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源与历史沿革.ppt_第1页
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源与历史沿革.ppt_第2页
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源与历史沿革.ppt_第3页
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源与历史沿革.ppt_第4页
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源与历史沿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源与历史沿革 可持续发展 课程 一 直面现实 快乐并痛着 成就 工业革命以来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科技进步和生产力迅速提高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提升物质财富高度发达转变 从 听天由命 到自然的 征服者 问题 人口迅速膨胀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贫富差距拉大 二 发出置疑 反思与批判 早期的反思 从16 17世纪开始 以卢梭 柯尔律治 华兹华斯 费希特 歌德等为代表的浪漫派诗人和自然哲学家对工业时代的科学与工艺进行了讨伐和谴责 提出了 回归自然 的口号 主张探讨重新确认自然和人在宇宙中的地位 18世纪末 19世纪初 以反对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为基调的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大陆生成并迅速传播开来 反映了人们对日益尘嚣的工业时代的不满和无奈 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反思 19世纪美国作家 自然主义者 超验主义者和哲学家梭罗提出了整体主义生态思想 他把大自然及其存在物理解为一个完整的 社会 提出人与自然的亲和性观点 绿色运动和生态危机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的资源保护运动 提出 明智利用 资源的口号 之后 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领袖缪尔领导塞拉俱乐部开展了更为广泛的自然保护运动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 包括生物科学家 生态哲学家 环境伦理学家 荒野活动家在内的一批生态思想家成为了生态危机论的支持者 他们严厉批评现代工业社会中经济生活行为 认为人类社会进入 生态危机 对经济增长和工业化后果有着悲观的解读 沙乡年鉴 奥尔多 利奥波德 aldoleopold 美国新保护运动的 先知 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一个离不开大自然的野外生活爱好者被誉为美国野生动植物管理专业之父与自然科学家罗伯特 马歇尔一起创建了 荒野学会 宗旨是保护和扩大面临被侵害和被污染的荒野大地以及荒野上的自由生命威斯康辛河畔购买了一个荒弃的农场 沙乡 此后十几年 进行恢复生态完整性的探索 沙乡年鉴 倡导一种开放的 土地伦理 呼吁人们以谦恭和善良的姿态对待土地 他试图寻求一种能够树立人们对土地的责任感的方式 同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影响到政府对待土地和野生动物的态度和管理方式 寂静的春天 1962年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 卡逊 rachelcarson 让西方社会开始正视环境污染问题的严峻性 由此引发了人们对现代工业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质疑 批判 引发了整个现代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 寂静的春天 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 并且已经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 她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 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 甚至是整个世界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 戈尔为再版作的前言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1930 1970年 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1953 1956年 日本水俣病事件1955 1972年 日本骨痛病事件1968年 日本米糠油事件 1970年4月22日 美国参议员盖洛德 内森设立 地球日 的倡议得到公众一致响应 当日有近2000万人在纽约 华盛顿和旧金山等地举行集会和游行 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以环境保护为内容的群众运动 极大地激起了世界民众的环境意识 生态危机论者认为 除非发生根本性变革 现代类型的发展与增长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态崩溃 生态危机论的部分代表著作 地球的毁灭 1970 末日书 1970 末日综合症 1972 明天的死亡 1972 即将到来的黑暗时代 1973 人类最后的时刻 1974 增长的极限 马尔萨斯 人口论 1798 当人口处于指数型增长的同时 用于食物生产的耕地则是有限的 食物的供应只能直线性增长 因此如果不限制人口增长的话 大多数人注定要在贫困中和在饥饿的边缘上生活 引发反思 在地球资源基础有限的情况下 传统的不受限制的增长存在不合理性埃尔里奇 人口炸弹 1968年 预言 本世纪70年代全世界将经历一场饥荒 将有几亿人饿死 即使现在采取紧急措施也无济于事 罗马俱乐部 增长的极限 1972 悲观的生态危机论代表 新马尔萨斯主义者世界趋势研究报告 分析了人口爆炸 粮食生产的限制 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工业化及环境污染等五大全球性趋势 借助计算机模型进行了系统模拟 结论 如果目前人口和资本的快速增长模式继续下去 世界就会面临一场 灾难性的崩溃 结论 在资源有限的世界中 增长也是有极限的 提出著名的 零增长 对策 长期的激辩 乐观派 对 增长极限 的批判朱利安 西蒙 juliansimon 伯约恩 洛姆伯格 bjornlomborg 等为代表的 普罗米修斯主义者 和 丰饶论者 认为悲观派忽视了市场和技术因素对资源存量的作用 增长的极限是可以突破的 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 大多数国家都将最终到达资源消耗强度相对较低的 后工业化 阶段 零增长 的对策不可取 也很难实现 人类社会的技术进步和价格机制会解决人类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前途光明 生态危机的支持者不断完善增长极限论 给予相应的反驳 直至今天为止 经济增长仍在加速进行 尽管技术进步使自然资源的发现 开采 处理和利用的效率得以提高 但从长期来看 技术水平的发达程度无法保障自然资源的可获得性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 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终将会反过来限制经济的增长 增长的极限依然存在 著名的赌局 西蒙vs埃尔里奇 1980 1990 铬 铜 镍 锡 钨 的未来价格是升还是降 增长的极限 预测 1981年黄金将用尽 1985年水银将用尽 1987年锡将用尽 1990年锌将用尽 1992年石油将用尽 1993年铜 铅 天然气将用尽 事实 在这期间 这5种金属的价格无一例外下跌 关于这场争议的思考 现实 既不悲惨 也不美好意义 促使人们反思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 寻求办法以突破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增长潜在的制约 理解 增长的极限是客观存在的 越是延续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 增长的极限也就离我们越近增长的有限和无限是相对的 极限也是在不断增长中的在较长一段时期内 我们是需要经济增长的 零增长 是不现实的 问题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增长 如何在经济继续增长的同时 提升资源存量和生态承载力 扩展增长的极限 令增长处于合理的限度之内 从被动地应对 到主动寻求一种人类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存发展路径 三 未来之路 可持续发展思想沿革 发展 内涵的发展 发展 经济增长 工业化 20世纪50 60年代 强调物质资本积累 源泉 工业化 目标 和计划化 手段 以gdp为主要目标的发展观暴露出诸多弊病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贫困的减少 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实现了经济增长的目标 但其国民贫困状况却依然如旧 在发达国家 也出现了经济在增长 贫富差距却在拉大 就业机会减少的矛盾现象大量环境污染 生态退化等问题痛苦的反思年代提出口号 把国民生产总值赶下台 社会动荡 美国民权运动 法国全国性罢工区分增长与发展充实发展内涵 区分增长与发展 经济层面上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产品和服务量的增加 常常用人均gdp或gnp等经济指标加以度量 反映了经济规模在量上的扩大 发展除包含经济规模和产出水平的增长外 还包含因技术进步 制度变革而产生的经济效率上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上的优化 发展更着眼于长期的有质量的经济增长 一个经济有可能增长而不发展 有可能发展而不增长 也有可能既在增长又在发展 发展观的转变 相对增长 发展涵盖的范畴更广 是一个国家经济 政治 社会 文化 自然等方面进步的综合表现 1983年 联合国 新发展观 提出了 整体的 综合的 内生的 新发展理论 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综合发展观 把发展看作是以民族 历史 文化 环境 资源等内在条件为基础 包括经济增长 政治民主 科技水平 文化观念 社会转型 自然协调 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过程 罗马俱乐部 超越极限 增长有极限 发展无极限 英国发展经济学家达德利 西尔斯 发展的意义 1969 发展文献和国际机构文件中不再将经济增长作为发展主要目标 而是把增加就业 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和消除贫困纳入发展目标之中 发展的终极目标 丹尼斯 古雷特指出发展所包含的三个核心内容 即生存 自尊和自由 1971年 迈克尔 托达罗总结 所有社会的发展至少必须具备下述三个目标 增加能够得到的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数量 提高生活水平 即不断增加物质上的福利 而且还能给个人与国家带来更大程度的自尊 扩大个人与国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选择的范围 1990年起 联合国发展计划署首次提出人类发展这一概念 humandevelopment 并每年出版一份 人类发展报告 对世界各国的人类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比较 标志着发展的目标从单纯的经济增长转到人类发展上来 可持续发展的萌芽 1972年6月5日 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unche 成果 人类环境宣言 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只有一个地球 关于机构和资金安排的决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各国环保机构和民间环保组织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 达成共识 即 如果人们不适当关注环境约束 这样的经济发展既是浪费的 也是不可持续的 也否决了悲观的生态危机论的观点 指出 如果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拥有充足的财政与技术资源 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并不是不相融的 1974年 布加勒斯特会议讨论了人口增长 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四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类开始有了将这些问题综合起来考虑的意识 并积极寻求相应的方法 1975年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以规划概念的形式提出了经济 生态均衡发展的概念1985年 世界经合组织在发表的 面向未来的环境资源宣言 中明确宣称 不断的环境改善和持续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根本性的 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促进的政策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1987年 布伦特兰委员会 wced 我们共同的未来 提出人口 资源 环境和工业发展不可分割 发达国家应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广泛合作的观点 第一次明确提出 可持续发展 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可持续发展的共识 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unced 规模 100多位国家和政府首脑 150个国家 超过1400个ngos 8000名新闻记者 3500位参加者成果 里约宣言 agenda21 为了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 关于森林保护的原则声明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号召世界各国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的数量和速度 更要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标志着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 2002年 约翰内斯堡 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wssd 规模 104位国家和政府首脑 192个国家 政府代表团总人数17000人 非政府组织和各类群众代表25000人左右成果 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 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 第一次完整处理可持续发展的三角关系 环境 经济 社会 确认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 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发展目标 战略和基本制度的转型 1989年 环境委员会支持的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未来十年的九个主要可持续发展目标 促进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 一体化经济与环境政策 商品与资源收费以体现环境代价 促进技术变化以支持绿色增长 将独特资源置于全面管理之下 控制过度人口增长 强化有利于全面环境管理的因素 扩大国际合作 促进趋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步欧盟则自第五个环境行动纲领 1992 开始 环境尺度被明确要求融合进所有政策领域 并且将这一原则纳入了1997年签署的 阿姆斯特丹条约 环境保护要求必须一体化进所有共同体政策和活动的界定与落实 尤其是坚持一种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欧盟的第六个环境行动纲领 环境高标准也是创新的一个发动机 创造新的市场和就业机会 如果我们能够支持和鼓励一个更加绿色市场的发展 那么 工商业和民众将会回应以技术和管理创新 而这会刺激增长 竞争力 利润和工作创造 2001年 经合组织发布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发展合作的指导 报告这份指导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解释为一个针对经济 社会和环境等综合目标的集合 提供了一系列原则 包括 每个地区自主制定本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鼓励来自一切层面的有效参与 确保弱势群体 边缘化群体及未来世代的可持续利益 综合考虑经济 社会和环境目标 发展相互支持的政策 在现有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上发展 以保证政策的一致性 世界银行发表的 通往2050之路 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 要达到可持续的产出 则必须财富总量可持续 制造业 人类 机构 自然 这些都是发展所必须依赖的 oecd 2006 对一些国家层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优秀实践进行了梳理 归纳为八点综合考虑经济 环境和社会因素包含了代际原则的长期规划在实践中使用效果评价工具将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责任交给首相 可持续发展部部长或相同等级的部门将战略的一些部分向下移交给低于国家层面的政府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 包括商业 协会 非政府组织采用有机的指标体系来衡量进步和目标任命独立的监察者负责监控和评价路漫漫 指了光明的彼岸 但舟在何处 桥在哪里 推荐书籍 rachelcars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