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6 第2讲 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6 第2讲 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6 第2讲 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6 第2讲 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6 第2讲 新文化运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 第2讲新文化运动 一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 经济条件与阶级条件 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壮大 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 2 政治条件 辛亥革命失败后 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 加紧侵略中国 民族危机严重 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卖国复辟 引起各阶级各阶层的强烈反对 3 思想条件与人才条件 辛亥革命后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式学堂纷纷建立 留学风气日盛 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 一批思想和学术的精英人物如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等涌现出来 且大都接受了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4 直接原因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大造舆论 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强烈反对 二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发展1 兴起 1 序幕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青年杂志 新青年 在创刊号上发表 敬告青年 一文 倡导民主和科学 反对封建文化 举起了新文化的大旗 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2 阵地 1917年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学术上实行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的方针 聘请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来北大任教 促进了北大的学术兴盛和思想活跃 新青年 编辑部迁到北大后 大力宣传新文化 批判封建旧文化 新青年 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 代表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等 4 口号 民主和科学 德先生和赛先生 5 前期内容 提倡民主和科学 反对专制和愚昧 迷信 民主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 科学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 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 陈独秀提出了 打倒孔家店 的口号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胡适的 文学改良刍议 陈独秀的 文学革命论 揭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 鲁迅的 狂人日记 和 孔乙己 是新文学的典范 2 新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 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新文化运动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三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1 实质 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 2 进步性 1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 2 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 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3 它促使人们更加迫切地追求真理 追求进步 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同时它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3 局限性 1 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特别表现在局限于知识界 没有与工农群众的斗争相结合 2 新文化运动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 导致这一片面性 绝对化偏向的根本原因在于新文化运动领导者具有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和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由于阶级和思想认识的局限性 他们提不出实际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方案 因而不能给中国人民指明真正的出路 考点1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 1 1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是 辛亥革命失败 中国继续处于封建黑暗统治之下 袁世凯倒行逆施 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a b c d 解析 d 注意审题 题目问的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不要理解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社会条件 背景与条件的含义不同 背景指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客观环境 概念范围较宽 而条件仅指历史事件发生的有关因素 范围窄 它与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就其与事件本身的内在联系而言 前者较疏松 后者较紧密 背景一般情况下包含了条件在内 本题中的 属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属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条件 也可看成背景的一部分 答案选d 1 2 近代有学者呼吁 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 脱离无常识之思 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 由此他主张 a 求强求富b 变法维新c 共和革命d 民主科学 解析 d 从题干的信息看 是号召青年人解放思想 独立思考 可以判断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 故选d项 a项求强求富 b项变法维新 c项共和革命分别为洋务派 维新派 革命派的思想主张 均不符合题意 排除 考点2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发展 2 1 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 无政府主义 自由主义 唯物主义 实验主义 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 均找到支持者 上述情景出现于 a 戊戌变法时期b 清末新政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新文化运动时期 解析 d 新文化运动较为彻底地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 同时宣传了西方的民主和科学 因此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的各种学说得到迅速传播 一部分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布尔什维克主义找到支持者 答案选d 2 2 2013 江苏单科 一位学者评价说 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 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 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 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 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 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解析 d 本题为结合材料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批判旧文化 提倡白话文 开展文学革命 使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 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因此新文化运动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故选d 考点3 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3 1 鲁迅先生在 呐喊 自序 中写道 他们正办 新青年 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 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 我想 他们 或 许是感到寂寞了 这反映新文化运动的一个局限性是 a 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和方向b 急功近利 试图仅靠文化运动改造社会c 脱离群众 运动仅限于知识分子范围d 在思想方法上犯了形式主义的错误 解析 c 根据材料中 没有人来赞同 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 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作用 a b d从材料中不能分析得出 答案选c 3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们所非难本志的 无非是破坏孔教 破坏礼法 破坏国粹 破坏贞节 破坏旧伦理 忠孝节 破坏旧艺术 中国戏 破坏旧宗教 鬼神 破坏旧文学 破坏旧政治 特权人治 这几条罪案 材料二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赛两先生 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 德 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 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以上材料均引自一份所谓 罪案 的答辩书 材料三 孔子与宪法 渺不相涉者也 吾今以此标题 宁非怪诞之尤 然于怪诞标题之前 久已有怪诞事实之发现 怪诞之事实者 何也 则宪法草案中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之事是也 孔子者 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 宪法者 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 专制不能容于自由 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今以专制护符之孔子入于自由证券之宪法 则其宪法将为萌芽专制之宪法 非为孕育自由之宪法 将为专制帝王之宪法 非为解放人权之宪法也 此专制复活之先声也 李大钊选集 第77页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所说 他们所非难本志 中的 志 是一份杂志 你知道这份杂志是谁创办的吗 杂志的名称是什么 这份杂志的创办有什么历史意义 2 材料二中的两位先生是谁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中的 我们 是一批怎样的人 代表人物是谁 3 根据材料三分析反对孔子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4 材料三作者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这一主张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 杂志的创办人是陈独秀 名称是 新青年 青年杂志 它的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