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讲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 地球的结构1 地球的内部圈层 1 划分依据 地震波传播速度 2 两个界面 a b古登堡面 莫霍面 3 三个圈层 地壳 软 流层 2 地球的外部圈层 1 大气圈 含义 包裹地球的气体层 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 特点 随高度增加 大气密度 上界 高度约为2000 3000千米 2 水圈 组成 由 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分类 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 大气水和生物水 迅速下降 液态水 陆地水 3 生物圈 分布 广泛分布于 大气圈和水圈中 作用 与岩石圈 大气圈 水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 生物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地壳 生态系 统 二 地壳的物质组成1 矿物 1 概念 具有确定化学成分 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 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 2 存在形式 气态 液态和固态 3 分类 金属矿和非金属矿 2 岩石 1 概念 岩石圈 地壳 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基本单元 2 分类 地 表以下 流 纹 气孔 层理 温 度 大理岩 三 地壳的物质循环1 地质循环 1 动力 地壳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 2 影响 岩石圈的诞生与消亡 大地的沧桑巨变及 的持续转化 地壳物 质形态 2 岩石的转化 1 填图 填出图中岩石的类型名称 2 析图 分析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作用 a冷却凝固b c d重熔再生 岩浆岩 变质岩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1 地震波在通过地球内部圈层界面时 速度都出现了加快 分析 莫霍面是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 在莫霍面处 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 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 在此处 纵波的传播速度出现下降 横波完全消失 2 岩石圈就是地壳 分析 岩石圈和地壳不同 岩石圈不仅包括全部地壳 还包括上地幔的顶部 软流层以上 3 从地表到地心 温度越来越高 密度越来越大 分析 地心承受巨大的压力 且压力多数无处释放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 压力能转化为热能和其他能量 因此温度很高 地心压力很大 使地心物质压缩凝聚 密度很大 4 地球各个圈层是相互独立的 分析 大气圈 水圈 地壳 岩石圈 和生物圈处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 各圈层之间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共同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5 火成岩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 分析 火成岩是指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 它包括岩浆侵入地壳冷凝而成的侵入岩和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喷出岩 而火山喷发形成的只是后者 6 在地质循环过程中 各类岩石可以相互直接转化 分析 三大类岩石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但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喷出或侵入地壳冷凝而成 因此沉积岩和变质岩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 考点一地球的圈层结构1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其特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 地幔 地核三个圈层 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2 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等 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师生互动1 为什么可用人工地震的办法来进行油气资源勘探 提示 人工地震可以产生地震波 它同样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 然后用仪器测得横波和纵波的速度变化 由此可判断出地下是否有石油 天然气等资源 典例1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a 为地壳b 为岩石圈c 为软流层d 为下地幔 2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 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 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 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态 解析 1 选c 2 选b 第 1 题 结合各圈层的位置 运用数值去判断圈层的名称 位于大气圈 高度在12千米以上 故可判断为大气平流层 33千米为莫霍面所处的位置 位于 33千米以上应为地壳 而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部分 位于上地幔部分 可判断为软流层 2900千米为古登堡面所处的位置 可判断 为地核 为外核 为内核 第 2 题 为大气平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为地壳 从图中可以看出陆地比海洋厚 为软流层 纵横波都能穿过 外核 层 的主要成分虽以铁 镍为主 但却是液态或熔融状态 横波不能穿过 考点二岩石的特点与地壳物质循环1 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及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地壳物质不断以各种岩石相互转化的形式进行循环 其过程和岩石特征如下所示 2 常见岩石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师生互动2 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什么 提示 地质循环中的能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内力作用释放出的地球内能 二是促进外力作用进行的太阳辐射能 考查角度1考查地壳物质循环中的岩石成因与特点 典例2 2011 全国文综 读下图 完成 1 2 题 1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 地表b 地壳上部c 地壳下部d 地幔 2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 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 喷出岩b 侵入岩c 沉积岩d 变质岩 解析 1 选d 2 选c 第 1 题 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是火山岩 是火山喷发出来的岩浆冷却形成的 岩浆来自于上地幔的软流层 第 2 题 该山体岩石为岩浆岩 在地球表层外力的作用下 可转化为沉积岩 喷出岩和侵入岩只能由岩浆形成 变质岩不能在地球表层转化 考查角度2考查地壳物质循环的判读 典例3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图中 分别代表沉积环境 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 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 读图回答 1 2 题 1 2008年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 b c d 2 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 b c d 解析 1 选d 2 选a 理解各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是判读地壳物质循环规律的关键 第 1 题 根据地壳物质循环规律 结合图可知 表示固结成岩作用 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表示岩浆活动 表示地壳运动 表示变质作用 昆仑玉和大理岩都是变质作用形成的 第 2 题 结合图可知 分别代表沉积环境 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 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 是古生物死后其遗体保留在沉积环境中 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而形成的 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1 读图分析本图是用来说明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和岩石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在地质循环中 地壳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 又到新岩浆的产生 周而复始 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 2 信息提取 1 岩石的转化 只有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冷却凝固作用下才能形成岩浆岩 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形成沉积岩 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能形成变质岩 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 2 地质作用 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地质作用取决于箭头的指向 指向岩浆的箭头都是重熔再生作用 所有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都是外力作用 所有指向变质岩的箭头都是变质作用 指向岩浆岩的箭头是冷却凝固作用 判读关键 无论地壳物质循环图如何变化 其表现的循环过程是一致的 判读时要抓住岩浆这一起点和归宿 以 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 而三类岩石都可转化为岩浆 的特点为突破口 3 迁移应用 1 考查循环过程中各个环节代表的岩石的特征及其形成的自然环境特点 2 结合某一地貌形态的形成考查其过程中的地质作用 3 联系特定岩石或地貌特征 考查旅游景观观赏的方法等 4 结合社会生产生活实例 考查人类活动对地貌的改造及其产生的影响 读图专练 图甲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 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 图乙为地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图甲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图乙中的 a b b a c e d d 2 下列有关图甲中地貌形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 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 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 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a b c d 解析 1 选c 2 选d 该题考查岩石的类型和岩石物质循环运动 第 1 题 图甲中红色砂砾岩的岩石类型是沉积岩 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 分别对应于图乙中的e和 第 2 题 图甲中红色砂砾岩 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 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 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 形成了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 属于沉积岩 而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的是变质岩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只有通过地震波间接测得 据此回答1 2题 1 在地球内部 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 a 莫霍面b 上下地幔之间c 古登堡面上部附近d 内外核之间 2 关于岩石圈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位于地面以下 古登堡面以上b 位于地面以下 莫霍面以上c 位于地面以下 上地幔以上d 位于地面以下 软流层以上 解析 1选c 2选d 第1题 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古登堡面上部附近 第2题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组成的 如图 为石灰岩 为页岩 为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两种岩石发生变化 形成的新岩石 据此回答3 4题 3 岩石形成的地质作用可能为 a 流水沉积固结 风力沉积固结b 化学沉积固结 流水沉积固结c 变质作用 岩浆冷却凝固d 风力沉积固结 流水沉积固结4 岩石的形成 需具备的条件有 高压 石灰岩分布 岩浆活动 风化侵蚀作用强a b c d 解析 3选b 4选b 石灰岩和页岩都是沉积岩 其中石灰岩是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沉积到海洋中与海水中丰富的钙离子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 即是经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 是石灰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大理岩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乙为变质岩 回答5 6题 5 喀斯特地貌区岩石类型属于图中的 a 甲b 乙c 丙d 丁6 形成沙丘的地质过程属于 a b c d 解析 5选a 6选b 第5题 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的基础上发育的 这种岩石属于沉积岩 根据乙为变质岩可推出丙为岩浆 丁为岩浆岩 甲为沉积岩 第6题 根据物质循环图可知 表示冷凝作用 表示外力作用 表示变质作用 表示高温熔化作用 沙丘是在风力堆积作用下形成的 对应 1 2012 浙江文综 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 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 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 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解析 选c 可逐条分析 如下所示 2010 北京文综 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 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 读图 回答2 3题 2 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3 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 固结成岩 风化剥蚀 侵蚀搬运 地壳抬升b 地壳抬升 侵蚀搬运 岩浆侵入 风化剥蚀c 岩浆侵入 地壳抬升 风化剥蚀 侵蚀搬运d 侵蚀搬运 岩浆侵入 地壳抬升 固结成岩 解析 2选d 3选c 第2题 从对图中地形类型的判读中分析出 为山峰 为鞍部 和 都为山脊 由此判断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要求 第3题 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 能出露地表必然要经历地壳抬升 风化剥蚀和侵蚀搬运等内外力作用的过程 2010 江苏地理 2010年3月以来 北大西洋极圈附近的冰岛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 火山灰蔓延使欧洲航空业蒙受重大损失 下图为火山喷发图片 回答4 5题 4 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b 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c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残疾人专职委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乡镇文化市场协管员招聘考试热点解析与模拟题
- 2025年国际贸易销售代表招聘笔试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 技能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民防空信息防护员专业技能考试预测题
- 2025年中石油县片区加油站-快餐项目经理竞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口算题目及答案(乘除)
- 2025电子产品(智能手机)购销合同
- 2025家电购销合同模板
- 2025年版版权许可合同范本-版权许可合同
- 婚姻家庭继承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牛肉分销渠道冲突与供应链协同优化报告
-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大纲与初赛考纲解读
- 肿瘤科中医护士进修汇报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送电线路工·高级技师/一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供水抄表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电信面试试题及答案
- 阿里安全管理办法
- 山东校外托管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 1.小蝌蚪找妈妈(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 升降机考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