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黏度血液黏度计 临床应用 2019 12 23 2 血液流变学 hemorheology 研究血液及其有形成分的流动 聚集 变形等流变特性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研究循环血液的流动性 凝固性 粘滞性 变形性及血管弹性的科学 生物力学与临床医学相互渗透的 具有实用性的边缘学科 2019 12 23 3 血液流变学研究的意义 生理意义血液黏度的增高或降低 与人体组织灌注的减少或增加相关与出血后止血相关病理意义血液高黏滞 是多种病理症状的中间过程 使组织缺血缺氧更趋严重有利于某些血栓性疾病和血栓前状态的诊断 预防 药物治疗 疗效及预后判断 2019 12 23 4 血液流变学检测的设备 黏度计旋转式 筒 筒 锥 板 毛细管式 垂直 水平恒压力 体外血栓形成仪血液凝固检测仪化学发光法基因分析法 微循环检测仪 甲襞微循环 红细胞变形性检测仪 激光衍射仪 红细胞 血小板 电泳仪血小板黏附仪 玻球法 玻珠柱法 血小板聚集仪血栓弹力图仪 血细胞内黏度 黏弹性 2019 12 23 5 临床血液流变学 研究血液流变学的临床问题包括与血液流变有关的病因学 症状 诊断方法 预防与治疗手段等最主要的一个领域是血液高粘滞综合征 bloodhyperviscositysyndrome 在临床各科 各领域 人们正在从宏观和微观的不同层次研究其有关的课题 2019 12 23 6 血液黏度 血液流动时 流体内摩擦力阻碍血液的流动 这种阻碍血液流动的内摩擦力就是血液的粘性度量血液粘性的物理量 就是血液粘度 血液粘度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表示 就是毫帕 秒 mPa s 血液黏滞性是血流的主要力学特性 也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血液黏度是反映宏观血液流变特性的重要综合指标 2019 12 23 7 血液黏度计检测指标 基本指标全血黏度值 mPa s 高切变率粘度 200S 1 中切变率粘度 50S 1 低切变率粘度 5S 1 1S 1 血浆黏度值 mPa s 血沉 ESR mm h 红细胞压积 HCT L L 纤维蛋白原 g L 2019 12 23 8 血液黏度计检测指标 衍生指标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 2019 12 23 9 影响血流的因素 血管 血细胞 凝血因子 血液流动 2019 12 23 10 基本指标 1 全血黏度血液的流动性与黏滞性是保持组织 器官得到充分血液灌注 发挥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全血黏度的变化规律低切变率下黏度较高 切变率逐渐升高时 血液黏度逐渐降低高切变率黏度反映红细胞的变形性 刚性指数 低切变率黏度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 聚集指数 对于微循环而言 血液高黏度的影响尤为突出血液黏度与切变率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2019 12 23 11 全血黏度增高的临床意义 黏度增高对一些疾病的影响冠心病与心肌梗死 微循环灌注不足 缺血 缺氧高血压与动脉硬化 膜脂质改变 能量代谢异常缺血性脑血管病 红细胞变形性降低 红细胞与血小板聚集性增强恶性肿瘤 球蛋白及Fg增高 血小板聚集性增强 促凝物质释放某些血液疾病时的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异常球蛋白血症 骨髓瘤 巨球蛋白血症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红 温抗体免疫性溶血其他 类白血病 DIC高凝期 自身免疫疾病 糖尿病等 2019 12 23 12 全血黏度降低的临床意义 生理性全血黏度降低女性月经期 妊娠期分娩前后的全血黏度及凝血状态的变化病理性全血黏度降低贫血低蛋白血症性水肿多种原因的出血出血性疾病 2019 12 23 13 基本指标 2 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血浆黏度受纤维蛋白原 球蛋白 核酸 血脂等大分子物质影响血浆蛋白链状分子结构 可以促进红细胞聚集血浆属 牛顿流体 采用毛细管黏度计较准确 使用旋转式黏度计时 由于低切变率时 二次层流 及高切变率时 涡流 常可使结果偏高 2019 12 23 14 血浆黏度增高的临床意义 巨球蛋白增多型 骨髓瘤 巨球蛋白血症 纤维蛋白原增多型 脑卒中 心梗 糖尿病血脂增多型 高脂血症 高血压病球蛋白增多型 慢性肝炎 自身免疫疾病核酸增多型 痛风 白血病 2019 12 23 15 基本指标 3 红细胞沉降率 血沉ESR ESR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因素 红细胞因素 血浆因素 操作因素 沉降管的位置 ESR是观察红细胞表面电荷的指标 反映红细胞的聚集性ESR 魏氏法 Westergren 轻度增快 25mm h中度增快 50mm h重度增快 50mm h 2019 12 23 16 血沉的血液流变学意义 传统的临床意义增快 结核 风湿 炎症 感染 肿瘤 贫血 生理性减慢 真红 血液浓缩 低Fg血症 心脏代偿功能障碍血液流变学意义 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指标酸中毒 血液PH下降 RBC表面负电荷减少 聚集性增高 血液黏度增高胆固醇 胆固醇带正电 中和RBC表面电荷 易于聚集氧化剂 红细胞膜结构改变 表面负电荷减少纤维蛋白原及球蛋白增多 桥连 作用 RBC聚集增强 2019 12 23 17 基本指标 4 红细胞压积 HCT 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L L 与红细胞的数量及红细胞的大小相关HCT增高的疾病COPD 肺心病 先心病 充血性心衰 高原病 烧伤 脱水真性红细胞增多症HCT降低的疾病贫血 恶性肿瘤 肾功衰 失血及出血性疾病妇女月经期 妊娠期 2019 12 23 18 HCT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 HCT与血液黏度的关系HCT 0 45 黏度与压积呈直线关系HCT 0 45 黏度与压积呈对数关系 压积的微小变化即可引起黏度的明显上升HCT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脑梗塞的发病率随HCT的升高而升高 0 36 0 46 0 46 0 50 0 51三组分别发病为18 3 43 6 63 6 HCT 0 46时 深部梗塞发病多于皮层梗塞 2019 12 23 19 HCT与血液流变性的关系 HCT与血流量的关系HCT增高致血液黏度增高 引起血流速度减慢 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血液稀释疗法可以显著降低HCT和全血黏度 增加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HCT对血液触变性的影响全血黏度值随切变时间 检测时间 的延长而逐渐降低 此特性称之为 血液触变性 适量的运动可能导致红细胞解聚 降低血黏度 2019 12 23 20 基本指标 5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是血浆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血浆黏度与纤维蛋白原基本呈线性关系纤维蛋白原对红细胞 血小板的 桥连 作用 致聚集性增高 血液高黏 高凝 微循环障碍及血栓形成纤维蛋白原减少原发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继发性纤维蛋白原减少 DIC 肝硬化 创伤 手术纤维蛋白原增多炎症 感染 肿瘤 风湿 心脑血管病 2019 12 23 21 衍生指标 1 全血还原黏度原理红细胞是影响全血黏度的最主要因素同一切变率下 全血黏度随HCT的增加呈指数增高同一HCT时 全血黏度随切变率增大而降低定义全血黏度 增长率 与HCT的比值 也称单位压积黏度反映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的变化 而不是由于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对血液黏度的影响分类高切还原黏度 中切还原黏度 低切还原黏度 2019 12 23 22 全血还原黏度的意义 全血黏度与全血还原黏度的关系 2019 12 23 23 衍生指标 2 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在流动中的变形能力 主要体现于高切变状态刚性指数越大 则红细胞变形能力越差影响红细胞变形性的因素红细胞内黏度红细胞膜的黏弹性红细胞膜的结构及组成刚性指数增加的疾病溶贫 急性心梗 脑血栓形成 高脂血症 糖尿病高切变率下全血还原黏度称为红细胞刚性指数 2019 12 23 24 衍生指标 3 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在流动中的聚集程度 主要体现于低切变状态衡量指标 低切变率下血液的相对黏度 全血低切黏度 全血高切黏度 对微循环的影响较大 易致组织灌流不足影响红细胞聚集的因素血浆介质的改变及红细胞膜表面黏着物红细胞膜表面电荷减少聚集指数增高的疾病缺血性心脏病 心肌梗死 糖尿病 自身免疫疾病 肿瘤低切变率下全血还原黏度反映红细胞聚集指数 2019 12 23 25 衍生指标 4 血沉方程K值原理ESR与HCT之间呈一定的数学模型通过 血沉方程 的计算 把ESR转换成不依赖于HCT的指标 以除外HCT对血液黏滞性 聚集性的影响K值的正常参考值X 2SD参考范围 13 93X SD参考范围 33 73 93时 反映真实的红细胞聚集性增强 血沉加快 2019 12 23 26 血沉方程K值的意义 血沉与血沉方程K值的关系 2019 12 23 27 衍生指标 5 全血高切相对指数高切变率全血黏度值 血浆黏度值全血低切相对指数低切变率全血黏度值 血浆黏度值反映红细胞对血液黏度的影响 与红细胞变形能力相关临床意义与流变学意义均不明显 2019 12 23 28 衍生指标 6 红细胞变形指数 TK值用黏度法表示的 群体红细胞在流动中的平均变形性 的信息澳大利亚Dintenfass教授倡导的在高切变率 180S 1 时的计算方程TK 0 4 1 0 4 H b p 为相对黏度 H为红细胞压积 TK值可用来估计红细胞硬度 TK值大 红细胞刚性高 红细胞变形性差 2019 12 23 29 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应用 临床医学心脑血管病 血栓前状态 糖尿病 老年病等防治手术与创伤 血液稀释疗法 成份输血妊娠生理 妊高症与DIC大众保健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 药物治疗 定期监测医学科研血流变与医学 临床 保健 职业卫生 环境卫生血流变与药学 扩管 抗凝 抗血小板 改善红细胞变形性 活血化瘀血流变方法学 2019 12 23 30 操作注意事项 1 血液标本的采集采血时间早晨空腹 采血前避免剧烈运动 采血前一周内忌用阿司匹林类药物 三天内忌用抗血小板药物 女性避开月经期采血部位 前肘静脉 禁止拍打或挤压血管采血方法采血时 尽量缩短压脉带的压迫时间 松开压脉带后至少5s以上才能抽取血液 针头内径宜大 且不宜用力快速抽血取血后 立即沿管壁缓慢注入抗凝管中 轻轻颠倒混匀不应在输液 输血侧肢体采血 严禁在静脉留置针上采血抗凝剂肝素抗凝 浓度为20IU ml 60 烤箱中烘干备用 2019 12 23 31 操作注意事项 2 血液标本的处理标本的保存室温或37 恒温下保存 仪器测试温度 37 标本静置20min后开始测量 4h内完成检测血浆的制备离心力2300g左右离心30min 提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横撇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书法苏少版三年级下册-苏少版
- 27.2.1 第1课时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说课稿(人教版)
- 4.3 基于物联网的项目开发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9选修6 开源硬件项目设计-浙教版2019
- 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应用(13大考点48题) (第1期)原卷版
- 2025年全国中级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考试A证题库(含答案)
- 小学升学考试卷及答案
- 蒸馏设备基础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蒲松龄课件教学课件
- 消防考试网络题目及答案
- 测井工实际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JG/T 231-2018建筑玻璃采光顶技术要求
- JG/T 155-2014电动平开、推拉围墙大门
- 2025消瘦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GB/T 18867-2025电子气体六氟化硫
- (高清版)DG∕TJ 08-15-2020 绿地设计标准 附条文说明
- 小学金融知识小课堂课件
- 病历质量定期检查评估与反馈制度
- 乐天地产(成都)有限公司乐天广场四期项目环评报告
- 初中生叛逆期教育主题班会
- 小学国家领土与主权教育
- 工程造价协议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