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行业的福利腐败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doc_第1页
垄断行业的福利腐败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doc_第2页
垄断行业的福利腐败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doc_第3页
垄断行业的福利腐败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doc_第4页
垄断行业的福利腐败问题及对策分析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UNANUNIVERSITY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垄断行业的福利腐败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生姓名:蒋雪琴学生学号:S11272058专业班级:行政管理2018级2班学院名称:法学院指导老师:蒋嵘涛8 / 8摘要:腐败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现象,由来已久,也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由于转型期体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监督制约不得力,政治体制改革不同步、思想道德观念缺失,腐败现象“频发”,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广泛领域。“福利腐败”作为一个新名词被公众广泛认知始于2006年的两会,在这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温克刚尖锐地指出,在公立医院、电力燃气供水系统、电信部门、铁路民航等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福利,其实质就是一种腐败。本文将系统地分析其表现、本质、成因及针对性防治对策。关键词:垄断行业; 腐败;福利腐败Abstract:Corruption as a social phenomenon, has also been long-standing, widespread concern of social hot issues. As the transition of system not perfect, imperfect legal system, supervision and restriction are not effective, political system reform is not synchronous, moral ideas, lack of corruption, frequent, has penetrated into the political, economic, ideological and other fields. Welfare corruption as a new term was widespread public perception began in 2006 with the NPC and CPPCC, on this conference, CPPCC member Wen Kegang pointed out that, in a public hospital, electricity gas supply system, telecommunications, civil aviation, railway departments monopolized industry exists in every kind of welfare, its essence is a kind of corruption. This paper will systematically analyze its performance, nature, cause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Keywords:Monopoly industry。 Corruption。 Welfare corruption一、 福利腐败的本质分析福利腐败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型行业腐败现象之一,它主要发生在一些国有垄断行业中,且以集体“福利”的名义为幌子,人们通常也很难将它与真正的福利行为区分开来,因此,其中造成的腐败问题长期以来不为人所注意,是一种隐性腐败。这种特殊的腐败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呈多样化、公开性,行业企业内正式员工普遍享受“免费的午餐”,这是最典型的“福利腐败”,也是媒介披露最多的。例如,公交职工免费乘公交车,铁路职工免费乘火车,电力职工免费用电,银行职工免息贷款,教师子女低分入学,电信职工免费通话,医院职工看病不用挂号等。 目前对于福利腐败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很多媒体认为“福利腐败”,是指一些垄断性行业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在福利的名义下形成的行业腐败现象。例如地铁职工免费乘车、电信职工免费打电话、电力职工免费用电等等。新京报2006年7月1日社论说福利腐败即“一些垄断性行业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在福利的名义下形成行业腐败现象。”。 新京报2006070学者辛鸣在“福利腐败”的经济分析与社会政治考量(理论与参考,2006年第10期 辛鸣.“福利腐败”的经济分析与社会政治考量J.改革纵横,2006(8认为,福利腐败是一些垄断性行业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在福利的名义下形成行业腐败现象。还有的学者认为福利腐败(或称垄断福利是指电力、燃气、供水、电信、公交、铁路、民航、医院等垄断行业,利用资源优势向本行业内部职工提供有违公共资源平等分配的“福利”。福利腐败一般划分为两类,一是指电力、石油、银行、电信等国有垄断企业,员工除了得到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工资外,还可享受到住房、旅游、医疗等方面的福利,因而使其总收入远高于一般行业。另一类福利则是国有垄断企业以免费或极低的价格,向其员工甚至家属提供本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这类福利多集中于公用事业领域,比如公交系统职工免费乘车,铁路职工坐火车免票,电力系统职工享受免费福利电等等。二、 福利腐败的表现分析我国垄断行业凭借拥有的垄断特权和公共资源,不仅存在无偿占有和低偿使用公资源的现象,而目存在把获得的高额垄断利润化为私有的现象,其占有的所有不合理工资福利收入都属于“福利腐败”行为。主要表现如下:1、多种多样的“垄断福利”,也就是“免费的午餐”。垄断行业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比如电信部门职工免费打电话,电力部门职工免费用电,公交部门职工在非工作时间乘车不买票,医院职工及家属看病不挂号,等等。比如交通运输部门、能源部门、独占经营性行业中、金融部门、公共事业部门等。独占性经营性行业中的烟草行业,仅住房公积金一项,一些职工每个月就可以拿到2000元以上。媒体披露某烟草行业普通职工的年收入是:基本工资9600元、效益工资约36000元、通讯、交通、菜篮子等各种补贴约4800元、公积金存款约10000元,这还不包括当年的年终奖金。 孙立平.且看“电力亏损”如何演变N.经济观察报,2006年7月19日2、以高额奖金和公积金为支撑的高福利,提高强制福利即外部福利。这是最大的“福利腐败,而且十分隐秘。少被外人所知道。李金华在关于2005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的审计工作报告 中华人们共和国审计署网历年审计报告20060627中,对中央预算管理审计情况作了详细的说明。其中提到2005年,财政部批准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按上年税后可供分配利润17.54亿元的39%,提取公益金6.84亿元,不符合公司法关于法定公益金按税后利润的5%至10W0提取的规定,导致该公司多提公益金5.09亿元。山东2006年度审计报告显示,中国网通山东省分公司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基数为2.13万元,月人均缴存住房公积金高达6389元,远远高于政策所规定的10%。缴存比例达到15%。 秦岭.国企高福利:中国独有的“非典型腐败”N,新京报,2006年7月2日.3、过高的工资收入,行业收入差距加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按行业分组,2000年工资最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中的航空运输业。最低的是木材及竹材采运业,两者相差4.71倍。2004年工资最高的是金融业当中的证券业,50529元。最低的是农、林、牧、渔业当中的林业6718元,两者相差7.52倍。从2000年到2004年,4年间行业差距扩大了1.6倍。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电力、电信、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职工的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平均工资的2一3倍,如果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可能在5一10倍之间。 中国统计年鉴.2005三、 垄断行业福利腐败原因分析1、由计划向市场转型期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设施和工程的迅速发展,扶植了一批国有垄断企业。在当时举国实行平均主义分配的背景下,这些垄断行业没有明显的“福利腐败”现象。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垄断企业凭借自身的身份、地位优势、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在为国家、社会作出了较大贡献的同时,自身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自身利益得到极大满足。不少垄断行业利用社会正在转型、体制和制度尚未完善之机,长期盘踞公共资源高地并独占利润,把相当一部分应当归社会共享的成果变成部门利益,享受过高的收入和过高的福利,“福利腐败”现象呈现出蔓延之势。2、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行政垄断是其根源所在。但是,在行政垄断性的行业中,一方面,由于不存在竞争,他们很少关心运营成本和效率,企业员工的“福利”与盈亏状况无关企业。它们可以通过虚报成本的方式将这些福利费用纳入企业成本,然后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将这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或者是造成“亏损”的假象,获取国家的限价补贴,而国家的财政补贴来自于全体社会的纳税,“福利”的成本最终还是山全体社会成员承担。另一方面,垄断企业借助地方政府或特殊部门的行政力量,通过限制商品、资源、资金的自由流动,或者限制其他经济主体参与竞争,取得高额的垄断利润,再以“绩效与收入挂钩”的名义将部分利润转化为内部员工的福利。在我国,行政垄断的范围很广,绝不仅限于我们最常提起的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等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现象固然令人关注,高等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文化、娱乐、出版、旅游以及中介机构等公用事业部门的垄断现象也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 过勇、胡鞍钢.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43.2、设置弹性福利计划,改变单一模式。在许多国有垄断企业中,福利千篇一律,人人平等,这就无法体现福利的灵活性,如果员工拿到的福利并不是他所需求的,那么福利对他的激励性必然大减。因此,企业可根据员工自己的意愿,为员工设置个性化的弹性福利计划,即必选福利计划(三险一金,与自选福利工程的组合。当然,为了避免员工的逆向选择,弹性福利计划每年要及时进行更新,并且随着福利组合的多种多样,福利管理需要聘请专业性的福利咨询管理公司来进行相应管理。3、加强行业自律,规范收入分配机制。垄断行业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与权利,强化为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责任意识,改变特权消费观念,真正置身于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中,建立自我规范、自我协调、自我监督的行业自律行为机制,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保持公平竞争,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行业的长期利益和根本利益。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现有“福利腐败”进行清理,切实做到职责与权益相统一、贡献与收益相统一。第一,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思想观念;第二,个人主义转化为集体主义;再次,树立成本意识。垄断企业往往只注重经营而不注重结果,其结果好坏他们也不负责,这就导致了垄断企业成本意识比较薄弱。4、建立福利开支机制,改变乱花滥用的行为。国有垄断企业要对福利开支进行严格控制。针对员工浪费本行业资源情况,要及时进行查处,保证企业正常的福利开支。政府的审计、人大、政协应当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进行监督,严格监控其成本支出,重点防止以福利的名义滥用资源,并将每年的监督结果向社会公开。其次,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听取民意,多方的参与、让各利益相关者的观点得以表达,并最终形成理性决策。而那些扩大化的福利事业,如幼儿园、医院等进行分离,则应转变成社会福利或独立企业,从而为企业摆脱沉重的福利负担。5、健全法制,建设法治社会。2006年4月21日安徽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节约能源条例,明确规定“电、煤气、天然气、煤等能源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计量、收费,不得向本单位职工和其他居民无偿、低价提供能源产品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