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区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南开区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南开区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南开区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南开区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2年南开区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表示(1)矜持(jn jng) (2)张灯结彩(ji ji)(3)剥削(xu xe) (4)卓有成效(zu zhu)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语重心长 饶有趣味 舍本逐末 峰拥而至B、游手好闲 精兵减政 无独有偶 司空见贯C、独出心裁 发愤图强 革故鼎新 美不盛收D、知微见著 百炼成钢 集思广益 落荒而逃3、下列句子中不含反义词的一项是( )A、只有那些勇敢镇定的人,才能熬过黑暗,迎来光明B、我看到了他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平静而慈祥的脸C、即使在不幸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谢D、敬爱的母校,在您的怀抱中,我们从无知变得懂事,从幼稚变得成熟,从胆小变得勇敢。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奶奶始终一贯非常简朴。B、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美丽。C、我们讨论并通过了中队活动计划。D、这家小百货出售日用品和肥皂、牙膏等。5、下列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可怜的小女孩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B、“种树的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这句话说明种树的人已经给桃花心木浇够了水,桃花心木也不会再枯萎了C、“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这句话是对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表现的坚持不懈的献身精神的赞颂。D、“最后,把?拉直成了!,找到了真理。”这句话把一个抽象的真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下列诗句与作者及诗的题目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人苦被明日累,春来秋去老将至。”钱鹤滩明日歌B、“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郑燮竹石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7、依次填如括号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 )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A、因为 如果 只要 不管B、因为 不管 只要 如果C、因为 如果 不管 只要D、因为 只要 如果 不管8、依据提示填空(1)“种树者 ,种德者 。”出自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如薄雾, 。”一句出自课文匆匆。(3)文学家司马迁说过: ,或重于泰山, 。我知道 的死就是重于泰山的。(联系本学期所学课文的人物回答)(4)“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这句话采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5)世界文学宝库里,有许多中国的经典作品,还有许多外国名篇名著。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丹麦作家 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和 国作家契诃夫写的短篇小说凡卡。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 ”,错的画“ ”(1)“附和、薄弱、摩擦、裂缝”这四个词语中加点的字都是多音字。( )(2)“除夕噼里啪啦大笑着走来,又噼里啪啦大笑着离去。”一句话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3)“一来一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这句话中标点使用完全正确。( )(4)邯郸学步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 )二、文言文阅读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0、解释加点的字(1)使弈秋诲二人弈 (2)虽与之俱学 11、朗读时,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思援/弓缴/而射之B、思/援弓缴/而射之C、思援/弓缴而/射之D、思/援弓缴/而/射之12、翻译句子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3、本文选自 ,文章说明了学习应 ,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zhu)。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fi)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bn)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14、文段选自 ,作者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大师 先生。15、根据文中所给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字。(1)(fi) 翠 (2)杂(bn) 儿16、文中画线句子在文中起 作用,我们把这种句子称为 。17、文段按照 顺序介绍了从腊月初八开始人们就做好过春节的各种准备,其中不包括的一项是( )A、熬腊八粥 B、泡腊八蒜 C、吃团圆饭 D、过小年 E、大扫除1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粥的种类多样。B、文段引用“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句俗语是为了说明春节是从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开始的。C、“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折。19、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是 。这使我们想起了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的诗句“ ,春风送暖入屠苏。”二、阅读短文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回答问题老人是菲律宾的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乡梓的念头。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赠,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比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学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名单很快就到了老人的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x。落款处是老人家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违背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还不时在屋里走来走去。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终于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新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祝你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地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且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可以是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 ),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 );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 ),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 )。 20、选择下列词语填空,将序号填入第自然段的括号里。A、摇曳生姿 B、鲜艳妩媚 C、充满感激 D、荡漾清波21、第自然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上它的孩子。”在老人心中,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联系上下文,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22、第自然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黄金屋”在文中指得是( )A、黄金 B、纸钞 C、老人的赠言23、第自然段中,“恍然大悟”一词的意思是 。它与自然段中 一词形成了对比,写出了家人心理的变化。24、第自然段画线句子是对老人 和 的描写。老人这种表现的主要原因是( )A、家人不理解老人的做法,老人很伤心B、校长没有给老人回电话,老人很失望C、老人送书给学生,但学生没有回应他,老人很苦闷、不高兴25、联系全文,写出第自然段“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这句话的含义。 四、习作六年的小学生活,留给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学习中的探索,活动中的快乐,长辈的关爱,同伴的友情我们的生活因此而丰富,我们的童年因此而精彩。请选择你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以“难忘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1、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 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参考答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1、(1)jn (2) ji (3)xu (4) zhu2、D 3、B 4、C 5、B 6、C 7、C 8、(1)必培其根,必养其心 传习录(2)被微风吹散了 被初阳蒸融了(3)人固有一死 或轻于鸿毛 周恩来 居里夫人(4)列数字 打比方(5)安徒生 俄9、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 (2) (3) (4)10、(1)教导 (2)一起11、B12、难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