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篇教材梳理 专题9课内诗词鉴赏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真题典型 考向互动探究与方法总结 题型 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2013 天津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两句诗运用新颖奇特的比喻 描绘出眼前梨花满树 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 a b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过零丁洋 这两句诗慷慨激昂 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 体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c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 沁园春 雪 这两句承上启下 前一句对上片的写景做出总评 后一句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论 d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 乡愁 作者借助 海峡 这一物象 来表现两岸相隔的断肠真情 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家国之思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方法总结 一 理解诗词主题 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是做好诗词鉴赏的基础 把握诗歌主题一方面要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另一方面 还要把握诗歌意象的特点 从形象特征 色彩冷暖等方面弄清诗歌意象的具体特点 从而理解诗歌主题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二 掌握诗歌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作者用来描写诗歌意象 表达主观情感的方法 出题人在设题时经常会从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把握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 1 景物描写的手法 1 动与静的运用 如 动静结合 化动为静 2 虚与实的运用 实 就是诗人眼前所见之境 所表之情 虚 就是诗人所联想到的景物 3 角度的变化 就是作者在观察景物时立足点 视线的变化 如 由远到近 由上到下等 4 多种感官的运用 诗人在描写景物时会从景物的不同角度来描述 如色彩 质地 味道等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2 抒情的方法 1 直抒胸臆 就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2 间接抒情 就是通过诗歌意象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 如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等 3 其他方法诗人在构思诗歌时 还要考虑诗歌的构思谋篇 景物的映衬等 这就还要用到很多表现手法 如 象征 联想 对比 映衬 比兴 铺陈 渲染等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1 诗歌的语言特点也是诗词鉴赏中常考的内容 我们要学会品味诗歌的语言 2 要整体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 如 清新自然 含蓄典雅 诙谐幽默等 3 从修辞角度品味语言 准确辨析诗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掌握每种修辞方法的基本作用 体会其在诗句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 三 品味诗歌语言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4 从炼字角度品位语言 炼字 就是对词语的选择与运用 在品味语言时 要注意诗句中的形容词 动词 运用修辞方法的词 活用的词 这些词往往是诗人精心锤炼的词语 要细细品味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归类梳理与能力提升 一 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曹操 155 220 字孟德 沛国谯郡 现安徽省亳县 人 汉末的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 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写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 抒发了诗人意气昂扬的豪迈感情 表达了他宏伟远大的政治抱负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名句赏析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运用夸张手法虚写大海 表现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 这是诗人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宏伟意境 更显示出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宏伟抱负和博大胸怀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1 这首诗以 字总领 全诗借景抒情 表达了诗人 2 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观 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或博大胸怀 解析 2 示例 树木凋零 秋风阵阵 呼呼作响 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 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 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 感慨万千 二 1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写景时 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的日月星辰 本诗的情感基调是 2 诗的前四联描写沧海的景象 有动有静 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3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诗句中的 若 字用得好 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观 树木 百草 秋风 洪波 苍凉慷慨 悲壮激昂 水何澹澹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3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所使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 诗句中的 若 字用得好 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3 互文 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 体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伟的抱负 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 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 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 树木茂盛 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 第五 六联通过丰富的想象 写出沧海之大 吞吐日月 含盈群星的气派 d 最后一句 如一曲雄壮的乐曲 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 悲从中来 发出感慨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d 二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马致远 元代杰出的戏剧家 散曲家 他的 天净沙 秋思 历来被人们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 被誉为 秋思之祖 几百年来 它以其 深得唐人绝句妙境 王国维 人间词话 的艺术魅力而脍炙人口 久诵不衰 知识梳理 中心思想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 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 游子思归图 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之心 名句赏析 1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给人营造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 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 12个字描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2 古道西风瘦马 描绘了一种秋风萧瑟 苍凉凄苦的意境 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1 小令中 枯藤 老树 昏鸦 夕阳 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2 表达了作者孤寂愁苦 思念家乡的情感 二 2013 河北 1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人名 2 下列各句中 与 断肠人在天涯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b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c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d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3 简要分析 夕阳西下 一句的表达作用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马致远 c 解析 3 示例 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 渲染了悲凉氛围 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 浑然一体 3 简要分析 夕阳西下 一句的表达作用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三 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选自 全唐诗 作者王湾 唐代诗人 中心思想 诗人借景抒情 细致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 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流露出诗人浓浓的乡愁 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名句赏析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中 阔 是表现 潮平 的结果 写得恢弘阔大 下一句是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把平野开阔 大江直流 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作者从炼字着眼 把 日 与 春 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 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 并用 生 和 入 二字使之拟人化 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1 2011 滨州 展开想象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展现的画面 2 这首诗描写了水 请你从诗中选一个表现水的特点的字 写在下面 3 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描绘应表现出平野开阔 大江直流 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 语言流畅即可 答案 示例 春潮涨起 江面宽阔无边 一望无际 江上波平浪静 船上的帆高高悬挂着 令人心胸开阔 解析 2 平 或 绿 解析 3 颈联 喜悦 高兴 或积极 乐观 向上 尾联 淡淡的乡思愁绪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二 2013 襄阳 阅读古诗 次北固山下 回答问题 1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 平 阔 正 悬 四字炼得好 潮平 风正 2 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 谈谈你对诗句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的理解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两岸才显得宽阔 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解析 2 示例一 诗人想到要借大雁来给他传递家书 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乡愁 示例二 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四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白居易 772 846 字乐天 晚号香山居士 醉吟先生 渭南下邽 今陕西渭南 人 早年与元稹齐名 并称 元白 晚年与刘禹锡唱和 并称 刘白 与元稹 李绅等提倡写作新乐府诗 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中心思想 这首诗展现出初春的气息和生机 预示着繁花竞放的季节即将到来 以此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希望 更多的期待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既写出了浓郁的春意 又写出了自然之美给人的强烈感受 诗中字里行间流露着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 名句赏析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用 早 来形容黄莺 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 一个 争 字 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一个 啄 字 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 这两句着意描绘莺 燕的动态 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 使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 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 颔联抓住了 争 啄 两个动词 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 新燕啄泥的画面 c 颈联用 没马蹄 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 绿色醉人的景象 d 尾联直抒胸臆 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c 2 2011 日照 本诗以 春 为着眼点 抒发了 的感情 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3 2011 日照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 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4 2011 十堰 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 以 字为线索 同时以 春 字为着眼点 写出了 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 爱 最爱 行 早春美景 解析 3 示例 争 和 啄 两个动词 写出了一幅早莺争阳 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 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二 2013 上海 阅读下面两首诗 完成题目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1 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 之情 2 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 b 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 c 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 d 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喜爱 c 五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 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 乐府诗集 与 孔雀东南飞 合称乐府双璧 中心思想 全诗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转战沙场 胜利归来的故事 塑造了一个勤劳 淳朴 勇敢 刚毅 轻视功名利禄 热爱家乡的女英雄形象 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名句赏析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高度概括地叙写了木兰连年征战的峥嵘岁月 以五言为基础 运用对偶 互文的修辞使语言凝练 富有节奏感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1 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a 万里赴戎机 万里 极言征程之远 赴 表现动作之迅速 果敢 b 关山度若飞 跨越关山 像飞一样 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c 朔气传金柝 朔 指北方 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 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苦 d 寒光照铁衣 用 寒光 和 铁衣 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d 2 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 有何作用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2 吟唱者以双兔为喻 体现了对木兰的赞美之情 赞美了木兰多年从军未被发现的谨慎和机警 二 1 选文中连用四个 我 的作用是什么 2 品味 开 坐 脱 著 理 帖 这六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3 分析 出门看火伴 火伴皆惊忙 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 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解析 2 表现了归家的喜悦心情和对故物的亲切之感 解析 3 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的情态 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六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被誉为 诗圣 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 在诗歌艺术上 形成了以 沉郁顿挫 为主的诗风 中心思想 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 敢攀顶峰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以及卓然独立 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名句赏析 1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运用拟人的修辞写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2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泰山的雄姿 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 他要登临绝顶 将天下群山尽收眼底 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的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融为一体 情景交融 浑然天成 表现诗人不怕困难 勇于攀登 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2013 宜宾 1 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 2 在诗中 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 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回答 二 1 全诗紧扣 望 字来写 望 的角度是 a 由近望到远望b 由远望到近望c 由俯视到仰视d 由仰视到俯视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钟 割 b 解析 2 一是 齐鲁青未了 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地 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 二是 阴阳割昏晓 写泰山横空出世 遮天蔽日 山北山南 一阴一阳 一昏一晓 实写泰山雄伟高矗 三是 荡胸生曾云 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 凸显泰山的高峻 四是 一览众山小 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 俯视群山 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 虚写泰山之高 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成理即可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2 对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 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 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 云朵围绕在我的身旁 鸟儿从山中飞出 3 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 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 a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b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c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d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d d 4 在我国文学史上 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 但杜甫的 望岳 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诗歌有虚写 有实写 虚实结合 意境高远 气势磅礴 b 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 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 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 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 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 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可谓形神兼备 d 诗歌语言精练传神 如 钟 割 充分体现出诗人 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创作追求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b 七 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描写了战乱中山河破败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战乱中的国家的深切忧虑 对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名句赏析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互文见义 以乐景写哀情 花鸟本为娱人之物 但因感时恨别 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触景生情 感时伤世 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2013 黄石 1 这首诗的题目为 春望 请细读一 二两联 说说杜甫望见了哪些景象 这是一种什么抒情手法 2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一句中 抵万金 的含义是什么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京城的荒凉和春天的绚丽景象 借景抒情 情景结合 2 家书的珍贵 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 二 2013 河南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 你认为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中哪个字用得好 请作简要赏析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之情 2 示例一 破 字用得好 一个 破 字 写出了国都沦陷 城池残破的景象 使人触目惊心 示例二 深 字用得好 一个 深 字 写出了乱草遍地 林木苍苍的景象 令人满目凄然 八 石壕吏 杜甫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中心思想 作者通过亲眼所见的石壕吏趁夜捉人 连老妇也被抓去服役的故事 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 反映唐代 安史之乱 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1 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 吏 与 妇 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哪一句 2 独与老翁别 换成 挥手别老翁 好不好 请简要分析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2 不好 原诗 独 暗示老妇已被带走 诗人日暮投宿 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 一夜之间 只剩老翁 独 表现了凄苦 悲愤之情 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 九 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王维 701 761 字摩诘 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 有 王右丞文集 十卷传于世 宋苏轼评王维诗云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中心思想 王维奉唐玄宗之命 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 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记述了这次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名句赏析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 画面开阔 意境雄浑 一个 大 字 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 一个 直 字则表现出了劲拔和坚毅之美 圆 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 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 画面开阔 意境雄浑 它是被王国维称为 千古奇观 的名句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1 2012 徐州 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征蓬 两句 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 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 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b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 其中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两句 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 诗中的 圆 字与 直 字 都用得逼真传神 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充分体现了王维 诗中有画 的特色 d 都护在燕然 和前面的 属国过居延 遥相呼应 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b 解析 应为 雄奇壮美 而非 明媚秀丽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2 2012 长沙 王国维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第三联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中写了哪些景物 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2 写了 大漠 孤烟 长河 落日 等景物 营造了 苍茫 或 空旷 旷远 辽阔 广袤 等 意思相近即可 的意境 表现了孤寂的情感 二 1 2011 连云港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 苏轼评价王维诗云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颈联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这幅图画具有 美 美的具体表现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可从诗题 使至塞上 诗句中 边 居延 汉塞 胡天 大漠 萧关 燕然 属国 都户 等词语 地名 官名 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解析 2 示例一 图画的构图美 画面空间阔大 层次非常丰富 从上到下有天边的 落日 空中的烽烟 地上的 长河 从近到远有烽烟 夕阳 无边的 大漠 示例二 图画的线条美 线条简约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 广阔的大漠上 纵的是烽烟 横的是黄河 圆的是落日示例三 图画的色彩美 色彩艳丽 丰富 黄色的 大漠 浑黄的 长河 白色的烽烟 红色的 落日 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示例四 图画的意境美 诗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壮丽 奇特 别致的塞外风光 动静结合 意境雄浑 大漠 背景下 有缓缓升起的烽烟 有波澜不惊的 长河 有即将西下的 落日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十 归园田居 其三 陶渊明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陶渊明 约365 427 又名潜 字元亮 世称 靖节先生 东晋著名诗人 诗歌以描写田园生活为特色 开创了田园诗一派 中心思想 描写田园劳作之乐 表现了诗人愉悦恬淡的心情和对归隐生活的心满意足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名句赏析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运用白描的手法 描写了田园劳作生活 表现了诗人愉悦恬淡的心情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1 下面是对陶渊明 归园田居 其三 的理解 选出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两句 交代了劳动的地点 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种豆南山下 是平淡之语 带月荷锄归 是幽美的 两者相互衬托 完美而又和谐 b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两句 写早出晚归 辛勤劳动 荒秽 指各种野草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c c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承 荷锄归 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 露沾衣湿 种豆南山下 和 夕露沾我衣 用语虽平淡自然 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表现了自己亲自耕作的艰辛与无奈 d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两句 表明诗人避开官场的志趣 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2 带月荷锄归 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 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3 隐居躬耕 不在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2 带月荷锄归 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 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3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志趣 十一 渡荆门送别 李白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李白 701 762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 被誉为 诗仙 有 李太白文集 三十卷传世 中心思想 此诗是诗人开元十三年 公元725年 出蜀至荆门时所作 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名句赏析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此句为神来之笔 写出了天空中的云月瞬时变幻的奇景 富有浪漫之思 作者把月亮倒映在水中的样子比作是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 夜晚 近景 把天上堆叠的彩云比作是海楼 白天 远景 写出了平原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的奇妙美景 变幻莫测的江水 月光 云彩 让人目不暇接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2013 乐山 1 诗句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请加以描绘 100字以内 2 品味该诗尾联中 送 字的妙处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诗人乘舟顺江而下 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着小舟而行 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 浩浩荡荡的长江水 奔涌向前 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能清楚地描绘景象 语言通顺即可 2 送 字直接点题 扣题 送 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 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生动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二 1 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 其中第二联中的 随 入 两字用得好 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 随 字好在何处 2 这首诗融情于景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请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一个 随 字化静为动 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 推移 真切地表现出来 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2 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3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十二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陈与义 1090 1138 字去非 号简斋 洛阳 今属河南 人 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中心思想 这首诗写登临岳阳楼的无限感慨之情 表达了作者满腹的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 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名句赏析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尾联情景相生 诗人顾影自怜 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 此时 诗人已届四十 到了不惑之年 所以言 白头 不说伤今 而言 吊古 含蓄蕴藉 意味深长 风霜 明指自然事物 实喻社会现实 语意双关 而 老木苍波 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 无限悲恨 尽在不言之中 可谓 状难写之景 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 见于言外 欧阳修 六一诗话 引梅尧臣语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1 首联 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意境 在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 尾联情景相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作者登临高楼 徙倚远眺 展现了一幅夕阳迟暮之景 首联引出下面所见之景 前两联借景抒情 为后文作铺垫 2 风霜 即指秋色凋零 又暗喻时局艰难 与 白头 对举 表现了作者国破家亡的无限悲伤 二 1 诗歌以 和 点明登临岳阳楼的时间 以 无限悲 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夕阳迟 欲暮时 2 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此诗意境雄浑 气象开阔 情感苍凉悲壮 b 帘旌不动夕阳迟 由远及近 描绘了洞庭湖风平浪静 祥和安宁的景象 c 万里来游 三年多难 传递出诗人写此诗时的处境 d 老木沧波 既是眼前实景 又包含了诗人历经风霜后的憔悴悲愁之绪 b 十三 饮酒 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中心思想 描写了诗人远离了尘俗的牵绊 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 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名句赏析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悠然 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 闲适 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见 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 而是在采菊之时无意间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好像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 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2012 随州 1 既然 结庐在人境 为何没有 车马喧 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2 悠然见南山 中的 悠然 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3 能否把 悠然见南山 中的 见 字改为 望 字 为什么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心远地自偏 2 悠然 写出了诗人恬淡 闲适的心情 3 不能 见 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 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二 1 有人说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 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谈谈你的看法 2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这几句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3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中的 真意 指的是什么 4 请从炼字的角度说说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妙在何处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不同意 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 却远离俗世 不受世俗烦扰 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 恬淡愉悦的心情 言之成理即可 2 悠然自得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状态 3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4 示例一 悠然 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隐居时安逸闲适的心境 示例二 妙在美景不是有意去 望 而是无意所 见 充分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5 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而无车马喧 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 没有世俗的困扰 b 心远地自偏 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 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 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此句写出了诗人微妙的内心感受 这种感受难以用语言来表达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b 十四 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苏轼 1037 1101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 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画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 与父苏洵 弟苏辙合称 三苏 有 东坡集 四十卷 后集 二十卷 东坡乐府 三卷等 中心思想 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 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 抒情和议论 从天上与人间 月与人 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 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 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 无限热爱 名句赏析 1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词人把酒问月 问人生 借月之盈亏终于得到人生哲理的启迪 世事自古就难以完美无缺 人们应当以豁达的胸襟去面对 2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 虽然相隔千里 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这两句诗可用来向离别的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及祝愿 道尽千载离人之心 是唤起人类普遍情感的名句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2011 河北 1 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 只提一个疑问 不作答 2 简析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示例一 是在月宫 天上 起舞 还是在人间起舞 示例二 何似在人间 是说天上好 还是人间好 示例三 清影 是月亮的影子 还是人的影子 2 转 和 低 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 暗示夜已深沉 无眠 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二 1 本词中表达词人美好愿望的一句是 2 起舞弄清影 中的 弄 字用得好在哪里 3 谢庄的 月赋 中有 隔千里兮共明月 的诗句 与本词中的最后一句意思相近 但在意境上不尽相同 请简要分析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解析 2 做出 的意思 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 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3 前者是 无我之境 客观描绘相隔千里的人共享月光的美好情景 后者是 有我之境 主观表达希望年年平安 共享月光的美好愿望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十五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刘禹锡 772 842 字梦得 洛阳 今属河南 人 唐代诗人 与柳宗元并称 刘柳 晚年与白居易唱和 合称 刘白 有 刘宾客文集 四十卷行世 中心思想 本诗是针对白居易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所作的回赠诗 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 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 以及在困苦失意中不意志消沉 而是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泰然处之的乐观精神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名句赏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诗人摆脱现实处境 展望未来风光 诗句借用自然风光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 蕴含哲理 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 世事变迁的豁达襟怀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1 2012 铜仁 诗歌首联 和 这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 遭弃置的境遇 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 2 2012 南昌 下面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凄凉地 一词富有感情色彩 表现出作者贬谪生活的痛苦 b 诗的颈联富有哲理 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凄凉地 弃置身 d c 长精神 三字含义深刻 表现出作者意志不衰 坚忍不拔的气概 d 全诗慷慨激昂 感情豪放 蕴含哲理 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 2011 滨州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 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3 诗人以 沉舟 病树 自喻 表达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懑和惆怅 同时也表达出豁达的情怀 现在人们赋予它新意 常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十六 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文天祥 1236 1282 字宋瑞 又字履善 号文山 吉州庐陵 今江西吉安 人 南宋民族英雄 中心思想 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 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 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名句赏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 人难免一死 为拯救祖国而死 舍生取义 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 映照千古 这激情澎湃的两句诗 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 以死报国的决心 充分体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1 2012 六盘水 从诗歌颔联中可以看出国家和诗人分别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 2 2012 河南 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3 2011 襄樊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影响深远 请说说你的理解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颔联写出了大宋国势的危亡和诗人一生坎坷 时起时沉的命运 2 示例一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 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 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 示例二 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 山河破碎 对 身世浮沉 风飘絮 对 雨打萍 句式整齐 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3 示例 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 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古往今来 人难免一死 为拯救祖国而死 舍生取义 一片丹心将永垂青史 映照千古 这两句诗直抒胸臆 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表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十七 行路难 其一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中心思想 描写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苦闷的心情 也表达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精神 名句赏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阻碍重重 但总有一天 可以乘风破浪 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的个性和执着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着追求理想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1 2012 遵义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两句写得好 请简要分析 2 2011 河南 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 破 挂 妙在何处 3 这首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样的矛盾心理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1 运用典故 以 垂钓 自比姜尚 以 梦日 自比伊尹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 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2 破 挂 使整首诗有一种气壮山河之势 表现了诗人的随性与豪迈 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即便仕途坎坷却依然满怀信心的浪漫主义情怀 3 反映出诗人既苦闷 迷惘 愤慨而又积极 乐观 执着的复杂心理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二 1 诗人面对华美的酒席 却用 四个连续的动词 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自己 的心情 2 诗人在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两句中 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形象地表明了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停 投 拔 顾 苦闷 抑郁 比喻 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自己的政治出路被权贵堵塞 3 诗中运用了两个典故 诗人用典的作用是什么 4 最后两句诗 诗人的感情陡起 请说说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 应该如何理解这种感情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3 诗人暗用姜太公和伊尹终得任用的故事 表示自己对重回朝廷仍然抱有希望 4 在经过前面感情的反复回旋之后 境界顿开 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 相信他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 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 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十八 己亥杂诗 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龚自珍 1792 1841 字璱人 号定庵 浙江仁和 今杭州 人 清朝中后期著名思想家 文学家 中心思想 抒发了作者辞官离京时的复杂感情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 不甘心沉沦 始终都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名句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诗被人广为传诵 意思是说落花并非无情物 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 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诗中的 落红 分明是作者自喻 表示自己虽然仕途失意 但不甘沉沦 仍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 表现诗人甘愿奉献 牺牲自己的情怀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1 2012 天门 本诗开头两句 以 修饰离愁 以 衬托离愁 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有异曲同工之妙 2 请你谈谈名句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浩荡 白日斜或天涯 解析 2 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或 表明作者虽然辞官 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或 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一片痴情 二 1 怎样理解诗中的 离愁 2 为什么不说 夕阳斜 而说 白日斜 3 作者借 自况 表达了 4 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 舍和不舍 诗人想 舍 的是什么 不想 舍 的又是什么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落红 自己虽然辞官 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解析 1 诗中的 离愁 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 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2 这里不说 夕阳 而取 白日 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 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 3 落红自己虽然辞官 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4 诗人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与腐朽 不想舍的是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十九 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杜牧 803 853 字牧之 京兆万年 今西安 人 与李商隐齐名 并称 小李杜 有 樊川文集 二十卷传世 中心思想 这是一首咏史诗 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名句赏析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反说其事 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以小见大 借古讽今 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暗含自己生不逢时 才能无法施展的怨怅之情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能力提升 一 1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 若将 铜雀春深锁二乔 换成 国破家亡在此朝 好不好 为什么 二 1 下列选项中对杜牧 赤壁 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 而是反说其事 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b 解析 1 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 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 2 不好 以二乔的命运代表东吴的命运 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 能以小见大 感情表达得更含蓄 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b 折戟沉沙铁未销 是说折断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 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 时间不长 c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 假如当时的天气 风向不给周郎以方便 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 那么 二乔 就可能被关在铜雀台了 借以讽喻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d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 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 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 而是湖北黄冈的赤鼻矶 故说此诗虽为咏史诗 其实也是借题发挥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解析 2 议论 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也讽喻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2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表现了什么主旨 二十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专题9 课内诗词鉴赏 知识梳理 作家作品 张养浩 1270 1329 字希孟 号云庄 济南 今属山东 人 元代散曲作家 中心思想 本曲描写潼关险要地势 感慨历代王朝兴亡 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两句议论 道出了全文的主旨 揭示了统治阶级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十分精辟 名句赏析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此三句描写潼关的雄伟气势 以 聚 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 以 怒 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 然后用 山河表里 一语收住 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慨与议论 专题9 课内诗词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料器材租赁合同范本
- 维修配件改造合同范本
- 道路浇筑劳务合同范本
- 黄牛买卖养殖合同范本
- 酒吧团队驻场合同范本
- 民间抵押物品合同范本
- 装修椅子出租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中国石斑鱼市场销售渠道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报告
- 电气专业案例试题及答案
- 专业土建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三七销售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H发泡剂行业应用态势与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租金费用收取管理制度
- 2025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木工课堂安全管理制度
- 全屋定制合同赔付协议书
-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L指标计算与灵敏度分析》18000字】
- 2025-2030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肠菌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专家共识(2025版)解读
- 小班语言活动《笑嘻嘻》
- NHSS系列钢丝绳手扳葫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