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最新考纲 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 了解人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权威解读 1 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概念 内涵及原则 2 理解我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 3 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1 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必由之路 1 背景 资源危机和等问题 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 的能力和环境的 都是有限的 若沿用传统生产 生活方式 人类最终将因 而陷入绝境 2 行动纲领 人口增长 环境污染 自净 能力 资源枯竭 生态失调 环境恶化 21世纪议程 自然资源 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 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构成危害的发展 2 核心思想 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 和公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 目标 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个人得到充分发展 又要保护和 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自身需求的能力 社会公正 资源 生态环境 4 二 控制人口规模1 含义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限定在的范围之内 3 目的 减轻人口对的压力 协调人口 资源 环境与的关系 4 地位 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合理 环境污染 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 发展 三 转变发展模式 生产规模 消费水平 高消耗 资源 环境承载 能力 清洁生产 环境 压力 四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土壤污染 退耕还林 水污染 社会经济发展 眼前 长远 发达 发展中 当代人 后代人 政府干预 公众参与 归纳总结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 但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增长不仅指经济数量的增长 而且更加追求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易错辨析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不同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增长 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 资源 产品 废弃物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强调经济增长 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 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 资源 产品 再生资源 方法技巧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1 不可再生资源 应在加强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同时 加强资源勘测 增加后备储量并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 2 可再生资源 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 知识拓展可持续发展由观念走向实践的关键是公众参与 只有公众参与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被接受并得以实施 观念才可能转变为现实 考点一可持续发展内涵的理解 图解考点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在反思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后提出的 其内涵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仍是 发展第一位 即发展的观念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即环境的观念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因此 环境保护是基本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依赖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 即公平的观念不仅是代内区际间要公平 不能互有损害 而且代际之间也要公平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生存和发展为代价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也需依靠相互尊重 即权利的观念人类与环境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富有人群与贫穷人群 不论哪一部分 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融会贯通 如何区别可持续发展的四种观念可持续发展的四种观念各有侧重点 发展的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权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 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 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既体现在人之间又体现在之间 环境的观念强调与的统一性 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 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 又包括环境享受 经济 平等权 同代 代际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对点演练 1 读下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2 题 1 下列漫画蕴含着不同的环境问题 其中与上述国际会议所讨论议题密切相关的是 2 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确立了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发展的观念b 公平的观念c 环境的观念d 权利的观念解析第 1 题 气候变化大会的主要议题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问题 c图反映了这一问题 a图反映的是水污染 b图反映的是酸雨的危害 d图反映的是植被的破坏 第 2 题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 原则集中体现了公平的观念 答案 1 c 2 b 考点二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途径 图解考点 融会贯通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1 循环经济的含义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 手段 无害化技术 2 核心 提高 3 资源利用方式 方式 4 原则 资源输入化 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 化 5 目的 经济活动化 环境 生态效益 环境友好 减量 再生 资源 生态 2 循环经济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实践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工业结构 生态系统 大农业 经济和环境 良性 指点迷津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 1 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 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2 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利用 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益 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 注重了生产 流通 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 对点演练 2 2013 福建厦门模拟 读 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 完成 1 2 题 1 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属于种 养 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a b c d 2 该图显示了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有 将林地 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废弃物综合利用 培育优良品种 发展高效农业a b c d 解析第 1 题 由图中信息可知 该地属种 养 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又保护了当地环境 第 2 题 该图显示了该湖区因地制宜 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建立各种农业基地 培育了优良品种 发展高效农业 答案 1 d 2 d 曲线图 折线图判读曲线图 折线图是用线条的升降 起伏来显示地理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的统计图 这种图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及依存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学地理中 常见的线性图是动态曲线图 用来表示地理事物随时间发展变化的情况 如 下图是1995 2007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图 这种图一般以横轴代表时间 纵轴代表地理事物动态水平 曲线图 折线图判读的步骤1 看坐标 明内容 确定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 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 如上题反映的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 找变化 细分析 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 先从整体观察其变化的趋势 然后关注一些转折点 描述不同时段的变化 增加还是减小 变化的幅度大小 3 寻因素 析原因 结合材料 图示信息及所学内容 寻找影响曲线变化的因素 对照因素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 评价 探究原因 例 下图示意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读图 完成 1 2 题 1 1650 1780年该区域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b 经历了移民开垦c 农业结构复杂d 注重生态保护 2 进入20世纪该区域 a 气候持续干旱b 大力发展畜牧业c 种植业产值降低d 实施了退耕还林 审答流程 一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二 调动和运用知识解题答案 1 b 2 d 2012 江苏高考 17 18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随着生活能源消费结构的逐步改善 秸秆利用问题日益突出 下图是秸杆利用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 2题 考向可持续发展 3年5考 1 既能提供生活能源 又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的秸秆利用方式是 a b c d 2 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是 引起大气污染 造成资源浪费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a b c d 解析第1题 读图可看出 秸秆焚烧只产生烟尘和灰烬 既不能提供生活能源 又不能提高土壤肥力 作为饲料 可以为农田提供粪肥 也可获取畜产 但不能提供生活能源 秸秆作为工业原料 可获取工业产品 也可用来发电 但不能提高土壤肥力 作为沼气原料 其沼渣 沼液可提高土壤肥力 沼气为生活提供生活能源 方式符合题意 第2题 在田间焚烧秸秆带来烟尘和灰烬 烟尘会引起大气污染 灰烬是无机物 不能作为有机质还田 造成资源浪费 答案1 d2 a 3 2012 天津文综 13 2 读图文材料 回答问题 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 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 请填表说明 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 解析发展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 可以增加就业岗位 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质的排放 对改善环境有重要作用 答案社会效益 提供就业岗位 促进文化交流 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经济效益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收入 优化产业结构 生态效益 改善环境质量 4 2010 安徽文综 34 3 根据材料和图 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 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解析具体措施可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实现农业综合开发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加快农业专业化生产等方面回答 答案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疫苗产业发展动态及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流量整形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用户界面设计与满意度提升策略
- 养老社区季度工作计划范文
- 市场营销策划公司合伙协议书
- 2025年茶餐厅行业品类发展分析报告
- 数字化转型赋能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
- 屋顶上的花园
- 小麦种植与节水课件
- 输液安全课件
- 简版操作手册-北森招聘
- 常用原材料的试验取样方法
- JJG 707-2003扭矩扳子
- GB/T 26562-2011自行式坐驾工业车辆踏板的结构与布置踏板的结构与布置原则
- GB/T 11718-2021中密度纤维板
- 商务英语情景对话100主题(迅速提高口语)
- 《高频电子线路》课后答案-曾兴雯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 《舞蹈艺术赏析》课件
- PLC项目实操练习题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教学课件-04电化学能源材料与器件
- 轻型门刚设计中风荷体型系数取值的适用标准讨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