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性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 本节考点1 病毒性肝炎的概况 2 病原学 发病机制 3 流行病学 4 临床症状 体征 5 肝功能检查与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 6 处理原则 治疗要点 7 护理评估 病情观察 护理措施与健康指导 一 病原学 HAV HAV一个血清型球形颗粒无包膜 小球形颗粒 直径22nm 管形颗粒 直径22nm 长度在50 700nm之间 大球形颗粒 即Dane颗粒 直径42nm 三个抗原系统 HBV Dane颗粒 完整的病毒 形态 HBsAg HBcAg HBVDNA DNAP 外膜蛋白 核衣壳蛋白 HBV抵抗力 HB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相当强 低温 干燥 紫外线 醚 氯仿 酚有抵抗性 高压灭菌 121 15min 0 5 过氧乙酸 5 次氯酸钠 3 漂白粉液 0 2 新洁尔灭等均可使HBV失活 失活的HBV失去感染性 但仍保持HBsAg的抗原活性 二 发病机制与病理 乙型肝炎 结局 慢性肝病 肝纤维化 肝硬化 肝癌 肝硬化 肝癌 正常肝组织 肝纤维化 三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流行特征 四 护理评估 1 急性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2 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 肝炎临床分型 3 重型肝炎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4 淤胆型肝炎 急性黄疸型肝炎 1 黄疸前期感染中毒症状消化道表现肝局部表现2 黄疸期症状加重 消化道表现减轻皮肤巩膜黄染3 恢复期 慢性肝炎 重型肝炎 黄疸进行性加深 胆酶分离消化道症状进行性加重肝脏进行性缩小肝臭并发症精神神经症状 起病劳累 营养不良 饮酒 服用损害肝脏的药物 妊娠或合并感染等常因因素诱发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 肝功能检查血清酶测定 丙氨酸转氨酶 ALT 在肝功能检测中最常用 是判定肝细胞损害的重要指标 急性黄疸型肝炎常明显升高 慢性肝炎可持续或反复升高 重型肝炎可先升高后下降 天门冬氨酸转氨酶 AST 在肝细胞炎症时亦升高 碱性磷酸酶 ALP 和 谷氨酰转氨酶 GT 明显升高有助于梗阻性黄疸的诊断 血清蛋白测定 血清白蛋白只在肝脏合成 球蛋白则由浆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合成 当肝功能损害时 血清白蛋白的质和量均可发生改变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常血清白蛋白减少和球蛋白增加 形成白蛋白 球蛋白 A G 比值下降 甚至倒置 血清血清胆红素测定 血清总胆红素 il 水平反映黄疸的程度 是判定肝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直接胆红素 D il 明显升高见于淤胆型肝炎和各种原因的阻塞性黄疸 黄疸型肝炎及部分肝硬化患者血清直接和间接胆红素测定均升高 但前者幅度高于后者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凝血酶原主要由肝脏合成 凝血酶原时间 PT 延长是判断肝细胞坏死程度和预后的最灵敏指标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更便于判定肝病的严重程度 重型肝炎时PTA低于40 甲型肝炎病毒 HAV 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抗 HAV IgM阳性 可确诊为HAV近期感染 抗 HAVIgG出现较晚 持续多年 为保护性抗体 2 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一 护理评估 HBV三对抗原抗体检测的意义 HBsAb 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为保护性抗体为乙肝疫苗接种后疗效的观测指标 HBsAg 为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本身没有传染性为乙肝疫苗的组成成份具有抗原性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 HBs HBeAg 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 为传染性极强的标志具有抗原性 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 HBe HBeAb 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为非保护性抗体传染性变小的标志持续3 5年阳性者易患肝癌 一 护理评估 HBcAg HBcAb 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为非保护性抗体 具有传染性是病毒复制过的标志为综合性抗体 可分为HBcAb IgM和HBcAb IgG两型 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常规方法检测不到 有传染性有抗原性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 HBc 乙肝五项检测结果分析 丙型肝炎病毒 HCV 血清抗 HCVIgM阳性 急性期 治愈后可消失抗 HCV有传染性 无保护性血清抗 HCVIgG阳性 高效价现症感染 低效价现症感染 HCV RNA阳性 丁型肝炎病毒 HDV 病人必须是乙型肝炎患者 或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血清ALT异常 或呈二次肝功能损伤加重 血清抗 HDVIgM阳性或HDAg或HDVCDNA杂交阳性 肝组织中HDAg阳性或HDVCDNA杂交阳性 HDV为缺陷病毒 依赖HBsAg才能复制 由于本病尚无特效治疗 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担心 害怕 焦虑不安 需要隔离治疗时 容易产生一种被人歧视 嫌弃或孤独感 需长期治疗时 会产生自卑感 情绪低落 对治疗失去信心 五 治疗要点 1 急性肝炎休息 适当补充族维生素2 慢性肝炎保肝药降转氨酶药抗病毒药免疫调节药中医中药3 重型肝炎一般支持疗法促进肝细胞再生免疫调节疗法人工肝支持系统的应用对症治疗 六 常见护理诊断 问题 活动无耐力与肝炎病毒感染有关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发热 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有关 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 消化道出血 肝肾综合征等 七 护理措施 一 一般护理1 隔离和消毒甲肝和戊肝采用消化道隔离 乙肝 丙肝和丁肝采用血液 体液隔离和接触隔离 2 休息和活动 急性肝炎 患者早期应卧床休息 慢性肝炎 应注意劳逸结合 重型肝炎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 皮肤护理要注意皮肤 口腔黏膜的清洁护理 护理措施 二 饮食护理1 急性肝炎早期宜进高热量 高维生素 低脂 易消化 清淡可口的饮食 2 慢性肝炎给予高热量 高维生素 低脂 高蛋白 软质饮食 3 重症肝炎给予低脂 低盐 高糖 高维生素 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饮食4 禁酒肝炎患者应严禁饮酒 肝炎患者不宜食螃蟹 不宜饮酒 护理措施 三 并发症的护理1 肝性脑病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意识状态 及时发现和消除诱因 遵医嘱执行降血氨措施 及时纠正支 芳氨基酸比例失衡 遵医嘱应用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 遵医嘱执行降颅内压措施 对兴奋 躁动患者 应加床挡 约束带等安全防范措施 必要时给予镇静处理 昏迷者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2 出血3 肝肾综合征 护理措施 四 干扰素的护理在注射后2 4小时可出现发热反应 随剂量增大而增高 可伴有呼吸急促 脉搏增快 全身乏力酸痛 反应随治疗次数增多逐渐减轻 应嘱病人多饮水 卧床休息 必要时对症处理 定时查血常规 若粒细胞减少 血小板和网状细胞下降 则不宜长期大剂量使用干扰素治疗 使用干扰素后 出现恶心 呕吐 食欲减退 ALT增高 甚至黄疸等 不需停药 待治疗终止后可逐渐好转 应用大剂量干扰素皮下注射时 会出现局部触痛性红斑 一般2 3天可消失 临床用药时适当增加溶媒的量 缓慢推注 可减轻或避免上述反应发生 三 护理措施 五 健康教育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者 隔离传染源 观察接触者 献血员管理 甲肝和戊肝进行消化道隔离 乙肝 丙肝 丁肝血液 体液隔离 接种甲肝 乙肝疫苗 甲型 戊型肝炎应自发病之日起 按肠道隔离3周接触甲型 乙型 丙型肝炎者应医学观察45日 密切接触戊型肝炎者应医学观察60日发生乙肝病毒感染性血液事故 几点知识点 HBsAg 抗 HBs 48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 并检测HBV血清标志物和转氨酶接种过乙肝疫苗如抗 HBs阴性 注射HBIg 并观察转氨酶有无上升等现象HBsAg 抗 HBs 观察标志物和转氨酶 1 孕妇 26岁 1年前体查发现HBsAg阳性 无任何症状 肝功能正常 足月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