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问题研究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pdf_第1页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问题研究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pdf_第2页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问题研究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pdf_第3页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问题研究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pdf_第4页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问题研究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中文摘要 i 中文摘要 有线广播是我国农村具有中国特色的宣传舆论工具 是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的 重要阵地 也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是推进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有线广播建设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 迎的文化工程 基础工程 民心工程 农村广播公共服务是政府部门和有关社会 组织为满足广大农民对广播的公共需求而提供相关公共产品的服务行为 其目的 是通过广播节目的传播覆盖 使广大农民收听到高质量的广播节目 享用到广播 传媒带来的信息传播 文化娱乐等多层次 多样化服务 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利 的实现 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 农村广播萧条现象已经引起了各方 面的关注 政府公共文化职能发挥直接关系农村广播事业命运 本文从政府公共 文化职能入手 剖解农村广播发展制约因素 寻求政府在农村广播发展中的对策 论文除引言与结论部分外 共有三章内容 第一章对文中提及到的相关概念和理 论简单阐释 第二章是对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第三章从强 化政府职能入手 通过政府文化管理理念更新 政府文化管理机制创新 政府文 化管理方式转变等角度 探寻推动现阶段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事业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 农村广播 公共文化管理 政府职能 作 者 王 芳 指导老师 乔耀章 教授 abstract the study of governmental function under construction of rural radio station ii the study of governmental function under construction of rural radio station think of the rural radio development of yancheng city tinghu district abstract cable broadcasting is rural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paganda tool for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and important position but also the whole socie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an important part of 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cable broadcasting construction is also a welcome by the broad masses of peasants cultural projects foundation engineering popular works rural radio is a public servic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relevant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meet the needs of farmers for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broadcasting related service behavior of public goods the purpose of dissemination through radio coverage so that the majority of farmers to high quality radio listening access to broadcast media to br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ulture entertainment multi level diversified services and ensure the realization of basic cultural rights of farmers in order t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the phenomenon of rural radio has caused the depression of the concerns the government plays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and cultural functions of the fate of the broadcasting industry in rural areas from the start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s public culture dissection rural radio development constraints the government sough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radio countermeasures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total of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text referred to the concepts and theories related to simple interpret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development of yancheng city pavilion lakes region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rural radio the third chapter to strengthen government functions government cultural the study of governmental function under construction of rural radio station abstract iii management philosophy through the update the government culture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 change management and other government cultural point of view to explore at this stage yancheng city pavilion lakes reg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radio initiatives key words rural radio public cultural management government functions written by wangfang supervised by qiao yaozhang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导 论 1 导 论 一 研究背景 农村广播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进入农村的现代传播媒体 特别是 50 年代到 80 年代末期 农村广播响彻农村的每一个角落 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 经济 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进入 90 年代 随着电视 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广泛进入 政府对农村广播事业发展重视不够 投入和管理的缺失 农村广播质量不高 在 一些地区逐渐萎缩甚至隐退 这一现象在全国多少都有存在 我们说 广播事业 发展是政府文化管理的重要职能 农村广播事业发展直接关系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需求 过去是 现在依然是 当前 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 加大农村广播基础 设施投入 提升农村广播发展水平 为新农村建设作出积极贡献意义非凡 农村 广播能否在新媒体竞争中再立鳌头 地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 1 农村广播是党和政府的 喉舌 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 点 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职能的发挥对农村广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村广播发 展实效也是政府公共文化职能行使成效的检验 当前 面对农村广播发展现状 国内专家学者对农村广播发展展开了多角度 多方位的研究 但是 专门从强化政府公共文化管理出发 探索农村广播事业可 持续发展的并不多 因此 把广播事业发展自身规律研究与政府职能 社会公共 管理研究结合起来尤为重要 二 文献综述 广播作为诞生最早的媒体 传播技术 手段和方法具有共性 作为舆论工具 作为社会意识 它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导向性 国外广播事业飞速发展 广播业 作为最重要的媒体之一 与人类物质文明同发展共繁荣 中国广播事业腾飞 需 要借鉴国外先进技术 利用高科技手段升级传播渠道 发送方式 同时 作为政 府 更重要的是把握广播意识形态导向 面对大众需求 提供更加丰富 健康 1 十七大报告 第七章 2007 10 导 论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2 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公共产品 学术研究成果中 对广播自身规律性的研究已经相当丰富 近百年来 广播 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也相当成熟 近年来 国内广播发展理论研究层出不穷 常 熟模式 2 吴中现象 等为新时期广播事业发展提供了先进经验 如 视听纵横 杂志发表由柴志明 林勇毅 徐洲赤 汪洋著写的 发展农村广播 历史的选择 和现实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农村广播发展的思考 视听界杂志社发 表的金珠著写的 农村广播的 常熟模式 常熟市有线广播入户收听情况调 查报告 视听纵横杂志社发表的 先行之地 打造对农广播嘉兴特色 吴淑娟 发挥县级广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等 在广播技术开发与应用领域 有陆 均 中国有线电视 发表的 虚拟软件在农村有线广播指标验收测试中的应用 mark holmes 中国广播业的新纪元 等 但是 我们不能忽视的是 在我国 农 村广播属于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 作 为公共文化的广播舆论导向性必须摆在首位 马克思说过 任何占统治地位的意 识必定是统治阶级的意识 因此 中国农村广播必须高举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及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科学 发展观 实现农村广播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只有坚持科学发展 才能更加 符合 我国国情 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要求 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符合当今世界发展 大势 3 三 内容思路 文章以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现状为实例 分析十多年来农村广播 不 景气 的原因 从政府管理职能入手 剖析政府在推动农村广播发展过程中应该 承担的责任 论文写作思路是 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阐述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 广播发展现状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的对策 全文除引言和结尾部分共 有三章内容 第一章主要对文中概念性的词汇进行解释并对文中涉及到的相关理 论简要阐述 基本概念有社会意识 政府职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等 第二章从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现状入手 揭示新中国成立 以来农村广播发展走向 通过政府职能分析 找到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的症结 2 金珠 农村广播的 常熟模式 常熟有线广播入户收听情况调查报告 j 视听界 2008 5 78 3 江苏省文化厅编 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m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09 10 65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导 论 3 主要表现在政府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政府管理体制不顺 政府舆论监督 功能缺失 对农广播专业人才不够四个方面 第三章是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 展对策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要求 对照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中提出的对广播影视发展目标 从强化政府公共文化职 能入手 结合盐城市亭湖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和新时代媒体竞争的特点 探 索适合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长效发展的举措 本章内容核心在于通过强化政府 公共文化职能 创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理念 转变政府公共文化管理方式和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扭转当前农村广播发展形势 构建农村广播可持续发展的机 制 推动新农村建设 服务新亭湖发展 四 课题研究意义和方法 1 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当前有关农村广播的期刊和学术论文比较多 总体来看 国内学者对农村广 播基本是立足于广播作为媒体发展规律研究 停留微观层面 农村广播发展兴衰 史 反映的是农村精神文明发展史 因为农村广播作为大众媒体 是农民最方便 接收 最容易获取的信息渠道 农村广播发展衰退 折射了农村精神文明匮乏 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缺乏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到位 农民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 也反映了某一个时期政府公共文化职能行使不到位 因此 只有从政府职能出发 强化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改善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才能从根本来解决农 村广播发展的体制问题 机制问题 资金问题 人员问题 推动农村广播事业可 持续发展 让农村广播更好地服务 三农 服务新农村建设 在理论上 力求在 政府公共文化职能和农村广播事业发展中找到最佳的结合点 二 现实意义 理论源于现实 也服务于现实 农村广播发展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需求 农村广播没有 过时 农村广播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 对农村精神文明 发展 对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政府在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可以解决政府在下一阶段农村广播事业发展中该 做什么 怎么做等问题 打开问题症结 找到问题解决的出路 才能真正的推动 导 论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4 农村广播事业发展 农村广播才会迎来发展中的又一个春天 2 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 通过网络 图书等途径广泛收集有关农村广播发展的史料 学术文章 认真 研读 为文章观念找准理论支撑 2 案例分析 文章在实际调研基础上 摸出盐城市亭湖区 8 镇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广播 发展的轨迹 并以亭湖区部分乡镇广播站建设情况为个案 通过纵向分析和横向 比较相结合 排出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同时 在对策措施探索方 面 有效借鉴常熟等地农村广播发展经验 寻求适合亭湖农村广播发展的经验 三 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和途径 本文以盐城市亭 湖区农村广播发展为实例 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 结合我国发达地区农村广播 发展的新模式 从创新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职能入手 根据地方实际 力求探索出 一条适合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的新路子 文中还大量采用了调查资料 数 据分析等实证方法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第一章 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 5 第一章 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 一 新公共服务理论 所谓新公共服务理论 是指关于公共行政在将公共服务 民主治理和公民参 与置于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系列思想和理论 4其核心思想在于以 下几点 首先 政府的首要角色在于帮助公民表达并满足他们共同的利益需求 政府 的职能是服务 公民 而非满足 顾客 因此政府雇员不能像企业那样满足 顾 客 需求 而是要关注构建政府与公民 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从 公民参与的角度来看 政府需要的不是传统的管理技巧 而是与民主政府理念相 一致的协商 调节以及新的解决问题的技巧 其次 政府追求的最终目的是公共利益 这是公共行政部门的目标指向 行 政人员必须致力于建立集体的 共同的公共利益观念 公共利益源于对共同价值 准则的对话与协商 而不是自我利益的简单相加 政府应牢固树立公共利益观念 进而创造公共利益 另外 政府的作用在于创造各方共同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机会 为了确保 公共利益居于主导地位 政府有责任促进公众之间的对话和协商 鼓励公众形成 共同的价值理念 集体意识和采取一致的行动 因此 新公共服务理论特别重视 公民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和对行政过程的参与 强调政府是公民的政府而非企业家 的政府 总之 在新公共服务理念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人的尊严 关爱 服务以及基 于共同理想和公共利益的公民意识 这种意识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 以公民为 本 以服务为本的理念 因此 新公共服务的政府 是具有开放性和可接近性 具有回应力 能够为公民服务并且为公民创造机会的政府 5这是本篇论文的基本 理论支撑 二 服务型政府 所谓公共服务 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不宜由市场提供的所有公共产品 如国 防 教育 法律等 狭义上一般指由政府直接出资兴建或直接提供的基础设施和 4 珍妮特 v 登哈特 罗伯特 b 登哈特 丁煌译 新公共服务 服务 而不是掌舵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2 5 胡珊琴 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与西方 新公共服务 二者的背景比较 j 理论观察 2006 12 1 第一章 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6 公用事业 如城市公用基础设施 道路 电讯 邮政等 6 一般来说 公共服务 属于公共物品 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即一个人对公共服务的消费不 会妨碍其他人对同一服务的消费 并难以或不必要用市场价格系统把不付费的人 排斥在享受公共服务带来的利益之外 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主要有 纯公共物品 和准公共物品 具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服务 如国防服务 公共安全服务等 第二类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弱的服务 包括邮 政 电信 民航 铁路服务 水电气服务等 第三类 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强的 服务 包括公共环境服务 如垃圾处理 公园 道路管理 公共卫生 气象服务 公共科教 基础教育 基础研究等 文体事业 如公共体育馆 图书馆 博物馆 服务 公共医疗 公共交通以及社会保障等 关于服务型政府的定义 近年内 国内学者也给予了充分地讨论 刘熙瑞教 授将服务型政府界定为 在公民本位 社会本位的理念指导下 在整个社会民主 秩序的框架下 通过法定程序 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 以公民服务为宗旨 实 现着服务职能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 7 张康之教授认为服务型政府就是 把 为公众服务作为政府存在 运行和发展的根本宗旨的政府 8 吴玉宗教授认为所 谓服务型政府就是指政府遵从民意的要求 在政府工作目的 工作内容 工作程 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 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 周到和有效的 帮助 为民兴利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9 总之 服务型政府即政府通过有效的制度 安排 引进市场与社会的力量 形成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机制 以实现公正 透明 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具体而言 服务型政府 要提供三种基本性的公共服务 一是为企业 社会提供的经济性公共服务 即通 过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 严格规范的市场监管 及时公开地向全社会提供 经济信息 提供最基本的基础设施等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是着 眼于最突出的社会矛盾 提供最紧迫的社会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比如 建立 和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 提供基本的公共教育 公共医疗和社 会保障等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政府为社会提供制度性的公共服务 比如建 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建设一个良好有效的金融制度 6 刘旭涛 行政改革新理论 公共服务市场化 j 中国改革 第 16 页 7 刘熙瑞 服务型政府三种观点的澄清 j 人民论坛 2006 年第 5 期 第 23 页 8 张康之 把握服务型政府研究的理论方向 j 人民论坛 2006 年第 3 期 第 11 页 9 吴玉宗 服务型政府 概念 内涵与特点 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第 25 卷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第一章 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 7 建设有利于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环境等 三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表述形式 社会意识 是社会意识形态或形式的本质 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 革命的 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 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落后的 反动的 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 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10 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高瞻 远瞩 内容丰富 分析深刻 阐述详明 顺应党心民心 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 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这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是同时并举的 文化以经济为基础 在经济建设高歌猛进的 时候必然会给文化以滋养 带动文化的蓬勃发展 而文化的发展又必然反馈到经 济 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 四 广播影视公共服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具有文化素养 的人去创造 去完成 只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激活全民族的创造 性智慧 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使人民具有高远的志向和昂扬的精神风貌 才 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引领和鼓舞全体人民共同前进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努力奋斗 农村有线广播 是我国农村具有中国特色的宣传舆论工具 是农村思想文化 建设的重要阵地 也是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是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有线广播建设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深受广大农民 群众欢迎的文化工程 基础工程 民心工程11 广播影视公共服务是政府部门和有 关社会组织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广播影视的公共需求而提供相关公共产品的服务行 为 其目的是通过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覆盖 使广大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好广播电 视节目 享用现代传媒带来的多层次 多样化服务 保障和实现其基本文化权利12 五 政府职能 10 孙关宏 胡雨春主编 政治学 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18 11 吴力平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农村有线广播 村村响 j 中国广播 2008 9 23 12 吴力平 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农村有线广播 村村响 j 中国广播 2008 9 26 第一章 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8 政府职能 亦称行政职能 是国家行政机关 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 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 活动方向 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 政府公共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 依法对公共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 它是加强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 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国政府的文化职能主要是 发展科学技术 发展教育 发展文化事业 发展卫生体育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突出强 调了加强文化建设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对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展大繁荣 作出了全面部署 文化建设是 城乡一体化 建设的重要内容14 当前 农村文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农 村广播站的建设是薄弱环节中的薄弱点 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 指导地位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 用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 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5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 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新高潮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人民基本文化 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 上 用高尚的精神鼓舞斗志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6 13 彭和平 公共行政管理 修订版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63 14 高云 文化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农村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m 南京 南京出版社 2009 10 15 陈亚杰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1 98 16 孙关宏 胡雨春 政治学 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 76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第二章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现状 9 第二章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现状 一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概况 盐城市亭湖区 地处黄海之滨 总面积 930 平方公里 下辖 6 个镇 7 个街道 办事处 3 个经济开发区 人口 90 万 其中农村人口 60 万 是个兼具有 大城市 大农村 特色的典型的城乡复合型城市区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亭湖农村广 播开始发展 七十年代中后期 农村广播已经成为文明农户的标志 到了八十年 代 农村广播发展到了颠峰 广播成为农村信息传播 农民文化娱乐的主要渠道 农村广播通响率高达 80 和其他地区一样 到了 90 年代前后 随着新媒体的介入和盛行 媒体之间的 竞争越来越强烈 农村广播发展从繁荣期逐步进入萎缩期 就拿亭湖区黄尖镇广 播站来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 全镇村村通广播 家家听广播 高音喇叭成为群众 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镇广播站有职工 15 人 其中 外线维护工 5 人 专职广播 员 2 人 技术人员 5 人 机房值班 3 人 职工工资全部财政拨付 1999 年统计 黄尖广播入户率仅不到 20 2002 年 农户家中的小喇叭几乎绝迹 专职广播员 仅剩 2 人17 2005 年 省委省政府 村村通 工程实施 截止当年 8 月 20 日 亭 湖区 8 个镇 含张庄街道 的有线电视网络 在全市率先实现了 村村通 的发 展目标 2008 年 投入 900 多万元使全区自然村 村民小组 通有线广播电视 938 个 占总数的 82 85 架设光 电 缆 87 公里 新增光节点 32 个 新增农村有 线电视用户 20235 户 截至 2008 年底 亭湖区乡村总人口 38 万人左右 门樘户 9 5 万户 07 年底门樘入户率达达 45 我区农村有线电视用户已达 6 3 万户 含 城郊 15 个村 农村门樘入户率为 66 达到省级有线电视达标县目标 所辖每个 乡镇的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 50 并实行了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的共缆传输和共 同入户 18 共揽传输解决了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线路投入难题 但是 农村广 播 村村通 并没有带来 户户响 优质响 在最近的调查中 亭湖区目前乡 镇中 广播正常传输节目的不到百分之五十 农村有线广播绝大多数处于闲置状 17 射阳县统计局编 2009 射阳统计年鉴 2009 47 18 亭湖区统计局编 2008 亭湖统计年鉴 2008 56 第二章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现状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10 态 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之后 更需要紧跟而来的维护和运营 否则 对前期公共 财力来说也是浪费 二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的优势 1 农村广播发展的政策优势 农村广播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进入农村的现代传播媒体 特别是 50 年代到 80 年代末期 农村广播响彻农村的每一个角落 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文明发 展作出重大贡献 进入 90 年代 随着电视 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广泛进入 农村广 播逐渐萎缩甚至隐退 这一现象在全国多少都有存在 我们说 农村广播作为主 流媒体 它的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的重要内容 是政府公共文化管理职能的重要体现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农村 广播事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 与新农村建设密不可分 农村广播是历史的选择 也是现实的需求19 国家广电总局一度提出 广播发展年 的要求 一些地方政府 积极开展 农村广播村村响 工程 其基本思想就是把农村调频广播放到更加突 出的位置上 实现城市与农村 广播与电视 两手抓 两手硬 大力发展农村广 播 使农村广播的作用得到应有的发挥 真正使农村广播的发展水平满足农村的 需求 使之符合广播电视协调发展的要求 2 农村广播发展的媒体优势 广播与其他宣传媒体不同 它注重的是听 如何让听众听好 听懂是广播传播 节目的精髓 它不像电视和报刊能直观地反映问题 得到视觉享受效果 但农村广播 作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 肩负着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意 识形态的重任 政治性 政策性都很强 农村广播不但承担社会宣传的作用 同时 还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是社会的主流媒体 肩负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 弘扬先进文化 引导社会舆论 提供主流信息等重要历史责任 在当前关注民生 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富裕起来的 农民 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追求 如何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让他们的思想意识有所转变 使其受教育 受鼓舞 全身心的投入到经济建设中 去 这对于政府在新时期如何发挥公共文化管理职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9 柴志明 林勇毅等 发展农村广播 历史的选择和现实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农村广播发展的思考 j 视听纵横 2009 5 59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第二章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现状 11 从传播特性上分析 农村广播仍具有明显优势 虽然农村有线电视已经有相 当普及 互联网等媒体也有一定程度的渗透 但农村广播仍保持着其独特的传播 优势 一是覆盖方式上的针对性 按目前政策规定 乡镇不能自办电视节目 所 以电视不能针对某一乡 某一村作针对性的覆盖 乡镇村也无法直接利用电视为 当地中心工作服务 而农村广播在覆盖上可以有很强的选择性 乡镇也可以通过 自办广播节目 成为区域性的服务载体 而村级广播室的建立 更是可以提供直 接的 具体的和针对性的服务 二是接受方式上的伴随性 广播媒体伴随性的优 势是其他任何媒体所无法比拟的 收听广播节目只占用了听众的听觉器官 并不影 响眼手口等的正常 活动 听众可以在从事其他活动 兼顾广播节目的收听 电视 网络等媒体则需要更多的外部条件辅助 三是传递信息上的及时性 广播的快速 直播功能 可以将最新信息以最快速度传播出去 在制作工序上 比电视网络等 其他媒体要简便得多 快捷得多 在重大自然灾害 突发事件发生以及应急事件 处理中 广播作用更加明显 四是电源供给上的保障性 目前广播主要还是功率 广播 一般采取集中供电的方式 并不需要每家每户确保电源 在停电时 广播 可以照样收听 五是受众群体上的广泛性 广播目前仍是受众最广泛 普及率最 高的传统媒体 与报纸 杂志等纸质媒体相比 广播通俗易懂 不受文化程度限 制 只要是听觉正常的人都可以接收 与电视媒体相比 广播接收装置价格低廉 特别是像收音机这样的接收工具更是携带方便 在农村 使用广播获取信息的人 口占绝大多数比例 与网络媒体相比 广播节目的接收无须熟悉特定的操作技术 和网络语言 广播媒体是用户进入壁垒最小的大众媒体 也是最容易普及的媒体 3 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的地域优势 从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实际来看 应该说有比较好的发展基础 亭湖区位优 势明显 经济基础较好 八十年代中期 亭湖广播较其他媒体来说 遥遥领先 亭湖区南洋镇一年广播经营收入近二十万元 广播风靡一时 当时 镇自办广播 栏目有 家在南洋 希望的田野 20等 还转播中央省市新闻节目 基本是全天 候播出 进入九十年代 电视逐渐普及 新媒体吸引更多的眼球 政府投入逐渐 减少 主管部门对广播发展逐步淡化 广播过时 论让农村广播发展举步维艰 2005 年 江苏省委省政府号召大力推进农村有线广播和电视发展 村村通 工程 村村通 工程的实施为亭湖农村广播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2005 年 8 月底 全 20 亭湖区农村五件实事和新五件实事实施情况表 一 亭湖区 2005 年政府工作报告 2005 6 第二章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现状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12 区 114 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有线广播电视 村村通 2008 年 投入 900 多万元使 全区自然村 村民小组 通有线广播电视 938 个 占总数的 82 85 架设光 电 缆 87 公里 新增光节点 32 个 新增农村有线广播电视用户 20235 户21 截至 2008 年底 亭湖区乡村实行有线广播和有线电视的共缆传输和共同入户 达到了省级 有线广播电视达标县目标 4 亭湖农村广播有教好的受众优势 亭湖农民收听广播习惯较好 全区有 8 个乡镇 和其他地区农村一样 老人 和小孩占相当大的比重 亭湖区种植业主要有水稻和棉花 农民在外作业时间较 长 收听广播不耽误工作 与看电视相比 农民听广播更方便 在过去 村民收 听村务信息 天气预报 农作物病害防治都是通过农村广播完成 现在 虽然信 息传播渠道多样 但是 广播的传播效率在农村还是占有相当大的优势 从客观 实际来看 亭湖农村广播站建设比较好的乡镇 基层组织也相对完善 农村广播 不仅是农民接受信息 丰富文化生活的需要 也是村务公开 村民自治的必然要 求 是建设政治文明 经济文明新农村的客观要求 2003 年抗击非典战役中 亭 湖区农村广播在一些广播事业发展较好的乡镇起了重要作用 亭湖区南洋镇处于 城郊 是外来人员和城市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 人口流动量大 在抗击非典工作 中 镇党委和政府充分利用广播传播功能 在第一时间 通过高音喇叭和有线广 播结合 把抗击非典的消息传到每家每户 在外来人员登记和疑似人员排查上做 到了滴水不漏 保障了全镇 抗非 工作的顺利进行22 这个事件引起了亭湖其他 乡镇的重视 群众对广播的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广播在亭湖区有相当大的受 众群体 三 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的 瓶颈 1 政府重视不够 经费不足 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紧张的情况下 各级党政干部把抓经济放在各项工作的 重中之重 这无可非议 但是 只顾发展经济不顾基层文化广播事业 甚至把其 放在被遗忘的角落实为不妥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大繁荣 提高国 21 亭湖区统计局编 2008 亭湖统计年鉴 2008 12 65 22 亭湖区委宣传部编 亭湖快讯 j 2003 5 3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第二章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现状 13 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更好地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23 从服务全局来看 亭湖区在全市率先建设全 面小康社会 需要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农村广播网络 发展农 村广播事业 不断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基层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从政府 职能转变来看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是 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 也是文化体制改革 的重要目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通知 要求把有 线广播 村村通 村村响 作为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件 大事来抓 目的是要抓出实效 从客观实际来看 亭湖 8 个乡镇 农村广播实现了 村村通 但是 没有能 够 户户响 优质响 广播电视属于事业单位 但是 广播和电视还有区别 特别是农村广播 就目前来看 属公益事业 人员 设备 资金都需要政府提供 由于地方政府对广播这一媒体认识上的偏颇 认为电视已经取代了广播 广播已 经过时了 在广播经费投入上短斤少两 为了完成任务被动应付 过去 区 镇 村三级管理 对农村广播建设和维护的权责明确 经费有比较稳定的保障 农村 广播建设和维护比较正常 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广电体制调整 农网正常经费被 取消 广播经费政策不到位 设施维护不跟上 许多乡镇广电站因经费不足陷入 困境 2 管理体制不顺 职责不明 几年来 农村区域管理体制调整 乡镇广播电视机构基本实行 以条为主 条块结合 的管理体制 政府与部门之间 某些方面任务不明 职责不清 互相 推诿 这样 许多政策落实不到位 由于体制不到位 基层广播站工作人员人心 不稳 情绪不高 亭湖区盐东镇来说 盐东镇原属盐城市射阳县 是个农业大镇 全镇面积 128 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10 万亩 是江苏 棉纺名镇 棉花种植量大 占亭湖全区产量的 70 广播是棉农获取天气 市场信息的主要渠道 放喇叭 听广播 是广大农户每天必做的事 90 中后期广播通响率都在 90 以上24 和其 他乡镇一样 随着 区划调整和管理体制的改革 2007 年在对原有的人员 资产 23 河南省文化厅办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 河南文化网 24 射阳县统计局编 2002 射阳统计年鉴 2002 12 51 第二章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现状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14 等评估后发现 从 90 年代后期开始 盐东广电站对广播的投入时逐年减少 2003 年 广播通响只剩 60 2005 年 全市广播电视 村村通 工程实施 随着有线 广播电视 双入户 工作的开展 广播线路老化问题得以解决 但是 广播设施 更新和线路维护费用没有固定来源 站房建设也成问题 恢复修建广播播出设施 设备需要资金 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对资金投入都是只问不管 在群众呼声不断 的情况下 2008 年前后 盐东镇有线广播通过有线电视共缆传输得以解决 但是 接下来 维护和设备更新 人才投入等还需进一步理顺 乡镇广播站投资资金谁 来拿 农村广播发展谁来管 都是急需落实的问题 3 监管不力 质量不高 社会在发展 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也在提升 农村广播如果还是停留在过去的 时代 或着一味效仿电视等媒体的节目方式 是远远不够的 改革开放以来 农 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政策水平 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们希 望能够从离他们最近的广播获取更多 更全面的信息 应该说 农民对农村的现 行政策 市场行情 科技知识 法律常识等方面信息需求 比过去更为强烈 在 媒体竞争强烈的今天 广播只有挖掘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放大传播效应 确立精 品意识 品牌观念 才能在新一轮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农村广播办不下去 有外因干扰 更重要的是需要 内省 通过实际调查 亭湖农村广播实际情况表 明 广播通响之后 内容贫乏 信息量低 传播效果差 是广播失去听众的重要 原因 我们曾在一个乡镇广播站抽取了一档节目 百分之八十是摘自报刊杂志 有百分之七十的内容是 过时 的 一档十五分钟的节目 时效性稍微强点的 对农民有指导作用的不过三分钟的内容 记者现场采访的稿件一档最多一两条 这样的广播 群众是不满意的 是得不到受众认可的 四 人才缺乏 内力不足 农村广播发展必须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 一是体现在群众需求上 要以满足 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体现在广播工作者上 广播事业 要人经营 没有优秀的人才 广播发展只是无稽之谈 通过实地了解 80 年代后 期 亭湖乡镇广播站专职工作人员 8 人 目前 绝大部分广播站专职人员不超过 2 人 还兼机房值班 主要工作只是转播中央省市广播电台节目 按照目前广播站 建设要求 乡镇广播站工作人员 包括设备维护 技术支持 节目制作 机房值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第二章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现状 15 班等不可低于 8 人 第三章 亭湖农村广播发展对策和措施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16 第三章 亭湖农村广播发展对策和措施 一 盐城市亭湖区农村广播发展的必然 1 农村广播是农村重要的舆论载体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 需要各级媒体 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农村广播作为上连党中央 下牵老百姓的重要宣传媒体 其 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25 农村广播有存在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农村广播肩负着 对我国广大农民传递各种信息的重任 而且它能与其他媒体组成宣传立体网络 与 其他媒体之间互补 随着打工热的出现 外出打工的人员不断增加 留守老人和孩 子越来越多 老人不仅要带孩子 还要做好农活 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看电视 但他们 很关注自己的亲人 更愿意了解外界信息 广播就成了最方便的信息媒介 省政府积 极推动农村广播 村村响 工程建设 各级广电主管部门强调巩固发展农村广播 其基本目的就是把农村广播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实现城市与农村 广播 与电视协调发展 2 农村广播是亭湖农村性价比最高的媒体 通过实地调研 亭湖广播电台每天早上 7 00 到 9 00 第一次节目播出 中午 12 00 到 14 00 第二次播出 晚上 18 00 到 20 00 第三次播出26 各镇广播电视站 根据各自情况每周自办三到四档广播节目 每天随时播发给类通知 信息 在实 际调研中了解到 广播的成本以一个 300 个农户的村为例 线路建设成本每户 30 元 广播导线附挂在供电杆上 无电杆成本 收听音箱喇叭 25 元左右 入户率 以 90 计 总成本价为 14850 元 日常维护管理这样一个村广播网的年费用为 3000 元 户均 10 元每天每户以 2 小时收听计 每小时收听费不足 1 分半 长期 投入成本低廉 电视和网络投入要远远高于广播 在农村常驻人口 忙于农务 一般老人受文化水平限制 用于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少之又少 听广播 对他们 来说 是最方便 最直接的获取信息 提供娱乐的媒体工具 3 农村广播是亭湖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25 吴淑娟 发挥县级广播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j 视听纵横 2008 5 71 26 亭湖区广播电台节目播出单 2010 8 12 农村广播站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 盐城市亭湖农村广播事业发展思考 第三章 亭湖农村广播发展对策和措施 17 首先 建设 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是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也是系统解决 三农 问题的综合举 措 农村广播是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 是传播先进文化 普及科技知识 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工程 也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27 农村广播为农村地区 部群众及时了解 掌握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 及时准确地 了解来自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信息提供了基本条件 为确保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入千 家万户 保障政令畅通提供了快捷 便利的通道 其次 推进农村广播建设是唤起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 改革开放 以来 特别是近年来 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农村面貌发生了 巨大变化 但农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