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号:20075023020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文秘教育 年 级 2007级 姓 名 论文(设计)题目 暗香抒怀,花品人生 从“梅词”探析李清照的词风演变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2011 年 4 月 25 日目 录摘 要3 Abstract3 一、梅心香动:深闺优养,清丽欢快的少女情怀4 (一)天真烂漫,憧憬爱情4 (二)热爱生活,惜春伤春5二、梅心沁暖:锦瑟华年,缠绵幽怨的少妇生活6 (一)琴瑟和鸣的新婚生活6 (二)思念寂寞的离情别绪8 三、梅心惊破:余幕残岁,孤苦游离的嫠妇哀思9 (一)伤心欲绝的亡夫之痛10 (二)沉痛凄楚的家国之思10 参考文献12 暗香抒怀,花品人生从“梅词”探析李清照的词风演变学生姓名:华丽 学号:20075023020文学院 文秘教育专业指导教师:赵婧 职称:讲师摘要:横空出世,大放异彩,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在我国古代诗词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李清照的词博采众长,精妙绝伦,是她感情生活的生动反映,其词多以花为意象,尤以梅花取胜,其“梅词”真实地反映了人生不同时期的境遇变化,有过天真欢愉,有过惆怅哀婉,有过凄苦苍凉。易安词风也随着感情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在梅心香动、沁暖、惊破的变化中出现了转折性的巨变,李清照借词抒发其不平凡的一生,用梅花品味人生的百般滋味。关键词:李清照;梅词;感情变化;词风演变Abstract: Birth without notice, shine brilliantly, the beauty god troubled li qingzhao, in ancient China, where ShiCiShi important position, li qingzhao, exquisite master from the word, she is the vivid reflection love life, its word to flowers for image, especially in the plum flower win, its mei word a true reflection of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life situation changes, had naive pleasure, had had bitterness, sadness and mournful sadness. Tang wind also with ci feelings change constantly evolution, XinXiang move, in the plum wage-earners warm, surprised broken change in appeared head-turning upheaval, li qingzhao loanwords express its extraordinary life, life taste with the plum truly the taste. Keywords: li mei word ;feelings change ; word wind evolution 前言说起李清照,我们的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清丽、端庄,略带伤感的才女形象。常言说文如其人,李清照的词也和她本人极其地相像,那样的清新、秀丽,那样的伤感、多情,极具感情变化。1李清照以她在诗词创造方面的巨大成就,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而她的词也成为后世之人歌咏研究的对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2,梅以疏影横斜的风韵、清雅宜人的幽香博得了历代文人的欢心,宋人咏梅之风甚盛,李清照在众多写梅咏梅的宋代词人中独树一帜。在其现存的47篇词作中,涉及“梅”的词大概18首,李清照以其女性独特的敏感,用细腻的笔触将梅花进行多角度的刻画,倾注了其一生的情感变化。李清照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她演绎了一个古代知识女性的传奇故事,书香才女的种种欢乐、种种愁滋味在她的“梅词”作品中尽是显现。 文学作品反映着时代的特征,其词在思想内容和词风上以南渡为界,前期过着充裕的生活,欢乐烂漫的少女时代、初嫁人妻的幸福甜蜜,及与丈夫分离的哀愁与思念;后期随着靖康之变带来的国破家亡,词人感情经历了重大打击,其词风也陡然发生变化,少了天真浪漫,少了缠绵幽怨,多的只是哀婉凄凉,沉痛凄苦的晚年生活写照。一、梅心香动:深闺优养,清丽欢快的少女情怀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李清照出生在今山东省章丘市明水镇,生于书香门第的她,受父母的影响极大,父亲李格非官礼部员外郎,藏书多,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良好教育的熏陶下,李清照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三岁就能将歌吟熟谙在心;四五岁就能读书认字念念有词;六七岁就博览诸子百家唐诗宋韵。就这样,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李清照有着良好的早期教育和宽松自由的家庭环境,父母博雅能文,不仅传授给她以渊博的学说,同时也培养出作为一个大词人所必须具备的艺术才能。耳濡目染,李清照早年便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仅仅有家学渊源对封建时代的一位女性来说还远远不够,历代封建士大夫家庭不乏聪慧的少女,却很少能有人像李清照那样脱颖而出,这里更关键的原因是李清照生活在一个相对宽松开明的家庭环境之中,天真少女之身心都得到相对自由的发展,率真的心灵较少受到扭曲。3充裕的家境,殷实的生活,李清照的少女时期过的是上层封建贵族的享乐生活,而这种轻松愉悦的生活,使她没有压力,没有烦恼,给她作词带来了广阔而轻松的空间,这种愉悦烂漫的情感和情绪,在她的词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李清照的深闺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自由率真的年轻少女形象,其少女时期词作直抒欢乐之情,有天真活泼、憧憬爱情的娇羞,也有惜春怀春、热爱生活的洒脱。(一)天真烂漫,憧憬爱情少女时期的李清照生活安逸,衣食无忧,享受着欢乐的自由生活,在其充裕的生活之外,这个年轻而美丽的少女跟其他女孩一样,对爱情有着无限美好的向往与憧憬,点绛唇是其杰出的代表作。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此词是李清照早年的作品,尽写少女纯情的神态,展现了一个天真烂漫而又情窦初开的贵族少女形象。词的上片写的是少女荡完秋千的外表形态,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如花少女天真活泼、累态可掬的娇美形象。刚荡完秋千,两手有些发麻,却又懒得去整理收拾一下,额间鬓角还挂着汗珠,香汗已湿透轻衣,写出了少女荡秋千的精神风貌,轻松欢快的旋律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妙龄少女愉悦的生活情调。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时惊慌失措的精神状态,刚下秋千,忽见有客人进来,她匆忙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头钗也因她的惊慌而滑落,光着袜子害羞地跑进屋去,但她没有进屋,却是倚靠着房门,回头装着俯嗅青梅的样子,偷看来客,写出了少女娇怯活泼的神态。 整首词通过一个生活片段的描绘,展示了一个封建社会中优养深闺的少女,无忧无虑、纯真活泼,而又娇羞好奇的心理和情态。妙龄少女的李清照,对于爱情充满了好奇与向往,词中“和羞惊走,倚门嗅梅”便是最好的阐释。梅花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全诗重点落在嗅梅上,前面运用众多的情景描写,尽情玩乐的少女,娇嫩柔弱的累态,却又透露出其愉悦欢快的情感氛围,这些都意在为下文铺垫,少女本来兴致勃勃的荡秋千,忽见有客人进来,便娇羞地逃走,却并未进屋,而是倚门回首嗅青梅,这个动作极尽地显示了少女内心渴望见一见来者何人,我们从词中少女的慌乱和娇羞,可猜想来人或许是翩翩少年,或许是少女心仪的人儿,而词中用来修饰梅花的词是“青”, 酸涩的“青梅”正是李清照少女酸涩心理的写照,它以极其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最后她只好借着“嗅青梅”这一细节来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用少女的动作来写其内心情感,从“惊走”、“倚门”“回首”“嗅梅”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很显然地表现出了少女娇羞好奇又爱怜的心理,这里的青梅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示,也代表了少女青涩的情感内心,词中采用美好的而未完全绽放的青梅突显了少女羞涩的心理,和而对爱情美好憧憬及无限向往的真实情感。(二)热爱生活,惜春伤春待字闺中的优养,多是闲暇轻松的生活,李清照却并未将自己完全封闭在闺房之中,而是常常走向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也总是把惜春伤春的愁思,写的朦朦胧胧、轻轻淡淡,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惋惜。浣溪沙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这首词作者将眼光转向了大自然,轻松闲暇的生活给词人足够的空间走近自然,感受别样的生活情调。词的上片一开头便交代了寒食节这一特定的时令,暮春时光,温煦和舒,暖风醉人,而室内的香炉弥漫着淡淡的香烟,好似梦回到那些久远的凹枕中隐匿的花形首饰,这一股氤氲氛围笼罩的闺中,我们可看出词人享受着静谧温馨的时光,却又透着淡淡的忧愁。下片又移到室外景物,此时燕子未归而江梅花期已过,柳絮又飞着白色的绒毛,黄昏时光,稀疏小雨打湿了秋千,这里写的是少女所见所感,暮春万物千变万化,只能说明春已临末,词人感受到了无限的孤独寂寞和对春依依惜别的情怀,表达了词人浓郁的惜春伤春之情。此首词中,词人借自然的景物来阐述自己的内心情感,前面有力地抒写了寒食节的融融春光,歌颂这美好的季节以及闺室景致,却又突然转折到外界景物,梅花的花期已经过了,赏花的时光却已不再重回,用“柳生绵”这一个象征暮春景致的事物,来抒发时光的流逝及对春已临近尾期的慨叹。词人写景,更是透露出无奈叹喟之情,而最后一句“黄昏疏雨湿秋千”,写了黄昏时分,独自一人,只有空寂、湿漉的秋千架相伴,更让人感到寂寞和愁怨。词中写到“江梅已过柳生绵”,运用了“梅花”这一重要意象,此处的梅花不再是初绽的青梅,也不再是开的正旺的红梅,而是花期已过多时,花儿有可能随处飘落的情景,这很显然是春天即将离去,词人不直抒胸臆,不直接写对春天如何的留恋及不舍,而是通过对寒食天景物及人物活动的描写,表现她郊野斗草的喜悦,透露出浓浓的惜春伤春的情怀。李清照优养深闺的少女时光充满着无限欢乐,因而她词中重要的意象“梅花”也都变得多情而有趣,少女待字闺中,难免对爱情充满着无限美好的向往,一方面憧憬爱情的她如同青梅初绽,娇羞活泼;另一方面,充裕的生活使得她轻松自由,而又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去关注大自然,看见万物变化,又不禁地感伤起来,有着“江梅已过柳生棉”的惜春伤春的淡淡哀愁,将少女时期的风韵刻画的千娇百态,因此这期间的词作也都是充满着欢快明丽的基调。二、梅心沁暖:锦瑟华年,缠绵幽怨的少妇生活过了欢快、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李清照步入了甜蜜幸福的婚姻生活,丈夫赵明诚是当朝吏部侍郎从三品官赵挺之的儿子,与她更是门当户对、才情匹配。二人有过一段甜蜜恩爱的幸福时光,那时的李清照过得幸福而安逸,连词也变得自信而缠绵。可好景不长,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俩出现了暂时的分离,生活也出现了暂时的缺憾,而此时李清照只能通过词来抒发自己对丈夫无尽的思念之情和浓浓的哀愁情绪。(一)琴瑟合鸣的新婚生活李清照18岁与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夫妇俩诗词酬唱,共同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生活舒心适意。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的婚姻爱情变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4。婚后的生活甜蜜美满,李清照的词作也都洋溢着温馨浪漫的感情。减字木兰花便是其真实的写照。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到,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此词为李清照婚后作品,上片写了在卖花担上,买得一枝即将开放的梅花,这枝梅花被露水沾湿,如同红色的霞光一样美丽无比,这里全是赞美梅花之词,而下片写出了词人微妙的心理变化,道出了真心事,买了这么一枝如此艳丽的花儿,但又怕情郎看到,觉得自己没有这娇艳的花朵美丽,于是少女想出一计,随即把这花儿插入发中,让郎来品评一下,自己与花儿哪个更好看。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拥有着甜蜜爱情的少女内心荡漾的温馨幸福的情感。此首词用少女来比喻美丽的鲜花,却未有一句直接的描写,上片尽在赞美春花,下片转为描写少女,没有描写少女的容颜情态,而是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突出少女俏皮而又含蓄的娇态。甜蜜幸福的婚后生活,李清照如同这即将绽放的梅花一样,美丽多情,鲜艳无比。生活的轻松愉悦,与丈夫的爱情美满,这都足以让词人心情舒畅,尽显调皮率真的风格,这里以花衬人,更显露了人儿的娇媚甜蜜。李清照婚后的生活甜蜜舒适,与丈夫又志同道合,琴瑟和鸣,其词格调不变的是少女时期的俏皮可爱,却多了份少妇的娇媚,她用鲜花自比,甚至感觉自己胜于娇花,这充分体现了词人生活的和谐轻松,心情的愉悦甜蜜,作为少妇时期的前期词,词人还是注重内心的幸福甜蜜的感觉,所以词也透露着喜悦,洋溢着幸福浪漫的情绪。再看看她的另一首词渔家傲,也同样鲜明地表达了幸福甜蜜的情感。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此词当为李清照南渡前所作,是首咏梅词。梅花是词人自我形象的缩影,深有寄托,借咏梅歌颂自己的婚姻爱情。5李清照的婚后生活并不是平静如水的,而是波澜曲折的,由于北宋王朝内部斗争日益激烈,李清照的娘家和夫家均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赵明诚退出官场,便于公元1107年,带着李清照一起屏居乡里,一直到公元1121年。这阶段的生活,夫妻俩甜蜜恩爱,夫唱妇随,既没有离居的惆怅,也没有都市的烦嚣;既没有家庭里的纠葛,也没有政治上的干扰,他们感到非常的愉快、充实而有意义。这首词便作于这个时期。词上片写雪里景致,寒梅初放,缀满琼枝,如同美人出浴,娇怯害羞的媚态,以花拟人,显得生动活泼而有趣,充满了无限的青春活力与朝气。下片则抒写对月赏花的情致,大自然造化有意多情,却让明月普照人间,如此佳节,更赏美景,何不一醉方休,词人有享受行乐的思想,却是积极向上的情感。这个时期应是李清照难得安逸的日子,与丈夫分别又重聚,内心应是充满了喜悦,词人钟爱梅花,总喜欢用梅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愉悦,或失意,这首词却典型地运用了“寒梅”的意象,咏雪中之梅,赞超凡脱俗之态,用美丽初绽的寒梅,比喻自己内心纯洁高尚的情感,久别又相聚,重逢的日子更加令人珍惜,与丈夫恩爱的时光更是美好的,在这美好的季节,更加把这个难忘幸福的时光留住,用“梅花”清洁崇高的情感,透着生活的幸福安逸,表现了词人欢乐的心情及自珍的心理情绪。虽然李清照的一生曲曲折折,但是她曾拥有的甜蜜幸福,琴瑟合鸣的婚姻生活却是毋容置疑的,和丈夫在一起的日子是她最幸福的时光,那时候的李清照娇羞而又不失端庄,美丽而又不乏率真,因此她的词总体透露出一种缠绵委婉的感觉,洋溢着浪漫温馨的幸福。(二)思念寂寞的离情别绪李清照婚后甜蜜幸福,沉浸在温馨的夫妻二人世界中,但好景不长,婚后第二年,丈夫赵明诚出仕宦,而且经常负笈远游,享受着美好时光的李清照,这样的变化难免会给她带来极大的悲愁和苦闷,与丈夫分别,自己过着孤独苦闷的生活,而多情伤感的她也只好借对梅的描写来寄托对丈夫的思念,在词作中表现出一股含蓄淡淡的哀愁,词风也因而悄悄地发生变化。玉楼春充分地展现了这一点。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这首词作于词人往返于故乡和汴京之间,丈夫不在身边,李清照甚是孤独寂寞,只好通过对梅花的描写来表达自己内心无比的思念和眷意,写红梅的色香精神和主人的相思之苦及急切盼望丈夫归来饮酒赏梅的心情。这首词上片“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是咏盛开之梅,突显雅洁新丽的感觉,重在写梅花娇艳无比的形状与神态。但是词人也因此触景生情,下片则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憔悴”、“愁”表达了她无限的愁思。要是在去年,或许还是“常插梅花醉”的甜蜜幸福,或许还是梅下“共赏金尊沉绿蚁”的安逸舒适,而如今不同了,新婚的甜蜜已不再,丈夫远隔天涯,自己孤身一人,没有昔日笑语,没有共赏梅花的情景,词人心里无尽哀愁,只有借助梅花来宣泄自己内心的孤寂思念之情,但此处不是写梅花与自己同感,而是用梅花的娇嫩鲜艳,来衬托自己无助的却又充满思念的心情。虽然夫妻感情经历挫折,但是仍然无法阻断那绵绵的情意,“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写出了词人极力摆脱和暂时忘却“愁”的愿望,全词上片格调清新,下片转折写愁思,以梅花衬托自己寂寞思念之情。再来看看李清照的另一首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5这首词作于丈夫赵明诚远游时期,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之情和落寞之苦。词上片头两句,词人以轻松的笔调,描绘出一幅秀美的春光图,后两句却转折写哀情,丈夫远隔天涯,不能与她共同饮酒赏诗,想到这些无情的现实,词人不由地流下眼泪,心中的孤独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词下片开头写自己穿上新制作的衣服,却不能让爱人欣赏,原有的兴致全然消失,留下的徒有伤感和落寞,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出女词人心里的孤寂无聊,和对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词中词人写到“柳眼梅腮”,写了自己面容娇好,心里怀春的心情,却是无人欣赏,爱人不在身边,难免惆怅失落。如今已不同往日,不是“买得一枝春欲放”,也不再有“徒要教郎比并看”,更不再有“香脸半开娇旖旎”,如今只是自己一人,像梅花一样美丽的腮红,又能怎么样?还不是自己独个欣赏,顿时伤感之情油然而生,此处词人仍然用梅花自喻,梅花的娇美,还有人欣赏,可是自己却无人理睬和陪伴,李清照借梅花衬托自己孤寂无奈的心情和对丈夫深深的思念情绪。锦瑟华年的李清照,有过新婚生活的甜蜜;有过琴瑟合鸣的幸福;有过与夫分离的惆怅;有过痛彻心扉的思念。在一起的日子,李清照的生活充满了阳光的色彩,心情愉悦开心,词作自然流露幸福的情绪,借着梅花的娇艳比喻自己的甜蜜,过着花样的年华。但是丈夫远离不在身边的日子却是李清照孤寂难耐的岁月,梅花再美,爱人也不能陪伴左右,此时李清照只能用梅花来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和寂寞的情绪,这时期的词作格调哀婉惆怅,词风与前期相比有很大的转变。三、梅心惊破:余幕残岁,孤苦游离的嫠妇哀思 前面说过李清照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并不单独指和丈夫短暂重聚又分别,这只是一部分,而真正的剧变却在后面,金兵南侵破坏了李清照优越的物质生活,而丈夫的早逝则造成了李清照的半生孤独。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灾难融为一体,使李清照在中年以后的词主要描写自己对往昔夫妇生活的追忆、对北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国家现实的忧患,一扫早年作品的清丽温馨,格调变得凄婉悲怆。(一)伤心欲绝的亡夫之痛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的“靖康之变”使北宋灭亡。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八月,赵明诚因病而亡,李清照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一生的积累烟消云散,而且只身飘零,毫无依仗,国家的灭亡,特别是丈夫的过世无疑给了李清照一个致命的打击,性格也变得更加忧郁深沉了,词人的性格情感变化直接促使后期凄怆沉郁的词风的形成。在赵明诚殁后不久的某个春天,肝肠寸断的李清照写下了悼念亡夫的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这首词,表面是在咏写梅花,但实际上是在悼念亡夫,更是在抒发词人自己内心无边的仇怨,寄托了对逝去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词上片写词人寂寞孤苦的生活,道不尽对丈夫无尽的思念,连一切的景物在词人眼中都是凄清的感觉,沉香断断续续,玉炉也清寒,笛声响起,梅花惊落,饱藏着多少春情画意,却记载了词人煎熬难耐的岁月。下片写风雨潇潇,词人触景生情,催下思念伤心的泪水,过去吹箫的人儿已不再,如今已是人去楼空,肝肠寸断又有谁知晓?又有谁能够帮自己分忧呢?折得一枝梅花,却也找不到逝去的美好感觉了,与丈夫远隔天涯,这种思念孤寂和伤心欲绝的心情没人可以理解,也没地方诉说和寄托,表达了词人对亡夫的深深怀念和内心无处压抑的伤痛苦闷。词的上片主要写自己的凄清孤冷,下片则重写对亡夫的思念。词中有“梅心惊破”一词,这里词人再度用梅花来抒发情感,而这里的情感不再是少女时期的青梅,也不再是少妇时期的甜蜜或牵挂的梅花,在这里,词人用“梅心惊破”来描写现实,描写丈夫已经不在人世这个惨不忍睹的现实,丈夫的离开,给李清照的生活涂上一层灰暗的色彩,任何美的事物在她眼中已都是凄苦,梅花再美,如今的梅花已是惊破,很显然,这里词人是借助梅花来描写心中深深的哀痛和对亡夫的深切怀念之情。如果说丈夫的离去,家庭的破亡给李清照挥之不去的阴影的话,那么上升至国家的灭亡,女词人更是哀伤不已,国破家亡的现实,使得晚年李清照的作品流露出凄苦的哀思。(二)沉痛凄楚的家国之思靖康南渡,国家灭亡,几年后丈夫暴病身亡,这给李清照的打击如晴天霹雳,国家破灭了,丈夫不在了,自己孤身一人随处流浪漂泊,举目无亲,自己国家的疆土被外侵犯,这种无家可归的惆怅何处可诉说?唯有借助诗词来抒写心中的哀痛之情。这时期的代表作清平乐真实地展现了李清照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这首词是国家灭亡之后,孤寂的李清照四处飘零流浪途中的作品,是借咏梅花来抒发自己内心无尽的愁怨,词中没有正面写梅花,而是通过今昔对比,用梅花的变化来喻指自己飘零他乡的忧患生活,词的上片写对过去年轻时光的美好回忆,逢年的雪地里,常插梅花醉的无忧幸福时光,这是国家安定、家庭幸福的生活写照。而如今国破家亡,自己孤身流浪,渐渐已白发生鬓,华年已逝去,而同样的梅花,如今已不比往昔,没有了娇艳欲滴的姿势,却也是晚来风摧残而不堪的姿态,再也难赏鲜梅的情感,词人借梅花喻指自己的风烛残年,也敌不住无情风雨的侵袭,同时也暗示了国势衰败危在旦夕的黯淡前途,惜花之情中隐含着对自己命运多艰的哀叹和忧国忧民的愁思,这首词采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写过去常插梅花的美好时光,现在梅花被摧残的景象,意寓词人生活的巨变,突出作者晚年的凄凉孤苦和对国家灭亡的悲叹,真切而感人。另一首菩萨蛮,也是其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之作。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这首词是词人晚年的作品,直抒了深切的思乡之情。上片早春时光的柔和轻风及稀薄日光的美好天气,心情很舒畅,小睡一会起来却感觉有些寒冷,而插上鬓上的梅花已经凋谢,上片主要写了词人的日常生活所触所感,没有直接写心情的转变,而是通过运用天气的轻寒和梅花的凋残来暗示心理的转变。下片道出了故乡在何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业管理面试题库精 编
- 前端技术职业之路中级面试试题及答案精 编
- 研究生面试面试题及答案精 编
- 2025年医疗器械维修初级工程师考试试题(附答案)
- 经济岗位面试备考指南:经典面试题目及答案分析
- 人大工作制度演变
- 伺服知识培训内容总结
- 2025年自动驾驶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与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辆在冷链物流冷链包装技术的升级与市场报告
- 2025-2030土壤修复技术路线与项目回报周期研究
- 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多模态教学与多维度评价
- 体育场看台座椅施工方案
- 老年人消毒护理与急救技术
- 2025 年艺术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22 版)
- 数据中心列头柜基础知识
- 数据中心项目实施计划与时间安排
- 2025矿山承包合同范文
-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警务应急处突
- 锁骨骨折的护理课件
- 2024华为干部管理资料第7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