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第41课 人类生存的地球课件.ppt_第1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第41课 人类生存的地球课件.ppt_第2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第41课 人类生存的地球课件.ppt_第3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第41课 人类生存的地球课件.ppt_第4页
浙江省中考科学专题复习 第41课 人类生存的地球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1课人类生存的地球 基础盘点 热点聚焦 专题一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专题二地壳运动 热点一板块运动与火山 地震 热点二关注世界及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 易错警示 专题三板块学说 专题四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专题五水体的分类 专题六水循环 专题七水资源 专题一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基础盘点 1 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大致分为 三个组成部分 和 软流层以上部分 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2 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 地壳 地核 地幔 地幔顶部 地壳 深化理解 1 地球的岩石圈 a 就是指地壳b 包括地壳和地幔顶部c 包括地壳和地幔d 是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解析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和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部分 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b 专题二地壳运动 基础盘点 1 地壳是变动的 例证 喜马拉雅山以前是海洋 台湾海峡以前是森林 2 地壳变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1 火山是地球内部的 沿地壳薄弱处喷出地表的现象 2 地震是地壳岩石在 的作用下 发生 或 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发生地震时要迅速离开房间 跑到空旷的地方 或躲到面积 的房间里或桌子底下 灼热岩浆 地球内力 断裂 错位 较小 深化理解 1 下列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 不能作为海陆变迁证据的是 a 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海洋生物化石b 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古河流遗迹c 地中海面积不断缩小 最终将消亡d 地球绕太阳公转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解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陆地可以变成海洋 海洋可以变成陆地 四个选项中a b c都能作为海陆变迁的依据 只有d不能作为海陆变迁的依据 d 2 主要由地壳运动而引起的灾害现象是 a 2009年8月7日 莫拉克 台风在台湾登陆b 2009年年底至2010年年初 持续干旱肆虐我国云南 贵州等地区c 2011年3月11日13时45分 日本发生9级大地震d 2012年7月21日 北京遭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暴雨灾害解析 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火山和地震 c 3 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一般是震中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 世界各地每年发生的地震绝大部分会造成破坏 地震时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 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地震发生时躲到小房间或桌子底下是一种有效的防范措施 火山活动频繁的地区和地震频繁的地区在分布上没有相同之处解析 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500万次 而有可能造成极大破坏的地震 平均每年不到20次 火山和地震都是由于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造成的 所以两者在分布上有相似之处 专题三板块学说 基础盘点 1 全球有六大板块组成 即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这些板块漂浮在 上 不断发生 和 是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2 板块与地壳活动 板块内部 地壳比较稳定 处 地壳比较活跃 3 板块运动 板块张裂形成 或 如大西洋 东非裂谷 板块碰撞形成 如喜马拉雅山脉 软流层 碰撞 张裂 板块交界 大洋 裂谷 山脉 深化理解 1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 全球大致划分为七大板块b 地球表面是由一块完整的岩石组成的c 板块内部比较活跃d 世界上的火山 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解析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或张裂拉伸 或碰撞挤压 易形成火山 地震 d 2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 它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a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b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d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解析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形成了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b 专题四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基础盘点 1 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主要有 等 表现为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2 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 削低 填平 使地表趋于 流水 风 冰川 高山 低谷 平坦 深化理解 1 右图是某同学在旅游时拍摄的一张溶洞照片 形成溶洞的这一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a 风力b 冰川c 流水d 生物 解析 外力作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主要有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湿润地区 流水的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 在石灰岩地区 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流冲刷和溶蚀作用下 形成奇特的溶洞 峰林和溶蚀洼地及盆地 c 2 有关内 外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内 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b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因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c 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 盆地填平 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d 干旱地区的外力因子是冰川 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 解析 流水 风 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 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 干旱地区的外力因子是风 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 削低高山 填平低谷 使地表趋于平坦 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 地球上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是某些地形的形成以内力作用为主 而另一些地形以外力作用为主 2 有关内 外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 珠江三角洲的形成是内 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b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因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c 内力作用使高山削低 盆地填平 外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d 干旱地区的外力因子是冰川 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 a 专题五水体的分类 基础盘点 1 水体的分类示意图 2 按水中无机盐的浓度 水体可分为 约占97 47 和 约占2 53 按水的状态 水体可分为 水 水 水 按水的分布情况 水体可分 水 水 大气水三类 咸水 淡水 固态 液态 气态 陆地 海洋 深化理解 1 2011金华 地球上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水体 如海洋水 冰川水 地下淡水 湖泊咸水等 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水 解析 海洋水 冰川水 地下淡水 湖泊咸水等水体中 海洋水占96 53 海洋 或 海 专题六水循环 基础盘点 1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蒸发 2 水循环的意义 使陆地上的 不断地得到更新和补充 淡水资源 深化理解 1 水循环包括三个循环 在其运动形式中 下面哪项是完全在陆地上进行的 a 降水b 输送c 蒸发d 径流解析 径流包括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完全在陆地上进行 d 专题七水资源 基础盘点 1 我国的水资源 1 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 但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水平的 2 空间分配上 多 少 多 少 时间分配上 季丰富 季欠缺 年际变化 四分之一 东 西 南 北 夏 冬 大 2 全球有 的地区水资源缺乏 供水困难 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旦超越自然环境的极限 就会形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3 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1 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 节约用水 避免浪费和污染 2 改变水循环路径 进行跨流域调水 解决某些地区的缺水问题 3 做好雨季的蓄水工作 4 积极开发新技术 使得一些难以利用的水资源为人类所用 如海水淡化等 60 深化理解 1 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径流年内季节分配不均 但年际变化不大b 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c 黄淮海流域河流众多 水土资源配合较为协调d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发电解析 我国水资源特点 空间分配上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时间分配上 夏季丰富 冬季欠缺 年际变化大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中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尤其突出 三峡工程是长江中下游防洪的关键工程 防洪是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出发点和目标 b 2 有科学家曾预言 水 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其主要原因有 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 但淡水资源却不富裕 地球上淡水分布不均匀 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 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浪费水的现象依然严重存在 这些原因中属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是 a b c d 解析 本题各项原因中是由于人类的活动而造成的水资源危机的有水污染 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浪费水的现象等 b 3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 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 以下对水资源的利用不恰当的是 a 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b 推广家用节水器具c 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d 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解析 工业和生活废水经过污水厂生化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 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生活用水标准 用于农业灌溉 工业生产 c 知识网络 热点一板块运动与火山 地震 提示 全球岩石圈可划分为6大板块 这些板块 漂移 在软流层上 板块交界处 地壳比较活跃 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 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的原因 引起地壳变动的巨大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或地球本身 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 例1 2011年3月11日 日本东部近海发生9级地震 引起福岛核电站部分机组相继爆炸 读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 世界上著名的两个火山地震带分布在 环太平洋地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脉地带 板块学说认为这两个地带都是 地带 地壳比较活跃 2 日本处在 火山地震带内 3 板块的 和 是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的原因 美国地质勘探局认为 此次发生在日本东海岸的东北 关东大地震由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的运动所致 解析 板块学说认为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不断发生碰撞和张裂是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据图可知 日本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内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 环太平洋 碰撞 张裂 对点训练 1 2011年3月11日 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 2011年5月12日 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 埃特纳 火山喷发 下列关于火山和地震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b 火山和地震多发生于板块交界处c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过程d 地震发生时躲到高楼下避险 解析 遇到地震时一定要镇静 震时就近躲避 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 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 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 旁边 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或空间小 有支撑的地方 或室外开阔 安全的地方 对点训练 1 2011年3月11日 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 2011年5月12日 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岸的 埃特纳 火山喷发 下列关于火山和地震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b 火山和地震多发生于板块交界处c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过程d 地震发生时躲到高楼下避险 d 热点二关注世界及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 提示 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相当有限 仅占地球淡水总量的0 26 的水可用于人类 其中14 的水还遭到污染 再加上全球变暖 世界人口不断增加 我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 工业越发达用水量就越多 城市越繁华耗水就越大 而我国又是水资源严重短缺国家 因此必须快速建设节约水资源的战略措施 加大节水设施投入 将我国节水成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以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例2 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 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 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 下表示意y国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 完成下列两题 1 根据表中资料可知y国 a 水资源总量丰富b 属于发展中国家c 水资源严重匮乏d 水资源利用率低 2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修建大型水利工程a b c d c a 解析 结合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表可知该国所消耗的水资源中 外部水足迹占主体 说明该国水资源严重匮乏 为减少内部水足迹 一方面节约用水 减少本国水资源利用 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外部水资源 对点训练 2 关于陆地水及水资源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所有的水体 开发利用后 都能很快地恢复如新b 冰川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 直接利用很少 不属于水资源c 目前冰川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利用不多 深层地下水也利用率极低d 世界和中国陆地水资源分布 一般说来都是比较均匀的 解析 本题考查水资源的概念判断 冰川水资源分布与利用 全球水资源和中国水资源的分布的总体特点和水资源的利用特点等 由于水资源包含一个广义的范围 因而冰川应属于水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由于各种客观的原因 人类对冰川 深层地下水的利用程度很低 从而判断b错误 c正确 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均存在较大差异 判断选项d错误 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旦超越自然环境的极限 就会形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是极难恢复原来的状态的 所以选项a也是错误的 对点训练 2 关于陆地水及水资源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所有的水体 开发利用后 都能很快地恢复如新b 冰川分布在两极和高山地区 直接利用很少 不属于水资源c 目前冰川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利用不多 深层地下水也利用率极低d 世界和中国陆地水资源分布 一般说来都是比较均匀的 c 易错警示 例3 下列关于水的自然循环 说法正确的是 水在自然循环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水的自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太阳为水的自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水的自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a b c d 误解c 解析 不了解水循环的实质 导致在用水循环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