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金丝猴 栖息环境 运动方式 攀援 山林或树林 背覆金丝 披风 攀树跳跃 深居山林 结群生活 谁想破我的跳远记录啦 跳跃 栖息环境 草原 丛林 运动方式 体重有90公斤左右 它能纵身跳过2 74米高的栏栅 猜一猜 短跑冠军 奔跑100米只需3秒钟 平均时速为90 128千米 栖息环境 草原 丛林 运动方式 行走和奔跑 白熊 生活在北极的高超游泳能手 栖息环境 运动方式 行走 奔跑 北极雪地 一口气能游20 30千米 体重是老虎的两倍 直立的身高可达3 5m 白熊特能耐寒 每根毛发都是中空的管子 把太阳光顺着管子传导到皮肤上去 白熊的皮肤像碳块那样黑 能够充分吸收太阳能 一种被引为 高雅 长寿 的象征的珍贵涉禽 丹顶鹤 俗称仙鹤 寿命可达五六十岁 栖息环境 湿地 运动方式 行走和飞翔 全身被有鳞片和毛 翅膀上有花纹 体色与生活的花丛环境极相似 不易被敌害发现 栖息环境 花丛 运动方式 飞行 幼虫爬行 森林之王 栖息环境 运动方式 山林 行走 奔跑 虎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华南虎也称中国虎 在中国各地动物园中现仅存40余只 联合国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将华南虎列为第一号濒危动物 地表生活的动物地下穴居的动物水陆两栖动物空中飞行但须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动物 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包括 一 陆地环境与水环境差异 干燥 充满水分 昼夜温差大 昼夜温差小 缺少水中的浮力 浮力很大 气态氧充足 氧气溶解在水中 环境复杂多变等 环境变化相对较少 二 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 干燥2 浮力小3 气态氧气4 环境多变 角质鳞 甲和外骨骼 防止水分散失 四肢和肌肉 支撑体重 迅速奔跑 肺和气管 呼吸 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对环境反应灵敏 1 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鳞 甲 外骨骼 例如 具有鳞片 眼镜王蛇 2 一般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用于爬行 行走 跳跃 奔跑 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 以便觅食和避敌 如 3 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 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 比如气管和肺 4 陆地生活的动物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麋鹿 我国特产珍贵动物 四不像 它角似鹿非鹿 头似马非马 身似驴非驴 蹄似牛非牛 学习小结 陆地生活的动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1 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2 一般都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 3 一般都具有各种呼吸器官 4 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 如何饲养蚯蚓 前端 环带 口 体节 肛门 蚯蚓的外部结构 体形 身体 体表 腹面 二 蚯蚓的运动 粗糙纸上 玻璃板上 一 蚯蚓的外部形态 呈圆长形 分许多体节 有黏液 有许多小突起 刚毛 触摸有粗糙感觉 运动快 身体变粗变细 往前蠕动 运动慢 身体变粗变细 但很难往前蠕动 1 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 通过肌肉各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昼伏夜出 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p15讨论 2 防止体表黏液干燥无法呼吸 土壤中缺乏氧气 到地面上来呼吸 3 使身体运动灵活 自如 转向方便 协助运动 4 有适宜的温度 湿度 气态氧 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 蚯蚓 水蛭 沙蚕 1 由体节构成 2 靠体壁呼吸 3 体温不恒定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大家知道蚯蚓有什么益处 1 疏松土壤2 提高肥力3 药用4 营养价值高5 帮助处理生活垃圾 所以说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 1 蚯蚓的呼吸靠湿润的来完成 空气中的氧气渗进体壁里的 由它带给身体各细胞 为了保证蚯蚓的呼吸作用 课堂实验中 要经常用轻擦蚯蚓体表 使体表保持湿润 毛细血管 浸水的湿棉球 体壁 2做实验时 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3蚯蚓在干燥的灰尘里和沙里 很快会死去 是因为 4夏天的雨后 常有一些蚯蚓爬出地面 这是因为 5蚯蚓刚毛的作用是 6蚯蚓的运动方式是 环带 体表黏液干燥 呼吸无法进行 蚯蚓要爬出地面呼吸 协助运动 蠕动 7 蚯蚓体表的黏液与哪种生理活动有关 8 蚯蚓在土壤中穴居生活 使土壤变得疏松 这有利于农作物 9 蚯蚓属于哪一个动物门类 10 蚯蚓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 呼吸 根的呼吸 环节动物 能处理有机废物 能改良土壤和提高土壤的肥力 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 三 蚯蚓 生活习性 形态结构特点 呼吸 食物 土中穴居 昼伏夜出 以有机物为食 腹面有刚毛 体壁中有发达的肌肉 运动 无专门的呼吸器官 体表有黏液 呼吸 植物的枯叶和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 比较分析 蚯蚓 沙蚕 水蛭 环节动物的特点 1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 身体分彼此相似的节 3 靠保持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无专门的呼吸器官 4 运动方式是蠕动 5 卵生 变温动物 四 兔 家兔的身体结构特点 兔子的前肢比后肢要短 有利跳跃 兔子没有犬齿 这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家兔内部结构 家兔内部结构 兔子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1 体表被毛 2 感觉器官发达 3 四肢和肌肉发达 4 口内有齿 5 用肺呼吸 心脏分四腔 盲肠发达 6 体内有膈 哺乳动物特有 7 哺乳 胎生 恒温动物 保温作用 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快速运动 支持运动 有门齿和臼齿 没有犬齿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 体表被毛 2 心脏四腔 3 有发达的四肢和肌肉 4 用口捕食 口内有齿 齿有分化 5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发达 看谁选得对 1 蚯蚓的呼吸靠 进行a 体表b 口c 肠壁d 肺2 将刚挖出的蚯蚓放到干燥环境中 不久便死亡的原因是 a 它穴居怕光b 它神经系统受破坏c 无法呼吸导致死亡d 被饿死了 a c 3 哺乳动物门齿的功能是 a 撕裂b 咀嚼c 切断d 磨碎4 兔 牛 羊等食草动物消化管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 消化管较短b 盲肠发达c 消化腺发达d 小肠较短 看谁选得对 c b 5 哺乳动物体表一般具有发达的皮毛 其主要作用是 a 保护b 伪装c 防御d 保温 看谁选得对 d 三 兔 有野兔和家兔之分 属于哺乳动物 大家听说过守株待兔的故事吧 那兔子又怎么会撞到树上呢 一 兔的形态特征 1 体表 2 运动方式 3 兔的牙齿门齿 臼齿 狼的牙齿门齿 臼齿 犬齿 跳跃 适于切断食物 适于磨碎食物 适于切断食物 适于磨碎食物 适于撕裂食物 被毛 有保温作用 兔子的前肢比后肢要短 有利跳跃 兔子没有犬齿 这与它们吃植物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二 兔的内部结构 1 呼吸系统 2 循环系统 3 消化系统 4 神经系统 5 体腔 6 体温 肺 心脏分四个腔 有体循环和肺循环 牙齿分化为门齿 臼齿 盲肠发达 发达的大脑 遍布全身的神经 有膈 恒定 恒温动物 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恒定的动物 变温动物 体温会随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 体温恒定则有利于代谢的正常进行 有利于动物的区域分布 生存和繁衍 五 体温恒定对于动物适应陆地环境有什么意义 四 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的定义 如 哺乳类 鸟类 如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哺乳动物的种类很多 地球上大约有4000多种 除极个别种类外 都具有体表被毛 胎生 哺乳 心脏四腔 用肺呼吸等特征 六 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陆地生活的基本环境条件 足够的食物 水分和隐蔽地 课堂练习1 家兔用呼吸 心脏腔 血液循环包括和 家兔的体温 属于恒温动物 有发达的及遍布全身的 所以对外界变化很敏感 2 家兔是植食性动物 其区别于肉食性哺乳动物的最大特点是 肺 四 体循环 肺循环 恒定 大脑 神经 盲肠发达 3 与吃草生活相适应的是 家兔的牙齿分化为 4 家兔门齿的主要功能是 臼齿的主要功能是 5 狼的犬齿的主要功能是 门齿和臼齿 切断食物 磨碎食物 撕裂食物 6 家兔前肢短 后肢长 与此结构相适应的运动方式 7 恒温动物有动物和动物两大类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潍坊房屋赠与合同范本
- 合作养殖蝎子合同范本
- 2025年8月广东深圳市医疗保障局光明分局招聘一般专干1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2025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开考核招聘岗位调整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租用工厂合同范本
- 鱼塘建筑施工合同范本
- 草种子购货合同范本
- 养殖暖棚出售合同范本
- 居间分配合同范本
- 锡精矿收购合同范本
- 供热管道水压试验操作规范
- GB 5009.227-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 剑门关与三国的故事课件
- 师德师风建设问责制实施办法
- 提高留置针准确使用率完成PDCA
- 有限空间预案演练总结
- 养生之旅武穴山药
- 和政秧歌的发展历史、表演形式及音乐特点,舞蹈论文
- GB/T 42062-2022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 第六节-食品新资源的开发-课件
- 复变函数-西安交大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