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第二学期期末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 10规划本科班城市规划原理期末总结一、 名词解释1、规划法规系统 是整个规划体制的基础,为规划行政,规划编制和开发控制提供法定依据和法定程序。2、规划行政系统 是指从国家中央政府到地方城镇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以及各个层面上机构权责的界定。法规体系由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构成。3、 规划技术系统:指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和作用,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各层面上规划编制的技术规划。4、 规划运作系统 是指规划实施操作机制的总和。包括:如何编制、编制的规定前提条件、编制过程各阶段上的条件制约规定、公众参与的过程规定等等。5、城市人口 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6、基本人口7、城镇人口2688、城市用地 是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赋以一定用途与功能的土地的统称。是用于城市建设和满足城市机能运转所需要的土地。9、规划区 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10、城市规划区 是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其他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11、城市建成区 是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有的地区。12、中心城区29113、城市建成区29114、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建筑密集,生产与生活活动过程散发出大量热量,出现市区气温比较郊外要高的一种现象15、一类用地 适于城市建设的用地,地形坡度10%以下16、二类用地 需要采取一定工程措施,才能建设的用地17、三类用地 不宜进行城市建设的用地。地形坡度20%18、城市职能概念: 指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指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19、基本职能:凡是主要为本市以外地区提供货物和服务的活动及其相应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文化教育和科研、行政、旅游业,均为城市形成、发展的基本因素,并相应产生城市的基本职能.20、非基本职能:指为本市范围服务的活动,凡是由于城市形成、发展而建立的主要为本市提供货物和服务的活动及其相应的企业、事业,则属非基本因素,并相应产生城市的非基本职能. 21、一般职能:每一城市必备的职能,如为本城市居民服务的商业、服务业、建筑业、食品加工业、印刷出版业及城市公用事业、行政机关等;22、特殊职能:不可能为每个城市都必备的职能,如采矿业、各种加工工业、旅游业、科学研究等。 23、城市性质概念: 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24、用地边界 是规划用地和道路或其他规划用地之间的分界线,用来划分用地的权属。一般用地红线表示的是一个包括空中和地下空间的竖直的三维界面25、用地面积 是规划建设用地边界线围合的用地水平投影面积,是确定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容量所依据的面积;26、征地面积 是土地部门为了征地划定的征地红线围合而成。 Ap Ag(p316图14-2-2)27、代征面积28、用地性质:概念:各类用地所规定的使用用途29、土地使用兼容性:概念:同一地块上多种性质综合使用的允许与否。 同一土地,使用性质的多种选择与置换的可能。30、容积率(FAR) 又称楼板面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是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之和Ar与地块面积Al的比值。 FAR=Ar/Al (万万 )31、 绿地率:概念:绿地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占该块用地面积的比例绿地率=(地块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地块面积)10032、建筑密度v 概念: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地面积占用地面积的比例,反映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计算公式:建筑密度=(用地内所有建筑基底面积总和/用地面积) 100%33、建筑限高 指建筑物室外地面到其檐口(平屋顶)或屋面面层(坡屋顶)的高度。34、建筑后退 指在城市建设中,建筑物相对于规划地块边界的后退距离,通常以后退距离的下限进行控制。 包括建筑后退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建筑后退河道蓝线、绿线、黑线、紫线等。35、红线u 用地红线: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 u 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u 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36、建筑间距 指两栋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37、公共服务设施 是保障生产、生活的各类公共服务的物质载体。分两类:城市总体层面落实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城市居民基本物质服务与文化生活需要。38、日照标准: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日照时间的最低日照质量作为该地区的标准,每一户住宅的日照不得低于该标准。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住宅为保证后排在规定的时日能够获得所需的日照量(日照标准)而保持的一定间距,这个间距称为日照间距。 日照量日照时间日照质量。 日照时间 是建筑物在规定的某一日内受到日照时数为计算标准的。日照质量 是指每小时室内地面和墙面阳光投射面累计的大小及阳光中紫外线的效用。39、路幅宽度,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是道路横断面中各种用地宽度的总和。40、道路宽度 只包括车行道与人行道的宽度,不包括人行道外侧沿街的城市绿化等用地宽度,由道路的功能来决定41干道网密度36842、住区:是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43、居住小区44、居住组团38745、居住综合体38746、居住综合区38747、套型48、套型比(户室比)30349、郊区化50、城市开敞空间二、简答题1、城市化进程表现为(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2)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不断变化(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呈正比(4)城市化水平高,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成果2、文艺复兴时期城市规划的特点:1、轴线构图被广泛应用;2、重要建筑物属于教皇,放在城市广场周围,成为城市中心;3、建筑的体积构图受到强调;4、多数教堂采用单一的空间模式 具有纪念碑的性质。3、田园城市的主要内容n 城市与乡村结合,城市周围永久性地保留绿地 城市土地归城市机构的思想n 城市经济改革方案:城市经费从房租中获得 田园城市的规划图解方案n 田园城市发展到规定人口,在附近建一个相同的城市4、雅典宪章的内容n 提出城市规划应与周围地区整体考虑n 提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城市的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憩、交通n 认识到城市中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城市规划的基础n 思想方法是建立在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n 指出城市发展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n 对居住问题,认为居住为城市的主要因素,建议居住区要用城市中最好的地段。n 对工作问题,建议有计划地确定工业与居住的问题。n 建议新建居住区要多保留空地,旧区已坏的建筑物拆除后辟为绿地,要降低旧区的人口密度,在市郊保留良好的风景地带。n 对城市道路宽度不够,认为局部放宽、改造不能解决,应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车辆的行驶速度是道路功能分类的依据;要按调查统计的交通资料来确定道路的宽度。5、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n 城市全球化 区域一体化 信息网络化 全球城市化6、城乡规划体制构成 规划法规系统 规划行政系统 规划技术系统 规划运作系统7、我国的立法形式 宪法 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委员会制定 行政法规专指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律规范 地方性法规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等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人民政府制定其行政范围内普遍适用的规则 技术标准我国实行技术标准的管理、技术标准的制定属于技术立法的范畴8、 从属法规与专项法规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部门规章 地方政府规章 城乡规划技术标准(规范)9、规划依据 2.1上位规划 依法制定的上一层次规划的控制力大于下一层次规划,城乡规划的制定必须以上一层次的规划为依据 2.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城乡规划法第五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相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2.3城乡规划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规范) 2.4国家政策 2.5城市政府及其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10、城市环境组成11、城市环境容量包括:12、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1、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13、基本资料内容(1)城市勘察资料(地质资料)(2)城市测量资料(3)气象资料(4)水文资料(5)城市历史资料(6)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等等(7)城市人口资料(8)自然资源资料(9)城市土地利用资料(10)工矿企事业单位现状及规划资料(11)交通运输资料(12)各类仓储资料(13)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科技、文教、卫生、商业、 金融、涉外等机构以及人民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料(14)建筑物现状资料(15)工程设施资料(市政工程、公用设施现状资料)(16)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古迹、优秀近现代建筑等资料(17)城市人防设施及其他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资料(18)城市环境资料14、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主要任务: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并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依据。主要内容:1.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 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3. 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4. 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5.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6. 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7. 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8. 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9. 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15、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内容:城市、镇的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布局、综合交通体系、禁止、限制和适宜建设的地域范围,各类专项规划等。规划区范围,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水源地和水系,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环境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等内容。16、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内容1.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2.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和利用的综合目标,提出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3. 预测城市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4. 提出重点城镇的发展定位,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的控制范围5. 确定市域交通发展战略6. 划定城市规划区7. 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建议17、城市、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城市规划区范围v 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v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v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v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v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目标v 城市防灾工程18、近期建设规划的内容:19、修建性详细规划内容v 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v 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v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v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v 工程管线规划设计v 竖向规划设计v 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20.城市用地的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n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n 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n 城市市区土地属国家所有n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n 所有权与使用权可以分离21、地形条件对规划与建设的影响: 影响城市规划的布局、平面结构形态和空间布置 影响城市竖向设计及制高点选择、处理 小气候的影响 坡度的影响 其他方面的影响22、用地选择的影响因素:20623、确定城市性质的依据和方法v 城市的宏观影响范围和地位v 城市的主导产业结构v 城市的其他主要职能和特点24、城市功能的多元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综合服务功能; 2、社会再生产功能; 3、组织管理、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 4、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的集聚与辐射功能。25、城市布局形态的不同类型1、集中式布局 各项主要用地集中成片。城市建成区主体轮廓长短轴之比小于4:1,是长期集中紧凑全方位发展状态,其中包括若干子类型如方形、圆形、扇形、网格状,环形放射状等。城市往往以同心圆式同时向四周扩延。2、分散式布局 组团状、带状、星状、环状、卫星状、多中心与组群城市26、城市总体的布局的基本原则立足区域、讲求整体节约紧凑、强化结构远近结合、弹性生长保护环境、突出特色27、城市总体布局中城市发展方向确定v 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v 尽量少占耕地农田v 保护自然和历史资源v 满足重大建设项目的要求v 要为城市合理布局和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28、方案比较的内容28829、总体规划编制内容1、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2、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3、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4、中心城区规划的编制5、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30、四线29731、控制性详细规划概念及内容: 以土地使用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发的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包括:土地使用控制、 建筑建造控制、 环境容量控制、 市政公共设施控制、 交通行为活动控制32、控规指标确定方法30433、控规现场踏勘调查应收集的资料30334、规划控制体系包括6个方面:土地使用 环境容量 建筑建造 城市设计引导 配套设施 行为活动35、用地面积确定的原则v 用地面积与用地边界的四至(道路、河流、行政边界、各种控制线)范围有关v 考虑用地的使用性质v 考虑土地价值的区位级差v 考虑不同的开发模式v 对用地边界和用地面积的调整36、 地形条件对规划与建设的影响: 影响城市规划的、平面结构形态和空间布置 影响城市竖向设计及制高点选择、处理 小气候的影响 坡度的影响 其他方面的影响37、用地边界的划分原则v 根据总体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根据用地部门、单位划分地块;v 以单一性质划定地块 v 建议有一边和城市道路相邻;v 结合自然边界、行政界线划分地块;v 考虑地价的区位级差;v 地块大小应和土地开发的性质规模相协调开发;v 文物古迹风貌保护建筑可单独划块,不再给定指标;v 地块划分满足“专业规划线”的要求(p317表14-2-1) v 地块划分应尊重地块现有的土地使用权和产权边界。38、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1.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 , 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要素。2.对城市规模的影响u 对工业的性质与规模有很大影响。 u 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有交通条件保证,而大量流动人口及服务人口是形成城市规模的主要因素之一。 u 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主要交通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所在城市的人口与用地规模。 3.对城市布局的影响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u 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干道的走向。 u 对外交通用地布置,如铁路路线的走向、港口选址、岸线位置的均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u 城市面貌的反映。对外交通是城市的门户,在沿线以及车站码头附近,均代表了城市的主要景观。 u 城市干道系统则是城市的骨架,更影响到城市的主要景观 39、城市与城市交通发展的关系:36440、影响住区规模的主要因素o 公共服务设施的经济性与服务半径o 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o 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o 其他影响41、按公共设施的使用性质分类 教育 医疗卫生 文化体育 商业服务 金融邮电 社区服务 市政公用 行政管理42、画用地平衡表43、城市用地评定将城市用地分为哪三种类型,各类用地类型含义是什么?44、仓储用地布置的原则 45、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概括为“一化二系三结构”是什么含义?46、现代交通发展趋向的特点是什么? 47、工业用地的具体要求是什么?48、城市总体规划布局的含义及其基本原则是什么?三、计算题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住宅平均层数(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总基底面积住宅建筑净密度(%)住宅总基低面积住宅用地面积住宅建筑面积净密度(m2/hm2)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用地面积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m2/hm2)住宅总建筑面积居住用地面积人口净密度(人/hm2)规划总人口住宅用地面积人口毛密度(人/hm2)规划总人口居住用地面积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例1已知某居住小区规划用地面积为90公顷,规划建筑高层、小高层、多层、3层别墅等住宅和配套设施等,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约为70万,公共建筑6万。计划各类建筑及其控制指标如下表所示。求住宅平均层数、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容积率、建筑总造价。建筑类型总建筑面积()每造价(元/)3层别墅式住宅300,0004,0006层住宅120,0003,5009层小高层住宅180,0003,50020层高层住宅100,0003,200公共建筑60,00010,000解:1、基底面积: 3层:300000 /3 = 100000 6层:120000 /6 = 20000 9层:180000 /9 = 20000 20层:100000 /20 = 5000基底总面积 = 100000 + 20000 + 20000 + 5000 = 1450002、平均层数: 700000 /145000 = 4.83层3、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70/90=0.784、容积率:(70+6)/90=0.855、建筑总造价 = 30*4000 + 12*3500 + 18*3500 + 10*3200 + 6*10000 = 31.7亿元 例2已知某居住小区规划用地面积为50公顷,规划建设高层、小高层、多层住宅和配套设施等,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约为49万,公共建筑4.2万。计划各类建筑及其控制指标如下表所示。求平均层数、住宅用地控制面积、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面积毛密度和容积率。建筑类型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净密度控制指标()住宅面积净密度最大控制指标(万/ha)6层住宅120,000251.609层小高层住宅270,000201.9020层高层住宅100,000163.30公共建筑42,00030答:1、基底面积 6层:120000 /6 = 20000 9层:270000 /9= 30000 20层:100000 /20 = 5000 基底总面积 = 20000 + 30000 + 5000 = 55000 2、平均层数: 490000 /55000 = 8.9层3、住宅用地面积 6层:20000 /0.25 = 80000 9层:30000 /0.20 = 150000 20层:5000 /0.16 = 31250 住宅用地总面积 = 80000 + 150000 + 31250 = 261250 4、住宅用地指标:261250 /490000 = 0.5335、住宅面积净密度 6层:12 /8 = 1.5(万/ha) 9层:27 /15 = 1.8(万/ha) 20层:10 /3.125 = 3.2 (万/ha)6、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49 /50 = 0.98(万/ha)7、容积率 = (49 + 4.2)/50 = 1.064例3:已知某居住组团规划用地面积为10公顷,拟建设小高层、多层低层别墅住宅和配套设施等,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约为8.4万平方米,公共建筑5000平方米。计划各类建筑及其控制指标如下表所示。求平均层数、住宅用地控制面积、住宅用地指标、住宅面积净密度、住宅面积毛密度、容积率、建筑总造价。建筑类型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净密度控制指标()每造价(元/)2层小别墅12,000306,0006层住宅18,000255,0009层小高层住宅54,000204,000公共建筑(2层)5,0002510,000答:1、基底面积 2层:12000 /2 = 6000 6层:18000 /6 = 3000 9层:54000 /9 = 6000 基底总面积 = 6000 + 3000 + 6000 = 15000 2、平均层数: 84000 /15000 = 5.6层3、住宅用地面积 2层:6000 /0.3 = 20000 6层:3000 /0.25 = 12000 9层:6000 /0.2 = 30000 住宅用地总面积 = 20000 + 12000 + 30000 = 62000 4、住宅用地指标:62000 /100000 = 0.625、住宅面积净密度 2层:1.2 /2 = 0.6 (万/ha) 6层:1.8 /1.2 = 1.5 (万/ha) 9层:5.4/3 = 1.8 (万/ha)6、住宅建筑面积毛密度:8.4 /10 = 0.84(万/ha)7、公共建筑占地面积 =(5000/2)/0.25 = 10008、容积率 = (8.4 + 0.5)/10 = 0.899、建筑总造价 = 1.2* 6000 + 1.8* 5000 + 5.4* 4000 + 0.5*10000 = 4.28亿元 四、案例分析题实例一 我国某大城市,市域内北部为丘陵地区,南部为平原地区,市域范围内现状有两个主要城市Y、Z两城市相距约60km,另外有若干中小城市。城市Y为市域的中心城市,规划人口规模100万,城市Z为临海的港口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40万,其他的中小城市人口规模为10-20万不等,现状有一条国家级的高速公路南北向穿过市域,为协调市域城镇发展,配合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了以石化为主的工业区A,以电子为主的工业区B,区域性物流园区C 及4D级新机场等的规划布局意见,同时还规划了环形高速公路等内容。 根据提供的规划示意图,指出该规划在项目布局和道路交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答:存在的主要问题:1、石化工业不靠近港口(1分)和铁路(1分),交通运输不便(1分),而靠近水库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1分)。2、区域性物流园区距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太远,布局不合理(1分)。3、机场未选址在城市YZ之间(1分),不利于区域基础设施的共享,不便Z市利用机场(1分)。4、城市Y Z之间没有高速公路联系(2分),而若干中小城市之间却用高速公路相连不合理。实例二 某城市位于丘陵地带,背山面水。图示桥一A1为现状桥梁,桥二A2为在建项目,城市政府已批准工业新区近期建设开发,并已批准修北路L1。目前,政府为启动新区准备开发集中居住用地,打通有关道路,现有居住1 B1 ,居住2 B2,居住3 B3 三处选址方案,另有打通中路L2 和南路L3的方案,请从土地利用,地形条件,居住环境,建设条件等方面分析,确定居住用地和打通道路的最佳组合,说明理由。 宜选用打通南路道路方案和居住3选址方案。(2分)理由如下: 1 打通中路需占用部分基本农田(1分),相比较之下打通南路不存在这个问题。 2居住2小区所在位置与现状城市之间被铁路分隔,建立交通联系需要穿越山体,(1分)居住1占用基本农田和林地,且距离在建工业区较远。(1分) 选用居住3对现状坡地稍加改造后有以下好处: 1 利用地形结合住宅区附近的东湖,有利于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1分) 2位于城市上风向,空气质量好(1分) 3东北部山体自然将工业区和铁路对住区的影响隔离(1分) 4 与工业区联系方便(1分)实例三 1、某地级市总体规划确定,主城区在现状基础上仍分为5个组团,该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3条河流,主导风向东北风,主城区现状常住人口60万人,规划为90万人(见现状和规划示意图)。规划要点: 1、城市性质:省城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基地。 2、总体布局:为“二主三副”的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检测卷含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综合类岗位“校园引才”37人笔试备考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引进和事业编工作人员考试笔试试卷【附解析】
- 2025内蒙古霍林河机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拟录用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100MW300MWh构网型电化学独立储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拿地立项申报
- 2025年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协同物流与智慧物流产业政策解读报告
- 合肥市S社区“三社联动”:运行机制、困境与突破路径研究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预测复习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拟卷包带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查房2021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导论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新课标重点知识整理
- 第26届北京市高中力学竞赛决赛试题
- 中成药合理应用专家讲座
- 清梳联设备及工艺流程
- 手性新药的注册要求
- 图形创意设计的课件完整版
- SH/T 0660-1998气相防锈油试验方法
- GB/T 4956-2003磁性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覆盖层厚度测量磁性法
- 第三、四章-证据的分级、来源与检索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