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课时 欧洲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课时 欧洲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课时 欧洲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课时 欧洲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课时 欧洲历史上的改革课件 岳麓版选修1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考纲 1 梭伦改革 2 欧洲的宗教改革 3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第2课时欧洲历史上的改革 一 梭伦改革1 改革的必要性 1 国家体制 改革前的雅典实行少数贵族集体统治的贵族政治 普通民众无权参与政府运作 2 政治危机 雅典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 下层平民与上层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 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3 梭伦执政 公元前594年 梭伦当选为执政官 承担起化解社会矛盾的重任 2 主要措施 1 经济 颁布 解负令 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 废除债务奴隶制 鼓励发展工商业 提倡节俭 扩大平民的就业机会 2 政治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将公民按财产多寡划分为四个等级 进行国家政权机构民主化改革 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又创设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 3 基本特点 1 目的 主要目的是消除社会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 2 措施 具有 中庸 色彩 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3 结果 既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又带有不彻底性 4 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1 梭伦改革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 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 2 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 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负令 使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形成 以财产多寡确定公民政治权力的规定 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 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 公民大会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 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力 二 欧洲宗教改革1 改革的必要性 1 社会生活上 人人都是天主教徒 受天主教会控制 2 经济上 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占有广大的土地 3 政治上 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教权高于王权 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建统治的中心 4 思想上 天主教会建立宗教裁判所 迫害 异端 5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14 15世纪 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因素逐渐产生 受到天主教会的阻碍 2 改革的主张 1 提出 因信称义 的思想 信仰的惟一根据是 圣经 而不是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2 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 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3 宗教改革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 1 实质 它不仅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 也是各阶层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 2 作用 政治上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促进了天主教会内部改革 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 也在某 种程度上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促进了宗教的宽容 出现了1555年的 奥格斯堡宗教和约 与1598年的 南特敕令 经济上 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思想上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尔文派成为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 三 俄国农奴制改革1 改革的背景 1 1856年克里木战争的失败 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 农奴制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也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 3 十二月党人 和 知识分子 主张废除农奴制 实行君主立宪制 4 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认识到改革是大势所趋 亲自主持和推动了改革 2 解放 法令 1 内容 农民无条件地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 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 另一半土地归地主所有 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些地块 2 评价 进步性 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 国内市场和资金 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局限性 实质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 合法 掠夺 是在保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 3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 经济近代化 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俄国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 政治近代化 在政治体制方面 建立了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 在司法制度方面 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3 思想近代化 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开始传入俄国 考点一推动雅典城邦民主制发展的梭伦改革一 梭伦改革的背景1 贵族把持国家政权 压迫 剥削平民 2 平民无法参与政权 还受到贵族剥削 3 工商业奴隶主出现并壮大 要求在政治上获取地位 史料一公元前7世纪 雅典氏族贵族利用自己垄断的政权残酷地剥削 压迫平民 平民的处境日益恶化 他们或将土地抵押给贵族沦为 六一汉 因为他们为富人耕田 按此比率纳租 或变为债务奴隶 或流亡国外 这种情况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极度尖锐 社会动荡不安 导读 贵族对平民大肆剥削压榨 平民政治上无平等参政权 经济上丧失土地 债务沉重 贫富分化严重 内战危机严重 史料印证 史料二对当时统治秩序不满的还有靠经营工商业而致富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包括手工业作坊主 商人和船主 他们虽然经济实力雄厚 但由于大都出身于平民 在政治上也受到贵族的歧视 处于无权地位 在经济上他们反对贵族利用高利贷和地租盘剥农民推行债务奴隶制 因为这会造成雅典人口外流 农业生产萎缩 国内市场狭小 从而影响工商业的发展 而且 工商业奴隶主随着本身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长也迫切要求推翻贵族统治 掌握城邦政权 导读 贵族的特权统治严重影响了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的政治经济利益 工商业奴隶主成为推动改革或革命的力量 二 梭伦改革的特点1 从目的看 消除社会矛盾 稳定社会秩序 2 从措施看 很多措施都带有 折中 色彩 3 从立场看 带有 折中 色彩 对贵族和平民采取了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4 从结果看 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又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史料梭伦曾说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 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 也不给他们太多 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 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我手执一只大盾 不让任何一方不公平的占着优势 导读 梭伦改革维护平民的最低尊严 不损害贵族的特权 体现了 中立 折中 的改革立场 但实质上仍然维护了贵族奴隶主的特权统治 并未真正解决阶级矛盾 史料印证 三 梭伦改革的影响1 废除债务奴隶制 巩固了小农经济 为平民享有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2 按财产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按等级高低享受相应的政治权利 3 创立四百人会议 使第三等级的公民获得参政议政的机会 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垄断 4 组建公民陪审法庭 实行陪审员制 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 使平民获得了参加国家政权的权利 史料一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 因为正是我 为她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 以前她备受奴役 而今已重获自由 许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 其中有的无辜被售 有的因故卖身 有的为可怕的贫穷所迫 逃亡异地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 导读 梭伦通过改革废除了债务及债务奴隶制 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 史料印证 史料二梭伦的等级改革导读 按财产划分公民等级 使得部分平民尤其是工商业奴隶主能获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机会 进一步扩大了民主的基础 也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考点二解放思想 推动欧洲社会变革的宗教改革一 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1 历史渊源 1 中世纪的欧洲 天主教会落后 堕落 野蛮的统治 成为欧洲历史发展的严重障碍 2 中世纪的宗教 异端 思想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2 现实动力 1 经济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 2 政治 资产阶级要求建立统一的国家和国内市场 促使王权得到加强 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3 思想 文艺复兴运动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 构成了对天主教神权的巨大冲击 史料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它给封建制度披上了神圣的外衣 为封建统治辩护 天主教会也是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 它拥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 3 教会还是各国的特权组织 成为西欧国家实现统一的障碍 吴于廑 齐世荣的 世界史 导读 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理论来源 占有天主教世界地产的1 3 在各国享有特权 这一切都说明天主教会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料印证 二 分析宗教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表现1 政治上 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 经济上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 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 思想上 宗教改革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加尔文教和清教成为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史料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家马丁 路德 曾建议由基督教新教教会和地方当局接管教育 用德语教学 在全国城镇农村设立公办学校 为平民子女提供免费教育 导读 史料反映出宗教改革运动打破了长期以来天主教会垄断教育的局面 重视运用民族语言教学 使教育领域出现了世俗化 地方化的倾向 史料印证 考点三改变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一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1 经济 俄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但因农奴制的存在 发展水平严重落后 沦为西欧各国的原料供应地 资本依赖西欧 2 政治 农奴制弊端日益暴露 农奴起义不断 局势动荡 存废农奴制成为焦点 3 军事 克里米亚战争惨败 空前激化了各种矛盾 国际地位大大下降 史料一19世纪中叶俄国与英国生铁产量 铁路里程对比导读 俄国虽已开展工业革命 但生产能力 交通运输等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 史料印证 史料二1853 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把农民运动推向更大的高潮 由于战争 国内劳动力 生产工具和耕畜大为减少 征集新兵使国民经济丧失劳动力10 以上 因征用和瘟疫 耕畜减少13 商品进出口锐减 在出口农产品中 谷物减到十三分之一 亚麻减到八分之一 农业和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 而地主对农民的残暴压迫和勒索有增无减 农民骚动 起义不断发生 孙成木等主编 俄国通史简编 导读 克里木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 财力 空前破坏了工农业生产 激化了社会矛盾 改革成为巩固统治的必然选择 二 农奴制改革的特点1 从政治方面看 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 说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2 从经济方面看 土地仍归地主所有 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 具有不彻底性 同时 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3 从整个内容来看 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 实现富国强兵 史料一废除农奴制的 法令 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 地主再也不能买卖 交换农民 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 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 从事工商业活动 拥有动产和不动产 以及进行诉讼 还可以改变身份 成为市民或商人 其次 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 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 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 齐世荣 世界史 近代史编 导读 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资金 市场 但农民受掠夺残酷 史料印证 史料二俄国1861年改革后 图中阴影所示部分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 导读 农奴真正可支配的土地比例很少 实际上改革是对农民的变相掠夺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三 对1861年改革的评价1 进步性 图示 2 局限性 资产阶级改革任务并没有完成 1 目的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2 内容 改革是妥协的产物 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