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实验中学初中历史 科举制课件.ppt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实验中学初中历史 科举制课件.ppt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实验中学初中历史 科举制课件.ppt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实验中学初中历史 科举制课件.ppt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实验中学初中历史 科举制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举制 及第粥 做官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一是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二是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一 背景 二 定义 三 发展过程 考什么 明经科 以儒家五经为主 进士科 以政论为主 唐玄宗时增加诗赋 明法科 以律令为主 明书科 以书法为主 武举科 箭射 马枪 负重 言语 材貌等 三十老明经 五十少进士 唐朝考试科目较多 以哪两科最重要 四 考试内容 怎样考 填空 简答 论述 作文 墨义 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 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 策问 考生按策问临场撰文答题 诗赋 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 帖经 考官任择经书某一段 用纸条遮盖其中几个字或几句话 令考生默写出来 各科考试 均须帖经 登科后唐 孟郊昔日龌龊不足矣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秀才唐代初期 设秀才科 后来渐渐废去 仅作为对一般儒生的泛称 举人为历代对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通称 进士凡是举人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 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 探花科举殿试一甲第三名 榜眼科举殿试一甲第二名 状元科举殿试一甲第一名 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朝成名天下知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 高兴地说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王定保 唐摭言 1 改善了用人制度 扩大了统治基础 五 作用 2 促进了教育 文学艺术的发展 苏轼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他们都是进士 3 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 命题范围 四书五经四书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 诗 书 礼 易 春秋 答题形式 八股文 文章必须按照由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八个连续部分进行 不得违背 明清八股取士 儒林外史 第三回写范进得知中举消息后 高兴得发疯 极大讽刺了后期的科举考试制度的不合理 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 1905年 袁世凯 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停止科举 终于 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了 科举制的废除 1 打破了官僚世家选官的垄断 2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3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4 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利 1 忽视自然科学 不利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 2 把读书 应考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