 程度 不活动滑坡 发生后已停止发展 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重新活动 坡体上植被较盛 常有老建筑 新滑坡现今正在发生滑动的滑坡 老滑坡全新世以来发生滑动 现今整体稳定的滑坡 发生年代 古滑坡全新世以前发生滑动的滑坡 现今整体稳定的滑坡 小型滑坡 10 104m3 中型滑坡10 104m3 100 104m3 大型滑坡100 104m3 1000 104m3 特大型滑坡1000 104m3 10000 104m3 滑体体积 巨型滑坡 10000 104m3 依据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国土资源部 dz t0218 2006 并参照相关规范对地质 灾害防治等级的划分标准 确定防治工程等级为 级 根据 岩土工程勘查规范 gb50021 2001 工程重要性为一级 场地复杂程度为一级 确定本次勘查工作等级为 甲级 1 61 6 执行技术标准执行技术标准 四川汶川地震地质灾害勘查有关要求 岩土工程勘查规范 gb 50021 2001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 t0218 2006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 2002 钻探技术规范 dz 007 91 工程物探勘查规范 tb 10013 98 滑坡不稳定斜坡泥石流详细调查规范 1 5 万 中国地质调查局 1999 地质灾害分级标准 国土资源部环境管理司 1999 2000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 jgj 89 9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 t50123 99 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 t50266 99 工程测量规范 gb bv50026 93 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6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 t8 97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dl t5185 2004 四川 甘肃 陕西部分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汶川 8 0 级地震烈度分布图 2 2 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 2 12 1 勘查区位置及交通条件勘查区位置及交通条件 秦家梁滑坡位于广元市三堆镇白岩村白岩山前 处在白龙江上游的左岸一支沟的沟 顶 距三堆镇约 3 0 km 距广汉市约 40 km 地理坐标 北纬 32 27 59 东经 105 35 44 图 2 1 由三堆镇的 212 国道向南 1 公里 进入核工业八二一厂大门 再由村级路到达白岩 村 该社级村道长约 2 km 其中核工业八二一厂区内有 1 km 为水泥路 其余部分为碎石 路 由于坡度角度较大 小雨天即很难通行 核工业八二一厂内有两个小型发电厂 一个水泥厂 因距村较近 给村里带来了很 大的污染 所以核工业八二一厂每年给村里 9 万元和 100 吨水泥作为补偿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7 竹园镇 建峰 白家 大两会 羊木 省省 肃 甘 陕西省 广元市 巴中市 阆中市 苍溪 仪陇 营山 篷安 西充 三台 盐亭 梓潼 剑阁 元坝区 南江 青川 市中区 旺苍 朝天区 宁强 南部 金孔镇 建兴镇 富驿镇 塔山镇 宝石 徐家镇 涂山 老观镇 二道镇 清水镇 三河镇 马鞍镇 柳林镇 千佛 五龙镇 卫子镇 白水镇 和平 沙河镇 金溪镇 双汇镇 荣山镇 盘龙镇 赤化镇 下寺镇 宝轮镇 大河 檬子 英萃 桃园 阳平关区 广坪区 西北 三堆镇 沙州镇 枫柜 凉水镇 三锅 马角镇 河口镇 升钟 水库 南 江 河 西 河 105 00 流 江 河 市政府驻地 县 市 政府 驻地 乡 镇 政府 驻地 一般公路 主要公路 河流 高速公路 铁路 交通位置图 km1414km0 水磨 乐坝 三江 嘉川镇 33 00 106 00 107 00 33 00 32 00 32 00 105 00 31 00 106 00 31 00 107 00 汪家 李家 西 嘉 陵 江 图图 2 12 1 秦家梁滑坡交通位置图秦家梁滑坡交通位置图 2 22 2 气象水文气象水文 1 气象 工作区位于四川盆地北端 处于盆地向山区过渡地带 气候温和湿润 雨量较充沛 光照适宜 四季分明 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带 因地形起伏较大 垂直气候分带 较明显 因此在小范围 小区域内气候略有差异 气温随高程升高而稍有降低 河谷山 口风多且强 降雨充足 时空分配不均 灾害天气频繁 常出现冬干 春旱 夏洪 秋 涝及春秋二季低温灾害 冬春季节 常受北方冷空气干扰 水汽含量低 降雨少 蒸发大 干旱尤为严重 根据气象部门统计 每间隔 1 5 年就发生一次较严重的旱灾 而降雨多集中在夏季 多 暴雨 大暴雨 引发洪涝灾害 江河猛涨 山洪爆发 工作区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8 据广元市气象站多年气象资料统计 利州区多年平均气温 16 0 表 2 1 图 2 2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972 6mm 表 2 2 图 2 3 每年降雨主要集中在 5 9 月 其间降雨 总量占全年降雨总量的 75 多年月平均降雨量最高为 7 月为 236 8mm 最低为 1 月为 3 8mm 全区降雨量空间分布见图 2 4 表表 2 12 1 广元市利州区多年平均气温表广元市利州区多年平均气温表 图2 2 多年月平均气温柱状图 0 5 10 15 20 25 30 123456789 10 11 12 多年月平均气温 月份 123456789101112 全年 平均 气温 4 97 111 716 921 024 326 025 521 016 311 76 416 0 极端 最高 气温 19 622 330 633 238 438 537 938 935 231 326 120 138 9 极端 最低 气温 8 1 6 8 1 7 0 67 712 215 015 410 32 6 3 1 8 2 8 2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9 2 22 2 广元市利州区历年各月平均降水量和日最大降水量表广元市利州区历年各月平均降水量和日最大降水量表 图2 3 多年月均降雨量柱状图 0 50 100 150 200 250 123456789 10 11 12 多年月均降 雨量 mm 02 55km2 5 1693 1050 白 尖子山 金洞乡 1100 1000 950 荣山镇 1000 1200 嘉 陵 江 1200 三堆镇 宝珠寺水电站 广元市 市中区 雪峰 高速公路 河西 东坝 龙 宝成铁路 国道 工农镇 大石镇 盘龙镇 1200 江 宝轮镇 1100 龙潭乡 赤化镇 白朝乡 1100 降雨等值线及多年平均降雨量 mm 河流 图 例 乡镇行政区界线公路 图图 2 42 4 广元市利州区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广元市利州区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 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 月平均降 量mm 3 87 523 954 496 113823619815453 221 94 1993 一日最 大降水 量mm 6 513 064 879 010918518511115353 034 37 4185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10 此外 利州区年平均日照为 1389 1 小时 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 1480 2mm 各月相对 湿度在 69 年平均无霜日 263 天 区内干旱频繁发生 多年平均春旱为 30 天 夏旱为 20 天 伏旱为 25 天 1999 年 11 月 16 日至次年 1 月 14 日为最长的干旱天数 长达 59 天 发生频率 0 2 2 水文 区主要河流有白龙江 距工作区 3 公里 白龙江汇入嘉陵江 属长江水系 工作区 位于白龙江一小支流上游 2 32 3 社会经济概况社会经济概况 滑坡区为低中山区 山高坡陡 耕地少 当地农民种地基本只能满足温饱 村民多 数外出或在核工业八二一厂打工 经济基础在广元市属于中下等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11 3 3 勘查区地质环境概况勘查区地质环境概况 3 13 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 坡体外貌呈南高北低 后缘坡顶的高程为 750m 宽 750m 前缘高程为 590m 宽 320m 纵向长 400m 形状为不规则倒梯形 后壁呈围椅状 以坡体中部为界 有两级 斜平台 纵向上呈折线形 滑坡中后部坡度 42 中前部坡度 28 前缘及左侧为深沟 沟岸较陡 坡度为 35 以上 在坡体左前缘位置交汇 滑坡坡体主滑方向为 300 下伏 岩层倾向 209 为顺层坡 滑坡坡体表面为第四系崩坡积块碎石土及残坡积粉质粘土覆盖 估计厚度 3 30m 整个坡体表面中部为一宽 30 米左右平台 村内大部分民房和主要村道多集中于此 其上 部及下部多为农田 也散落近 60 户居民 坡体下缘 50 米为乔木所覆盖 植被极发育 见照片 1 照片照片 1 秦家梁滑坡地形地貌图秦家梁滑坡地形地貌图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12 3 23 2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 第四系崩坡积土 q4col dl 为含碎石粉质粘土 上部褐灰色 下部土黄色 碎石含 量 40 50 分布于坡体中上部 估计厚度 1 5m 第四系残坡积土 q4el dl 为粉质粘土 褐黄色 碎石含量 2 15 分布于滑坡中 下部 据村民讲 厚度 5 20m 侏罗系白田坝组泥岩 j1b 在滑坡内被覆盖 仅在进村西侧道陡坎处和山脚河沟 处出露 褐灰色薄层 强 中风化 岩层产状 209 28 3 33 3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1 地质构造 区域内分属三个不同的构造区 其间以两条横贯全境的大断裂 北为呈北东向的青 川断裂 南为呈北东向之北川 茶坝 林庵寺断裂 青川断裂以北属扬子准地台之摩天 岭台隆 茶坝大断裂以南属扬子准地台之龙门山 大巴山台缘褶断带之龙门山褶断束 两 条断裂之间属松潘 甘孜地槽褶皱系之后龙门山冒地槽褶皱带 见图 3 1 2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新构造运动表现为区域性地壳急剧上升并伴随断裂活动 以挤压抬升为主 河谷狭 窄 切割较深 地形变化较大 呈现出平原区 低山区 中山区 高山区地貌变化特点 在上升中有短暂间歇 上升幅度随时间推移递减 龙门山新构造活动常沿主干断裂发生 1958 1997 年有记载的 6 8 级地震有九次 弱震则常有发生 强震对测区的影响裂度最高为 度 而区内断裂活动相对较弱 地震烈度为 度 区域上相对稳定 在 5 12 大地震之前 按国家地震烈度区划 龙门山 地震基本烈度为 度 见图 3 2 本次 5 12 汶川地震为有历史记载以来震级最高 破坏强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其震级 达 8 级 震中烈度达 度 据 2008 年 8 月 1 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 71 号文批准的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01 局部修订条文及四川 甘肃 陕西部分地区地震 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gb18306 2001 图 3 2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gb18306 2001 图 3 3 勘查区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动加速度值 0 15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 0 40s 对于学校建设 应按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8 度进行设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13 防 详见图 3 4 图图 3 13 1 广元利州区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广元利州区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 工工 作作 区区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14 图 3 2 勘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工作区 工作区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15 图 3 3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图 3 4 汶川地震后最新的地震烈度图 3 43 4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丰富 斜坡表层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 主要是接受大气降水 补给 其次为斜坡上部地表水补给下部及基岩裂隙水的补给 富水性不稳定 具有季节 性 基岩裂隙水为埋藏型 富水性不均 泥岩含水较贫乏 坡体前缘和左侧沟内常年有水 受大气降水影响很大 枯水期和雨季变化明显 详 细数值有待于进一步调查 3 53 5 人类工程活动人类工程活动 坡体区土层较厚 人为地貌明显 耕地较多 坡体中部为当地居民建房及修建村道 为主 村道至坡体后缘 村民房屋至坡体前缘均为耕地 3 63 6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秦家梁滑坡具有以下特征 1 地形地貌较复杂 地形起伏大 滑坡前后缘高差约 160m 为台坎地貌 地表总 工作区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16 体坡度大于 25 2 地质构造复杂 处于青山断裂带上的边缘 坡体左侧基岩出露 节理裂隙发育 岩石受构造作用较破碎 3 坡体上土层厚度大 后缘裂缝明显 中部裂缝发育 前缘见剪出口 4 坡体前缘和左侧为深沟 常年有水 对坡体的冲蚀效果显著 因此 秦家梁滑坡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复杂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17 4 4 秦家梁滑坡基本特征秦家梁滑坡基本特征 4 14 1 秦家梁滑坡的位置及形态特征秦家梁滑坡的位置及形态特征 秦家梁滑坡位于白龙江上游的左岸一支沟的沟顶 行政区划上属广元市利州区三堆 镇白岩村 1 2 组 距三堆镇约 3 0 km 距广元 市约40km 地理坐标 北纬 32 27 59 东经 105 35 44 1 滑坡为总体上东北低西南高的斜坡体 后缘为一山脊 滑坡前缘为一河沟 形状 为倒梯形 滑坡后缘为山脊 走向 30 高程为 675 750m 宽 780m 前缘为冲沟 高程为 590 705m 宽 750m 2 以横穿坡体中部的村道为分界 滑坡中后部坡度约 42 中前部坡度约 30 纵向上呈折线形 台坎地貌 长 400m 3 前缘为大沟为界 大沟走向为 28 坡度为 31 左侧以赵家沟为界 滑坡范 围内走向 310 坡度 39 两沟在滑坡左前方交汇 滑坡坡体主滑方向为 295 滑床岩层倾向 209 为顺层坡 松散堆积物厚 3 30m 平均约 15 m 体积约 46 105m3 本次设计勘查范围为灾害体及其影响范围 根据排查和踏勘 确定灾害调查范围外 扩包括下游 0 4 公里处的核工业八二一厂和滑坡对面的白岩村小学 调绘面积为 0 5km2 4 24 2 秦家梁滑坡的岩土体结构及组合特征秦家梁滑坡的岩土体结构及组合特征 坡体上部为第四系残坡积土层碎石土 粉质粘土 下部基岩为泥岩 1 第四系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 q4dl 分布于坡体中上部的表层土 土黄色 含碎 石粉质粘土 粉质粘土站 50 60 碎石含量约 40 50 磨圆度一般 分选性差 碎石大 小 2 200cm 不等 中密 密实 上部含植物根 估计厚度 1 5m 见照片 1 2 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 q4 dl el 分布于坡体中 下部 为褐灰 褐黄色粉质 粘土 碎石约 2 15 碎石 成分为砾岩 中密 可塑 据村民讲厚度 5 30 m 见照片 2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18 照片照片 1 村民房基断面村民房基断面 照片照片 2 民房地基沟槽民房地基沟槽 照片照片 3 滑坡左侧村路边基岩出露滑坡左侧村路边基岩出露 3 侏罗系白田坝组泥岩 j2b 在滑坡内被覆盖 仅在进村西侧道陡坎处和山脚河 沟处出露 褐灰色薄层 强风化 用手可以掰动 岩层产状 209 28 见照片 3 4 34 3 秦家梁滑坡的变形特征秦家梁滑坡的变形特征 秦家梁滑坡的变形发生在 5 12 地震后 并一直延续到现在 主要表现为拉张裂缝 1 后缘裂缝明显 大体分为三段 后缘右侧 沿山脊走向有 10 50cm 的明显裂缝 树木产生倾斜 见照片 4 5 裂缝 宽 10 120cm 不等 可见深度 0 5 5 0m 长 5 100m 不等 后缘中部 稻田有 10 40cm 不等的沉降 见照片 6 7 后缘左侧有一条裂缝带 自左而右断断续续近为 150 米 走向 30 现场测量裂缝带 宽度 0 3 2 2 米不等 裂缝宽度为 20 50cm 宽 据当地百姓说 5 12 后裂缝深 10 米以上 该裂缝对民房破坏最为严重 见照片 8 9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19 2 中部村道至后缘 坡度约 42 5 12 地震后耕地中的产生大量裂缝 当地镇村干 部已安排村民进行填埋 但由于坡体仍有滑动 又见新的拉张裂缝 其中坡体的房屋前 后新增变形迹象裂缝明显 见照片 10 11 3 中部村道至前缘 坡度 30 在民房与耕地中发育大量裂缝 裂缝走向 20 30 裂缝宽 30 60cm 不等 深度 30 100cm 4 整个滑坡由于内在滑动 表现在前缘坡体大沟处出现沟岸坍塌 见照片 12 13 照片 4 后缘右侧的裂缝 照片 5 后缘右侧的拉张裂缝 照片 6 滑坡后缘中部农田塌陷 照片 7 滑坡后缘左侧的村仓库地面塌陷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20 照片 8 滑坡后缘左侧的村仓库地面塌陷 照片 9 滑坡体的变形导致房屋拉裂 照片 10 滑坡体的变形导致房屋拉裂 照片 11 滑坡体中部的大裂缝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21 照片 12 滑坡体前缘已出现滑塌 4 44 4 秦家梁滑坡的形成机制初步分析秦家梁滑坡的形成机制初步分析 纵观整个滑坡区 后缘有拉张裂缝发育和地面沉降 断续分布在整个后缘 中部 前缘均有横向拉张裂缝 滑坡左侧沿村道可见基岩出露 但岩石为强风化 坡体自身前 后缘高差大 前缘为一 7 8 米深冲沟 具备较高的临空面 坡面上的碎石土 粉质粘土 厚度大 滑床岩层为顺层 前缘冲沟较深 枯水期 汛期水位变化明显 对坡体冲刷严 重为坡体滑动提供了下滑的空间 以上均为形成滑坡的有利因素 5 12 地震的震级达 8 级 超强烈的震动是产生该坡体滑动的重要诱发因素 综上所述 在暴雨或地震产生滑坡的可能性极大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22 5 5 秦家梁滑坡的危险性及发展趋势秦家梁滑坡的危险性及发展趋势 5 15 1 秦家梁滑坡的危险性及发展趋势秦家梁滑坡的危险性及发展趋势 通过踏勘初步判断 由于 5 12 地震的震动 促使该滑坡裂缝发育 变形加剧 如遇 强降雨或地震等诱发因素 转化为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一旦转化为滑坡 则对坡体上居 民及距滑坡前缘 0 4 公里的核工业八二一厂将构成极大威胁 白岩村即座落在其上 中下部房屋密集 上部房屋比较分散 斜坡上有居民 107 户 570 人 每户财产按 6 万元计算 则有近 600 万元 村民现在是以焦急和顾虑的等待重建 的方案 假设一旦出现坡体滑动 其后缘高程 750m 前缘沟口高程 590m 高差 160m 无论 是滑坡直接冲入沟内 或是进入冲沟转化为泥石流 都将对核工业八二一厂构成威胁 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见照片 13 综上所述 其危险性为大型 尽快对该滑坡进行较详细的勘查和治理是十分必要和 紧迫的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23 照片照片 1313 位于沟口的核工业八二一厂位于沟口的核工业八二一厂 5 25 2 对秦家梁滑坡进行工程治理的初步设想对秦家梁滑坡进行工程治理的初步设想 针对秦家梁滑坡的特征 通过对该坡体详细勘查 查清楚上部土层厚度 滑带位置 及滑床的具体情况 在勘探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去提出和解决一些问题 为治理设计提供 相应的参数 工程治理本着经济 有效 宜施工的原则 初步设想是 1 对坡体上裂缝发育区域 房屋已被破坏的 不宜进行就地重建 居民实施搬迁避 让 2 对坡体上的裂缝进行封填夯实 对坡面上的低洼处进行填埋或削平处理 不留积 水坑塘 3 在坡体中下部 最前排居民住房前 30 米左右设置抗滑支挡 4 布置排水系统 布置一定数量的排水沟 让降雨尽快流出坡体 排入滑坡左侧和 前缘冲沟 5 建立长期观测站进行长期观测 特别是暴雨期 要加强监测 坡体面对的冲沟段 要保持沟道畅通 一旦滑坡产生 或转化为泥石流 要便于排泄 核工业八二一厂要做 好防灾预案 一旦灾情发生 可随时启动抗灾工作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24 6 6 勘查工作内容 方法 工作部署及工作量勘查工作内容 方法 工作部署及工作量 6 16 1 勘查工作部署的原则勘查工作部署的原则 根据本次勘查的目的与任务 结合该处坡体的地质环境条件与特征 本次勘查是该 灾害点治理前的一次性勘查 所以本次勘查为详细勘查阶段 勘查工作部署应遵循以下 原则 1 本次勘查要查明该处坡体的性质 是整体滑坡还是局部滑坡 根据现场踏勘和初 步分析 工作部署要全面 不留勘查死角和盲区 2 勘查工作部署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 勘探点布置密度稍大 同时考虑治理工程措 施布置相应的勘查工作量 3 采用多种勘查方法和手段相结合 在不同部位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 部署不同 的勘查方法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25 6 26 2 勘查工作内容 方法 手段的选择勘查工作内容 方法 手段的选择 根据上述的勘查工作部署原则和本次勘查目的与任务 勘查工作方法有 地形测量 工程地质测绘 勘探 水文地质观测和室内试验等 6 2 16 2 1 地形测量地形测量 为满足地质测绘的精度要求 地形测绘的比例尺采用 1 500 地形图测量的范围应 与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一致 要略大于滑坡区 6 2 26 2 2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 工程测量主要指勘探点测量 勘探剖面测量 重要地质点测量 以及有特殊意义的 重要点 如变形破坏点 取样点等 测量 为了确定勘探剖面上的地形与地表的各种界 线和各工程点剖面上的位置 以及各工程点和勘探线在平面上的位置 必须进行实测 2 工程测量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误差应符合有关测量规范要求 3 工程测量的野外工作结束后 应进行必要的技术检查和阶段性成果验收以便保证 工作质量 6 2 36 2 3 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 由于该区未开展过大比例尺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 该区及其邻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 件不清 必须开展 1 500 的专门性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主要包括地貌测绘 地 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 工程岩土体 地面裂缝变形等 2 工程地质测绘的范围包括滑坡分布区及其相邻的影响区和滑坡可能危及区域的工 程地质条件 3 工程地质测绘以查明滑坡的范围 规模 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危害对象 地质环境 条件简单可适当减少定点工作量 4 工程地质测绘后的初步成果包括 圈定出滑坡周界和查清并标出变形破坏迹象的位置 初步确定滑坡的滑体与滑床间的界线 滑带的大致埋深和滑动方向 以及滑坡体 内的地下水赋存特征 初步分析滑坡成因机制并判断其稳定状况 较全面收集勘查区的气象水文 地质环境条件及人类工程活动的有关资料 并动 态研究滑坡的活动史 6 2 46 2 4 勘探勘探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26 在勘探工作的布置上 既要考虑科学技术上的可行性 也要注意经济合理 根据本 次滑坡勘查的目的任务和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 拟采用探槽 探井 钻探等勘查手段 勘探工作的重点放在可能布设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地段和可能存在滑坡的区域 以及滑 坡的主滑线上 见勘查工作平面布置图 1 探槽工程 探槽在该次勘查中主要用于了解滑坡后缘裂缝发育的深度 土层厚度 土层是否滑 动等情况 进行必要的现场取样和辅助地面测绘工作等 每个坑槽探除进行详细的文字 记录和各种素描外 均应做展示图 其比例尺为 1 50 1 100 2 钻探工程 据调查 坡体上土层较厚 钻探布置在滑坡的中 下部 主要考虑到钻机搬运和供 水方便的地段 今后可能设置拦挡工程的部位 以便查明拦挡工程部位土层情况以及基 岩埋深及岩石的力学性质 取样及编制钻孔柱状图 3 探井工程 探井工程是滑坡体勘查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根据本滑坡体特征和地形地貌条件 在重点勘探线和钻机施工困难的位置布设探井 13 个 深度 5m 10m 不等 以便直观地判 断滑坡堆积体厚度和评价滑坡堆积体的稳定性 对浅探井揭露的滑坡堆积体特征 必须进行详细的记录描述 素描 照相 录像 和描绘展示图 展示图的比例尺为 1 50 6 2 56 2 5 室内试验室内试验 室内试验包括岩 土和水的有关指标的测试 滑床岩体抗剪强度试验 地表水和地 下水的侵蚀性试验 采样要求 土体的原状样按 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 jgj 89 92 采取 及时密封 采取扰动 样必须及时密封 避免水分损失 采取岩石试验样必须按有关标准采取足够的样品数量 满足试验室制样的需要 并 在采样后要及时包装 样品采取数量每个层位的样品数不得少于 6 个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27 6 36 3 主要勘查工作量布置主要勘查工作量布置 勘探线的布置 沿坡体纵向布置勘探剖面线 5 条 总共布置 17 个勘探点 钻孔和探 槽沿勘探剖面布置 钻孔 10 个 孔深 30 40m 总进尺 372m 探槽 6 条布置在滑坡体 后缘 长度 10m 顶宽 2 0m 底宽 1 0m 深度 6m 体积约 540m3 探井 2 个 孔深 10m 总进尺 20m 见表 6 1 和附图 01 号 6 3 1 测量测量 地形图按照 1 500 的比例尺进行测量 横向 780m 纵向 400m 面积 31 104m2 一 级导线测量 5km 控制点测量点 6 个 勘探点定位 17 个 1 200 剖面测量共 2000m 6 3 2 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 1 500 综合工程地质测绘 0 5km2 地质 地貌 工程地质调查点 18 个 6 3 3 钻探钻探 钻孔 12 个 孔深 30 40m 总进尺 372m 其中土层钻进 300 m 基岩中钻进 72 m 取土样 6 组 滑带土 6 组 取岩样 6 组 表 6 2 6 3 4 探井探井 探井 2 个 直径 1 5m 小圆井或 1 5 1 2 方井 井深 10m 总进尺 20m 详见表 6 4 主要用于直接观测坡体结构和滑面 带 特征 采集原状土样 主要布置在斜坡的主轴 附近 对探井的编录 素描 展示图 照相 摄像必须按照有关勘查技术要求进行 6 3 5 探槽探槽 探槽 6 条 共 540m3 详见表 6 4 布置在坡体后缘 土层埋藏较浅处 主要是查明 滑坡变形带位置 延伸方向 根据地质测绘和地表采样的需要进行调整 6 3 6 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 浅层地震勘探主要用于查明滑坡体的土层厚度和滑动面 同时查明基岩风化带厚度 即强弱风化带界面 为治理不稳定斜坡提供必要的参数和依据 拟选择剖面 1 纵 1 横 1 1 和治理断面等 2 条进行 长度 720m 6 3 7 取样及试验取样及试验 1 对滑坡土体 滑带部位分别采取试样 每个层位的样品数不得少于 6 个 2 滑床的岩石强度取样不小于 6 组 3 地表水和地下水各取试样 1 件 进行简分析和侵蚀性分析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28 表表 6 1 勘查工作设计工作量表勘查工作设计工作量表 项 目单 位数 量备 注 一级导线测量 km5 1 500 地形图测量 m222 104 1 200 地质剖面测量 m2000 工程 测量 勘探点 地质点定位测量个 18 1 500 综合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测绘 km20 5 复杂程度 类 钻孔m 个 372 10 探井m 个 20 2 工程地质 勘 探 探槽m3 条 540 6 现场试验水位观测组 8 土样组 6 滑带土组 6 岩样组 6 试 验 室内试验 水样组 2 地表水 地下水各 1 组 表表 6 2 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钻孔一览表钻孔一览表 钻孔编号上部土层厚度 m 下部基岩进尺 m 孔深 m 备注 zk1301530 zk230335控制性钻孔 zk3301050水位观测 zk4301040控制性钻孔 zk5301040控制性钻孔 zk6301040控制性钻孔 zk730333水位观测 zk830333 zk930333 zk10301040控制性钻孔 合计30072372 表表 6 3 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探井一览表探井一览表 探井编号井深 0 2m井深 2 5m井深 5 10m 总井深 m 备注 tj123510取土样 取岩样 tj223510取土样 取岩样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29 合计461020 表表 6 4 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探槽一览表探槽一览表 编号 长度 m 顶宽 m 底宽 m 深度 m 体积 m3 备注 tc11021690取土样 测岩石产状 tc21021690取土样 测岩石产状 tc31021690取土样 测岩石产状 tc41021690取土样 测岩石产状 tc51021690取土样 测岩石产状 tc61021690取土样 测岩石产状 合计540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30 7 7 勘查工作技术要求勘查工作技术要求 7 17 1 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地形测量的技术要求 7 1 17 1 1 作业技术依据作业技术依据 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 93 2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 ch2001 92 3 国家三 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 91 4 1 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图式 gb t929 1995 5 1 500 1 1000 1 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 t17160 1997 7 1 27 1 2 测区采用的坐标系统及成图规格测区采用的坐标系统及成图规格 1 平面坐标 采用北京 54 坐标系 按高斯正形投影分带 当测区范围比较大 测区 处于投影带的边缘或横跨两带时 长度投影变形较大 应当考虑长度投影变形的问题 2 高程系统采用 1956 年黄海高程系 7 1 37 1 3 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和高程控制测量 1 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秦家梁滑坡测区实际情况 施测 e 级控制点 或发展 i ii 级电磁波测距导线 加密控制点 精度要求见表 6 1 控制点从附近国家水准点引入 表表 7 17 1 i i iiii 级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级测距导线主要技术要求 测回数 等 级 导线 长度 km 平均 边长 km 测角 中误差 测距 中误差 mm 测距相对 中误差 j2j6 方位角 闭合差 导线全长 相对闭合差 i3 60 3515 1 3000024 10n 1 14000 ii2 40 2815 1 1400013 16n 1 10000 中误差小于 1 40000 2 标石埋设要求 所有 e 级或相对应等级以上控制点要求砼预制后运到现场浇筑 对不宜埋设标石的 地方 可采用在测区周边稳定岩石上刻 十 字的方法 刻划深度 3mm 旁边写出点号 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白岩村 1 2 组秦家梁滑坡应急勘查设计书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院31 字头朝北 埋石规格 一般普通标石 顶面 20 20cm 底面 40 40cm 高 40cm 建筑 物上标石 顶面 20 20cm 底面 30 30cm 高 15cm 所有埋石点均应填绘点之记 要实 地绘出点位略图 并作简要点位说明 3 高程控制测量 测区基本高程控制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高程起始点不得少于两个 并应进行连测检查 须特别注意核实搜集到的起始点的高程系统 每千米高差中数偶然中误差应不大于 5mm 图根点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解高程测量方法 并可与平面控制同时进行 较平均时 区也可采用等外水准测量方式 4 平面控制技术要求 按测量技术要求执行 5 高程控制技术要求 按测量技术要求执行 表表 7 27 2 电磁波高程测距导线技术要求电磁波高程测距导线技术要求 中丝法垂直角测回数指标差互差 往返测 高差较差 容许闭合差 等级 平均边长 m 边数 j2j6j2j6mm 5 500102415 25 0 ls 0 05n 8 250101215 25 0 ls 0 05n 图根10012110 ls 0 05n 注 s 以 km 为单位 小于 0 1km 时按 0 1km 计 n 为导线边数 表表 7 37 3 四等水准的主要技术指示要求四等水准的主要技术指示要求 等级 测段 路线往返测高 差不符值 mm 测段 路线的左右路 线高差不符值 mm 符合路线或环线闭 合差 mm 监测已测测段高 差之差 mm 四等 20k 14k 20l 30r 注 k 为路线或测段的长度 km l 为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用电成本分析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兰花香薰制品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股票交易大数据分析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游戏直播技术革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监测站点质量控制计划
- 基础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电子血压计智能检测流程
- 旧房改造装饰装修质量保证措施
- 建筑安全管理年度经营计划
- 2025年户外运动俱乐部对讲机终端采购合同
- 18种食用油的常识及其功效
- 《数字媒体基础与实践》数字媒体技术概述
-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 中电联理论试卷A(无答案)
- 红岩优秀读后感800字5篇
- GB/T 2679.7-2005纸板戳穿强度的测定
- 文化政策与法规(第一课)
- 色彩基础知识ppt
- 寻找消失的滇缅路:松山战痕课件
-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 政府预算理论与实务(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