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命题研析对测 考点分层突破 返回目录 1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古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线索 古代城市的繁荣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2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重农抑商思想的产生 发展及其影响 海禁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其影响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 目标引擎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一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1 商业的发展 1 产生 原始社会末期 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 这就是原始商业的产生 2 初步发展 商周时期 商朝已经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 周朝实行 政策 将商人集中起来 设官统一管理 为他们提供衣食 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3 进一步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返回目录 考点分层突破 工商食官 4 繁荣时期 隋唐时期 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 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 西域以及阿拉伯 波斯商人来往经商频繁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 5 高峰期 宋元时期 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集镇 夜市兴盛 元代广泛流通纸币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6 出现新特点 明清时期 商业市镇兴起 占据主要地位 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棉花 茶叶 甘蔗 染料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 也都成为商品 白银在流通中的广泛使用 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 形成徽商 晋商等大商帮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货币经济 2 城市的繁荣 1 城市是社会的中心 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 古代城市的功能与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2 阶段特征显著 自周秦迄唐代 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 并与民居隔开 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 军事重镇 唐代城市布局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 宋代 打破 界限 形成街市 打破区域限制和时间限制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 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坊市 隐性深挖 必修 教材p22 清明上河图 中汴河船运的景象 信息 从运输业发展来看 当年汴京水上运输繁忙 从商业发展来看 街上店铺林立 服务设施健全 客流量较多 说明当时城市商业繁荣 打破了 坊 市 的限制 从手工业技术发展来看 可观察到当时的建筑 衣饰 交通工具等信息 从社会风俗来看 可直观了解当时的风土人情 衣 食 行 地方风貌 经济文化生活等信息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3 城市的发展 唐宋时期 海上贸易的兴盛 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 如广州 泉州 明州 杭州 扬州 登州等都繁盛一时 明清时期 除了南北两京等传统大都会外 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 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尤以 地区为盛 3 重农抑商 1 产生 时间 时期 重农抑商思想出现 原因 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 与战国时期强调耕战 加强 的取向发生矛盾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江南 战国 中央集权 2 发展 时间 西汉 原因 汉初民生凋敝 商人却囤积牟利 表现 汉高祖严格限制商人 并严禁商人购置土地 影响 这些政策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社会经济造成的阻碍 3 松动 时间 中唐以来 重农抑商政策有了某种松动 表现 朝廷对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 政策的实行 使商人地位得以提高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官商分利 4 强化 时间 明清时期 表现 对商业发展并不采取鼓励政策 还经常以各种方式对商人进行盘剥 危害 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成为导致中国被甩在世界 潮流之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工业文明 核心探究 问题精要 1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变化及影响分别是什么 1 原因 政治方面 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济方面 农业 手工业的高度发展 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国家政策 统治者相对宽松的政策 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交通 水陆交通的便利 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金融 货币 金融机构的出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等 2 变化 商业活动场所的变化 先主要在城市 后向农村集市贸易发展 至明清出现专业性的市集 市镇 先是固定时间 场所 到后来打破时间 场所的界限 交易内容的变化 先以贩运 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 经营统治者所需要的奢侈品为主 到后来以一般人民所需的农副产品 手工业产品为主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交易媒介的变化 从最初物物交换到以贝壳等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 再后来以固定统一货币为媒介 北宋时出现世界上最早纸币 交子 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流通领域的变化 最初都局限于流通领域 到明清时逐渐出现 生产与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 商人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生产过程 的现象 商人组织的变化 由最初的亲缘关系发展为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的组织 如明清时期的晋商和徽商 商人地位的变化 由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到宋元明清时期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但是古代士 农 工 商等级观念始终没有改变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3 影响 刺激了农业 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 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的挑战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2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1 从城市功能看 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 军事重镇 其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 从商业活动看 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 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 且出现夜市 晓市等 3 从数量和规模看 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 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 这些市镇商业繁荣 人口密集 4 从地区分布看 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相应变化 明清时 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3 重农抑商 政策有何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1 积极作用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基础 是国家统一并且不断发展强大的物质基础 因此 历代统治者奉行以农为本的重农政策 不仅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而且客观上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对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繁荣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如商鞅变法积极推行耕战政策 采用各种手段实行 重农抑商 政策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从而促使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2 消极作用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活跃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而封建统治者仍然坚持 重农抑商 政策 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 并在 重农抑商 政策的指导下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 从而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这样就失去了其产生之初的进步性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史料论证 主题一城市商业的变化史料以 令狐 熙为汴州刺史 下车 到任 禁游食 抑工商 民有向街开门者 杜 杜绝 之 两京诸市署 令一人 从六品上 丞二人 正八品上 掌财货交易 度量器物 辨其真伪轻重 凡市 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 日入前七刻 击钲三百而散 新唐书 百官志 太祖乾德三年 965年 四月十三日 诏开封府 令京城夜市自三鼓以来 不得禁止 宋会要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北宋都城汴京 至州桥投西大街 乃果子行 街北都亭驿 相对梁家珠子铺 余皆卖时行纸画 花果铺席 东京梦华录 解读 理解史料关键是明确几则史料所述的内容是从隋唐到宋代城市商业活动的变化 新唐书 百官志 反映了隋唐时期禁止城市居民沿街开设店铺 城市内划定专门的交易场所 市 市 中有专门的政府官员进行管理 市 的交易活动有严格的 限制 宋会要 和 东京梦华录 反映出北宋的商业管理发生了重大变化 不禁夜市 打破了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 可以沿街开设店铺 打破了商业活动的 限制 这种变化反映了商业管理日趋 的趋势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时间 地域 开放和自由 主题二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史料随着农村商品经济水平的提高 在明代中后期 一批乡村市镇脱颖而出 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以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为例 东南至新杭市5里 东至王江泾镇6里 北至平望镇15里 西至震泽镇30里 至南浔镇50里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是把握时间 明代中后期 主题是 江南乡村城镇化 此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其特点是专业性强 产生的重大影响表现为发挥了商品集散中心的作用 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 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分布密集 分工与合作 主题三 重农抑商 政策史料 汉书 食货志 记载 今法律贱商人 商人已富贵矣 尊农夫 农夫已贫贱矣 故俗之所贵 主之所贱也 吏之所卑 法之所尊也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是弄清 重农抑商 政策与商人致富的关系 史实表明了汉朝政府虽然推行 重农抑商 政策 但是实际上在官吏和世俗眼中商人因为富有而高贵 农民因贫穷而低贱 法律和现实中存在着强烈的反差 即史料表明 重农抑商 政策出现 的倾向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上下相背离 拓展归纳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突出特点 1 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不平衡性 2 抑商政策 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商业发展历程艰难曲折 3 受制于农业的发展 4 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5 城市的经济职能逐步增强 明清时期对外贸易由盛转衰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主干梳理1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 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2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明中叶以来 占据了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3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4 赋役制度 明朝的 一条鞭法 清朝的 摊丁入亩 5 国力强盛 明清盛世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领先地位 返回目录 考点分层突破 隐性深挖 必修 教材p26提及 民众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这一结论的前提是玉米 番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可联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来思考 还有广泛植棉 可联系宋元以来棉花的种植以及棉纺织业的发展来思考 但此处不要把双季稻的扩种理解为 食 结构变化的因素 也不要把丝织业发达理解为 衣 结构变化的因素 对此 只要联系我国古代水稻种植和养蚕缫丝的历史就容易理解了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2 资本主义萌芽 1 产生原因 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 产生时间 以后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 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3 特征 在这种手工工场中 拥有资金 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 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明朝中叶 巧思妙记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的条件和因素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4 概况 苏州的工匠分 和临时工两种 当地已形成了劳动力市场 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 雇工人数众多 把分散的雇工集中起来分工协作 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较高的民营手工工场 与传统官办手工工场和民间小手工作坊相比已发生了质的变化 5 地位 这种新的因素只是在 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 耕织结合 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在全国范围内仍居主导地位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匠有常主 江南 6 阻碍因素 经济结构 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居主导地位 封建剥削 官府剥削沉重 农民极端贫困 购买力极其低下 专制统治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也成为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阻碍 不利政策 官府限制经营 强制摊派 低价征购等 重本抑末 政策的打压 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 海禁政策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耕织结合 3 近代前夜的危机 1 中国 经济上 固守农耕经济 外交上 长期实行海禁政策 2 西方 1640年 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 此后一二百年 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 到19世纪初 英国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后 中国社会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误区警示 海禁不等于闭关锁国 1 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只是要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 即所谓 贡赐贸易 2 闭关锁国政策不是绝对禁止对外交往和贸易 而是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 如政府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核心探究 问题精要 1 对中国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 1 进步性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2 革命性 资本主义萌芽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自然经济形态 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 对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3 弱小性 资本主义萌芽只在部分地区的少数行业中出现 稀疏而微弱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4 缓慢性 发展非常缓慢 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2 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原因和评价 1 实施原因 自给自足 落后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明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以及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 是明清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客观原因 清朝统治者民族狭隘性的表现 清朝统治者企图通过 海禁 闭关 将国内汉人与外界完全隔绝 以防他们内外勾结 形成反清力量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2 评价 积极作用 清政府试图通过闭关政策 对内巩固自身的统治 对外进行民族 自卫 这种消极防御手段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 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消极作用 它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 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 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故步自封 盲目自大的心理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史料论证 主题一近代前夜的危机史料史学家戴逸指出 18世纪的康乾盛世 貌似太平辉煌 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是理解 貌似 和 凄凉 的含义 史料说明了明清时期 尽管封建经济持续发展 综合国力居世界领先 但在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下 新经济因素未能顺利发展 导致清王朝在 中衰落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主题二海禁政策的实行史料 国处禁海之例 始因倭夷违谕而来 继恨林贤巨烛之变 故欲闭绝之 朕以海道可通外邦 苟不禁戒 则人皆惑利而陷于刑宪矣 故尝禁其往来 诏户部交通外番之禁 上以中国金银铜钱 段匹 兵器等物 不许出番 明太祖实录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 一是注意通过出处体会时间 二是体会 禁海 的理由 史料表明明初实行海禁的主要原因是防止国内外力量勾结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禁止铜钱与白银外流 主题三闭关锁国政策史料乾隆五十二年 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 间年外域有人来 宁可求全关不开 人事天时诚极盛 盈虚默念惧增哉 乾隆还曾写过一首诗自嘲 皇祖精明勾股弦 惜吾未习值髫年 而今老固难为学 自画追思每愧旃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解读 理解史料的关键是通过乾隆两首诗的大意和漫画中的文字 体会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史料表明清朝闭关不开 排拒外来势力 乾隆帝对自然科学一窍不通 对新事物无动于衷 闭塞了最高统治者的耳目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考点分层突破 无知和自大 命题一否定型选择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典题例证1 2013 浙江卷 唐文宗太和六年 832年 宰相王涯上奏 商人乘马 前代所禁 近日得以恣其乘骑 雕鞍银镫 装饰焕烂 从以童骑 骋以康庄 此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 以下对当时商人地位的判断 错误的是 a 经济地位优越b 政治地位低下c 遭受全社会的鄙视d 实际上没有自由民的平等地位 返回目录 命题研析对测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c 解析 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a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 雕鞍银镫 装饰焕烂 相符 b d两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 最为僭越 伏请切令禁断 相符 题目只涉及统治阶层对商人的限制态度 未涉及人民群众的态度 故c项中 全社会 的说法过于绝对 本题应选c项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命题研析对策 立意 策略 1 本题以材料形式考查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及反向思维的能力 2 备考中要关注那些要点层次较多的知识点 如宋代城市与前代相比所发生的变化 明清商业发展的特点及这一时期阻碍新经济发展的因素等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命题研析对策 仿真对测1唐代杜牧诗中的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里的 酒旗 就是古代的一种商业广告 丰富多彩的古代商业广告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灿烂传统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多姿多彩的广告形式中 与其他三个广告形式明显不同的是 a 开起胭脂绒线铺 门前挂着花栲栳儿 京本通俗小说 花栲栳儿 柳筐及其图案 b 墙外卖药者九年无一日不过 吟唱之声甚适 南宋范成大 范石湖集 c 却说庙外街上 有一小伙子叫云 本京瓜子 一分一桶 明冯梦龙 警世通言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命题研析对策 d 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 歌叫之声 清奇可听 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 a 解析 古时店铺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 往往在门前悬挂一些布招 称为幌子 招幌广告一般以生动形象的图案来表现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项目 容易为顾客所接受 a项里的 花栲栳儿 就是典型的招幌广告 而b c d三项反映的都是口头广告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命题研析对策 命题二数据表格与其主题作为主干素材典题例证2 2013 四川卷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 据此判断 这一时段该地区 a 基本实现了城市化b 城市经济规模扩大c 农业经济日渐凋敝d 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返回目录 命题研析对测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b 解析 本题由图表切入考查考生提取信息 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从图中数据可知1620 1850年城镇人口增长两倍多 而农村人口增长不到一倍 可见城市经济规模扩大明显 故本题选b项 由图表信息不能得出基本实现城市化的结论 故a项错误 城市和农村人口都在增加 说明农业经济在增长 c项错误 从图表中不能得出人口增速全国领先的结论 本题d项错误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命题研析对策 立意 策略 1 本题由图表切入考查提取信息 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 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数据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正确的做法 第一 将所有数据串联起来进行整体的 宏观的观察 第二 发现和利用材料中的时间信息 明确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 第三 结合题目要求和学习内容 确定正确选项 3 备考中要关注商业发展中不同时期 不同地区商业市镇数据的变化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命题研析对策 仿真对测2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 表中数据说明 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命题研析对策 a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 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 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a 解析 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 州县集市的密度应该是南方超过北方 排除d项 从明清各地集市变化反映不出b项和c项 而从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集市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出商品经济在农村得到广泛发展 a项符合题意 返回目录 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命题研析对策 命题三加大对核心概念理解能力的考查典题例证3 2013 广东卷 东汉初年桓谭上书说 重本抑末 此所以抑并兼 长廉耻也 今富商大贾 多放钱货 收税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刀具预调仪项目建议书
- 2025安徽淮南市科学技术协会所属淮南市科学技术馆招聘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安徽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招聘28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广西蒙山县城南新区国有资产委托经营招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年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医共体钟公庙分院招聘编外工作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国航股份地面服务部就业见习岗位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ICU专用末端装置合作协议书
- 2025湖南益阳市资阳区教育系统下属学校公益性岗位(保洁)招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山东文旅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北京故宫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
- 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建设项目质量管理方案
- QC工程图培训教学课件
- 警校生未来职业规划
- 水闸安全鉴定投标方案(技术标)
- 我的家乡湖北孝感介绍
- 肠易激综合征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
- 《国歌法》、《国旗法》主题班会
- 河南省软科学计划项目申请书
- TCSCMA 0004-2023 出口工程机械二手设备 评估服务规范
- 人卫八卫生学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