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类 别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硕士同等学力编号:硕士学位论文题目:违反夫妻忠实义务法律问题研究培养单位: 法 学 院专业名称: 法律硕士(法学) 指导教师: 杨玉凯教授研究生: 刘振淇完成时间: 二一四年三月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 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授权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将本人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 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有权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作者签名:日期: 违反夫妻忠实义务法律问题研究中文摘要在新修订的婚姻法中明确规定了夫妻之间应当相互忠实,这项规定也完成了夫妻 之间的忠实义务从道德层面向法律明文规定的升华。与此同时有关于此项规定的讨论之声 也不绝于耳,对一些争议案件的判罚也有很多学者各抒己见。笔者认为虽然我国婚姻法确立了婚姻家庭生活中因一方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 一方依法享有请求赔偿的权利,但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诸如赔偿主体以及赔偿范围的 认定,在现实的审理以及判决的过程中都是应该加以注意的。而新修订的婚姻法的第 四条的不可诉性也为具体的争议案件中也会受到不小的阻力。本文正文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于三件现实中的争议案例,判决以及具体的 争议。第二部分是有关于夫妻忠实义务的法律界定。第三部分主要写的是违反夫妻忠实义 务的法律后果。第四部分主要谈谈对我国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赔偿制度的缺陷问题。第五 部分主要根据这些缺陷笔者自己所提出的一些有关于完善的办法。第六部分主要针对第一 部分中提出的争议案件笔者个人的一些意见与感想。关键词:夫妻忠实义务损害赔偿婚姻法The legal issues research about violatingcouples duty of loyaltyAbstractIn the new revised Marriage Law clearly defined between the husband and wife should be faithful to each other, this provision also completed the obligation of fidelity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sublimation from a moral dimension to the express provision of law.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discussions about the sound of this requirement is also prevalent. For some controversial penalty cases, there are many scholars express their views.I believe that although Chinas Marriage Law establishes the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 leading to divorce due to the fault of one party, the innocent party the right to seek compensation according to law. But there are many imperfections. Subject and identified the scope of compensation, such as compensation, in reality the process of trial and judgment of all should be aware of. The newly revised marriage non-justifiability of Article IV also for specific disputes will also be no small resistance.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he reality of three controversial cases, the judgment and the specific dispute.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the legal definition of marital duty of loyalty. The third part is written legal consequences of a breach of marital duty of loyalty. The fourth part of the country to talk about compensation for breach of duty of loyalty couple system defects. The fifth part of the author based on some of these defects on the perfect way to own rose. The sixth major disputes rose for the first part of my personal views and feelings.Key words:Couples duty of loyaltyDamagesMarriage Law目录中文摘要IAbstractII引言1第一章案例及问题与争议问题2一、案例2二、争议问题5(一)夫妻忠实义务的界定问题6(二)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损害赔偿问题6第二章夫妻忠实义务的法律界定7一、夫妻忠实义务的核心概念7二、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表现形式8三、法律规定夫妻忠实义务的价值10(一)健全完善了法律制度,弥补了婚姻家庭制度的空白10(二)使我国的婚姻法与国际接轨10(三)是维护家庭和谐的现实需要10(四)是婚姻稳定、家庭和睦的主要因素11(五)有利于夫妻双方子女的健康成长11第三章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法律后果12一、构成请求离婚的条件12二、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损害赔偿12(一)赔偿义务人12(二)赔偿范围13第四章当前我国夫妻忠实义务法律规定存在的弊端16一、离婚损害赔偿条件苛刻16二、物质损害赔偿数额缺乏统一的标准16三、精神损害赔偿范围不全面16第五章我国夫妻忠实义务法律制度的完善18一、完善损害赔偿的相关构成要件和请求程序18二、对物质损害赔偿数额进行统一规定19三、扩大精神损害的赔偿范围19第六章关于案例,我的意见以及感想20结语22参考文献23个人简历25后记26引言根据当前我国民法通则和婚姻法等法律的具体规定,婚姻家庭关系当中的夫 妻双方负有相互忠实的义务,这种夫妻之间相互忠实的义务作为一种法律义务,是夫妻任 何一方均应当履行的,否则就是违背了相关法律的禁止性规定,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新婚姻法中,对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履行的忠实义务做出了明文规定,这有利于通过国家 法律的方式对婚姻家庭当中夫妻任何一方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有利于对夫妻一方侵害另 外一方合法权益的时候通过法律途径予以解决问题、遏制违法行为。这不仅能够切实维护 婚姻家庭关系的和谐,而且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即便法 律规定了夫妻之间互相忠实的义务,但是对于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违法行为人如何承担责 任的问题,对无过错方受到损害的赔偿制度等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中仍存在不同的观点。 我国 2013 年婚姻法中的第四条对夫妻双方之间互相忠实和相互尊重的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在第 3 条中也明确的规定:“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婚姻法的总则中规定了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忠实义务的具体条款,在我国具体司 法实践的经验总结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婚姻家庭关系的具体实际,强调了婚姻家庭关系 之中夫妻双方相互忠诚和相互尊重的法律义务。在婚姻法的总则中对此进行规定,能 够发挥较好的导向功能,有利于促进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这样的规定对于通过法律途径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然而,我 国法律对婚姻关系中夫妻之间相互尊重和忠诚进行了规定的同时,却缺乏对违反此项法律 义务的规制举措,以及“第三者”如何承担法律责任等方面还缺乏明确而详细的规定,从 而导致了此方面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存在较大的争议,笔者在本文当中通过一些真实的典型 案例,对此类问题进行探讨交流。第一章案例及问题与争议问题一、案例案例一 原告梁某与被告李某于 2001 年 3 月登记结婚,婚后生育一女梁小小(为了 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文中“梁小小”为化名,下同)。结婚后,因为夫妻双方之间感情 上的因素,时常因为一些家庭纠纷而吵闹不已。为此,2005 年,李某向人民法院起诉,要 求与梁某离婚。人民法院受理该诉讼纠纷案件之后,经过审理,依法判决准予梁某与李某 离婚,同时对双方在子女的抚养问题上也做出了判决,判决由梁某抚养梁小小,并对双方 的共同财产依法予以分割。在两人的共同财产当中,有因拆迁获得的补偿款 6 万余元,由 双方及其女儿梁小小每人分得三分之一。一审法院对该案宣判之后,被告梁某不服,向一 审法院指定的上级法院提起了上诉。二审法院在对本案审理的过程中,依法对此案进行了 调解,在法院的主持调解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协议约定由李某抚养梁小小,梁某每 月支付抚育费 150 元人民币,6 万余元的拆迁补偿款由双方各分得一半。但是,两人的婚姻纠纷并没有随着调解协议的生效和执行而结束。同年 5 月份,李某、 梁小小作为共同原告向法院提起新的诉讼,将梁某以及梁某的父亲、母亲共同告上了法庭, 要求将因为拆迁而获得的某个小区的房屋归自己所有,该小区的房屋属于集体土地上的小 产权房。受理该案件的二审法院经过审理之后,于 2006 年 6 月依法作出了终审判决。终 审法院认为,李某是女方且独立地抚育双方的女儿,因此位于某小区的小产权房由李某、 梁小小居住为宜。终审法院判决某小区的房屋取得使用权属证明之后归李某,但是李某需 要补偿梁某及其父母共 6 万元,梁某及其父母须协助李某办理房屋的产权证明过户手续。终审法院的判决宣判之后,因为某小区的房屋并未取得产权证明,李某和梁某也并未 办理房屋产权的过户手续,房屋继续由梁某及其父母居住。2007 年 3 月,李某与梁小小再 次作为共同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梁某腾出某小区的房屋供李某与梁小小居住,并且 要求赔偿相应的损失。受理该案的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于 2007 年 5 月依法作出一审 判决,要求梁某腾出房屋给李某与梁小小居住。期间,梁某在有意或者无意当中发现,在梁某与李某的女儿出生之前,李某便和其他 男子存在较为暧昧的关系,梁某怀疑梁小小与自己并不存在所谓的血缘关系。因此,梁某 于 2007 年 3 月将梁小小从学校接走之后到相关机构作亲子鉴定,鉴定意见表明,梁某与 梁小小之间确实不存在血缘关系,梁小小并不是生物学上梁某的女儿。为此,梁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在起诉书中,梁某认为,在自己和李某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李某对自己的婚姻不忠诚,和其他人有染而生下了梁小小。梁某自己也基于梁小小 是自己骨肉的错误认识而给予对方抚育费,李某还得到了住房,而自己因此失去了居住的 房子,导致无家可归,给自己带来严重的损失。梁某认为,由于李某对婚姻不忠诚,严重 侵害了自己的权益,要求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之后判令被告李某返还之前自己付出的抚育梁 小小的费用 3 万元,同时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 65 万元,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10 万元。 针对梁某的起诉,李某作出了应诉答辩,被告李某坚持认为,梁小小是由于自己遭受别人 强奸而生下的,自己对婚姻并没有不忠,自己无过错。被告李某还认为,梁小小出生之后 均由自己的家人抚养和照顾,梁某作为梁小小的“父亲”实际上也没有尽到相应的义务, 同时梁某也并没有为此而支付抚育费,因此不存在返还抚育费的问题。此外,李某认为, 目前自己所居住的房子是依据法院的判决而取得的,不同意梁某诉求中要求向其返还房屋 的要求。在该案件的具体办理过程当中,受诉的人民法院对之前法院判归李某的房屋的价值开 展了评估,评估结论认为该房屋价值为 68 万余元人民币。但是,该价位为能够在市场上 进行流通的商品房的价值,可该套房屋属于集体所有土地上的小产权房,依据相关法律的 规定不能在房屋市场上流通,在此状态下,房屋的真正价值被评估为 21 万余元人民币。 并且,此时李某坚持认为梁小小是李某与梁某的女儿,双方对之前的亲子鉴定意见产生了 分歧,为此,梁某与李某共同委托另外一家鉴定机构进行了亲子鉴定,经过鉴定之后,亲 子鉴定意见排除了梁某与梁小小的血缘关系,梁某并不是梁小小生理学上的父亲。经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之后认为,李某确实违背了婚姻关系中夫妻之间 应该互相忠实的义务,李某的行为已经对梁某的合法权利造成了侵害。法院还认为,本案 中的原告梁某因为李某对夫妻间忠实义务的违背而遭受了非常大的精神损害,据此,法院 认为李某应该对梁某所承受的精神损害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同时,梁某为其支付的 抚育费李某应当返还。原告梁某所称的经济损失即先前法院判决李某取得的房屋的房屋产 权的价值,其房款也应当由被告李某返还。在法院一审依法作出上述宣判之后,李某对一审法院的判决不服,便向一审法院的上 级法院某中院上述,理由为原判无法律依据。经审理,二审法院认为一审法院不存在违法 判决,而且原判决认定的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金钱数也未超过标准,二审法院某中级人民 法院遂作出终审判决,判决维持一审法院的原判,驳回李某的上诉。在本案当中,李某由于违反了法律规定的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忠实的义务,对另一方造 成了比较严重的精神伤害,李某为此承担了相应的法律责任。何为夫妻的忠实义务;违反了忠实义务所带来的伤害是否需要进行一定的赔偿呢;赔 偿的范围又是如何认定;而通过民法通则,新婚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法的关于新婚姻法 的有关适用问题是否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些精神赔偿问题?案例二王某与宋某相识并于 1995 年登记结婚,婚后育有一子。为了让自己的婚姻 家庭更加美好,防止夫妻当中的一方背叛另外一方,夫妻双方经过平等的协商之后于 2004 年签订了“夫妻忠诚协议书”,按照“协议”的约定,夫妻双方在结婚之后必须互爱互敬、 夫妻之间必须互相忠诚,同时对子女也必须有相应的责任意识、责任行为。如果其中的一 方背叛了另外一方,就得自愿放弃对儿子的抚养权,支付抚育费,并且“协议”还约定, 背叛了夫妻间忠诚义务的一方必须赔偿另外一方精神损失、名誉损失费共计 30 万元人民 币。这样的一纸“夫妻忠诚协议书”,并没有约束住对方的心。在协定签订之后的夫妻关 系存续期间,王某和其他异性发生了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并且王某的出轨行为还被宋某知 晓。而在 2008 年,王某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判令解除和 宋某的婚姻关系。此时,宋某向法院提起了反诉,理由为对方已经违背了经过双方公平协 商而签订的“夫妻忠诚协议书”,据此,反诉要求王某向宋某支付 30 万元的违约金,并且 要求法院判令儿子的抚养权归自己,同时由对方支付对儿子的抚养费用,对夫妻双方婚姻 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的时候要按照有利于自己的原则进行。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院根据宋某的申请调取了关于王某本人以及与其发生不正当 关系的曹某的说明各一份,说明中显示王某通过网络聊天认识了曹某并与其发生了性关 系。受诉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审理之后认为,王某、宋某之间的夫妻感情已经破裂,因此 判决支持双方解除婚姻关系,而且,基于尊重孩子本人的意见,其子女由宋某抚养,王某 支付抚育费。王某在和曹某交往中发生了性关系,并且曹某作为第三人明知王某为有妇之 夫,因此法院还认定,原告王某和第三者曹某两人的行为违反了婚姻法规定的夫妻之间应 该相互忠诚的义务,对王某、宋某之间的感情破裂、婚姻破产负有责任。对于王某、宋某 所签订的“夫妻忠诚协议书”并未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不仅如此,还和婚姻法所规定 的夫妻之间应该忠诚的义务保持一致,且王某、宋某在签订“夫妻忠诚协议书”之时均已 成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自然需要对所作出的承诺负责。在本案中,即便王某 在情节上尚未达到“重婚”以及“非法与他人同居”等这样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规定,但法律却对夫妻之间应该忠诚做出了明确规定。王某、宋某之间签订的“夫妻忠诚协议书” 约定了违约的一方必须承担 30 万元的赔偿费用,这是对婚姻法中所规定的较为抽象的夫 妻之间应该忠诚的义务的具体化,且协议书是在双方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后签订 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据此,法院判决王某向宋某支付违约金 30 万元。在这个案子里,夫妻之间的“忠诚”承诺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而且案件中的“第 三者”是否因为破坏了王某与李某的婚姻关系而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呢?案例三李某(文盲)与蒋某于 1994 年在民政局登记并领取结婚证结婚。在二人婚 后不久,李某因故不与蒋某在一起共同生活,离家外出。李某在回来之后听说蒋某已经与 自己办理了离婚手续。在 2003 年 11 月的时候,李某准备与金某结婚,金某询问李某是否 已经与蒋某办理了离婚手续。李某便托朋友向蒋某询问是否真正与其办理了离婚手续,而 后李某得知蒋某确实与其办理了离婚,便告知金某。李某与金某于 2003 年领取了结婚证, 后金某由于与李某感情不和,便向法院提起了离婚诉讼,被法院判决不许离婚,金某便自 诉要求追究被告人李某的重婚罪。1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我国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度,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 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构成重婚罪。要认定重婚罪,不但要求该重婚者有重婚的这一 事实,还要求其具有重婚的故意。即使被告人李某与蒋某在双方离婚后未办理离婚手续而 又与金某结婚,形成了双重婚姻,但是被告人李某并不知情,而且他通过蒋某的告知验证 了双方的婚姻关系已经解除后,才与金某领取了结婚证,李某并没有重婚的故意,因此李 某的行为并不构成重婚罪。2故宣告李某无罪。这件案子在审理过程中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 11 条第三款中指出,“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是办理离婚登记的必要材料。被 告人李某并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已经与蒋某办理了离婚手续,而又与金某登记结婚,其已经 形成了双重婚姻,故其行为构成了重婚罪;而另一种观点认为,李某虽然在没有与蒋某办 理离婚手续前又与金某结婚,实施了重婚行为,但其在于金某结婚前,通过询问认为自己 已经与蒋某离婚,并托人去蒋某家里证实,在得到蒋某明确告知后,才与金某结婚,其并 没有重婚的故意,其行为不构成重婚罪。二、争议问题以上案例中所提到的争议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夫妻忠实义务的界定问题和违反夫妻1/info/hunyin/lihunshouxu/2007042020028.html. 2/xsbh/xsfg/201203/1627686.shtml.忠实义务的损害赔偿问题。(一)夫妻忠实义务的界定问题对于夫妻忠实义务的界定上,涉及到的问题是法定忠实义务和约定的忠实义务(即夫 妻之间的“忠诚”承诺书)分别是如何界定的、约定的忠实义务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以及关 于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表现形式,例如重婚等,都是如何界定的。(二)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损害赔偿问题违反了忠实义务需要有过错方对无过错方进行一定的损害赔偿,那么违反夫妻忠实义 务的赔偿问题到底该如何判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又是如何规定的?而通过民法通则,新婚 姻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法的关于新婚姻法的有关适用问题是否可以有效的解决精神损害 赔偿方面的问题呢?而且在赔偿义务人方面,例如案件中的“第三者”,是否因为破坏了 王某与李某的婚姻关系而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呢?针对以上问题,在以下文章中将做具体的阐述。第二章夫妻忠实义务的法律界定一、夫妻忠实义务的核心概念夫妻,是指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为目的的依法结合的伴侣。男女因为结婚而成为夫妻, 双方具有特定的身份,与其他两性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夫妻是以家庭的方式组成社会重 要的一环,对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起着深远的影响。3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夫妻 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否,也会深刻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义务,一共有两个意思:一是,与权利相对,是指政治上、法律上、道义上应尽的责 任。康有为 在大同书甲部第四章写到:“若夫应兵点籍,则凡有国之世,视为义务。”4 二是,指不要报酬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社会 关系,按维系方式的不同,所有社会关系可以分为亲戚关系、朋友关系与同事关系;按社 会领域的不同,所有社会关系可以分为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而所有社会关系 的核心内容都是价值关系或利益关系,即在所有的社会关系中,任何人一方面应该进行一 定的价值付出,另一方面又应该得到一定的价值回报。5本研究中所指的义务是夫妻关系 中的义务。夫妻忠实义务,即贞操义务,夫妻双方在共同生活中应当互相踏实以维护婚姻关系的 专一性和排他性。6夫妻忠实义务目的是要保护被侵权者的利益,夫妻双方都必须对爱情 专一、对感情忠诚,要互相忠实于对方。夫妻忠实义务强调男女平等,也就是说,不管是 男方还是女方,只要是存在有悖于法律的行为,惩治办法是相同的。夫妻忠实义务包括法定忠实义务和约定忠实义务。 法定忠实义务。我国婚姻法第四条、第四十六条对婚姻关系中双方的忠实义务进行了规定,规定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忠实,对由于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导致 婚姻关系破裂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得到相应的损害赔偿。约定忠实义务。约定忠实义务,即夫妻间的忠实协议,是婚姻双方约束婚内相互忠诚 的契约,现在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夫妻关系中。7在案例二中,夫妻双方签订的 “夫妻忠诚 协议书”就属于这种约定的夫妻忠实义务。但是,这种未经公证的“协议书”是否具有法 律效力呢?在实践中,关于夫妻之间的承诺书、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问题还存在着很大的争3/link?url=rEhBLiaLL553t7HRLdF34poegRm0CLcWZ9tNAOmNCVS20HvNEx3_dQoRSCcnEEuZ. 4曾娟:马克思主义之义务论,载理论前沿2013 年第 3 期。 5/link?url=Asjs64FilgPioYF3r33h_pRQRy9gII46f8gUqX9BIFqD7EkxwqHBAAZCAuf7fN_h. 6/link?url=i1S_iEcRR4oZem55tSSQ8cut15DZZ7FDbXTNaNjZBQ60T9zB9peWRaHU6oEa994RvCJ1qQhCV0fCSmyIL0tIxa.7胡永军:夫妻签忠诚协议 丈夫出轨遭索赔点评。议,很多法院对这类案件的判决结果也不是非常的统一。很多专家与法律实务人士认为夫 妻之间的互相忠诚并不是强制性的法定义务,而且承诺书、协议书损害了当事人作为公民 的基本人身自由,他们认为这些承诺书、协议书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是,也有很多支持 者充分肯定了夫妻之间的约定忠诚义务,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法理上均应当予以认可。二、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表现形式重婚,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同时和两个以上的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 婚的行为,构成重婚。重婚是一种违法行为,它直接破坏了一夫一妻制,严重违反了夫妻 忠实义务。重婚包括法律名义上的重婚和事实上的重婚。法律名义上的重婚,指的是一个人同时 和两个以上的人登记结婚便构成重婚。而在实际生活当中,事实上的重婚才是重婚的主要 形式,因为法律上的重婚是可以避免的。新婚姻法对重婚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主要是:第一,禁止重婚,重婚属于违法行为; 第二,对于重婚构成刑事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三,对于重婚者的另外一方起 诉要求离婚的,如果法院经过主持调解无效的,法院应判决准予离婚;第四,由于一方的 重婚而导致离婚的,没有过错的一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在分割共同财产的时候有权要求 多分。在案例三中,被告人是否具有重婚罪的情节引起了人们的深思。笔者比较赞同第二种 观点,即重婚不仅要有重婚的事实,还要有重婚的故意。本案的关键在于重婚罪的认定与 重婚行为的界定并不相同,刑法上要求的对于重婚罪的认定,不但要求重婚者有重婚的行 为和事实,而且要求重婚者具有重婚的故意。本案中,被告人李某的行为,从主体上讲, 李某符合重婚罪的主体要件,即“有配偶”,但从主观上来说,被告人并没有重婚上的故 意,并且是充分证实了前妻确实与其办理了离婚手续后,才与其他人结婚。同时,李某作 为一个没有文化、不能充分了解离婚程序和需要办理离婚手续的认知能力的人,其理解程 度能去证实与前妻是否办理了离婚手续已属难能可贵。因此,笔者认为案件中的李某的行 为不属于重婚。姘居,又称“有配偶与他人同居”,就是非正当的男女关系。该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 姘居双方至少一方有配偶;2.姘居需要男女双方共同居住,并具有一定的公开性,但不以 夫妻名义,这一点区别于重婚;3.双方共同居住要有一定的时间,即持续、稳定的共同居 住。妍居同样是有悖于法律规定的夫妻义务。当前的社会上,所谓养情人、小三、包二奶等现象客观存在,这些行为的存在严重败坏了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危害性,非常容易导致家庭的破裂,从而产 生诸多问题。姘居行为的危害性非常大,是被法律所禁止的。按照我国公安部门的相关规 定,发现有姘居行为的人,公安机关可以责令立即结束姘居行为,如果是屡教不改的,姘 居者所在单位可以给予其行政处分,或者可以由公安机关对非法姘居行为人给予治安处 罚。为了有效打击非法姘居的行为,我国对公务人员的姘居行为规定了专门的处罚规定, 比如,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中就对此做出了规定。除了姘居之外,通奸也是目前社会上存在的现象。所谓通奸,是指双方或者一方有配 偶的男女和其他人自愿发生的暂时的非正当的男女两性关系。通奸虽然也包含“有配偶者 与他人有婚外性行为”之义,但通奸的双方,对外不以夫妻名义,对内不共同生活,其行 为具有隐密性、非持续性等特点。通奸,该行为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故意,即双方均明知对方有配偶,或者明知双 方均有配偶,仍然和对方发生了非正当的男女两性关系。通奸的行为是非法行为,对合法 的婚姻关系产生了妨碍,是对一夫一妻制的严重践踏。8与重婚等违背夫妻忠诚义务的行 为一样,通奸行为产生的社会危害性极大,严重践踏了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对我国 社会民众婚姻家庭产生极大破坏,严重影响家庭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不稳 定、不和谐必定给社会和谐稳定造成危害。因此,通奸行为被我国法律所禁止,属违法行 为,对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通奸的,更是要按照法律规定给予必要的组织纪律处理。在案例一当中,笔者认为女方即李某构成通奸的这种行为。虽然李某声称自己是被强 暴才生下女儿梁小小,但是最后法院根据相关事实法律认定李某声称的梁小小为被人强奸 所生并非事实。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当中,通奸行为和人们平常所称呼的第三者之间存 在许多相类似的地方,通奸行为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情感关系,还包括了和自己的配偶之外 的其他人产生的非正当两性关系。在二十世纪的是50年代、60年代,通奸行为长期被作为 犯罪行为处理,但随着人的观念的改变,社会对通奸行为的看法有所改变,目前我国刑法 并未规定相应的“通奸罪”,也就是说通奸行为不再构成犯罪,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 通奸行为是法律不禁止的,相反地,我国对通奸行为并未以刑法予以规制,但是按照婚姻 法的规定,通奸行为依然属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嫖娼,指的是不认识的异性之间以金钱或者财物为前提而发生性关系的一种行为。在 我国的刑法中明确规定了严禁嫖娼。嫖娼与卖淫是共同产生并且相互依存的现象,具有相 同的社会危害性。8黄蕾、俞来德:论夫妻忠实义务,载政治与法律2007 年第 6 期。三、法律规定夫妻忠实义务的价值(一)健全完善了法律制度,弥补了婚姻家庭制度的空白我国于 50 年代和 80 年代颁行的婚姻法当中,虽然规定了有关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精 神损害赔偿等方面的简要内容,但仅这仅体现为一种立法上的精神,缺乏具体的内容规定, 导致司法实践当中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实施。其原因为:第一,我国婚姻法的制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导致了在立法中对婚 姻内部关系的调整有所忽略;第二,当时的立法无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计划经 济体制的影响下对个体权利义务缺乏充分的关注;第三,我国民众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 认为“家丑不可外扬”,对婚姻法中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损害赔偿等方面的规定有所欠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念也产生了极大转变,夫妻之间相互不尊重、 相互不忠实的情形有所增多,致使人们也越发重视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2001 年修订婚姻法时,对夫妻之间的忠实义务做出了明确规定,弥补了法律上的 空白。在法律不断健全完善的基础上,我国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法规、规章和 行政制度中均规定了夫妻相互忠诚的义务,同时规定了违反夫妻之间相互忠诚义务的惩戒 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夫妻忠实义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二)使我国的婚姻法与国际接轨二战后,世界各国逐步认识到婚姻家庭立法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了此方面的立法,也 更加重视和强调了夫妻之间相互忠诚的义务。为此,法国民法典、意大利民法典等 均规定了对违反夫妻忠诚义务一方的惩戒措施。我国的法治建设本来就比较落后,需要吸收和借鉴外国有用的立法经验,为完善我国 的法制建设添砖加瓦。正如前所述,设立夫妻忠实义务所需的国内经济、文化等方面条件 都已趋成熟,国外又有这方面经验的总结,里应外合自然产生了夫妻忠实义务的法条规定。 也只有这样,我国的婚姻法才能与国际接轨。我国已经签署了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 歧视公约以及行动纲领等国际条约,就应该以实际行动来对待向国际上做出的承诺。(三)是维护家庭和谐的现实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民众的思想观念总体上实现了更大的解放,促进了广大人民 群众思想意识的提高。与此同时,社会现实中包养情人、婚外恋、通奸等行为也普遍存在,从而导致了婚姻关系的混乱,对家庭的和谐稳定造成了极大破坏,离婚率居高不下就是明 证。家庭的不稳定、不和谐,给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巨大隐患,为此,亟待需要通 过法律途径予以规制,健全完善离婚诉讼损害赔偿制度,已经成为维护家庭和谐的现实需 要。婚姻法中规定的夫妻双方的忠诚义务是道德的一种诠释。忠实是存在于家庭中最 重要的一项义务,而通过法律来进一步约束这种道德义务,能够更加有力的保护家庭婚姻 关系。一个破碎的家庭或许对这个社会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种风气在这个社会上肆 意流行,就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四)是婚姻稳定、家庭和睦的主要因素婚姻是幸福爱情的归宿,也是一个家庭组成的开端。婚姻的稳定直接的决定了家庭的 和睦,而夫妻双方的互相忠诚则保证了一份婚姻的稳定。在现实中,我们都会羡慕一些金 婚,钻石婚这种一起走过几十年风雨的婚姻,这就是忠诚这种道德所带来的幸福。因此, 婚姻的真正稳定,家庭的真正和睦是要双方去维系的在婚姻家庭关系中,如果夫妻之间的任何一方违背了忠实义务而被对方知道,可能造 成家庭的“破产”,面对和自己朝夕相处的配偶违背了法律上规定的夫妻间忠诚义务,往 往会令无过错一方“火冒三丈”,一怒之下容易导致家庭的分裂。即便部分家庭在其中一 方违反夫妻间忠诚义务之后没有导致离婚,但是,无过错的一方往往对有过错一方的行为 难以释怀,为今后婚姻关系的和谐埋下隐患,甚至会造成自杀、报复杀人等极端恶劣的刑 事案件的发生。(五)有利于夫妻双方子女的健康成长在案例一当中,我们看见了一个家庭的悲剧。一份失败的婚姻,养育了几年的女儿却 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对梁某的遭遇我们都会深感同情,同时我们也会陷入深思。子女的 健康成长需要的是一个健康的家庭,父亲或者母亲犯下的错误,却要由子女来承担,这会 对子女的成长有不可磨灭的阴影。看看现在社会中的那些单亲的子女,性格内向、孤僻的 占大多数,有很多甚至否定自己,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违背夫妻忠实义务的行为导致了 子女不能健康的成长,难道这就是这些子女的父母所希望见到的吗?第三章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法律后果一、构成请求离婚的条件按照现行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夫妻当中的一方可以要求离婚,此时可由相关部 门进行调解。同时,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离婚,对于当事人起诉要求离 婚的,人民法院必须对案件进行调解,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可以依法作出判决。9婚姻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的;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因感情不 和分居满两年的;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况。可见,配偶一方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 同居,是法院判决准予离婚的法定理由,受害方可以请求离婚,同时也是让过错方承担不 利的法律后果。10二、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损害赔偿(一)赔偿义务人1.过错方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即由于配偶一方有重大的违背夫妻 忠诚义务或者其他重大过错而导致婚姻关系破裂的,如男女当中的一方重婚,或者有配偶 者一方和他人同居,11或者由于虐待、遗弃和家庭暴力等行为而导婚姻关系破裂的,法律 基于维护无过错一方的权益考虑,无过错的一方有权要求过错方给予自己损害赔偿。很显 然,按照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违反夫妻之间忠诚义务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须向无过 错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此处的损害赔偿责任是对夫妻双方当中无过错的一方被侵害的婚姻权利的一种救济, 责令过错方承担民事责任,对无过错方身心伤害给予及时救济,在最大限度上维护了当事 人的权利并体现法律的公正。122.第三者根据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违反夫妻忠实义务损害赔偿的义务人只能是夫妻中 的过错方,而排斥了婚姻当事人以外的、破坏合法婚姻关系的第三者。9刘芸:新弱者保护功能之评析,载温州大学学报2001 年第 4 期。 10付泽:论夫妻忠实义务,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年第 6 期。 11程艳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探析,载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年 12 月。 12赵月芹:论离婚损害赔偿,载经济研究导刊2012 年第 24 期。通过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婚姻法,可以有效的保护很多的家庭。当然,一个家庭的 幸福与否不是有法律的强制规范所决定的,而是由双方感情是否坚实来决定的。当一个家 庭彻底支离破碎的时候,笔者个人觉得婚姻法就应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在对弱 势一方的保护上、孩子的抚育上,以及我们都很敏感的对第三者的责任追究上或者第三者 对受害方的赔偿上等等都应该做完善的规定。在案例二当中就出现了关于第三者这一问题。第三者是否对受害的一方具有赔偿的责 任,是否要与出轨的一方连带进行赔偿呢?根据我国侵权法的理论,第三者的行为构成侵 权要有四个要件才承担责任,即行为违法,损害的事实,因果关系以及主观过错。这一点上,笔者认为第三者应该具有一些赔偿的责任,例如赔礼道歉,或者是一些适 度的金钱方面的赔偿。然而,在对受害配偶一方的赔偿限度及范围上,究竟需要多大的力 度,这是我国婚姻法应该进一步完善的一项规定。(二)赔偿范围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由于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家庭暴力、虐待、遗 弃家庭成员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的一方有权请求对方给予自己相应的损害赔偿。按照相 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只有在法院判决准予双方离婚的情况下才能支持损害赔偿,如果法院 判决不准予离婚,或者调解不离婚,那么针对损害赔偿的请求,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最高 法院出台的婚姻法解释(一)的规定,涉及到婚姻关系中有过错一方给予无过错一方 的损害赔偿包括了精神、物质损害赔偿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于由此产生的损害赔偿按照最 高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执行。1.物质损害赔偿物质损害赔偿,顾名思义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错而导致的对他人造成的损失,加害的 一方应当依法赔偿受害一方的经济损失。目前在我国法律规定的物质损害赔偿中,现行法律对何种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做出 了明确界定,即只要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获得的相关财产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 最新的婚姻法中,婚后的一方财产收益一般被认定为共有。在离婚诉讼中,尤其是违反夫妻忠实义务的离婚诉讼,因过错方的行为给受害方带来 的经济损失无外乎是子女的抚育费。这一方面过错方支付抚育费以及照顾无过错方与子女 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对此婚姻法的第四十六条也是这么规定的。2.精神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是权利主体因其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 到损害而要求侵害人给予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13精神损害赔偿,是随着民法通则的 公布实施而在中国建立的一项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是现代民法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织部 分,是中国公民权益的拓展。14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在婚姻关系当中存在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而予以对方精 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按照最高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涉及婚姻关系中有过错一方给予无过错一方 的损害赔偿,其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不仅包括荣誉权、名誉权等纯粹的精神方面的损害, 而且拓宽到生命权、身体健康权、特定身份权、一般人格权等方面,从而使精神损害赔偿 的范围大大扩充,有利于切实保护受害一方的合法权益,为受害一方获得相应的损害赔偿 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法律依据。第二,法律规定夫妻一方有重婚、家庭暴力、遗弃、虐待、有配偶者与其他人同居等 行为条件之一的时候,有过错一方的侵权行为必须造成对无过错一方的严重精神损害,只 有如此才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如果损害达不到严重的程度,则无法获得损害赔偿。此处 所谓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具体指因为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而导致无过错一方的精神上受到了 极大的痛苦和伤害,从而导致受害人无法入睡、不思饮食、精神恍惚等严重影响生活的问 题,或者导致无过错一方患上重病,留下后遗症等情形。第三,在现实实践过程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有过错的一方的过错行为并不满足婚姻法 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条件,但是确实构成了过错行为,此时,可以选择以一般的精神损害赔 偿的规定维护无过错一方的责任。这就是说,在现实中的违反夫妻之间相互忠实的法律义 务的案件当中,婚姻家庭关系的特殊情形决定了如果过错一方的行为并未导致夫妻之间感 情破裂而导致离婚,只要夫妻关系继续存在,那么,无过错的一方就无法获得损害赔偿。 此时,由于有过错方一方的行为确实给无过错一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损害,无过错方要是 想要求有过错一方承担相应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那么在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时,可以考虑 适用最高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15如 果按照该司法解释的规定要求有过错的一方进行精神损害赔偿,那么不仅姘居、重婚等过 错行为可能需要对另外一方进行损害赔偿,嫖娼、通奸等过错行为均可以作为应该赔偿的 过错行为。而且,此时的赔偿主体由有过错的一方配偶扩大到了具有过错行为的第三人。13刘世强:精神损害纳入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的可行性探讨,载法制与经济2012 年 2 月。 14/link?url=Np1_kzzw8BqtPrbJn6qtVMoRGf8R6q_uAtz5c7BagyZFDOU0_ElFLsYNY86YKiX0. 15汪永清: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探究,吉林大学 2006 年硕士学位论文。无过错的一方,可以向其配偶提出损害赔偿,同时也可以向第三人提出损害赔偿,“小三” 也可能成为被告。3.赔偿制度在具体适用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在适用上述规定请求损害赔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按照最高法院做出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在离婚的时候,人民法院在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上要按照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来进行。也就是说,在夫妻离婚的纠纷案件中, 一方有过错、另外一方无过错的,在分割财产的时候是要按照有利于无过错一方的原则进 行的。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则取代了司法解释中“照顾无过错一方”的原则,这 是因为,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实际上就是对无过错一方的损害赔偿,本身就是有利于无 过错一方的。不仅在案件实体的处理上有利于无过错一方,而且在举证责任方面实行的是 过错推定原则,这个原则对无过错一方是特别有利的。第二,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内,和夫妻婚姻纠纷案件当中帮 助制度的执行并不矛盾。这就意味着,在婚姻纠纷案件中,无过错的一方可以同时提出损 害赔偿和要求对方给予经济帮助。因为,损害赔偿制度和经济帮助制度的目的并不相同。 损害赔偿制度是为了对无过错一方遭受过错一方的过错行为进行赔偿而规定的,而帮助制 度则是为了保护弱势一方的基本利益而规定的。第三,诉讼离婚和协议理论,都可以提出损害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