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2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2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2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2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2部分 第2章 第2节 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鉴赏诗歌的语言 任蕃改诗任蕃是浙江会昌人 年青时举进士落第 从此游历江湖 有次来到天台山巾子峰 在寺壁上题诗一首 绝顶新秋生夜凉 鹤翻松露滴衣裳 前峰月照一江水 僧在翠微开竹房 题完后任蕃便离去 走了一百多里路后 突然想起用 一江水 不如用 半江水 于是便赶回去想改过来 但到了一看 却早有人替他改过了 这让他十分懊悔 大呼台州有人 后来 这个山上再也没有人署名题诗 所谓 任蕃题后无人继 寂寞空山二百年 计有功 唐才子传 一江水 改为 半江水 也是使诗句更加准确合理 因为天台山巾子峰 高峻异常 江水在如此高峻的山峰下 只要不是中天之月 就会受山峰遮挡 断然无法照临一江水而只能是半江水 真题体验 考情分析 1 2013 天津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 按要求作答 8分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 辛弃疾白苎 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 已准桃花浪 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 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 却笑人间举子忙 注 秋试 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 白苎 zh 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 禹门 即龙门 古时以 鱼跃龙门 喻指考试得中 1 白苎新袍入嫩凉 句中的 嫩 字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2分 2 鹏北海 凤朝阳 又携书剑路茫茫 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 3分 3 请举一例分析本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3分 解析 1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解答时 一方面应依据诗歌所显示的季节特点来思考 另一方面结合诗歌中 新衣 这一意象及关键词语 凉 来分析 注意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2 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的能力 解答时要结合豪放派的特点 从意象与意境两个角度分析 大鹏 丹凤 北海 太阳 都体现了开阔的特点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与前面的意象结合又形成了刚健有力的意境 3 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本题题干指向性明确 实写一般指向诗歌中所描写的意象 虚写一般指向诗歌所表现的情感 答题时一定要把握虚实之间的关联性 答案 1 轻微 新鲜 清爽等 2 大鹏 丹凤 意象豪迈 北海 太阳 路茫茫 意境开阔 携书佩剑 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 3 示例 白苎新袍入嫩凉 春蚕食叶响回廊 是实写 点明时令和环境 明年此日青云去 却笑人间举子忙 是虚写 想象金榜题名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虚实相生 表达对应考者的良好祝愿 2 2013 大纲全国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 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 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 久 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 哀今征敛无 注 泉客珠 指珍珠 泉客 传说中的人鱼 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隐字 佛教传说 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 箧笥 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 请简述这个故事 4分 2 从全诗看 珠中有隐字 珍珠 化为血 各有什么寓意 4分 解析 1 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诗句的意思 解答时不需要展开想象和联想 只需把诗句的意思理解出来 然后连缀成文即是一个故事 答出故事梗概的给2分 答出 欲辨不成书 意思的给1分 答出 哀今征敛无 意思的给1分 2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诗歌的整体情感 本诗是对官府横征暴敛的无奈和愤怒 所以回答时须紧密结合诗歌的主旨 然后抓住 隐 和 血 两个关键词回答 答出 珠中有隐字 寓意的给2分 答出珍珠 化为血 寓意的给2分 答案 1 有客人从南海来 送我珍珠 珍珠里隐约有字 想辨认却又不成字 我把它长久地藏在竹箱里 等候官家来征求 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 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 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2 珠中有隐字 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 珍珠 化为血 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鉴赏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 诗歌通过讲述一个故事 表明了深刻的寓意 即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赋税之重 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有隐字 化为血 明确地传达出这些隐情 有隐字 即有一个隐约不清的字 因为隐约不清 所以辨认不出是个什么字 书 即文字 珠由泪点所成 故认为珠上 有隐字 这个字说穿了便是 泪 字 它是如此模糊 却又如此清晰 化为血 实即化为乌有 但说 化为血 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 这又是从泪化为珠想出来的 原有的财物 已经剥夺一光 而公家的征敛 仍有加无减 所以说 哀今征敛无 它意味着从今以后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搜刮的 意在警告统治阶级应该看到他们所剥削的一切财物中都含着人民的血泪 我们解答时要用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考点聚焦 核心突破 炼字题一直是考查的重点 炼字的作用 更细腻逼真地突出事物的形象特征 渲染环境气氛 表现动态或使静态事物富有动感 更含蓄真切地抒发感情等等 回答炼字题要关注动词 形容词 叠词 拟声词以及数量词等 炼字 2013 福建高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后面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 梅尧臣春风入树绿 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 响 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 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 应知已息机 选自 宋诗精华录 注 杜鹃 又名子规 息机 摆脱琐事杂务 停止世俗活动 请简要分析首句中 绿 字的妙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 考查的是鉴赏古代诗歌语言中的炼字 作答此题先要了解 绿 在语境中的含义 再分析表达效果 树绿是因春风入 答案 要点 绿 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 表现了春风的活力 显示了春天的生机 增强了诗的韵味 意思对即可 其他看法 言之成理亦可 炼字题答题方略1 常见提问方式 1 这一联 句 中最生动传神的字是哪一个 为什么 2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 某字另一版作另一字 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 为什么 4 某字如换成另一字 效果如何 请作分析 2 答题要点与步骤一般步骤为 1 解释该字的含义 表层 深层 2 结合诗歌的有关内容具体分析这个字所描述的景象 3 指出该字的特点 如是否为色彩词 叠字 有无活用等 和所用的手法 如比喻 拟人 4 适当展开想象 说说这个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果是比较赏析题 则要从以下角度考虑 1 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进行比较 看哪种手法更有表现力 2 联系诗歌描写的情景进行比较 看哪种用语更符合语境 3 从表达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 看哪些用语更能准确表达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改换词语效果比较题一般只认可原文本用词 3 注意特殊情况 1 注意分析词语的特殊用法 如常见的被动用法 使动用法及其他词类用法等 2 注意分析虚词的运用对情感的强化作用 3 注意分析结构作用 有些词语在结构上起着总领全文 渲染气氛 埋下伏笔 作铺垫 承 过渡 转 转折 由一个内容到另一个内容 合 总结全诗 点明主题 深化意境 及线索等作用 1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宿王昌龄隐居 唐 常建清溪深不测 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 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 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 西山鸾鹤 群 注 王昌龄未出仕前 隐居在石门山 常建辞官西归后到石门山一游 在好友王昌龄当年隐居处住了一夜 当时王昌龄外出做官 并不在此 鸾鹤 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颈联两个动词 宿 滋 用得生动传神 请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 答案 宿 字 写花影象安睡在庭院中一样 滋 字 写出了苔藓在滋长蔓延 暗示这里少人活动 甚至久未有人 突显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 两句写出了隐居之地寂静而不乏生机 与人事疏离而与自然亲近的情趣 鉴赏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 在盛唐已传为名篇 到清代 更受 神韵派 的推崇 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此诗题曰 宿王昌龄隐居 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 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 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 此前 他曾隐居石门山 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 即此诗所说 清溪 所在 常建任职的盱眙 即今江苏盱眙 与石门山分处淮河南北 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 大概渡淮绕道不远 就近到石门山一游 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 深不测 一作 深不极 并非指水的深度 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 见不到头 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 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 齐梁隐士 山中宰相 陶弘景对齐高帝说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 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 清高风度的象征 但陶弘景是著名的隐士 白云多 王昌龄却贫穷 云也孤 而更见出清高 清人徐增说 惟见孤云 是昌龄不在 并觉其孤也 这样理解 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 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 一座孤零零的茅屋 即所谓 茅亭 屋前有松树 屋边种花 院里莳药 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 独居而情不孤 遁世而爱生活 常建夜宿此地 举头望见松树梢头 明月升起 清光照来 格外有情 而无心可猜 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 换了客人 依然多情来伴 故云 犹为君 君 指王昌龄 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 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 夜宿茅屋是孤独的 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 也别具情意 到院里散步 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 因为久无人来 路面长出青苔 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 这再一次暗示主人不在已久 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 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 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 鸾鹤群 用江淹 登庐山香炉峰 此山具鸾鹤 往来尽仙灵 语 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 隐逸终生 这里用了一个 亦 字 很妙 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 不再隐居 这 亦 字是虚晃 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 步王昌龄同道 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 其实 这也就是本诗的主题思想 题曰 宿王昌龄隐居 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 题破山寺后禅院 其旨远 其兴僻 佳句辄来 唯论意表 诗人善于在平易的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 形象明朗 诗旨含蓄 而意向显豁 发人联想 就此诗而论 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 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 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 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 唯论意表 的特点更为突出 终篇都赞此劝彼 意在言外 而一片深情又都借景物表达 使王昌龄隐居处的无情景物都充满对王昌龄的深情 愿王昌龄归来 但手法又只是平实描叙 不拟人化 所以 其动人在写情 其悦人在传神 艺术风格确实近王维 孟浩然一派 需要赏析的诗句 往往是诗中的名句 或以意胜 或以情胜 或以韵胜 或以意象发人之思 或以境界动人之情 近几年高考对诗句赏析的考查较多 可见此题型深受命题者青睐 赏句 2013 江苏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醉眠唐庚山静似太古 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 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 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 拈笔又忘筌 注 唐庚 北宋文学家 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说明 山静似太古 一句的含意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能力 似 解释为 好像 太古 指远古 用远古来比喻山的宁静 以时间的悠远比喻空间的宁静 以虚喻实 答案 用远古时期的宁静写出山中的幽静 鉴赏 首联领起全诗 语意浅白 却又韵味十足 虽未写 醉 却处处显出意境苍茫 神态优游的 醉 意 连绵起伏的山势 一如绵延不断的 太古 诗人化实为虚 化有形之山势为无形之光阴 在这远离尘嚣的地方 一切仿佛都已凝固 没有名利的诱惑 没有人事的搅扰 没有烦恼的萦绕 这是作者对周围环境的渲染 更是对他自己精神状态的描写 颔联笔锋一转 由宏大转向微观 转而写个人生活中的 花 与 鸟 春意阑珊 花已凋残 但诗人对着枝头的几朵残花 照样喝得痛快 鸟啼打破了山间的静寂 也并不妨碍诗人午后的酣眠 诗人融情入景 又不露痕迹 颈联空间转换 视角由山间转入房里 承上联的 眠 字来写 世味 是指世道人心 世态炎凉 簟 指竹席 此时 诗人只想紧掩门户 远离人间是非 时光簟已便 表面是说盛夏酷热难耐 醉卧竹席感到十分舒适 其实说的是心静自然凉 这正是诗人心气平和的写照 尾联与首联呼应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梦中得句 正表明诗人平日不管吏事俗务 而专于文字之癖中自得其乐 忘筌 暗合了庄子 得鱼忘筌 的典故 梦中得句 似得而实失 拈笔忘筌似失而实得 他就是这样领会了人生哲学上的辩证法 失去的是 梦中句 得到的则是无所为 亦无所求的悠然忘我之境 句中不见 失 的遗憾 只有 得 的欢欣 全诗流露出一种旷达 逍遥的意味 颇具深意 赏析语句题答题方略1 赏析语句题常见提问方式与题型 1 赏析语句题是以句子为赏析对象的一种题型 句子 可以是某联或某阕这些局部语言 题干用语一般为 请赏析 句 请赏析 联的妙处 请从 角度赏析 两句 2 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 这种题型综合性强 自由度大 它可以从内容 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情感等角度赏析 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 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 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 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 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 同时难度也较大 3 赏析语句分两种题型 一是定向赏析型 题干规定好了鉴赏角度 如从虚实结合角度赏析该句 二是综合赏析型 未规定赏析角度 需要考生自行选择角度 如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某联 2 答题步骤 1 解释该句的含意 表达的情感 2 指出它在炼字 词法 句法 章法 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3 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4 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送沈子福归江东 唐 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 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第三 四句历来备受赞赏 试分析其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解析 第三 四句用了比喻 或想象 或即景寓情 拟人的手法 诗人觉得自己心中无限的惜别之情 就像眼前无边无际的春光 从江南到江北 无处不在 伴随着友人归去 这两句诗写离别情绪哀而不伤 形象丰满 基调明快 生动 自然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鉴赏 王维大约在公元740 741年 开元二十八 二十九年 知南选 至襄阳 今属湖北 他集子里现存 汉江临眺 晓行巴峡 等诗 可见他在江汉的行踪不止襄阳一处 沈子福 事迹不详 长江从九江以下往东北方向流 江东 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看诗题和头两句的意思 这诗当是作者在长江上游送沈子福顺流而下归江东之作 王维这首送别之作意韵悠长 风神摇曳 绵邈蕴藉 饱含劝勉 一叙理想抱负之情 诗的开篇直接入题 描写送别情形 渡头是送客之地 杨柳是渡头现成之景 景中却蕴含深情 柳 与 留 同音 唐人有折柳送行的习俗 表示不忍离别 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 但分别终究是不可避免的 此时友人乘坐的船只已经起航 这里写杨柳 不仅写现成之景 更是烘托送别气氛 行客已稀 环境的凄清 反衬出送别友 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一句点明送别之地 第二句醒出 归江东 题意 罟师 渔人 这里借指船夫 临圻 当指友人所去之地 刚才还很热闹的渡头 一下子变得行客稀少 冷冷清清 惟有诗人自己 仍然立在那里 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 他的脑海里 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 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 但这一切 都只能是追忆了 眼前只见友人所乘的船顺水而下 离自己越来越远 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中也有目送友人乘舟而去的情形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站在高高的黄鹤楼上 远眺孤舟 写的是远景 而王维捕捉的是船夫荡桨的细节 写的是近景 同样写送行 李白之潇洒与王维之细腻 可见一斑 船儿渐行渐远 友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模糊 友人乘船而去 只要再过一会儿 他们就将消失在诗人的视线之外 而这一别 又不知何时才能重新相逢 想到这些 诗人的心中难免有些怅惘 这时 诗人依依不舍 望着大江南北两岸 春满人间 春光荡漾 桃红柳绿 芳草萋萋 诗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 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 诗人忽发奇想 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 从江南江北 一齐扑向你 跟随着你归去吧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是十分美丽的想象 有着无比蕴藉而深厚的感情 诗人似乎在对友人说 你在江上走 江南江北的春色包围着你 我的牵挂 友谊也和这春色一样 时时刻刻包围着你 陪你一路前行 春满江南江北 情亦满江南江北 不必特意写离愁别苦 别情已经充盈了满篇 更巧的是 自然之景与深挚之情妙合无间 耐人寻味 将自然界的春色比作心灵中的感情 即景寓情 情与景妙合无间 极其自然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便算是诗家能事 这里藉难写之景以抒无形之情 功夫当然又深了一层 写离情别绪哀而不伤 形象丰满 基调明快 这是盛唐诗歌的特色 后人对此诗评价颇高 尤其是最后两句 历来备受人们称赏 顾可久曰 首二句 别景寥落 情殊怅然 末二句 相送之情随春色所之 何其浓至清新 唐诗直解 唐绝诗钞注略 妙摄入 送 字 以行送且以神送 且到处相随 遂写得淋漓尽致 牛希济的 生查子 有这样的两句 记得绿罗裙 处处怜芳草 写的是少妇对远行人临别的叮咛 记住我的绿罗裙吧 你无论到哪里 那里的芳草都呈显着我的裙色 都凝结着我对你的相思 你要怜惜它啊 这话也讲得非常之含蓄 非常之婉转 非常之好 与王维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归 诗句比较 手法相同 思路相近 但感情一奔放一低徊 风格一浑成一婉约 各具姿态 而又同样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语言风格 特点 主要是指作品中所反映出的语言特点 语言风格主要有委婉含蓄 慷慨悲壮 哀怨凄婉 雄浑奔放 绮丽香艳 清新自然和瑰丽奇特等 每个诗人都有自己的诗风 词风 如说到杜甫 往往是沉郁顿挫 说到王维 往往是清新自然 但是 在具体考题中 我们应该从诗词本身来看 避免 刻舟求剑 式的刻板对答 语言风格 特点 2013 湖北高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 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 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 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 红树远连霞 注 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 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 今四川阆中 通判 远道来访 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 曲江花 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 阆苑 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前人评此词 称其 飘逸 请结合 闻说阆山通阆苑 楼高不见君家 两句作简要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语言风格特点的能力 先要考虑诗人的一贯风格 然后再根据具体诗歌进行分析 这首诗 楼高 句设想将来 灵动超逸 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奇阆苑 诗风飘逸浪漫 答案 想象奇特 虚实相生 词人忽发奇想 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 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 虚实处理得当 富有浪漫色彩 境界缥缈开阔 语言洒脱灵动 阆山 通 阆苑 滁州 望 阆州 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 闻说 二字导入传说 忽又接以 楼高 句设想将来 灵动超逸 挥洒自如 语言风格 特点 题答题方略1 提问方式 1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 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 3 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2 答题步骤 1 先用两个形容词准确概括诗歌的语言特色 如 清新自然 朴实无华 委婉含蓄 简练生动 明白晓畅 辞藻华丽 2 用有关诗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及效果 3 写出这样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 碧鸡漫志 评王观词是 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 新丽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