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考试试卷.doc_第1页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考试试卷.doc_第2页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考试试卷.doc_第3页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考试试卷.doc_第4页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第一学期期中复习考试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卷答案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作文写在作文专用稿纸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答题纸和作文专用稿纸,试卷自己保留,答案做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第卷(选择题,共33分)一、(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绮(q)丽 祈(q)祷 自艾(y)自怜 方兴未艾(i)b翘(qio)首 愀(qio)然 沽()名钓誉 怙(h)恶不悛c不啻(ch) 炽(zh)热 休戚(q)相关 锲(qi)而不舍d慰藉(ji) 脊(j)梁 铩(sh)羽而归 按捺(ni)不住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静谧 慰藉 名信片 随声附和 金壁辉煌 b、桑梓 发轫 挖墙角 嘻皮笑脸 融汇贯通c、甄别 敷演 洗碗碟 良晨美景 完美无瑕 d、嬉戏 厮守 座右铭 气势恢弘 饿殍遍野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在大溪地生活,始终觉得大溪地只是沧海一粟,而我是一粟当中的一粟,很卑微,很渺小,大千世界一尘沙。b国庆节假期里,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c作为中华文化一种重要的特色,安土重迁体现出来的是黄土文明农业文明的特征。d遥想1700多年前曹公踌躇满志、横槊赋诗的慷慨之情,顿生“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沧桑之感。4下列各项有语病的是a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b东东,假如人生能够重来一次,我真会情愿溺爱你的! c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父母能否与子女消灭代沟,关键是父母要能够对下一代有更深的了解与同情,在思想上不至于老旧得太追不上孩子的时代。d当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时,少数人仍然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魔。二、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科学家们说,虽然地外生命形式看起来也许不像银幕上的外星人,但他们存在于地球之外的可能性却是千真万确的。 地球之外究竟有无生命,过去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地球上的高文明生命形态,在太阳系内是唯一的。1984年,英国科学家在南极拾到一块陨石,经过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证明,这块来自外太空的陨石内含有高浓度的有机体(或说原始的微生物),说明地球不是唯一有生命的地方。当外星人近20年前首次出现在银幕上的时候,科学家们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此类活生生的生命,但是他们认为,其他星球也具备养育生命的条件。 伦敦大学的唐考恩博士告诉皇家天文学会:“作为生物学家,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在其他地方也存在生命,但是,其他星球上的生命更可能是以一种能够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单细胞生命,而非许多科幻电影中描绘的3只眼动物。”考恩接着说:“从进化上来说,生命将是非常原始的。” 考恩说,即使是最简单的生命也需要液态水、适宜的温度、食物来源等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他根据温度的上下限描绘了生命存在的范围以及此类原始生命可能茁壮成长的地方。热液池、蒸汽出口、沸泥浆池和地下热液出口等等,这些被视为地球生命起源的地方也是其他星球简单生命诞生的理想环境。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莫妮卡格雷迪博士支持考恩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提出,火星和木星等星球的某些地表或地表下面可能存在生命。 5下列陈述符合考恩博士观点的一项是 a考恩认为其他地方也存在生命。b考恩认为水是生命生存的最基本条件。 c考恩认为地外生命只是一种单细胞生命。 d考恩认为地外有生命存在,他的理由是充分的。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1984年,美国科学家研究了一块来自外太空的陨石,发现内含高浓度的有机体,从而否定了地球是太阳系内唯一高文明生命形态的认识。 b二十多年来,科学家们虽然始终没有发现外星球活生生的生命,但并没有改变他们对地外生命形式存在的确信。 c考恩告诉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外星生命是非常原始的,也许是在极端条件下生存的,其形态也不像科幻电影中描绘的是三只眼。 d地球生命与地外简单生命,对生存条件和环境的要求是相同的,这一观点考恩博士与格雷迫博士是一致的。 7纵观全文,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英美科学家对地外生命的研究和见解 b地外生命确实可能存在 c地球不是唯一有生命的地方 d外星生命与电影上的外星人三、文言文阅读完成811题。(12分,每小题3分)喜 雨 亭 记苏 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8下列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其示不忘一也用心一也b以属客而告之举酒属客c民曰太守,太守不有苟非吾之所有d今天遗斯民微斯人,吾谁与归9、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忧者以喜 病者以愈 挟飞仙以遨游b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 其可怪也欤?c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始旱而赐之以雨 吾尝终日而思矣10、下列句子直接表现喜雨的一组是(1)、亭以雨名,志喜也。 (2)、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3)、五日不雨则无麦。 (4)、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5)、忧者以喜,病者以愈。 (6)、官吏相庆于庭。a、1、2、3 b、3、4、5 c、1、2、6 d、1、5、6 11、下列述评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记述喜雨亭命名缘于当地久旱喜逢大雨,而恰逢该亭落成,表达了作者与民同忧同乐的感情。b文章开篇引经据典,借古代周公、汉武、叔孙等历史名人的史实说明以雨命名的习俗古已有之。c文章说明了雨水对于百姓生活、社会安定、乃至官吏安逸都有着直接的关系,表现了作者重农和富民的思想d文章开头开门见山,劈首破题,继而述说亭以雨名的经过,最后以歌作结,首尾圆合。第卷 (非选择题,共127分)四、(27分)12、翻译下列句子(9分)(1)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2分)(2)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3分)(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4分)13阅读下面的这首唐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答:(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 14名句默写(10分) (1)故木受绳则直,_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故不积跬步, ; ,无以成江海。(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 。(4)赤壁赋中侧面描写洞箫之音出神入化的两句是: , 。(5)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6)_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五、阅读下文,完成文后1518题。(18分)大地重现(有删节)刘烨园那些书很像冬天凝望北方遒劲、疏朗的高枝的时候,一条大河在深远地流,仿佛流在创世前清光寂寥的夜色里。也很像故土的榕树在清晨的雾里,密匝匝的浓叶下垂落缕缕潮湿的气根,鸟群的叫声在巨云似的树冠里四面八方地响起,绿阴却深得看不见这些精灵们舒展、活跃的身影。一棵树就有一丛森林的感觉和气息,数不尽的厚质的绿叶像成千上万的语言,散发着悟不到头的盎然,读不完的深蕴。回想起来,总有一见如故的真挚,好像前生有缘,我们的的确确和祖先、后人一脉相承着生与死、爱与恨、凄惶与清醒的灵魂似的。无论飘泊到哪里,在榕树的盘根错节上听过雨诉、冥思过星空的孩子都永远难以忘怀,永远在生命里一次又一次地呼吸着它的博大精深。于是,也就把它和那些经典的书页一起归于无以名述的真实了。经典的著作大多都发旧了,翻开来,就像撑船上溯到了远古。纸光是金色的,是那种也许还未打磨或打磨过了又随着光阴的流逝越来越朴实、贵重的金色。那些书油墨都很香醇也很特别。它的灰旧、沉默的色泽和铅字,太与内容浑然一体太至情至美的和谐了就像强健的筋络和气魄、素质原应紧密相连一样,也像大河与鹅卵石的滩渚,榕树延伸几十米的根群与如殿如堂的密叶,前后、里外皆对称存在一般。它们大多不“刺激”,连装帧也不够“新潮”,却手感很好,心碑、视碑很好它压根儿就不想招摇过市,只想久久地感动着你抚爱着你,不动声色地以大地的本质时时滋润着你。一行行时短时长的句子,一页页时远时近的思绪,那么厚实、自信、激动人心。它们常常使你走在源头,又走向天空,走回语言的诞生。“人之精英为语言”。在人类的始祖那里,语言是生命创造的;在每一个词诞生之前,一定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妙和艰辛。为着它们的流传,为着宇宙万物的“再生”,时空选择了人来思索,又用语言来再创造再发展,以至精神的星空灿烂不竭,万物的大地变幻无穷。如果天地真是这样使人至高无上的,那么语言的本质就该是生命的、创造的。生命和创造永恒,永恒怎会过时呢?经典的含义和魅力就在这里。它们也许的确“旧”了,不合时宜,但生欲的灵魂,人的气息,情思的存在,深邃的原理,多极的内核,却常常比活人还要活人。它们形象又抽象的一切,总是不尽地时隐时现,超越彼时彼地,在夜阑人尽的这个世界渐入人的心底、血脉。于是人们不再怆然,不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由此而坚定了爱、美、神性以及曲折路途中的不屈信念。难道莎士比亚人欲的城堡不是常常复活么?难道野草忧郁、冷峻的目光不是依旧流连在前仆后继的国土么?然而,不知什么原因世上出现了那么多背叛语言的书,出现了那么多不再崇敬最值得崇敬的经典的行径。他们想干什么?他们没读过那些书,还是不会读、不能读或不想读呢?也许是我走火入魔了。那些经典已经过时,人们不再需要它或只有扔掉它才能活得更好更充实;也许在我掩卷遥瞩的喟叹里,它给我的气氛、真谛、灵性和警醒仅仅是一种错觉;当我认为它与诸多流行歌曲、畅销书和无人生的言行相比,前者犹如大树、山川、世界,而后者近于贫草、沙砾、窝棚或无须有的废纸、锈迹的时候,这种思索亦不过是可笑的暮气如果是我错了就好了。即使暂时不重返我的榕树故土,在架子鼓和电吉他的震响里,只要我的手不颤抖,我愿意吹箫就该吹箫。15文中说“经典的含义和魅力就在这里”。经典的含义和魅力是什么?(3分)16文中 2、3、4 段都写到故土的榕树,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5分)17根据文章内容,简述你对题目“大地重现”的理解。(不超过50字)(6分)18下列对文章的评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分)a第1段中“大河在深远地流”喻指经典的亘古恒久而又滋养人类的特质,而“清光寂寥的夜色”则隐含着经典遭遇冷落的处境。b经典的“心碑、视碑很好”,是因为它不追逐流俗,而以它的生命与创造特质久久地感动着抚爱着人们,给人以心灵的润泽。c文中举莎士比亚和野草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人们仍需要经典的滋养,它能坚定人们的爱、美、神性以及在曲折路途中的不屈信念。d文章末句说“即使暂时不重返我的榕树故土,我愿意吹箫就该吹箫。”它表明了作者不同流俗的坚定思想,强化了经典的重要意义。e文章语言优美而富有哲理,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气韵流动,气势磅礴,内蕴丰富,令人警醒。六、(12分)19根据你对青春的理解,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段话。(4分) 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十八岁使我想起 20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写出四个关键词语。(4分)从甲骨文到草书、行书的各种书法艺术,间接的反映了现实某些方面的属性,将具体的形式集中概括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视觉来启发人们的想象力,调动人们的情感,使人们从意象中体味到其间所蕴含的美。这也是一些讲书法的文章里常说的“舍貌取神”舍弃客观事物的具体现象特征,而摄取其神髓。答:_、_、_、_21两个同学要去参加运动会,他们都邀请好友为其助阵。请分别拟出两个同学的邀请语。(4分)要求:话语得体,符合规定的语言表达方式。(1)一位同学幽默地说: 。(2)一位同学含蓄地说: 。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1989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学会关心的宣言,明确提出了“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他人,关心国家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利益,关心人权,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请以“关心”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要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要有细节描写。不得出现真实人名等。不少于800字班级_ 姓名_ 学号_ 考试号 -装-订-线- 高一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卷四、(27分)12翻译(9分)(1) (2分)(2) (3分)(3) (4分)13默写(10分)(1)_,_(2) _;_(3) _ 。(4)_,_。(5)_。_。(6)_。14诗歌鉴赏(8分)(1)_ _ _ (2)_ _ _ 五、(18分)15(3分)_ 16(5分)_ _ 17(6分)_ _ 18(4分)_、_五、(12分)19(4分)十八岁使我想起 20(4分)答:_、_、_、_21(6分)(1)一位同学幽默地说: 。(2)一位同学含蓄地说: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答案1. b (a项“绮”应读q,“祈”应读q ;c项“炽”应读ch,“戚”应读q ;d项“铩”应读sh,“捺”应读n)2d(a名明,壁碧;b角脚、汇会,c晨辰)3b(“不绝如缕”可改为“络绎不绝”)4c5d(a“其他地方”解释有误,应为“地球之外其他地方”。b根据文意应为“水是生命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之一”。c不是“只是”,是“也许是”)6a(第2段第2句“地球不是唯一有生命的地方”不等于说“地球不是太阳系内唯一有高文明生命的地方”)7b(c是“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证明”是证据之一。b是“科学家们说”的,是普遍的观点)8a(a、一:相同,专一; b 、属:给客人敬酒; c、有:占有;d、斯:这)9b(a、以:因;连词,来 b、其:表反问,怎么,难道 c、乃:才,竟然 d、而:表顺承,表修饰)10d(2句不是下雨,3句、4句并非直接表现喜雨)11b(“以雨命名的习俗”错)12(采点得分) 接着整个月不下雨,老百姓正因此而忧愁,(“接着”1分,“正”1分)假如天上下宝玉,饥饿的人不能用来当作粮食(“假如”1分,“当作粮食”1分)不理解文句,有的人向老师学习,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的高明。(4分)13、(8分)(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绪,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派遣的。(4分)(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4分)此题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4、(10分)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苟利国家生死以15生命和创造是永恒的。(3分。意思对即可)16以故土榕树的浓密深厚盎然作比,形象地说明经典的博大精深;用“榕树延伸几十米的跟群与如殿如堂的密叶”作比,形象地说明经典外形与内容的浑然一体和至情至美的和谐。(5分。两层意思,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均答对得5分)17经典犹如大地般滋养着人类。要敬重经典,重现经典,让经典润泽人类的精神生命。标题强调了经典的重大意义,发出了重现经典坚持经典的呼唤。(6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18(4分,各2分) a d19参考答案:十八岁时我想起冲破云缦、光芒四射的朝阳,使我想起春意盎然、开始吹拂于江南塞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