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 第4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 第4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 第4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 第4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自然地理 第4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 主要表现影响聚落的类型 发展 分布 规模 2 我国北方平原和南方丘陵山区聚落的差异 大 团聚 型 棋 盘式 小 分散 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 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1 自然因素 气候 水文等 2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 资源 工农业生产水平 等 地形 城镇分布 科学技术 2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和形态的影响 稠密 稀疏 网 之 1 平原一定都是聚落密集区 分析 一般来讲 平原地区是聚落的理想环境 但并非所有平原地区聚落都密集分布 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由于地处热带 气候闷热潮湿 居住条件不利 则人烟稀少 聚落很少 再如西西伯利亚平原因地处高纬 气候寒冷 沼泽 冻土广布 聚落也很少 2 聚落是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分析 聚落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 既是人们生活的场所 又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场所 因此它不仅包括房屋建筑 住宅 机构 商店 工厂 仓库及文化娱乐场所 教育卫生等建筑 的集合体 还包括与居住地直接相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 如街道 广场 公园 运动场以及聚落内部及附近的菜地 林地 果园 耕地 空闲地等 3 为降低工程造价 交通线路选择以最短为优 分析 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因素有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技术因素 所以交通线路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选择有利地形 避开不利地段 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所以线路选择并不一定是以最短为优 4 随着技术进步 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小 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工程技能 克服自然障碍的能力也越来越强 相应的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建设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小 5 地形对聚落的形成 发展 始终起决定作用 分析 在聚落的形成 发展过程中 地形因素对聚落的类型 分布 规模有深远的影响 但不是始终起决定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资源的开发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等因素对聚落的形态 发展影响越来越大 6 交通线路连接的聚落点越多越好 分析 交通运输能加强不同区域间人们的联系 但交通线路并不是连接的聚落点越多越好 要考虑线路的用途和运输的价值 如国道和高速公路以直达为主 适当兼顾重要经济点 考点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 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师生互动1 巴西的城市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巴西高原上 提示 巴西地处热带 气候炎热 而高原上由于地势高 气温较低 较凉爽 适合人类居住 考查角度1结合区域地理实际 考查聚落的形态 典例1 下图是黄河干流示意图 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 聚落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 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 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 解析 选d a处地势较高 聚落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 呈带状分布 考查角度2结合区域地理实际 考查聚落的分布 典例2 读下图 完成 1 3 题 1 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 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a 峡谷b 三角洲c 河漫滩平原d 沙丘 2 西藏山南地区聚落主要分布在 a 半山腰b 狭窄河漫滩平原c 三角洲平原d 高山顶部 3 西藏山南地区聚落分布的成因是 a 河谷地势低 气候温暖b 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c 半山腰降水丰富d 便捷的内河航运及海上运输 解析 1 选a 2 选b 3 选a 第 1 题 图中所示怒江河段为上游河段 多峡谷 第 2 3 题 高原地区聚落大多分布在深切河谷的河漫滩平原上 其原因是地势低 气候温暖 且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 考点二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 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2 对线路走向的影响 3 对线网密度的影响 师生互动2 1 山区与平原优先发展的交通运输方式相同吗 提示 不相同 山区地形崎岖 交通建设的成本大 因此山区发展交通运输优先考虑发展成本低 难度小的公路运输 而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交通建设的成本相对较低 因此平原地区发展交通运输优先考虑发展铁路运输 2 平原和山区对交通线路走向的要求有何不同 提示 平原地区在考虑少占耕地的情况下 尽可能走直线 以降低成本 而山区则要更多地考虑地形的影响 以提高安全性 降低成本和建设难度 如避开陡坡 之 字形绕行 减少桥涵的数量等 典例3 读现阶段重点开发的某区域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丙地区交通线路密度比甲地区 大或小 原因是 2 如果把乙 丙两地的矿产运到甲地发展钢铁工业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 甲乙或甲丙 间的交通问题 这需要以 条件为保证 3 在选择乙丙之间的交通干线时 人们选择了乙丁丙线路而没有选择乙丙直达线路 原因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第 1 题 由图知 甲地平坦开阔 丙地位于山地 丙地交通线路密度小 第 2 题 若把乙 丙两地的矿产运到甲地 首先解决甲丙之间的交通问题 甲丙之间需要跨越河流 穿越山区 工程难度大 这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保证 第 3 题 乙丙之间的直达线路经过山地 工程难度大 投资大 安全性差 答案 1 小山地地区的交通运输线路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密度小 2 甲丙科学技术 3 乙丙间的直达线路需经山地 地面起伏大 工程难度大 投资高且安全性差 交通景观图的判读 1 读图分析本图为交通景观图 图中显示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 信息提取 1 确定位置 判断出图示地区大体的位置 地形 是高原 平原 丘陵地区 还是水乡地带 因为不同的地形区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是不同的 2 明确特征 细心观察交通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及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根据景观图中信息 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 联系有关知识判断区域特征 分析各特征之间存在的关系 如图显示公路穿过了坡度比较陡的山区 经过了河流 沼泽 村庄 农田 最终通向城市 公路在经过不同地段的时候所采取的措施也各不相同 3 分析成因 分析图中不同信息及其相互关系 分析比较 找出问题的成因 针对试题的设问 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回答 如山谷中道路为什么要避开陡坡 陡坡处为什么要 之 字形弯曲 为什么要尽可能多地通过村庄 判读关键 根据具体的交通运输方式 公路 铁路还是其他方式 结合线路所经过的地形区 分析影响线路的因素 3 迁移应用 1 结合景观图或地形剖面图 考查不同地形区运输方式的选择 2 结合景观图或地形剖面图 考查不同地形区运输线路的走向 3 结合某地区运输线路密度 考查该地区的地形类型的判断 读图专练 2011 全国文综卷 到2010年底 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 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 1 3 题 1 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 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 地形b 地质c 气候d 水文 2 在平原地区 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 主要是为了 a 减少噪音扰民b 较少占用耕地c 缩短运营里程d 保护野生动物 3 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 下列区段中 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 武汉 广州b 杭州 上海c 成都 上海d 兰州 北京 解析 1 选a 2 选b 3 选a 第 1 题 抓住 高速运行 必须平直 影响因素主要是地形 第 2 题 抓住 平原地区 排除 保护野生动物 联系平原地区人口密集 经济发达 人均耕地少的特点 判断为节约耕地 第 3 题 联系教材中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 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高速铁路网发达且两地距离不是很远的区段 只有武汉 广州符合 成都 上海和兰州 北京两区段距离远 对民航客运业影响不大 杭州 上海距离近 两地民航客运业本来就较弱 主要通过公路和普通铁路运输 2013 绍兴模拟 读我国亚热带地区某县城镇和水系分布图 该县县境最高海拔1254米 最低海拔24米 完成1 2题 1 图中 四地最有可能是县城的是 a b c d 2 如果在该县县域范围大规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可能对河流造成的影响是 a 季节性无水河段增长b 河流下游径流量增加c 河流含沙量减少d 处河道加深 解析 1选b 2选a 第1题 地位于河流下游 且位于干流与支流的交汇处 地形较平坦 易形成较大的城市 第2题 大规模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陡坡开荒 会使河流含沙量增多 下游径流量变化大 河道变浅 枯水期水量减少 墨脱县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 下图是墨脱及周边地区简图 读图回答3 5题 3 修建嘎隆拉隧道的主要目的是 a 少占耕地b 缩短营运里程c 增加营运收益d 扩大营运范围4 对墨脱公路修建影响最深刻的条件是 a 地质条件b 地形条件c 技术条件d 经济条件 5 有关该地区地理事物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地质条件复杂 修建公路难度大b 因有原沙石公路 修建该公路的坡度较小c 位于板块交界处 地热资源丰富d 墨脱地处喜马拉雅山迎风坡 降水充沛 解析 3选b 4选d 5选b 第3题 该地区主要为山区 修建嘎隆拉隧道不能增加收益和扩大营运范围 主要目的是缩短营运里程 第4题 决定能否修建墨脱公路的条件是经济条件 技术条件是修路的保障条件 第5题 从该公路沿途地区的海拔来看 修建该公路的坡度较大 2011 北京文综 下图为地处北纬50 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 读图 完成1 2题 1 上图中 a 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前b 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c 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d 河流 处左岸侵蚀 右岸堆积2 该聚落 a 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b 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c 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 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 解析 1选d 2选c 第1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河流下切侵蚀到距今2300万年前的岩层 说明河流形成于距今2300万年以后 a项错误 根据岩层的形态可以判断出 地经历了先沉积后侵蚀的过程 b项错误 从图例中标注的岩层年龄可以看出 地岩层分布是不连续的 c项错误 处位于河流曲流处 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河流的左岸是凹岸 右岸是凸岸 d项正确 第2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图中的道路和聚落跨越了 断层带 说明该聚落出现在断裂产生后 a项错误 图中聚落坐落在河流两岸的高地上 b项错误 欧洲中部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项正确 河滩地带地势低洼 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