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树脂化学流变特性及化学流变模型研究.pdf_第1页
BMI树脂化学流变特性及化学流变模型研究.pdf_第2页
BMI树脂化学流变特性及化学流变模型研究.pdf_第3页
BMI树脂化学流变特性及化学流变模型研究.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 3卷 第 5 期 2 0 1 5年 5月 工程塑料应用 E NGI NEERI NG P LAS TI CS APP LI CAT I ON 0 1 4 3 N 1 0 M a y 2 01 5 d o i lO 3 9 6 9 is s n 1 0 0 1 3 5 3 9 2 0 1 5 0 5 0 2 1 B MI 树脂化学流变特性及化学流变模型研究 文友 谊 刘立朋 叶宏军 文琼华 1 成都飞机工业 集团 公司 成都6 1 0 0 9 2 2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1 0 0 0 3 1 摘要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 DS C 法在室温至 3 5 0 2 范围内对双马来酰亚胺 B MI 5 4 2 9 树脂进行 了分析 并研究 了该树脂在室温至 1 8 0 范围内的动态黏温特性 结果表 明 B MI 5 4 2 9树脂的DS C曲线在 1 0 0 1 5 0 q C附近存在 一 个吸热峰 其可能来自于树脂中热塑性树脂或其预聚体的溶解吸热 在 1 7 0 3 0 0 0 2 存在一个固化放热峰 随着温 度的上升 B MI 5 4 2 9树脂黏度表现出3个阶段的典型变化特征 第 1 个阶段黏度逐步降低 1 3 0 1 2 后黏度趋于平衡 1 7 0 E 后黏度迅速增加 在 8 0 8 5 9 0 9 5 2 下对树脂的恒温黏度特性进行 了研究 建立了基于双阿累尼乌斯黏度方 程的化学流变模型 借助该模型预测了树脂在 8 5 9 5 3 下的低黏度工艺窗口 为 B MI 5 4 2 9 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成型工 艺应用提供 了理论依 据和基础数据 关键词 双马来酰 亚胺树脂 化 学流变特性 化 学流变模 型 中图分类号 T Q3 2 3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3 5 3 9 2 0 1 5 0 5 0 1 0 1 0 4 Ch e mo r h e o lo g ica l Ch a r a ct e r is t ie s a n d Ch e mo r h e o lo g ica l M o d e l o f Bis ma le mid e Re s in We n Y o u y i L i uL i p e n g Y e H o n g j u n We nQ io n g h u a 1 C h e n g d u Ai r cr a ftI n d u s t r y G r o u p C o L t d Ch e n g d u 6 1 0 0 9 2 C h i n a 2 A v i c C o mp o s i t e Ma t e r ia lC o L t d B e i j i n g 1 0 0 0 3 1 C h i n a A b s t r a ct B is ma le i mid e B MI 5 4 2 9 r e s i n wa s a n a l y z e d b y DS C f r o m r o o m t e mp e r a t u r e t o 3 5 0 C a n d t h e d y n a mic v i s co s i t y t e mp e r a t u r e ch a r a ct e r is t ics o f t h e BM I r e s in we r e s t u d ie d fro m r o o m t e mp e r a t u r e t o 1 8 0 C Th e r e s u l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DS C cu r v e o f t h e B M I r e s in h a s a e n d o t h e r mic p e a k a t 1 0 0 1 5 0 C wh ich m a y co m e f r o m t h e d is s o lu t io n e n d o t h e r m ic p r o ce s s o f t h e r mo p la s t ic r e s in o r it s p r e p o ly me r in t h e BM I r e s in a n d h a s a cu r in g e x o t h e r mic p e a k a t 1 7 0 3 0 0 C W it h t h e in cr e a s e o f t e mp e r a t u r e t h e v is co s i t y o f t h e BM I r e s i n h a s t h r e e s t a g e t y p i ca l ch a n g e a b l e f e a t u r e s wh ich a r e t h a t t h e v is co s i t y d e cr e a s e s g r a d u a ll y a t fi r s t s t a g e a n d t e n d s t o s t e a d y a f t e r 1 3 0 C t h e n in cr e a s e s r a p id ly a f t e r 1 7 0 Th e is o t h e r ma l v is co s it y ch a r a ct e r is t ics o f t h e BM I r e s in we r e r e s e a r ch a t 8 0 8 5 9 0 9 5 a n d a ch e mo r h e o lo g ica l mo d e l b a s e d o n t h e d u a l a r r h e n iu s v is co s it y e q u a t io n o ft h e BM I r e s in wa s e s t a b li s h e d T h e n t h e v i s co s i t y p r o ce s s in g wi n d o w o f t h e BMI r e s in a t 8 5 9 5 C we r e p r e d i ct e d b y u s in g t h e mo d e l wh i c h p r o v id e s t h e o r e t ica l b a s is a n d b a s ic d a t a f o r mo ld in g a p p lica t io n o f b is m a le im id e r e s in 5 4 2 9 a n d it s co mp o s it e s Ke y wo r d s b is ma le imid e r e s in ch e m o r h e o lo g ica l ch a r a ct e r is t ic ch e mo r h e o lo g ic a l mo d e l 双 马来酰亚胺 B MI 树脂 1 具有 良好 的耐高 温 耐辐射 耐湿热 吸湿率低和热膨胀系数小等优 良的特性 已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获得广泛的 应用 化 学流变模 型是 流变学行为研究 的重要途径 通过化学流变模型可 以为预浸料制备 复合 材 料坯体 的预定型工艺 树脂 固化成型 缺陷形成机制 机理以及与之相关 的工艺模拟研究等众多涉及树脂 化学流变行 为的实践应用领域提供指导 在复合 材 料工程实践中具有极为特殊的作用 B MI 5 4 2 9树脂是我 国自主研发的新型 B MI 树 脂体系 目前已在某型号飞机中获得广泛应用 而通 过相关分析建立该 B MI 5 4 2 9 树脂的双阿累尼乌斯 黏度模型 9 对于借助该模型优化 B MI 5 4 2 9树脂 成型加工工艺 以及推广其在更大范围内的工程应 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实验部分 1 1 主要原料 B MI 5 4 2 9 树脂固化体系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 任公 司 1 2主要仪 器及 设 备 差 示 扫 描 量 热 DS C 仪 D S C QI O 0型 美 国 T A公司 旋转黏度计 NDJ 2 1型 上海天平厂 联系人 叶宏军 研究员 主要从事复合材料丁艺研究 收稿 日期 2 0 1 5 0 4 2 0 l0 2 工程塑料应用 2 0 1 5年 第 4 3卷 第 5期 1 3性 能 测 试 DS C分析 在室温至 3 5 0 范 围内以 2 min 的升温速率扫描试样 其 中 坩埚材料为氧化铝 采 用氩气进行保护 气体流量为 2 0 mL min 动态黏温特性研究 在室温至 1 8 0 的范围内 以 2 c C min速率 升温 利用旋 转黏度计测试 B MI 5 4 2 9树脂黏度的变化 恒温黏度特性研究 按 GB T 7 1 9 3 1 1 9 8 7 选 用 8 0 8 5 9 0 9 5 cC 恒温条件 测试 B MI 5 4 2 9树脂在 恒温下的黏度随时间的变化 2 结果与讨论 2 1 B MI 5 4 2 9树 脂黏度 特性 研 究 1 1 DS C分析 图 1 为室温至 3 5 0 范围内以2 ra i n 的升 温速率条件下 测定的 BMI 5 4 2 9树脂的 DS C曲线 由图 1 可知 B MI 5 4 2 9树脂在上述温度范围内存在 着两个峰值 其 中 在 1 0 0 1 5 0 C 存在着一个 吸热 峰 而在 1 7 0 3 0 0 C 存在着一个放热峰 B MI 5 4 2 9 树脂为热塑性树脂增韧改性体系 1 0 0 1 5 0 附近 吸热峰可能来 自于热塑性树脂或其预聚体在双马来 酰亚胺 5 4 2 9本体树脂 内溶解吸热 而 1 7 0 3 0 0 温度范 围内的放热峰来 自于 B MI 5 4 2 9 树脂 固化交 联 反 应 0 5 0 1 0 0 1 5 0 2 0 0 2 5 0 3 0 0 3 5 0 温度 o c 图 1 B M1 5 4 2 9树脂 的 DS C固化曲线 2 动态黏温特性研究 图 2为室温 至 1 8 0 q c 范围内以 2 mi n升温 速率条件下测定 的 B MI 5 4 2 9树脂的动态黏 一温曲 线 温度 图 2 B MI 5 4 2 9树脂的动态黏 一温曲线 由图 2可知 随着温 度的逐步上升 B MI 5 4 2 9 树脂黏度呈现 出 3个阶段的典型变化特征 其 中 第 1 个 阶段 为室温至 1 2 0 C 温度 范围 黏度随温度 上升 而逐步降低 并于 1 3 0 达到此 阶段黏度最低 值 第 2 个阶段位于 1 3 0 1 7 0 在此阶段黏度基本 上处于恒定值 第 3 个阶段为 1 7 0 以后 此时黏度 开始迅速上升 高分子理论相关知识表 明 影响树脂黏度 的主 要因素是分子活动能力 分子的活动能力愈强 树 脂 黏度愈低 由图 1中 DS C曲线可知 在室 温至 1 3 0 范 围内 温度升高必然会带来 自由体积膨胀 分 子活动能力增 强 因而树脂黏度下 降 虽 然图 1 中 DS C曲线 显示 B MI 5 4 2 9树脂 中的热塑性 树脂 或其预聚体溶解现象存在 然而这种溶解所导致的 树脂黏度上升显然有 限 因在树脂黏度表现为随温 度上升而逐步降低 的特征 在第 2个阶段 温度为 1 3 0 1 7 0 时 图 1中 DS C曲线表 明此 时热塑性树 脂或其预聚体溶解尚未完全结束 而固化反应仍未 开始 温度升高对分子活动能力的积极影响与热塑 性树脂或其预聚体溶解对分子活动能力的消极影响 相平衡 因此 B MI 5 4 2 9树脂黏度 在此阶段 处于恒 定值 在 1 7 0 C 之后 的第 3个阶段 图 1 中 DS C曲 线表明此时固化反应 已经开始 分子量迅速增加 分 子活动能力明显降低 虽然温度升高会提升分子活 动能力 但提升效果显然无法抵消固化反应后分子 活动能力降低的效果 B MI 5 4 2 9 树脂的黏度便开始 迅速增长 2 2 B MI 5 4 2 9树脂的化学流变学模型建立 1热固性树脂化学流变学模型方程 在整个成型加工工艺温度范 围内 树脂在时间 t 时刻的黏度 7 与树脂初始黏度 符合双 阿罗 尼乌斯黏度方程 其相对黏度方程如式 1 所示 仇 q 0 e x p n t 1 式中 模型参数 与 符合双阿罗尼乌斯黏度方程 即 7 o 七 1 e x p k 2 2 n k e x p k 4 3 式 中 k k 2 k 3 热 固性树脂化学 流变模 型参 数 2 B MI 5 4 2 9树脂的化学流变学模型建立 图 3 图 6 分别为 8 0 8 5 9 0 9 5 下 B MI 5 4 2 9 树脂的恒温黏 一 时曲线 由图3 图 6 可知 在等温 条件下 树脂的黏度随时间的延长逐步提高 鞭 文友谊 等 BMI 树脂化学流变特性及化学流变模型研究 1 0 3 山 一 t rain 图 3 8 0 c C 下 BMI 5 4 2 9树脂的恒温黏 一时曲线 晴 一 8 0 t r n ir 图 4 8 5 下 B MI 5 4 2 9树脂的恒温黏 一时曲线 们 一 t min 图 5 9 0 下 B MI 5 4 2 9 树脂 的恒温黏 一时曲线 一 t rain 图 6 9 5 一 FB MI 5 4 2 9树脂的恒温黏 一时曲线 为了确定树脂 与 的关系式并预测所有温 度下的 叩 可将式 2 作如下变换 ln r 0 I n k l k 2 T 4 通过试验数据作 l n q 一 1 T 关系直线 求 出k 与 针对 B MI 5 4 2 9树脂体 系 分别对其在 8 0 8 5 9 0 9 5 温 度范 围 内的黏 一时 曲线 见 图 3 图 6 进 行解 析 得 到 8 0 8 5 9 O 9 5 条件 下 叩 值 在 对 通过 自然对数处理后得到 l n q 如表 1 所示 由 ln t 对 l 作 图得 到 ln 叩 0 与 1 T的 线 性 关系 如图 7所示 由 l n 叩 对 1 T进行线性分析可 知 I n k 与 的值分别为 一 1 6 5 8和 7 6 0 3 8 7 表 1 B MI 5 4 2 9树脂体系在 8 0 8 5 9 0 9 s 下 与 I n q o 2 7 0 2 7 2 2 7 4 2 7 6 2 J7 8 2 8 0 2 8 2 2 8 4 1 O 一 K一 图 7 l n 0 1 关系图 依 据 ln k 与 的值 可 以得到 k 与 的值 分 别 为 6 3 X 1 0 与 7 6 0 4 1 0 由 式 2 可 得 B MI 5 4 2 9树脂 的 与 的关系式 q o 6 3 1 0 一 e x p 7 6 0 4 1 0 5 为了得 到n与 的关系式 将式 3 作如下变换 ln n l nk3 k 4 T 6 通过试 验数据作 I n n l 关系直线 求 出 与 将 图 3 图 6中 B MI 5 4 2 9树脂 恒温 黏 一时 曲 线 的试验结果进行整理 得到不 同温度下 的一系列 相对黏度值 再将其对 t 作图 按照式 1 进行非线 性最小方差分析 得到的式 1 中指数 n的结果见 表 2 表 2 B MI 5 4 2 9树脂体系在 8 0 8 5 9 0 9 5 下的 值 温度 o C n 8 O 8 5 9 O 9 5 0 0 0 29 4 0 0 0 2 8 2 0 0 0 24 7 0 0 0 2 1 7 依据表 2中的 n值 分别对其进行 自然对数的 处理 并 以 1 T进行线性拟合 如 图 8 所示 由此 得 到 斜率 为 2 7 0 4 6 截 距 1 n k 3 为 一 l3 4 6 由 式 6 得到 I n n与 的关系式 I n n 一 1 3 4 6 2 7 0 4 6 T 7 5 8 0 5 8 5 5 9 0 5 9 5 一 一 6 O 0 6 0 5 6 1 O 一6 1 5 l 2 7 O 2 7 2 2 7 4 2 7 6 2 7 8 2 8 0 2 8 2 2 4 1 1 0 一 K一 图 8 l n 一 l 关系图 1 0 4 工程塑料应用 2 0 1 5年 第 4 3卷 第 5 期 将式 7 代入式 1 得到式 8 叩 q 0 e x p e x p 1 3 4 6 2 7 0 4 6 7 铂 8 然 后 将 式 5 引入式 8 最终得 到 了 叩 与 以及 t 关系式 即 B MI 5 4 2 9树脂的化学流变模型方 程 即 叩 6 3 1 0 e x p 7 6 0 4 T e x p 1 3 4 6 2 7 0 4 6 2 3 B MI 5 4 2 9树脂的化 学流变学模型应用 热 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 的加工应 用涉及预浸 料制备 复合材料坯体的预定型工艺 树脂固化成 型 缺陷形成机制机理以及与之相关 的工艺模拟研 究等领 域 上 述领域研 究均需 建立在 热 固性 树脂 体系的化学流变学特性基础上 采用获取 的 BMI 5 4 2 9 树脂化学流变学模型可以为上述研究有效地 预测该树脂黏度变化情况以及低黏度平台 从而为 B MI 5 4 2 9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模拟分析 以及 工艺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 复合材 料成型加工工艺 中预定 型工艺 以及预浸料制备均 需要树脂的低黏度工艺窗口 图9 是采用 B MI 5 4 2 9 树脂化学流变模型方程式预测的树脂在 8 5 9 5 下的低黏度工艺窗口 利用该工艺窗 口即可以进行 相关成型加工工艺操作 保证树脂后续工艺应用性 能不受影响 温 度 K 图 9 B MI 5 4 2 9 树脂在 8 5 9 5 下的黏度工艺窗 口 3 结论 1 D S C分 析表 明 B MI 5 4 2 9 树 脂 在 1 0 0 1 5 0 附近存在一个吸热峰 其可能来 自于树脂中热 塑性树脂或其预聚体的溶解吸热 在 1 7 0 3 0 0 内 存在一个 固化放热峰 2 动态黏温特性研究表明 随着温度 的上升 B MI 5 4 2 9 树脂黏度表现出3 个阶段的典型变化特 征 第 1 个 阶段黏度逐步降低 1 3 0 后黏度趋于平 衡 1 7 O 后黏度迅速增加 3 通过 8 0 8 5 9 0 9 5 下恒温黏度特性数据 推导出适用于 B MI 5 4 2 9树脂 的化学流变学模型方 程 利用该方程预测 了树脂在 8 5 9 5 下 的低黏度 工艺窗口 可以为低温度下预浸料制备 复合材料坯 体的预定型工艺 树脂固化成型 缺陷形成机制机理 以及与之相关的加工工艺模拟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 基础数据 参 考 文 献 1 R a y B C T e mp e r a t u r e e f f e ct d u r i n g h u mi d a g e i n g o n i n t e r f a ce s o f g l a s s a n d ca r b o n fi b e r s r e i n f o r ce d e p o x y e o mp o s i t e s J J o u r n a l o f C o l l o i d a n d I n t e r f a ce S ci e n ce 2 0 0 6 2 9 8 1 1 l1 1 1 7 2 曹魏 熊艳丽 凌辉 等 耐高温双马树脂体系 J 宇航材料工艺 2 0 1 1 4 l 2 6 1 6 3 Ca o W e i Xio n g Ya nli L in g Hu i e t a 1 He a t r e s is t a n t b is ma le imid e r e s i n J A e r o s p a ce Ma t e ri a l s T e ch n o l o g y 2 0 1 1 4 1 2 6 1 63 3 Ka r b h a r i V M Xia n Gu i j u n Hy g r o t h e r ma l e f f e ct s o n h i g h p u hr u d e d un idir e ct io n a l ca r b on e p ox y co mpo s it e s M o is t ur e u p t a k e J C o mp o s i t e s P a r t B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0 9 4 0 1 4 1 4 9 4 T e y s s a n d i e r F L o v e B J C u r e a d v a n ce me n t o f u r e t h a n e n e two r k s u s i n g a s i g mo i d a l ch e mo r h e o l o g i ca l mo d e l J P o l y me r E n g i n e e rin g a n d S ci e n ce 2 0 1 0 5 0 3 4 9 9 5 0 3 5 T e y s s a n d i e r F L o v e B J MMA b u l k p o l y me r i z a t io n and i t s i n flu e n ce o n in s it u r e s in v is co s it y co mpa r in g s e v e r a l ch e mo r h e o lo g ica l mo d e ls J J o u r n a l o f A p p l i e dP o l y me r S ci e n ce 2 0 1 1 1 2 0 3 1 3 6 7 一 l 3 71 6 石凤 段跃新 梁志勇 等 R T M专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化 学流变特性 J 复合材料学报 2 0 0 6 2 3 1 5 6 6 1 Sh i Fe n g Dua n Yue xin Lia n g Zhiyo n g e t a 1 A r he olo gic a l b e h a v i o r o f a b is ma l e i mi d e r e s i n s y s t e m f o r R T M p r o ce s s J Act a Ma t e r i a e C o mp o s i t a e S i n i ca 2 0 0 6 2 3 1 5 6 6 1 7 Mo n t i M P u g l ia D Na t a l i M e t a 1 E f f e ct o f ca r b o n n a n o fi b e r s on 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