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3章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3章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3章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3章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3章 第2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课件 中图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 一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 自然地理环境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 它们之间 相互影响 2 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 的变化 相互作用 地理环境 二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 概念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 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 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 2 自然带 1 概念 由于 和水分不同 使地表各种自然要素多呈 状分布 2 表现 占有一定 在地球上呈 状分布 组成要素 一致性 差异性 热量 带 宽度 长条 3 表现 1 纬度地带性 概念 各自然带沿着 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 产生 以 的变化为基础 水分条件的差异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分布 低纬度和 地带更明显 纬度 热量 高纬度 2 经度地带性 概念 各自然带沿着 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更替的现象 产生 受 的影响较大 也受一定温度条件的影响 分布 宽广的 地区比较明显 3 垂直地带性 成因 从山麓到山顶的 随着 的增加而变化 变化规律 类似于从该地向 纬度地区纬度自然带的变化 4 非地带性 受 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 经度 水分条件 中纬度大陆 水热状况 高度 高 海陆分布 1 教材第69页 图3 2 1非洲撒哈拉地区的气候类型 图3 2 2撒哈拉沙漠 提示 两个图示结合 充分体现了气候在地理环境形成及演变中的作用 撒哈拉沙漠地区常年受热带沙漠气候的控制 气候极其干燥 由于水分不足 地表径流很少或全无 风化作用强烈 形成大片沙漠 2 教材第69页 图3 2 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 提示 此图充分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 3 教材第70页 图3 2 4 理想大陆 自然带分布示意 图3 2 5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提示 由于陆地上实际的自然带分布十分复杂 难以总结出规律 所以首先应在不考虑山地 高原等地形因素的 理想大陆 上了解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对比两图 通过读图了解全球自然带的类型及分布 4 教材第72页 图3 2 6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卫星像片及其垂直自然带分布 提示 观察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的垂直变化规律 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同时要注意垂直带谱在迎风坡和背风坡的不同 这里具有独具特色的海洋性冰川 拥有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川群 在高山峡谷 海洋性气候和独特的水文条件的相互作用下 形成了该区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大峡谷地区的山地自然带十分丰富 是世界上山地自然带分布最齐全的地区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 根据以上材料 分析探究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表现有哪些 例证1 读 我国某地区自然要素关系图 回答 1 3 题 1 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特征b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 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d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2 下列叙述中 属于p环节的是 a 降水多集中夏季 河流有夏汛b 植被破坏严重 易形成 红色沙漠 c 高温多雨 有机质分解快 积累少d 山区坡陡 水流湍急 水力资源丰富 3 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的 a 山东丘陵b 北方低山丘陵c 辽东丘陵d 东南丘陵 答案 1 a 2 c 3 d 练习1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 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 甲 可能是 a 人口数量增多b 气候变化c 森林破坏d 围湖造田 2 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综合性b 区域性c 整体性d 差异性 答案 1 c 2 c 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 甲 的变化 使水旱灾害增多 温室效应增强 水土流失加剧 径流量变率增大 土壤肥力下降 土地荒漠化加剧 由此可推知只有可能为植被的破坏导致的 此现象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自然环境五要素气候 地形 土壤 植被 生物 水文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形成一个整体 整体性 相对的 通过水循环 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 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如下图表所示 2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 1 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 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 在景观上 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 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案例1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2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案例2 植被破坏引起的连锁反应 3 某一要素的变化 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 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案例3 在河流上 中游地区砍伐森林 导致水土流失 同时也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在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中 美国都打出了空军王牌 但结果截然相反 除政治原因外 两地自然环境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 越南地处热带季雨林带 在 胡志明小道 沿线 森林遮天蔽日 加上崎岖的山地地形 在空中很难观察到地面的军事形态 而伊拉克与科威特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 地表平坦 植被极少 面对多国部队 地毯式 轰炸 伊军毫无隐蔽可言 只有挨打的份 战斗力严重损伤 注定了吃败仗的结局 战争与自然带 根据以上材料 分析探究 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如何 例证2 读下面两图 回答 1 2 题 1 据各自然带在图中的位置 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o a距离海洋越来越近b o a海拔高度越来越低c o b年降水量越来越多d o b所处纬度越来越高 2 据上图判断 在非洲土地退化的区域中 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特征是 a 全年高温多雨b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c 全年炎热干燥d 冬季温和湿润 夏季炎热干燥 答案 1 d 2 b 练习2 下图为 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 读图完成 1 3 题 1 根据该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 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 5 nb 25 nc 35 nd 45 n 2 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 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海拔高度b 水分状况c 热量差异d 土壤差异 3 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海陆位置b 纬度位置c 山脉走向d 山体坡度 答案 1 b 2 c 3 b 第 1 题 由山麓的自然带可判断所处的纬度位置 第 2 题 由图判断南坡为向阳坡 热量较北坡充足 故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 第 3 题 决定山麓自然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 1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表现为水平地域分异和垂直地域分异 而水平地域分异又包括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和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 如下表所示 2 垂直地带性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 随着海拔的升高 其水热状况发生变化 表现在自然带上也发生相应更替 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方法技巧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方法 3 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受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 洋流 水分等因素的影响 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自然带现象 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 如下表所示 1 图示范围自然景观的变化 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 a 纬度地带性b 经度地带性c 垂直地带性d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2 引起自然景观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由东向西降水减少b 由东向西降水增多c 由东向西气温升高d 由东向西海拔增加 答案 1 b2 a 图示范围自然景观的变化是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由东向西降水减少 即水分变化导致的 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经度地带性规律 2014年个旧期末 下面三幅图中 甲图为 长白山望天鹅景区一角 乙图为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 丙图为 塔克拉玛干沙漠 读图完成第3 5题 甲乙丙 3 从左图到右图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 垂直地域分异d 非地带性现象4 这种分异规律明显的地区是 a 北半球高纬度地区b 北半球中纬度地区c 北半球低纬度地区d 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5 在塔克拉玛干地区 由于气候干旱 多为风成地貌 体现了地理环境要素中 a 气候对地貌的影响b 水文对地貌的影响c 地貌对气候的影响d 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 3 b4 b5 a 第3题 读图可知 长白山望天鹅景区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自然带为温带草原带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 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第4题 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第5题 塔克拉玛干的温带荒漠带的形成体现了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二 综合题6 2013年桂林月考 读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区域图 材料二我国部分山地自然带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1 若材料二中各山地分别属于材料一图中的四座山脉 那么 可能属 山脉 可能属 山脉 可能属 山脉 可能属 山脉 填字母 2 山地中m处植被可能是 a 常绿阔叶林b 高山草原c 针阔混交林d 落叶阔叶林 3 山地中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广泛的主要原因是 中森林分布状况与此原因相同的还有 4 山地南北坡基带存在差异 原因是 5 基带存在明显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是 基带也有区别 三地基带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 第 1 题 根据各山地自然带判断所属山脉 第 2 题 是阴山 基带为温带草原带 m带之上为针叶林 故m带应为针阔叶混交林带 第 3 题 两侧自然带分布不同主要都与降水因素有关 第 4 题 是秦岭 南北两侧的气候类型不同 故南北坡基带不同 第 5 题 由于基带为当地自然带 故 基带变化体现了以热量条件为基础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基带变化体现了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1 bdac 2 c 3 南坡降水丰富 4 南北坡基带所处气候类型不同 南北坡基带热量条件不同 5 热量从沿海向内陆 对于一个特定的地区而言 这个地区的气候 水文 生物 地貌 土壤等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 构成了这个地区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对于某种自然环境地理要素而言 不同区域的特征是有差异的 这便是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教材第68页学习指南提示 1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2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 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 这种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就是地域分异规律 3 纬度地带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经度地带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4 垂直地带性带谱的分布类似于纬度地带性 教材第72页案例探究提示 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坡的自然带类型更丰富 同一自然带分布的相对位置更高 珠穆朗玛峰地区垂直自然带与纬度地带性的自然带的分布从热量带的角度来看是基本一致的 教材第73页复习题提示 1 可以长江中下游为例 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气候与水文 丰富的降水使河网密布 湖泊众多 河流径流量大 气候与生物 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 生长着典型植被常绿阔叶林 气候与土壤 热量 降水丰富 使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快 淋溶作用强 所以自然土壤的肥力偏低 2 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热量和水分差异造成的 不同的水热条件形成不同的气候 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