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末明初江浙移民文人在凤阳的历史考察第29卷第3期2008年6月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joumalofhuaibeicoatindustryteacherscollege(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01.29no.3jujl2008?博士(生)论坛?元末明初江浙移民文人在凤阳的历史考察陈昌云(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o;安徽科技学院,安徽风阳233100)摘要:元末明初,朱元璋为建设,发展帝乡,将数万江淅文人移居凤阳.江淅文人主要是因惩罚政敌,发配罪官,打击富民,朝庭委派等原因来到风阳.他们在风阳的生活,工作条件极其恶劣,长期忍受肉体,精神的折磨.其中一部分人因转入仕途或恩准回乡得以离开风阳,许多人在外逃不成的情况下则老死风阳.汪浙移民文人一度为风阳的繁荣做出贡献,但没有完成朱元璋期望的历史使命.江浙文人在凤阳的生活遭遇是一部血泪斑斑的移民史.关键词:元末明初;江浙移民;风阳中图分类号:k2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34(2008)03002605元末明初,数十万移民被迁置凤阳建设帝乡,这其中夹杂许多当时的文化精英.据不完全统计,明史?文苑传中记载的人物,大约有15%曾在凤阳谪居,徙居过,来自当时文化最发达的江浙地方的文人数量更是惊人,他们在凤阳的生活遭遇多见作家文集和正史野传中.曹树基,王剑英,夏玉润等人都对明初凤阳的人口迁移情况进行过研究,但只是粗略提及.本文主要详细考察元末明初江浙文人移居凤阳的历史情况,以期丰富地方历史文化建设,为明代史学和文学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朱元璋决定移民凤阳主要是为充实凤阳人口和修建中都城.元末明初的凤阳地区虽是龙兴之地,但经过多年的战争和灾荒,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人民生活极端贫困.元至正二十六年四月,朱元璋回乡扫墓,目睹家乡凄凉,颇有感叹:吾往濠州,所经州县,见百姓稀少,田野荒芜,由兵兴以来,人民死亡,或流徙他郡,不得以归乡里,骨肉离散,生业荡尽,此辈宁无怨嗟?怨嗟之起,皆是以伤和气.尔中书其命有司遍加体访,俾之各还乡土,仍复旧业,以遂生息.庶几,斯民不至于失所.【i卷二十但劝民回乡不能解决凤阳人口的奇缺,朱元璋决定移民凤阳.后来修建中都城又急需民力,更加剧多次移民凤阳事件的发生.元末明初,凤阳接收来自全国的移民约3o万,他们对凤阳的重建,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借助移民之力重建凤阳的大政方针下,朱元璋将江浙文人移居凤阳,还另有隐情:一是作为惩处敌对政权官员的手段.朱元璋政权曾与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元军长期对峙,在长达12年的相互攻伐中,双方伤亡惨重,结怨颇深.朱元璋打败对手后,盛怒之下,常对敌方政府官员采取严惩措施.吴元年九月,徐达攻下苏州,将张士诚及凡获其官属平章李行素徐义,左丞饶介,参政马玉麟,杭,湖,嘉兴,松江等府官吏家属,外郡流寓之人凡二十余并元宗收稿日期:20080317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08年人文社科项目(2008sk433);安徽科技学院引进人才项目(srg2007113)作者简介:陈昌云(1972一),男,安徽全椒人,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生,安徽科技学院讲师.26室神保大王黑汉等皆送建康.【卷二十五审讯后,张士诚及饶介等一批大臣被杀,而杨基,徐贲,余尧臣,顾德辉等一批为张士诚谋过事的文人被发配凤阳劳动改造.同年十一月,朱元璋占据宁波,徙方氏官属刘庸等二百余人居濠州卷二十八.方国珍之子方文敏,蓝仁等被流放风阳.一些元朝旧臣也被流放风阳,松江人黄仲填曾为元代缙绅士大夫,圣运肇开,谪居临淮,即钟离子古城南【2卷九.元末海盐腔创始人杨梓曾任元朝高官,明初举家被迁凤阳.二是为打击江南富民.在元末群雄逐鹿中,江南地区的豪强地主为张士诚,方国珍对抗朱元璋提供了强大的后方支持.朱元璋战胜后,为消灭政敌的社会基础,多将江南富户,豪民移居凤阳.吴元年十月徙苏州富民实濠州【1卷二十六.国朝平吴,迁民五百家于临濠【卷二十四.十一月徙方氏官属刘庸等二百余人居濠州【】卷二十八.主要是想瓦解对手的社会基础.当然,洪武二年以后的迁移江南富民则更多出于繁荣帝乡的需要,洪武七年,上谓太师李善长日:临濠吾乡里,兵革之后,人烟稀少,田土荒芜.天下无田耕种村民尽多,于富庶处起取数十万,散于濠州乡村居住.数年之后,岂不富庶?遂徙江南民十四万实中都,以善长同列侯吴良,周德兴督之.,【卷五朱元璋想利用来自全国发达地区的江浙富民带给凤阳先进的科技文化,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一些江浙文人因是江南望族富户,于是成为迁移对象.贝琼清江文集?中都稿和郑真荥阳外史集记载了许多明初移居凤阳附近的江浙富民情况.洪武初,姑苏陈君仲良来居风阳之临淮【2】卷七.松江人朱孟闻家饶于赀,洪武初徙居濠梁【卷十.吴大姓谢伯礼氏,繇云间徙临淮之东园【卷二十五.原居吴县的解缙祖父郁瑜,父亲郁德家素饶财,于洪武元年被迁居临淮县.【】卷十三三是罪臣发配帝乡,劳动改造.明初对罪官非罪大恶极者,多流放风阳屯田,或限年输作(修建中都城,明皇陵的苦役).朱元璋曾多次下令将罪犯徙往凤阳.洪武五年十月,诏:自今杂犯死罪可衿者,免死,发临濠输作【卷七十六.洪武八年又下诏日:敕刑官:自今凡杂犯死罪者,免死输作终身;徙,流罪,限年输作;官吏受脏及杂犯私罪当罢职役者,谪凤阳屯种;民犯流罪者,凤阳输作一年,然后屯种.【卷九十七明初流放风阳的罪官人数众多,单是洪武九年官吏有罪者笞以上悉谪屯凤阳至万数【卷一百三十九.江浙文人中的吴伯宗,唐肃,张宣,乌斯道,杨基,庄九畴等人都曾作为罪官被流放风阳,接受劳动改造.四是朝庭委派,担任凤阳地方官员.明初,凤阳作为帝乡,朱元璋十分重视老家的重建工作,一度想把凤阳建成京城.明政府多次下派官员管理凤阳事务,其中也有江浙文人.洪武十三年,浙人宋君廷臣应诏,授凤阳府推官幢】卷十.临安朱君行简,以聪明正直荐入京师,授知凤阳府六安州事幢】卷十.四明潘先生伯英来为凤阳右卫吏【】卷十二.文教官员中,永嘉人裴贵和任中都国学簿,崇德人贝琼于洪武八年被委派到凤阳中都国子监任教,鄞县人郑真于洪武六年至凤阳临淮县任教谕.贝琼和郑真在凤阳执教多年,他们与凤阳江浙移民文人的交往情况主要记载在清江文集?中都稿和荥阳外史集中,这是了解明初凤阳移民情况的珍贵资料.从现有资料来看,江浙文人在凤阳的移民生活多不如意.生活状况最差的是流放风阳的罪官.流放之路原本艰难漫长,嗟我忆昔来临濠,亲友相送妻孥号,牵衣上船江雨急,辟历半夜翻洪涛,濠州里长我所识,怜我一月风波劳【】卷四.加上途中罪人多带枷锁,被武装押运,饱受凌辱.道旁辛苦问流人,非罪相看误此身.何用老成徒取辱,久知温饱不如贫.衣裳臭秽沾床汗,枷械枸挛满面尘.不自我先休叹恨,周余靡有孑遗民【s】卷三.年仅33岁的张宣就不堪折磨,死在押送凤阳征途中.熬到凤阳后,他们面临更大的磨难.首先要凭自己的双手建造简陋的存身之所.杨基叙自己的建房过程,明朝府帖促盖屋,旋锄瓦砾除蓬蒿.大竹为楹小榱桷,覆以营草并索绚【7卷四.曾贵为王子,住惯皇官内院的方国珍之子方文敏也亲手造屋,于其地东偏,厨土,树楹,植以修竹,藉以芦.而茅覆之穴,墙壁以成,户牖甏瓴,甓以通径【:】卷九.与他们先前居住的江南精舍不同,罪官在凤阳的住所多是简易的茅草屋,土垛房.庄九畴谪居瞿相山,耕凿为业.相地一区,深广不盈丈,范土为堑,葺苴四周.伐竹斩茅,编辑庇覆,幽暖蒙密.高不容矫首,阔不容展步.瞪目视之,喟然叹日:其为燕垒矣乎【z-i-一.矮小,狭窄的几乎不能住人.可见当时凤阳罪官居住条件之差.流放风阳的罪官主要从事屯种或输作,这两者都是繁重的体力劳动,对文弱书生来说,实是肉体上的折磨.瞿相山是洪武初年罪官谪居凤阳屯种的集中地,那里的罪官多垦荒种地:金君泽珉,永嘉名族也.来处其地,缚柴为门,诛柴为室,如燕垒蜗壳,隐隐矗矗于杳冥暗霭间.东作既兴,比户咸具.其耦既辍,日夕藉草而坐.】卷卜这位昔日生活闲适,不事生产的大家公子,朝廷大臣如今像当地农民一样在恶劣的环境中从事艰苦的生产劳动.这些外来垦荒的罪官大多白手起家,仅靠自种自食维持生活,多数人吃不饱,穿不暖,加之水土不服和只有虎丘山色好,不堪又在客愁中【,的无尽乡愁,许多人染病在身,却无钱治疗,完全凭自救或身体对抗疾病.余尧臣就曾死里逃生,沙河无雨夏云热,茅苇夹岸多蚊虻.舟中感疠得下泄,刃搅肠腹闻咿嘤,荒途无药相救疗,伏枕两旬几殒生,终藉神明佑吉士,疾势渐脱身强轻加卷九.但许多人却在贫病劳累中很快死去,胜国之士,寓于此者,冻馁疾殁,不可胜数【1ij卷六.洪武六年,唐肃因罪谪佃临濠,不久死去,年仅44岁.顾德辉于洪武二年死于劳累和屈辱中.蓝仁于吴元年徙往临濠,数月后放归原籍,不久死去.有些人虽劫后余生,但身心已遭严重摧残.高启描绘放归后的徐贲:风尘万里损光辉,旧面相逢却讶非,在路定留经处咏,还家犹着去时衣,久留远土虫蛇杂,忽解高罗雁鹄飞.n叫卷十四为老友在凤阳的艰苦遭遇心酸不已.参加中都城,明皇陵输作的罪官则生活得更惨.他们多被集中关押,缺衣少食,身带枷锁从事繁重的苦役,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常常披星戴月地在工地上干活.长年累月的劳累连身体强健的军士都难以承受,洪武五年,上谕都督府臣日:近营中都,闻军士多以役死,盖盛暑重劳,饮食失节,董其役者督之太急,使病无所养,死无所归,朕甚病之.卷七十五体弱的文官们更是多灾多难.终日劳作外,罪官们没有人生自由,长期受到督工官吏的监视,漫骂和惩罚,洪武五年,朱元璋视察工地,见有役夫裸行水中,若探物状.上令人问之,则督工吏掷其锄水中,求之未得,上日:农夫供役月余,手足皲裂,奔甚劳矣,尚忍加害乎!-/-t:;可见当时督工对役民的苛刻和残暴.明初罪官参加明中都输作前后达近十年之久,人数上成千上万,这些人饱受精神,肉体的摧残,满含着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浮云无定纵,游子有所思.所思在何方,迢迢东海涯.安得附冥鸿,东归奉庭闱【l】卷=.心中愁肠百结,怨声连天.谪居凤阳的吴伯巨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朱元璋上万言书说今之为士者,以屯田工役为必获之罪,以鞭笞捶楚为寻常之辱.洎乎居官,一有差跌,苟免诛戮,则心在屯田工役之科.一?今凤阳皇陵所在,龙兴之地,而率以罪人居之,怨嗟愁苦之声充斥园邑,殆非所以恭承宗庙意也【】卷一百三十九.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许多罪官难以生还.杨基晚年就可能死于修建中都,皇陵的工地上.作为富户移居凤阳的江浙文人的生活稍有改善.清江文集?中都稿,荥阳外史集中记载的江浙富户移民多居住在濠梁附近,他们落户凤阳后主要从事种植业,也有行医,执教的.屯田的江浙富民受到政府的资助,洪武三年六月,朱元璋下诏:宜令五郡(苏松嘉湖松)民无产者往临濠开种,就以所种田为已业,官给牛,种,舟,粮,以资遗之,仍三年不征其税.【】卷五十三移民富户尽管失去家乡的财产和土地,但靠优惠政策,很快就能自食其力,经过一番建房,开荒的艰苦劳作后,有些文人的生活逐渐安逸,甚至有闲情重操旧时的诗文之癖,酿酒弹琴,自得其乐.前翰林修撰姑苏申屠仲权,岁余,复谪濠上,治田之暇,辄肆意文辞,前后凡若干,酒酣诵之,扣角以为节云【.】卷二十八.有的效法陶渊明,对乡村隐居生活津津乐道:云间朱孟闻氏徙家中都,构屋钟离古城东,治圃以植果蔬,治田以种黍稷,无征输,无徭役,以衣以食而从容自给,宾客至,辄觞酒其中,咏歌唱酬,如金石在悬.众乐交作,音声谐而律吕和也.因扁之日:田园隐云.【】卷十一但这样的生活也只是少数人短期的苦中偷乐,自寻慰藉,大部分移民文人则生活在贫因中,偶尔借诗酒生活排解心中郁闷.移民文人在经济上不可能富裕.他们垦种的田地多属贫瘠的荒地,当时凤阳田上则者,归之军,归之功勋矣;中则者,土民括其一,佃户括其一;惟留下则处瘠,乃得以实编民之耕卷七.又只能三年不征其税,三年后,外来移民成为政府一切赋税徭役的工具,而当地人却终身享有粮差尽免的特权.移民文人面对地贫产薄,税重役多的困境,加之生产条件恶劣,一些基本农具尚不具全,无法对抗旱涝,旱地惟是缦种,无有井渫,无有吊槔,无有翻车,但靠天时:雨则稻之年,地无污漫则二麦之候.遇大雨,当大旱,而民争食树皮【】卷七.可见,在当时凤阳这个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地方,种田不可能为移民文人提供幸福生活.另外,凤阳文化落后,日常生活单调,这使得来自文化发达之乡的江浙文人苦闷不已,他们只能在同乡之间以文会友,寻求知音.更可悲的是:一些江浙文人失去了文化持续发展的土壤,他们混同当地贫民,甚至后代沦为文盲.江浙移民文人对昔日的诗酒生活无限留恋,对故园也难以忘怀,他们常按老家精舍式样建造凤阳新居,有的直接以家乡老屋名称命名凤阳陋居.贝琼沧洲一曲志中记载华亭大姓邵文博一家迁居临淮后,家乡闻名乡里的沧洲一曲园圃湮为荒烟野草矣【卷二-.i-m.但他的儿子在父亲死后,仍将当年沧洲一曲匾额悬于凤阳陋室的门檐上,以表达对往日生活的眷念和对家乡的思念.松江谢伯札,居濠梁之东园里,薤荒除秽以给衣食,伏腊作苦斗酒自劳,凉竹簟之清曙,茅檐之暖,恍不知人间世也,取旧扁揭之,示始终弗忘也2】卷十一.在衣食自足,怡然自乐的丰年,他通过居新家而取旧扁揭之的方式表达对故园的留恋.连生活优裕的方文敏也难消思乡之苦,他在东归谣送贝仲琚回吴中诗中描述浙东山水的秀美,天目青逾蓝,上有危峰横空插汉高蝗岩,沧海深莫测,下有六鳌迭负,蓬壶方丈于其侧,山峻极兮水波澜,千盘万折行路难n】针.寄寓深切的思乡之j隋.但归乡无望,也只能与同乡辄席其中,行酒赋诗,连昼累夜,至忘羁旅忧【卷九.借酒浇愁,度日如年.凤阳对这些江浙移民富户来说,是穷山恶水的流亡之所,他们时刻盼望重返故园.至于在凤阳任职的江浙人过得也不轻松.他们多是位卑身贱的下层官员,作为异乡人同样受到皇帝老乡们的歧视和欺凌,平日公务繁重,又担心朱元璋的残暴降诸自身,在简朴的生活中难忘对家乡亲朋的思念,郑真曾向他的老乡数苦:予忝以乡贡典教临淮,已及三年,虽箪瓢屡空,贫亦足乐,而雾旅之中,不能忘首丘之思.【2卷十他在临淮县任教谕长达十二年,在青年时光中饱尝清贫,思乡之苦.烛花暗结竹窗低,星月光寒思欲迷.深念老兄居海峤,更怜舍弟客青齐.云天杏杏王乔鹤,草屋栖栖祖逖鸡.想见孱然小儿女,凄凉慈母共中闺【九十一.思乡之切,对亲人牵挂之深,催人泪下.江南才子贝琼以年老多病之躯在凤阳执教四年,告老还乡后不久死去.生命的最后四年,贝琼在凤阳孤苦凄凉中苦熬:朱丝竟谁赏,白发今已少.永期江湖居,相亲有鱼鸟.孤苦无助中,时常思念家乡的亲人惆伥故人千里隔,小楼十二独凭栏【卷八.同乡的交往和聚会是凤阳江浙移民的一大幸事,他们从中得到温暖和慰藉,缓解对故园的思念.有些来凤阳做官的江浙人乐于提供同乡聚会的场所和机会,除方文敏外,四明潘先生伯英,来为凤阳右卫吏,治一轩为宴居之地瞳】卷卜.作为武将,他也喜欢与移居凤阳的同乡文人交住,并且专门建造一间聚会场所,可见当时江浙移民对同乡交往之热情.元末明初的江浙文人多是被迫移居凤阳,凤阳艰苦的生产,生活条件更使他们难以忍受,早日离开凤阳,几乎成为江浙移民文人的共同心愿.但明政府先后多次以法律形式,禁止移民返回乡里,在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凤阳移民(包括死后遗骨)返归故里困难重重.元末明初移居凤阳的江浙文人的结局有多种类型.一是老死其地.少数移民刚到凤阳不久就死去,像顾德辉,蓝仁,邵文博等.多数人则扎根凤阳,生儿育女,老死凤阳.今人在凤阳县古钟离城西发现洪武朝户部尚书郁新的父母合葬墓,从出土的大明赠特进荣禄大夫户部尚书郁公墓铭得知:郁新父亲于洪武元年跟随祖父从苏州迁至临淮,此后落户凤阳,直到老死,像郁新这样有地位的大臣都未能使父母尸骨还乡,寻常移民返乡之难可想而知.永乐朝的辅国大臣杨士奇于永乐十四年写下凤阳过宿族弘壁夜话,十五离乡今七十,版图已作帝乡民.田园晚岁治生足,儿女全家习俗淳j卷二.他的族兄在凤阳生活五十多年,儿女成群,完全变为地道的凤阳居民,像杨弘壁这样融入凤阳的移民不计其数.二是被重新启用,任职他乡.洪武初年,百废待兴,正是国家用人之际,一些名气较大,能力较强的江浙移民文人被诏离凤阳,就职他乡.苏伯衡29早年因长子仕闽,被朱元璋谪居滁州,但他在江浙文坛名声大,不久得到李善长的举荐,他力辞返乡.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召他为国子学录,从此踏入仕途.杨基,徐贲,余尧臣谪居濠州不至三年,杨基起用为荥阳县令;余尧臣为新郑簿;徐贲放归后不久被荐入京.随着大批官员的被杀,许多江浙移民罪官得以离开凤阳,被朝庭重新录用.洪武七年复用凤阳屯田官吏.于是,取至京师者,凡一百四十九人,各授职有差卷九十四.洪武九年,起凤阳屯田官吏梅硅等五百十八人赴京.命中书省量才用之卷一百零三.仅这两次被重新启用的罪官就达六百多人.一些才华出众的江浙富户移民也被推荐入朝.会圣朝求治,急于用贤.户部侍郎马公尝奉命来临淮择其良者,洪武乙卯冬,中书省遣行人比系宦籍者,悉诣公交车卷十一.江浙移民文人以任职方式离开凤阳的应算最多.三是恩准回乡.朱元璋为体现爱民情怀,有时破例允许年老体病的移民回乡.洪武六年,朱元璋突发仁慈:天官宗伯奉上旨:凡年六十五以上者,放还田里.卷二十七洪武七年,朱元璋再次下诏:凤阳屯户有年老衰惫者,令于有司入籍为民.笃废残疾者,放还乡里.卷九十三受益于这两次宽仁政策,戴起之和一批年过65岁的老移民和残废移民得以重返故里.另外,还有些移民因为自身名气或子孙受宠也可能被朱元璋特准回乡.洪武十八年,福建按察使陶仲表言:臣父昔在方氏部曲,洪武初,以故官徙凤阳.今臣叨蒙圣恩,备立司宪,欲推禄养以报生育之恩,使父亲兄弟得复聚处,实戴生成.诏许之n】卷一百七十.他以行孝道为由取得朱元璋的特许.朱元璋破例准许移民回乡次数不多,江浙移民文人以这种方式回归家园的为数不多.四是逃亡.洪武朝严禁移民外逃.大明律规定:如有逃户,所在有司必须穷究所逃去处,移文勾取赴官,依律问罪卷四.但到永乐朝后,禁令日松,加之此后凤阳灾害年年,难民外流现象严重.如正统二年,凤阳连遭旱涝之灾,居民大量外逃.这时尚健在的江浙移民在子孙的扶助下,乘机回归家园.考察元末明初江浙文人移居凤阳的历史情30况,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肥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与发展策略探究
- 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协议5篇
- 良好习惯课件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市事业单位文旅岗位引进人才2人备考及答案详解参考
- 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问题整改措施
- 2025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包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0人考试备考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测试卷含答案详解(巩固)
- 家事财产申请表
- 2025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 学校用电协议书范本
- 安徽离婚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公共营养师考试历年真题与试题答案
- DB15T 3943-2025紫花苜蓿冬春灌技术规程
- 《时尚品牌市场调研》课件
- 2025年一季度全院难免压疮风险评估上报总结分析(二篇)
- 网页设计的交互设计研究-洞察分析
- 微信零钱被冻结的保全复议申请书
- 《矿山安全技能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