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ppt.ppt_第1页
列宁.ppt.ppt_第2页
列宁.ppt.ppt_第3页
列宁.ppt.ppt_第4页
列宁.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你知道这两句名言是谁说的吗 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 第一 学习 第二是学习 第三还是学习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是谋财害命 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是慢性自杀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 列宁 1870 1924 五个 一 一个政党一个主义一个国家一系列巩固政权措施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探索 课标 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 认识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一 一个政党 1 诞生的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 组织基础 思想基础 19世纪70年代 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工人阶级力量壮大 19世纪80年代后 俄国马克思主义传播 出现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 伟人的主观努力 伟人的主观努力 a 1895年秋 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雏形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 b 1900年 在德国创办 火星报 第一份全俄国马克思主义报纸 2 诞生 1 内容 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布尔什维克主义形成 2 意义 标志着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一 一个政党 1 诞生的历史条件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 1912年 建立独立的布尔什维克党 二 一个主义1924年斯大林把它定义为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提出的新思想 新观点是很丰富的 构成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帝国主义理论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列宁主义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它指引俄国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它鼓舞和推动了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和一切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斗争 它至今仍然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 三 一个国家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苏俄 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具体事件 十月革命1 历史条件 客观主观 浓厚军事封建色彩对外国资本依赖性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叉 参与一战 激化了社会矛盾 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标志 伟大的导师列宁主义科学指导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帝国主义论 2 经过 二月革命 两个政权并存 七月事件 资级临时政府掌权 并存局面结束 十月革命 四月提纲 全俄 第二次代表大会 理论 和平过渡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思考比较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异同 相同 1 方式 2 革命的中心 不同 1 任务 对象 2 结果 3 性质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推翻资级临时政府 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义国家 资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暴力彼得格勒 3 十月革命的意义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的胜利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 性质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 国内 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 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 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 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 世界 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4 人类历史 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5 对马克思主义 是对马义理论的实践 完善与发展 四 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 1 外交 2 政治 3 军事 4 经济 与德 奥议和 退出一战 布列斯特和约 最具策略性的最反应人民愿望的最能解决新政权首要问题的 两次工作重心的转移一 七大 由军事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二 面对内外形势 转向军事斗争 组建红军反抗国内外反动势力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和评价 五 新经济政策 1 实施背景 战争的破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 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农民暴动 企业生产低迷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1921年 俄共 布 十大通过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五 新经济政策 2 主要内容 工业 分配 实行余粮收集制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取消商品贸易 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 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按劳分配 强制劳动 不劳动者不得食 实行租让制 租赁制 恢复私人小企业 进行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国家资本主义 固定的粮食税 实物税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从上面的内容比较两种政策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国家资本主义 高度集中 行政管理 单一的公有制体制 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新经济政策中有这么一条 中小企业无力经营则由资本家经营 允许私营 国家资本主义 前提是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 用各种形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联系着的 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 但最终目的是要有利于国计民生 五 新经济政策 3 作用及历史意义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使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对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 找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在生产力发的基础上 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1 实质 是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 2 作用 对以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来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 理解历史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为首的俄共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的尝试从一成一败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列宁的不断探索中你看到了哪些精神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 相结合的产物 如何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对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 打到了一条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 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在生产力发的基础上 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六 列宁的政治遗嘱 1 撰写的理论著作 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国家与革命 等 作用 创造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史学界一般认为 列宁对于帝国主义阶段论述的一些观点 现在看来是不正确的 六 列宁的政治遗嘱 2 列宁的政治遗嘱 列宁晚年对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些反思及看法和在病床上口授的最后一批书信 3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 革命思想 十月革命的特殊性 建设思想 1 经济文化建设 2 国家党政机关改革 3 民族问题 作用 不仅对苏联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列宁的政治遗嘱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总分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关于斯大林 信中说 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 掌握了无限权力 他能不能永远十分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 我没有把握 1923年1月4日 列宁对12月24日的信作了具体的补充 建议免去斯大林的总书记职务 斯大林太粗暴 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 在我们共产党人相互交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 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就成为不可容忍的了 因此 我建议同志们仔细想一个办法把斯大林从这个职位上调开 任命另一个人担任这个位置 这个人在所有其他方面只要有一点强过斯大林同志 这就是较为耐心 较为谦恭 较有礼貌 较能关心同志 而较少任性等等 列宁怕收信人对此掉以轻心 所以接着强调 这一点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但是我想 从防止分裂来说 从我前面所说的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相互关系来看 这不是小事 或者说 这是一种可能具有决定意义的小事 列宁给党中央领导班子的遗嘱与最后的建议信 注 这些文章列宁都要求发表 但阻力重重 政治局讨论时就不同意发表 敷衍了列宁 直到1964年出的俄文第5版第45卷才恢复原貌 五 列宁的政治遗嘱 4 列宁的逝世 1918年8月 列宁遭到暗杀 身受两处重伤 刺杀列宁的女特务 芬妮 卡普兰 1924年1月 因脑溢血逝世 1924年1月21日 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在莫斯科郊区的高尔克村逝世 此后他的遗体一直没有下葬 而是长期保存在莫斯科红场的水晶棺内 五 列宁的政治遗嘱 4 对列宁的评价 1 伟大的思想家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结合俄国实际 创立列宁主义 2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为世界人民指明新方向 领导俄国十月革命 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开创历史新纪元 巩固政权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 毕生努力 建设方面 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 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 评价列宁 革命方面 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 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 布尔什维克党 制定了革命路线 领导了十月革命 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 巩固了新生政权 思想方面 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创立了列宁主义 是帝国主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感受列宁 列宁的全家福 列宁的两个妹妹 列宁与妻子克鲁普斯卡娅 全俄人民悼念列宁 列宁与斯大林 列宁逝世83周年纪念活动 列宁勋章 红场列宁墓 列宁装 有人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背离了经济规律 但政治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且反映了人民急切的美好的愿望 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 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目的是a 把大中小企业收归国有 迅速实现国有化b 取消商品贸易 推行国家统一配给政策c 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d 巩固苏维埃政权 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历史作用时 首先应该看它是否有利于 a 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 把革命理想变成现实c 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d 向社会主义过渡 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目的是为了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b 保证了军事上胜利c 使工农联盟得到了巩固d 列宁把它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军事性非常措施 高度集中人力物力 巩固了苏维埃农民利益受损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国内战争结束后 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 反而强化了 1920 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