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概述-作者:-日期:XX供水应急工程施工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目 录第一章 总体概述:施工程序总体设想及施工段划分1131.1编制说明1131.1.1编制依据1131.1.2编制范围1131.2工程概况1141.2.1工程简介1141.2.2工程内容及范围1141.2.3工程特点1141.2.4水文气象1141.3施工目标1141.3.1工期目标1141.3.2质量目标1151.3.3安全目标1151.3.4环境目标1151.4施工程序总体设想1151.4.1总体施工方案1151.4.2施工段划分1161.4.3组织机构设置1161.4.4劳动力安排1211.4.5机具、设备配备121第二章 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保证措施及违约承诺1222.1施工进度计划1222.1.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依据1222.1.2进度计划的编制原则1222.1.3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1222.1.4施工进度计划的管理1232.1.5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安排1242.2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1252.2.1建立完善的计划保证体系1252.2.2人、财、物的保障1252.2.3劳动力与施工机械的保证措施1272.2.4技术工艺的保障1272.2.5管理机构的保障1292.3施工进度违约承诺129第三章 劳动力和材料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1313.1劳动力投入计划及保证措施1313.1.1劳动力投入计划1313.1.2劳动力保证措施1313.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及保证措施1333.2.1主要材料供应计划1333.2.2材料、设备的供应及管理1343.2.3合格供应商的评审1343.2.4材料设备采购计划的审批及进场计划的审批1343.2.5材料及设备的验收1343.2.6不合格材料及设备的处理1353.2.7主要材料保证措施135第四章 机械、办公、检测设备投入、进场计划及保证措施1404.1机械、办公、检测设备配置计划1404.1.1施工机具投入的依据1404.1.2施工机具管理计划1404.1.3机具设备的保养与维修1414.1.4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1424.2机械、办公、检测设备的保证措施1424.2.1机械、办公、检测设备调配措施1424.2.2机械、办公、检测、设备的保证措施142第五章 施工总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布置144 5.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原则1445.1.1合理用地1445.1.2合理布置设备1445.1.3现场布置要求1445.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内容1445.2.1大门1445.2.2围挡1445.2.3施工场道1445.2.4办公区建设1445.2.5生活营地建设1445.2.6其它配套设施1455.2.7施工用水、用电、消防布置1455.3总平面管理1455.3.1平面管理总原则1465.3.2平面管理体系1465.3.3平面管理计划的制定1465.3.4平面管理计划的实施1465.3.5平面管理措施1465.3.6 现场排水、排污和废弃物的管理1465.4施工总平面布置147第六章 对工程施工重点、难点关键技术、工艺分析及解决方案1486.1施工顺序1486.2施工准备148 6.2.1施工技术准备148 6.2.2文件资料管理148 6.2.3施工现场准备148 6.3测量放线1536.3.1 线路交桩1446.3.2 测量放线1446.3.3 地下障碍物探测144 6.4围堰148 6.4.1围堰施工144 6.4.2围堰措施144 6.5防波堤148 6.5.1开挖基槽144 6.5.2防波堤砌筑144 6.5.3施工措施144 6.6抛填块石159 6.6.1抛投分层及边线标记设立144 6.6.2抛投方法144 6.6.3抛石漂移量控制144 6.6.4加荷控制144 6.6.5抛石检测144 6.7基槽挖泥清淤153 6.7.1施工工艺流程144 6.7.2施工准备144 6.7.3装船固定144 6.7.4挖沟施工144 6.7.5船舶布锚要求144 6.7.6挖沟机的回收144 6.7.7基槽挖泥质量保证措施144 6.8沟槽开挖160 6.8.1文件提交144 6.8.2一般要求144 6.8.3沟槽断面144 6.8.4沟槽土堆放144 6.8.5余土及废料处置144 6.8.6开挖方式144 6.8.7沟槽挖掘深度144 6.8.8富水地段开挖144 6.8.9防止塌方144 6.8.10沟槽支护144 6.8.11沟槽内排水144 6.8.12其他注意事项144 6.9管基处理165 6.9.1陆域144 6.9.2海域砂石袋安装144 6.10球墨铸铁管安装168 6.10.1管道接口144 6.10.2安装准备144 6.10.3铺装顺序144 6.10.4管道安装144 6.10.5管道切割要求144 6.11钢管安装168 6.11.1修口144 6.11.2焊条规定144 6.11.3焊接144 6.11.4接口检验144 6.11.5法兰连接144 6.11.6切割要求144 6.11.7管道转角144 6.11.8管道支墩144 6.12钢丝网骨架复合PE管安装168 6.12.1管道及设备要求选择144 6.12.2敷埋施工工艺144 6.12.3管道敷埋施工技术144 6.12.4工艺特点144 6.13管道防腐173 6.13.1接口内防腐144 6.13.2接口外防腐144 6.13.3法兰接口外防腐144 6.13.4防腐修补144 6.14管道水压试验173 6.14.1试压分段144 6.14.2试验前检查144 6.14.3试验准备144 6.14.4充水浸泡144 6.14.5强度试验144 6.14.6严密性试验144 6.14.7其他技术要求144 6.15管道冲洗消毒177 6.16砼井室施工178 6.16.1钢筋工程144 6.16.2 模板工程144 6.16.3 混凝土工程144 6.17附属设备安装180 6.17.1阀门144 6.17.2金属构件144 6.17.3 井室井盖144 6.17.4 电气安装144 6.18网箱配重183 6.18.1网箱制作144 6.18.2混凝土配重块制作144 6.18.3网箱及混凝土配重安装144 6.19回填工程183 6.19.1一般技术要求144 6.19.2管道回填区144 6.19.3一般回填区144 6.19.4交叉管道回填144 6.19.5井室回填144 6.20竣工验收183 6.20.1竣工资料收集整理144 6.20.2工程竣工验收移交144 6.20.3工程质量保修144 6.21关键技术、工艺分析及解决方案183 6.21.1海上作业183 6.21.2海上安装管道184 6.21.3管网清理、水压、消毒184 6.21.4沟槽回填185 6.21.5质量通病预防措施185 6.21.6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摆放188第七章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及违约承诺1907.1安全保证措施1907.1.1建立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1907.1.2安全管理文件的制定1907.1.3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1927.1.4安全技术措施1957.1.5防火、防盗及危爆物品管理措施1977.1.6劳动安全措施1987.1.7应急计划和措施1987.1.8安全生产措施1997.1.9各分项安全措施2007.2文明施工实施方案及保证措施2027.2.1文明施工组织机构2027.2.2文明施工的实施方案2027.2.3文明施工实施措施2037.2.4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057.3施工现场环保措施2067.3.1现场管理措施2067.3.2水污染防治措施2067.3.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2077.3.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2077.3.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2077.3.6城市生态保护措施2087.4施工现场维护措施2087.5成本控制措施2087.5.1现场成立项目成本核算体系2087.5.2降低成本的措施2097.5.3制定技术措施2097.5.4施工措施2097.5.5制定安全措施2097.5.6实行强制式机械管理2107.5.7采用独特的物资供应与管理模式2107.6冬、雨季施工措施2107.6.1冬季施工重点2107.6.2雨季施工重点2107.6.3冬季施工措施2137.6.4雨季施工措施2137.7紧急情况应急预案2147.7.1应急准备2147.7.2现场人员伤害抢救实施办法2157.7.3汇报2157.7.4公司意外伤害领导小组2157.7.5事故的调查、处理2177.7.6发生紧急情况后应采取的合理措施2177.8安全文明施工违约承诺218第八章 针对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及施工管理的合理化建议219第九章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违约承诺2209.1质量目标2209.2质量控制方法2209.2.1技术文件、报表审查2209.2.2现场质量检查2219.3质量问题分析及处理程序2219.3.1质量问题分析的目的2219.3.2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处理2219.3.3质量问题不作处理的论证2229.3.4质量问题处理的鉴定2229.4质量控制管理2239.5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2269.6技术保证措施2269.7质量保证措施2279.8工程创优计划2289.8.1从管理入手,为创优工作奠定基础2289.8.2施工阶段性的质量保证措施2299.9工程质量违约承诺230第十章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及违约承诺23110.1从技术上保证进度23110.2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23110.3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保证措施 23210.4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违约承诺232附表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233附表二:劳动力计划表234附表三:施工进度计划表235附表四:施工总平面图236第一章 总体概述:施工程序总体设想及施工段划分1.1编制说明1.1.1编制依据1.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及工程量清单;2.业主提供的工程施工图纸;3.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施工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国务院);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建设部15号令);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建筑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建设部13号令);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 (05S505);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01-8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97);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JGJ55-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J50204-201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50236-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JGJ55-2011);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13);1.1.2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为一份具有技术先进性、内容全面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操作简易性的施工方案。我公司将在图纸会审、工程正式开工前将严格按照业主单位的意见,认真细化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的特殊问题,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科学施工,在施工全过程中接受业主及现场工程师的监督、指导和审查。我们诚恳地表示,我公司完全接受业主提出的有关工期、质量、合同价款与支付、材料设备供应、保修的各项要求。工程开工后,将严格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各项措施和承诺,做好施工前的前期准备和现场总平面布置,落实各项方案和措施,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落实严格的岗位责任制,通过对劳动力、设备、材料、技术、方法和信息的优化处置,实现工期、质量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1.2工程概况1.2.1工程简介本工程为XXXX供水应急工程施工。建设单位:XXXX。建设地点:XXXX。1.2.2工程内容及范围本工程新建配水管线4.0km,其中陆地配水管线工程DN500 L=2.3km;陆地到湾北跨海配水管线工程DN500 L=1.7km。设计需水量为1.8万m3/d。本工程跨海引水工程单根管道投影长度1697.49m,管材采用聚乙烯钢丝网复合PE管,管道直径为500mm,管厚度为20mm,其中约400米长度埋设于上下岸段,其余约1400米长度埋设于跨海段。由于需要在海里开挖管沟,工期紧,因此工程技术难度较大。1.2.3工程特点本工程位于大连市XXXX之间海域,跨海区域施工有以下特点需要重视:1、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要求在任何作业前都要有可行性研究和风险分析及应急措施。一切从效率效益出发。2、环境条件,工况条件比陆地复杂,恶劣,作业受气候条件影响大,受气候制约。我们只能认真应对,决不能麻痹或轻视其灾害力量。3、作业费用高、管理者时刻要有“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任何作业准备必须认真充分细致,组织要严密。4、专业分工细,专业性强,要求团队精神与各作业链生产组织协调配合好,各工作界面划分要清楚,衔接要紧凑严密。5、施工质量要求高。不论是在施工期间或投产以后,海洋管线若发生问题,其维修比陆上管线维修困难得多,因此要确保施工质量。1.2.4水文气象1、水文条件本工程位置处无水文观测站,故参考附近长岛潮位观测站的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XXXX的潮汐属于不正规半日潮性质一般情况下,每日潮位有两次涨落,且日潮不等现象较明显。2、设计潮位依据对长岛验潮站1966年7月1967年6月一年的验潮资料统计分析,给出潮汐主要特征值如下(高程基准面为松木岛筑港零点):最高高潮位: 4.13m(1966年7月19日14时15分)最低高潮位: 1.68m(1967年2月23日13时0分)最高低潮位: 2.74m(1966年8月25日14时0分)最低低潮位: 0.33m(1966年11月30日20时30分)平均海平面: 2.73m最大潮差: 3.87m平均潮差: 2.59m,平均涨潮历时: 6小时12分平均落潮历时: 6小时15分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 1.22m设计低水位: -1.44m极端高水位: 2.30m极端低水位: -2.92m本次设计的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系统。3、潮流根据实测资料统计分析:本海区属不规则半日潮,一般情况下每日潮位有两次涨落,日潮不等现象比较明显。流速尤以深槽上游大连岛以北地区流速最大,实测最大流速102cm/s,流向大致与海岸线或等深线的走向一致。大连岛向XXXX口方向流速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湾口潮流以旋流为主。湾外潮流主要受辽东湾潮流影响,以南北向的往复流为主,直至葫芦套深槽航线地区的最大流速仍在70cm/s左右。2006年8月XXXX的水文调查资料表明:航道开挖所在区域大潮最大涨潮流速为0.57(m/s),大潮最大落潮流速为0.40(m/s)。小潮最大涨潮流速为0.22(m/s),落潮最大流速为0.28(m/s)。余流:湾内余流流速远小于潮流流速,大都在10cm/s以下,仅在雨季径流较大时,大连岛口门附近余流较大,测得的最大值为37cm/s。湾内水深地形复杂,岛屿星罗棋布,余流流向分布比较复杂。4、设计波浪XXXXX是一个深入内陆的喇叭状的海湾,湾口向西南敞开,面向渤海,海湾纵轴呈西南-东北向,湾内泊稳条件良好。该湾长岛北端(391833N,1214008E)曾设临时岸边波浪站,使用HAB-1型岸用光学测波仪,进行了为期一年(1966年7月1967年6月)的波浪观测。测波仪海拔高度为28.7m,测波浮标设于测波点NW方712m海面,其处水深为7.5m,测波点海面开阔程度为120。根据一年(1966.071967.07)的实测资料统计,N-NE和W向为常浪向,NNE向为强浪向。N-NE向波浪频率为19%,W向波浪频率为6%,E和NE向波浪频率均为5%。波向不定频率为40%,其余各向均为2%或3%。由此表明,NNNE和W向波浪,对该湾造成影响相对明显。各向年内平均波高介于0.10.4 m之间,而以NE和NNE两方位较大。波高极值(1.3m)出现于NNE向,周期3.4S。N和NE向次之,皆为0.9 m,其余各向均介于0.30.8m之间。各向波浪平均周期接近,除NE向为3.1s较大外,其他诸向均在2s左右。海浪要素统计(1966年7月1967年6月) 表1-1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波高(m)0.40.30.20.30.20.20.30.3最大波高(m)1.20.80.80.70.90.71.31.1图1-1 一年实测波浪要素图据年内各月波浪资料统计,4月平均波高略大,其值为0.4m,5、7、10和11月四个月均为0.3m,6、8和9月三个月均为0.2 m。各月最大波高极值(1.3m)相应周期为3.4s,见于1966年10月27日11h,当时风速为16.3m/s,其风向(N)和波向(NNE)基本一致。其次,4月和11月最大波高亦可达1.11.2 m。其余5个月,最大波高均在0.70.9m范围之内。应当指出,冬季,寒潮常伴随偏北大风侵袭本区,因海面风区较短,加之海冰影响,波浪甚微,停止波浪观测。5、冰凌根据调查访问,XXXX初冰期在“大雪”前后。封冻边界为黑嘴以内南北滩均封冻,封冻后固定边界变化不大,但深槽航线上一般不封冻。封冻后冰厚增加缓慢,一般1月底到2月初可达最大厚度,沿岸地区可达60cm左右。目前观测单层冰厚度一般为8cm,最大12cm。湾内流冰情况取决于流和风,且多集中于深槽航线地区,呈带状分布。据调访资料,每年春天辽东湾解冻后,大量流冰南下,有密度大、体积大的流冰,流到兔儿岛以外开敞海湾地区,历时集中约35天,但大块流冰通常不会进入葫芦套以内海区。6、场地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条件(1)场地地形地貌勘察场地陆域南、北两岸原地貌单元均为海漫滩,后经人工回填平整,场地地形起伏不大,北岸场地标高为3.135.15米,最大高差2.02米;南岸场地标高为2.844.38米,最大高差1.54米。海域为水下岸坡,总体由两岸向中间倾斜,海底标高-0.28-5.48米,最大高差3.20米。(2)岩土体类型根据勘察结果,本场地钻孔所达深度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分布为: 素填土(Q4ml):灰褐黄褐色,主要由粘性土、碎石等组成,碎石粒径2080mm不等,其硬杂物含量40%以上,稍湿饱和,松散稍密状态。两岸8个钻孔中见有分布,最大揭露厚度4.20m。 淤泥(Q4m):灰黑黑褐色,含有机质、贝壳等,局部含角砾,有少许腥臭味,饱和,流塑软塑状态。海域地段均有分布,最大揭露厚度4.00m。(3)地下水本场地两岸部分钻孔在预定深度内见有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北岸在2.603.90m;南岸在2.403.90m,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为层素填土,地下水补给主要为海水,水位变幅1.002.00m,明显受潮汐作用影响。为了获取海水化学性质,查明水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在ZK16钻孔处采取海水样品进行水质分析,分析结果详见附表1水质分析报告表,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按类环境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评价结果见下表(海水腐蚀性评价一览表)。海 水 腐 蚀 性 评 价 一 览 表 表1-2孔号分类腐蚀介质腐蚀等级综合评价海水按类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S042-=1918.63mg/L中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蚀性Mg2+=1061.30mg/L微NH4+ =0.00mg/L微0H-=0.00mg/L微总矿化度=27017.74mg/L弱按地层渗透性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PH=7.37微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侵蚀性CO2=0.00mg/L微HCO3-=3.36mmol/L微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Cl-=15099.57mg/L弱长期浸水时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强干湿交替时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强腐蚀性综合评价,水质按类环境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长期浸水时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弱腐蚀性,干湿交替时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强腐蚀性。(4)地质构造及不良地质现象与评价根据周边地质调查及勘察钻孔揭露,本场地及其附近未发现有活动断裂;勘察过程中也未发现滑坡、危岩、泥石流、溶洞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区 层淤泥,属高压缩性、低强度软弱土,其在7度地震时有产生震陷的可能。(5)地震烈度及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9版)、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S146-2012)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之规定,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规划场地钻孔覆盖层厚度最大只揭示4.20米(通过对相邻场地的了解,该区覆盖层厚度为1580m),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Vse =80.00m/s,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土,建筑场地类别为类,为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6)地基土承载力场地内各岩土层承载力的确定是依据现行国家行业标准、规范,根据现场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的数理统计结果,结合以往相似场地成功建筑经验,综合给出拟建场地内地基土承载力容许值及变形参数的建议采用值。 素填土:欠固结,不提供承载力。 淤泥:f=45kPa;Es =1.92 MPa。(7)场地稳定性与建筑适宜性评价根据场地周边地质调查及勘察钻孔资料结果,场地内未发现活动断裂、构造破碎带等构造形迹,也未见有泥石流、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故本场地不良地质现象不发育,场地稳定性较好。虽然场地分布有欠固结软弱素填土层、高灵敏度软弱淤泥层,但若采取适宜施工方法,本场地适宜于该工程的建设。1.3施工目标1.3.1工期目标施工工期2016年6月30日前完工,具体开竣工日期以合同约定为准。1.3.2质量目标执行国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确保本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定合格标准。1.3.3安全目标责任事故死亡率为零,无重大工伤事故、火灾事故和恶性中毒事件;轻伤频率控制在1.0以内。1.3.4环境目标噪声排放达标,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规定。生产及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排放,达到大连市的标准规定。控制粉尘排放,施工现场道路硬化,达到现场目测无扬尘,实现绿色施工的目标标准。1.4施工程序总体设想1.4.1总体施工方案在本工程开工前,为保证本工程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我公司将选用精兵强将组建项目经理部,并配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按照项目法施工的运行规则进行管理,并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将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作层层落实到人,按工尺功能特点组建专业施工队伍,施工前对这些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安全交底,使其全面满足质量技术要求。组织有关管理、施工人员熟悉图纸、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做好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机具和劳动力准备,开工前一周准备就绪。组织人员收集有关施工现场资料,高程点引测,复核工作,指定安全措施,进行安全教育。1、 公司目标强化管理:以工程为中心,以人为对象,以保工期、创优质为目标,以合同为依据,强化企业的各项管理,确保目标的实现。技术先行:学习新工艺、新规则,制定详细的工艺流程图,配备精良的机械设备和试验检测仪器,确保新技术的实施。严格控制:对施工全过程实施严谨、科学的试验和监控,掌握第一手资料,旨在指导施工,控制质量。确保工期:合理组织、精心安排,保证重点,确保在工期目标内完成所有工程项目。优质安全:把施工规范标准贯穿于施工全过程,高标准、严要求,无论是主体工程还是附属工程,均一次成优,合格率100%。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严格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有针对性的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安全指标的实现。文明施工:按照市级及公司文明施工有关规定,切实搞好标准化文明工地建设,文明施工,做到施工场地条理化,施工操作规范化,工艺流程程序化。争创一流:争创一流质量、一流管理、一流文明施工,高起点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锚杆工程承发包合同5篇
- 如何签代持房屋协议合同
- 小区业主服务合同协议书
- 2025年项目合同变更管理与审核方案
- 建筑企业临时工聘用合同书8篇
- 企业安全员聘用合同4篇
- 2025版房产买卖合同(含装修改造约定)
- 2025版土地租赁担保与基础设施建设合同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节能材料供应合同
- 2025滨湖菊园花卉园艺设计与养护全面服务合同
- GB/T 32124-2024磷石膏的处理处置规范
- 12G614-1砌块标准图集(附条文及目录)
- 华为HCSA-Presales-IT售前认证备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浙江省新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初一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中等职业学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标准
- DL∕T 976-2017 带电作业工具、装置和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风险管控清单(日管控)
- 盐酸罂粟碱在腰背痛治疗中的应用
- 智能网联汽车:第6章 智能网联汽车先进驾驶辅助技术
- SYT5405-2019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