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苏州市吴中区土地整治州市吴中区土地整治规规划划 2011 2015 年年 说说 明明 吴中区人民政府吴中区人民政府 二二 一一三三年年六六月月 目 录 前前 言言 1 第第一一章章 土土地地利利用用概概况况 2 第第二二章章 土土地地整整治治实实施施评评价价 5 第第三三章章 规规划划编编制制简简要要过过程程 19 第第四四章章 规规划划基基础础数数据据 23 第第五五章章 土土地地整整治治潜潜力力 28 第第六六章章 规规划划目目标标与与任任务务 44 第第七七章章 项项目目安安排排 59 第第八八章章 投投资资及及效效益益 61 第第九九章章 规规划划协协调调与与衔衔接接 76 第第十十章章 其其他他说说明明 80 前 言 在切实贯彻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精神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统筹安排 科 学指导吴中区土地整治活动 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按照 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 编制吴中区土地整治规划 2011 2015 年 以下简称 整治规划 整治规划 主要阐明吴中区 2011 2015 年间及 2016 2020 年展 望期间土地整治的战略与目标 任务与指标 规模与布局 项目与投 资 并相应提出规划实施措施 是苏州市吴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的实施性规划 是落实上级土地整治规划要求和指导 镇 街道 村等土地整治规划的衔接性规划 是统筹 指导区域内土 地整治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和基本依据 整治规划 范围为全区行政区域 规划期限为 2011 2015 年 规 划展望年为 2020 年 吴中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家 省对编制土地整治规划的要求 组织 编制 整治规划 并委托南京江地土地开发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承 担具体编制工作 规划编制单位在吴中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苏州市国 土资源局的领导下 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 依据有关土地整治和土地 整治规划编制的法律 法规 政策和技术规范编制 整治规划 规划成果有 吴中区土地整治规划 2011 2015 年 文本 吴中区土地整治规划 2011 2015 年 图件 吴中区土地整治规划 2011 2015 年 说明 吴中区土地整治规划 2011 2015 年 数据库 1 第一章 土地利用概况 吴中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 苏州市区南部 辖 1 个国家级太湖旅 游度假区 1 个国家级农业园 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 木渎等 7 个建制 镇 长桥等 8 个街道 137 个行政村和穹窿山风景管理区 有 137 个 行政村 总人口 60 05 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37 2 万人 全区土地总面积 2236 52 平方公里 其中陆地面积 541 43 平方公 里 水域面积 1695 09 公顷 第一第一节节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结构与分布构与分布现现状状 一 土地利用一 土地利用现现状状结结构构 根据 2010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全区土地总面积 223652 3 公顷 其中耕地总面积 12171 5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5 44 园地总面积 10194 2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4 56 林地总面积 6677 3 公顷 占土 地总面积的 2 99 草地总面积 218 66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0 10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总面积 19255 57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8 87 交 通运输用地总面积 3630 76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1 63 水域及水 利设施用地总面积 169509 47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 75 78 其他土地 总面积 1411 91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0 63 二 土地利用空二 土地利用空间间分布分布现现状状 耕地各镇均匀分布 其中以临湖镇比重较大 占全区耕地面积的 29 91 园地主要分布在东山镇 金庭镇 林地主要分布在金庭镇 木 渎镇 草地主要分布在金庭镇 2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城市用地集中在中心城区 建制镇主要分布在 木渎 郭巷 甪直镇 农村居民点用地各镇零星分布 交通运输用地交通用地主要是公路及其附属用地 主要分布在郭 巷镇 越溪镇 水域及其他土地 水域主要在太湖度假区 自然保留地主要在金 庭镇 东山镇 第二第二节节 农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问题 农村土地是指城市 建制镇 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以外包括农用地 农村居民点用地和其他土地 针对土地整治工作要 求 农村土地利用存在以下问题 1 耕地总量逐年减少 人地矛盾逐步显现 2010 年全区耕地面积 12171 5 公顷 比 2006 年减少 6390 45 公 顷 人均耕地面积由 2006 年的 0 57 亩 人下降至 2010 年的 0 30 亩 人 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成为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2 农用地结构不太合理 具有一定的潜力空间 全区农用地中耕地面积 159 78 公顷 占农用地面积的 33 85 其他农用地 312 25 公顷 占 66 15 耕地面积与其他农用地的比例 为 1 2 其他农用地比重较大 且 7 72 的其他农用地为坑塘水面 农 用地存在较大的潜力空间 3 规模化经营程度低 土壤等别有待提高 长期传统的耕作经营方式造成农村居民点布局零星分散和耕地 细碎化分布 农用地利用未形成规模效益 产业化 集约化水平不高 3 分散化经营模式影响农业现代化 产业化 规模化发展 根据土壤等级调查 全区土壤等别大都在二等 五等 等别不高 同时还存在一定的低产田 影响农田产出效益的提高 4 农村居民点分散 土地利用率低 全区有农村居民点 5404 个 平均每平方公里农村土地有 1 7 个 居民点 布局分散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93 49 平方米 土地利用率 低 农村居民点用地成为土地利用的主要潜力 建设用地内部挖潜 集约化利用的主要方面 第三第三节节 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 吴中区有着优越的土地利用 土地整治的自然条件 1 气象 气候 吴中区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气候区 四季分明 雨量充沛 日照 充足 历年年平均气温 17 3 历史最高气温 38 8 最低气温 8 7 多年平均年降水量 1114 6 毫米 历史最大年降水量为 1782 9 毫米 最小年降水量为 600 毫米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1821 2 天 全年无霜 期 240 天 2 地形地貌 吴中区平原地面组成大部分属河流冲积 湖相沉积物质 浅层内 以灰色变形较小 强度较高的粘性土为主 质地紧实 东部区域内地 貌类型以平原为主 由水网平原 低洼圩田平原等构成 全境东西宽 92 95 千米 南北长 48 1 千米 全区地面平均海拔约 5 米 地势平坦 坡度平缓 4 3 河流水文 吴中区地处长江下游 为太湖水网平原的一部分 是典型的东部 水网地区 境内水网稠密 江河湖泊众多 全区水面面积 扣除长江水 域面积 为 1594 87 平方公里 人均占水面 0 27 公顷 水资源十分丰富 4 土壤土质 境内土壤 绝大多数是人类长期耕作熟化所形成的农业土壤 自 然土壤极少 沿江芦苇 叶草丛生的滩地 属草甸地 形成年代只有四 五十年或者更短 全区土壤以水稻土 黄棕土 沼泽土和石灰岩 4 种 类型为主 5 第二章 上一轮土地整治实施评价 十一五 时期 吴中区不断加大土地整治力度 在保护耕地和提 高土地利用效率 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 的作用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第一第一节节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实实施情况施情况 一 一 总总体情况体情况 十一五 期间 吴中区共实施主要土地整治项目 44 项 总建设 规模 985 27 公顷 新增耕地 474 94 公顷 总投入资金 2256 68 万元 其中农用地整治项目 2 项 整治规模 567 98 公顷 投入资金 1183 98 万元 新增耕地 100 73 公顷 损毁土地复垦项目 31 项 复垦规模 316 82 公顷 投入资金 859 79 万元 新增耕地 277 21 公顷 土地开发项 目 11 项 开发规模 100 47 公顷 投入资金 213 55 万元 新增耕地 97 00 公顷 表表 1 2006 2010 年期年期间间土地整治土地整治项项目情况目情况 新增新增农农用地 公用地 公顷顷 整治整治规规划划 项项目数目数 项项 规规模模 公 公顷顷 投入投入资资金金 万元 万元 其中其中 新增耕地新增耕地 农用地整治2567 98 1183 34 100 73 100 73 损毁土地复垦31316 82859 79277 21277 21 土地开发11100 47 213 55 97 00 97 00 合合计计44985 27 2256 68 474 94 474 94 二 具体二 具体实实施情况施情况 1 农用地整治 2006 2010 年共实施农用地整治项目 2 项 整治规模 567 98 公顷 6 通过农用地整治新增农用地 100 73 公顷 其中新增耕地 100 73 公顷 总投资 1183 34 万元 表表 2 2006 2010 年已年已实实施施农农用地整治情况用地整治情况 新增新增农农用地 公用地 公顷顷 项项目名称目名称涉及涉及乡镇乡镇 整治整治规规模 公模 公 顷顷 其中新增耕地其中新增耕地 投投资资 万元 万元 车坊镇土地整理 项目 车坊镇 336 95 10 76 10 76 595 65 光福镇土地整理 项目 光福镇 231 03 89 97 89 97 587 69 合合计计567 98 100 73 100 73 1183 34 2 土地复垦 2006 2010 年共完成土地复垦项目 31 项 复垦规模 316 82 公顷 通过土地复垦新增农用地 277 21 公顷 其中新增耕地 277 21 公顷 总投资 859 79 万元 具体项目见下表 7 表表 3 2006 2010 年已年已实实施土地复施土地复垦垦整治情况整治情况 新增新增农农用地 公用地 公顷顷 项项目名称目名称涉及涉及乡镇乡镇 复复垦规垦规模 公模 公 顷顷 其中新增耕地其中新增耕地 投投资资 万元 万元 渡村镇土地复垦渡村镇10 1810 0010 000 00 藏书镇土地复垦 1 藏书镇3 583 583 5830 00 藏书镇土地复垦 2 藏书镇6 896 896 8930 00 西山镇土地复垦 1 西山镇2 972 972 970 00 西山镇土地复垦 2 西山镇11 5710 4810 480 00 西山镇土地复垦 3 西山镇16 788 088 080 00 光福镇土地复垦 1 光福镇3 793 793 790 00 光福镇土地复垦 2 光福镇7 167 137 130 00 胥口镇土地复垦胥口镇5 615 615 6148 00 甪直镇土地复垦甪直镇2 172 172 1735 00 东山镇土地复垦东山镇6 206 196 1960 00 太湖度假区土地复垦 1 太湖度假区8 658 658 650 00 太湖度假区土地复垦 2 太湖度假区3 423 423 420 00 西山镇东河村土地复垦 西山镇 3 183 033 033 50 藏书镇藏西村 原社光村 土地复垦 藏书镇 16 3015 3515 359 75 藏书镇藏西村 原社光村 土地复垦 藏书镇 19 5818 6018 6072 67 甪直直镇澄湖村 原西庄 村 土地复垦 甪直镇 19 7418 1818 18210 00 光福镇下绞村土地复垦 光福镇 8 158 008 006 00 光福镇金涧村土地复垦 光福镇 4 334 324 324 75 胥口镇箭泾村土地复垦 胥口镇 3 113 113 1114 00 胥口镇土地复垦 胥口镇 53 0942 9342 930 00 金庭镇蒋东村土地复垦 金庭镇 19 0418 1618 1640 00 金庭镇土地复垦 金庭镇 1 431 431 435 00 临湖镇土地复垦 临湖镇 4 224 204 2047 96 横泾街道尧南村土地复垦 横泾街道 4 324 314 3125 99 横泾街道新路村土地复垦 横泾街道 1 771 761 7626 08 东山镇土地复垦 东山镇 2 012 012 0120 00 甪直镇车坊长巨村土地复 垦 甪直镇 2 222 212 2114 05 甪直镇车坊江湾村土地复 垦 甪直镇 1 661 661 665 75 木渎镇土地复垦 木渎镇 56 4041 9941 9940 00 吴中区郭巷街道土地复垦郭巷街道7 287 007 00111 29 合合计计316 82277 21277 21859 79 8 3 土地开发 2006 2010 年共实施土地开发项目 11 项 开发规模 100 47 公顷 通过土地开发新增农用地 97 0 公顷 其中新增耕地 97 0 公顷 总投 资 213 55 具体项目见下表 表表 4 2006 2010 年已年已实实施施土地开土地开发发整治情况整治情况 新增新增农农用地 公用地 公顷顷 项项目名称目名称涉及涉及乡镇乡镇 开开发规发规模 公模 公 顷顷 其中新增耕地其中新增耕地 投投资资 万元 万元 太湖度假区土地开发太湖度假区3 473 473 470 00 东山镇杨湾村土地开发东山镇11 4611 4611 4645 00 木渎镇七子村土地开发木渎镇23 8521 9421 9470 00 西山镇东蔡村土地开发西山镇10 2710 0510 054 00 西山镇元山村土地开发西山镇4 204 204 203 50 胥口镇箭泾村土地开发胥口镇3 003 003 004 75 金庭镇缥缈村土地开发金庭镇9 038 338 3340 00 木渎镇土地开发木渎镇9 759 449 440 00 金庭镇土地开发金庭镇21 8921 5721 5714 00 香山街道土地开发香山街道1 111 111 1110 59 东山镇土地开发东山镇2 442 442 4421 71 合合计计100 4797 0097 00213 55 9 第二第二节节 土地整治土地整治实实施成效施成效 吴中区十一五期间的土地整治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主要表现在 1 稳定了耕地数量 提高了耕地质量 五年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 共新增耕地 754 5 公顷 建设高标准 基本农田 16171 26 公顷 期间 全区建设占用耕地 2338 7 公顷 保证 了耕地数量保持基本稳定 实现了耕地占补动态平衡 同时 通过平 整土地 建设农田水利设施 田间路 生态防护林等工程建设和采用 生物工程措施 实现农田设施的综合配套 形成高产 稳产农田 改善 了生产条件 提高了耕地质量和抗风险能力 2 调整了农用地结构 提高土地利用率 通过田 水 路 林的综合整治 归并零散地块 形成比较规模化 的耕地 不仅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建设现代化农业创造了条件 而且 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 耕地占农用地的比例从整治前的 44 91 提高 到整治后的 48 67 大大提高了农用地的利用率 3 优化了土地利用布局 统筹了城乡协调发展 通过土地整治 尤其是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既增加了耕地面积 又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为逐步实现人口 建设用地向城镇集 聚 农业向规模化集聚 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创造了条件 同时 通过土地整治 扩展了城乡发展空间 包括城 镇 村发展空间 和农业发展空间 利用节约的集体用地发展乡镇企业 壮大了集体经 济 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提高了农村的生活水平 按照规定将农村 建设用地整治节约的建设用地用于城镇建设 促进了城镇发展 获得 10 的土地增值效益反哺农村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 土地 整治项目实施以来 全区共腾退 1739 54 公顷建设用地用于城镇和工 业建设 4 促进了城镇化进程 节约了城乡建设用地 全区共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总面积 5799 8 公顷 建新区面积 3640 2 公顷 建新区根据规划全部安排在城镇允许建设 区 增加了城镇的人口 经济规模 扩展了城镇用地空间 优化了城乡 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 提高了城乡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益与节约化水平 促进了城镇化 现代化进程 同时 腾退的建设用地转化用于城镇工 业建设 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集聚到城镇的拆迁户 除提高了自身的 生活水平 过上了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生活外 部分劳动力转化从事二 三产业 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 5 提高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 土地整治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 促进了农业规模化 产业化 降 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增加了农民务农收入 通过村庄整治 改善了农 村散 乱 差的面貌 农民住房条件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 为改善 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达到农民增收 农业增效 农村发展 土 地整治采取工程 生物等措施 控制了土地沙化 盐碱化 减少了水土 流失 提高了土地生态涵养能力 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 11 第三第三节节 土地整治存在的土地整治存在的问题问题 吴中区几年土地整治实施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土地整治缺少整体规划指导 约束整治项目发挥整体功能 由于吴中区在 2006 2010 年土地整治中还未编制土地整治规划 实施的土地整治是以单个项目进行的 缺少整体规划的概念 致使各 个土地整治 复垦 开发工程项目分割 关注的是单个项目的效果 忽 视了项目间的相互关系 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能力的提高 土地整治项目未能充分发挥在区域整体中的功效 2 部门协作不够 缺乏资金整合机制 土地整治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多部门联动协作 但 在实施中 土地整治还未提升到促进城镇化 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 战略举措地位 把土地整治视作土地部门的日常业务工作 缺乏有关 部门间的通力合作 影响规划实施的效果 同时 项目需要大量的资 金投入 稳定的资金来源是保障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首要基础 但目 前尚未有效的土地整治资金保障机制 致使土地整治资金来源存在相 应的不确定性 影响整治项目顺利实施 3 重新增耕地数量 轻新增耕地质量持续培育 土地整治要兼顾经济 社会 生态三效益的协调统一 然而在具 体项目在实施中 往往视 增加耕地面积 为唯一目标 追求新增耕地 的数量 忽视了土地生态保育和耕地质量持续培育 没有制定严格的 质量培育与提升措施 致使土地整治割裂系统间的天然联系 生物多 样性与生态系统受到一定威胁 产生了潜在生态环境和耕地质量提高 12 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第四第四节节 土地整治面土地整治面临临的形的形势势 规划期间 既是吴中区经济发展的又一 黄金期 又是建设发展 用地刚性要求和土地资源刚性制约矛盾突出时期 土地整治面临新的 形势和要求 1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强化土地整治地位 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战 略举措 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江苏实施沿江 沿海开发战略 和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建设推动经济圈内共同发展 吴中区凭籍区位 资源 产业和人文优势 紧抓机遇制定了对应发展 融合发展的战略 目标与任务 迈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力争实现两个 率先 但却面临 着土地资源瓶颈制约的困境 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又是不可 再生的资源 为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只有采取 开源节流 通 过土地整治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节约用地水平解决 目前土地整治已 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 必须强化土地整治地位 成为保障经济社 会发展 保障现代化进程的战略举措 2 城镇化 工业化进程要求加大土地整治力度 破解土地供需矛 盾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土地为载体 至 2020 年 全区城镇 建设用地在 2010 年现状基础上需增加 470 54 公顷 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确定 2010 2020 年的城镇 工矿建设用地增量指标为 10504 8 公顷 两者之间差距甚大 耕地指标的刚性制约和土地后备资源的匮缺 使 13 建设用地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 另一方面 农村 土地存在着较大的整治潜力 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结构不合理和不平衡 不能适应城镇化 工业化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 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适应城镇化 工业化进程的要求 按 照正确处理 保障发展 保护资源 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保护 坚 守耕地红线 保障科学发展用地的要求 必须加大土地整治力度 通 过土地整治 缓解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的建设用地供需压力 3 城乡经济发展要求提升土地整治品位 形成土地利用一体化格 局 规划期间 吴中区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 统筹城乡发展 大力推 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实现规划布局 土地利用 产业发展 基础设 施 公共服务设施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构建新的市域空间结构 完善有机组合 互动发展的生产力布局 城乡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吴中 区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和战略选择 但是在实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中 目前还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 农业规模经营不够 土地资源紧缺 与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 尤其是历史上小生产方式造成的规模小 零星分布的农村居民点 严重阻碍城镇化发展 难以形成合理 经济 生态 有序的城乡一体化格局的空间形态 因此 必须按照城乡一体化新格局要求 提高土地整治的品位 从而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保护耕 地 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提高城乡现代化水 平 构建和谐社会 14 4 代化建设要求提高土地整治水平 形成规模化 集聚化土地经 营方式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城镇化必须以坚实的产业做支撑 必须 与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在城镇化 工业化中 农产品需求 持续增长和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将日益突出 建设现代农业 巩固 城镇化的物质基础显得重要而紧迫 近几年来 吴中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出现了许 多积极的变化 但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看 还存在着诸如农业结构 与整个大农业的发展不相协调 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业资源的优化配 置不协调 农业产业化水平与优势产业的发展潜力不协调等问题 尤 其是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要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作为支 撑 更要有以现代农业产业园或农业示范区为龙头的农业规模化经营 作为载体 目前吴中区有农村居民点 5404 个 按农村土地计算平均 每平方公里 1 7 个 每个农村居民点规模为 1 04 公顷 这些零星散布 在农用地中的农村居民点造成农用地的破碎化 严重阻碍农业的规模 化经营和农业的深度发展 亟需提高土地整治水平 提高农用地成片 程度 实施农业规模化经营 建设现代农业 5 耕地保护制度要求增大土地整治强度 保障耕地尤其是基本农 田得到有效保护 保护耕地既是基本国策又是国家制度 吴中区至规划期末耕地 保有任务量是 18323 30 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17416 74 公顷 这 是不可改变的任务与责任 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按照 15 全面规划 合理利用 用养结合 严格保护 的方针和 保护与建设并 重 数量与质量并重 生产功能与生态功能并重 的要求 通过加大农 用地整治力度 加强耕地的保护与基本建设 增加耕地数量 提升耕 地质量 建成布局优化 充分发挥生产 生态 生活 生物功能的稳产 高产耕地和高标准基本农田体系 稳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保障经济社 会发展 16 第三章 规划编制简要过程 吴中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是根据国务院 关于严格规范城乡 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 国发 2010 47 号 国土资源部 关于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国土 资发 2010 162 号 省国土资源厅 江苏省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 范建设总体方案 的精神 依据上级土地整治规划和 吴中区 2011 2015 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按照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 范 报批稿 在 苏州市吴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的基础上 遵照 政府组织 部门合作 专家领衔 公众参与 科学决 策 的编制工作方针和 政府主导 公众参与 依法编制 统筹兼顾 加 强协调 相互衔接 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 的编制原则进行的 编制工作从 2012 年 3 月开始 大致经历了准备工作 调查分析 基础研究 方案编制和协调论证五个阶段 一 一 规规划划编编制准制准备备工作工作阶阶段段 规划编制准备工作阶段包括组织准备 拟定工作方案 整理资料 一 一 组织组织准准备备 2012 年 10 月 市政府建立以市长为组长 分管副市长 国土资 源局局长为副组长 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与的原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并对领导小 组成员作适当调整和充实 领导小组负责贯彻国家 省土地整治的方 针政策 组织 整治规划 编制工作 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关系与要求 17 决策规划中的重大问题 审定规划成果等 在市国土资源局设立领导 小组办公室 具体负责贯彻落实领导小组决议和日常编制工作 办公 室聘请苏州博雅达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工作承担编制技术工作 并落实 了规划编制经费 规划编制单位根据编制任务要求 组建由单位负责人任组长的 整治规划 编制项目组 项目组成员原则上由原承担编制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的人员组成 二 二 拟拟定定编编制工作方案制工作方案 项目组根据编制任务要求和领导小组会议精神 会同领导小组 办 公室编写 整治规划 编制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 报请领导小组审议批 准施行 三 三 汇总汇总整理既有整理既有资资料料 项目组汇集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所获得的资料 依据土地 整 治规划的要求进行整理 甄选 形成初步资料 准备工作底图 二 二 调查调查分析分析阶阶段段 一 一 资资料料调查调查 项目组在初步资料基础上 针对土地整治规划的要求 会同领导 小组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深入有关部门 镇 街道 重点村庄 采取 座谈 查阅资料 发放表格等形式 补充收集各种原始基础资料 重点 是土地后备资源 整理潜力的调查 特别是从尊重农民意愿 维护农 18 民权益出发 调查农民对土地整治的意愿和意见 二 整理分析 二 整理分析 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准备工作 整理分析资料 汇总原有的和补充收集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 甄选 形成整治规划基础资料 并对全区土地资源的类型 结构 布局 土地整治的形势 制约因素等进行初步分析 综合 确定规划基数 以2010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规划基数 基础图件准备 以 2010 年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期图件 三 基三 基础础研究研究阶阶段段 项目组在完成技术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根据吴中区具体情况和 编制 整治规划 的需要 对以往土地整治实施工作进行评价 在汇总 吴中区以往土地整治工作资料的基础上 分析整治工作的实施情况 总结实施主要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编制 整治规划 的基础 与支撑 四 方案四 方案编编制制阶阶段段 项目组会同领导小组办公室 在调查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依据 上级土地整治规划的要求和 苏州市吴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的基本原则与精神 结合 苏州市吴中区 2011 2015 年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确定的城市总体发展目标 任务与要求 编制规划初步方案 主要内容为规划期内土地整治的战略目标 任务 指标与布局等 规划初步方案 对规划目标按总体目标与资金因素 拟定三个比 19 选方案并提出推荐方案 五 征五 征询询 定稿 定稿阶阶段段 一 征 一 征询协调询协调 初步方案形成后 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代表领导小组统一主持 采 取会议座谈 发送规划文件等形式 征询各有关部门与镇 街道 的意 见与建议 协调相关要求 经反复征询协调 修改调整后 确定规划初 稿 二 二 审查审查定稿定稿 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对规划初稿进行审查 提出修改 调整要求 规划编制单位会同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审查要求进行修改 调整 并 同时又与有关部门和镇 街道 沟通协调 统一意见后形成规划修改稿 再次报请领导小组审定 形成规划报审稿 根据规划报审稿 建立规划数据库 建库过程中反复进行修正 达到文 数 图一致 20 第四章 规划基础数据 第一第一节节 土地利用数据土地利用数据 一 一 规规划基数的确定划基数的确定 以 2010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作为规划基数 根据历年土地 变更调查进行调整 将二调成果修正到规划基期年的数据 二 土地利用二 土地利用规规划数据划数据 土地利用规划数据来源于苏州市吴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包括耕地保有量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城乡建设用地 规模 补充耕地任务量等规划数据 第二第二节节 经济经济社会数据社会数据 一 社会数据一 社会数据 社会数据包括行政建制和人口数据 人口数据包括总人口 城镇 人口 农村人口 现状数据来源于吴中区统计年鉴 规划人口数据引自 吴中区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8 2020 以及 苏州市吴中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 2020 年 2015 年全区总人口将达到 62 64 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 31 8 万人 城市 化水平为 75 90 2020 年总人口达到 65 34 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 33 4 万人 城市化水平为 84 33 二 二 经济经济数据数据 经济数据包括国民生产总值 一 二 三项产业增加值 固定资产 21 投资等 现状数据来源于吴中区统计年鉴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规划数据引自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 包括 2015 年 2020 年的地区生产总值 产业结构等 三 城市三 城市总总体体发发展目展目标标 引自 苏州市吴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至 2020 年 吴中区将成为高端产业城区 最佳宜居城区和文化旅游 强区 镇村布局引自 苏州市吴中区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村布局规划 至 2020 年形成一体两翼四片的整体城市发展格局 第三第三节节 自然条件数据自然条件数据 自然条件数据主要包括气候 地质地貌 土壤 水文 植被等资料 来源于吴中区统计年鉴 土地资源调查及动态监测和吴中区土壤志 22 第五章 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评价 第一第一节节 土地整治潜力土地整治潜力调查调查的一般方法与内容的一般方法与内容 一 一 调查调查方法方法 吴中区土地整治潜力调查是由区土地整治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办 公室统一组织 在镇 街道 政府配合下 以镇 街道 为组织单位 行 政村为调查单元 采取发放表格 进行全面问卷调查 表格采用 县级 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 报批稿 中 县级土地整治调查表 格式 并 按吴中区具体情况局部作了适当调整 调查分全面调查和项目调查二种 全面调查是对全区域范围全部 土地按整治类型分类进行调查 调查范围覆盖全部镇 街道 村 项 目调查是选取已实施的典型整治项目进行调查 二 二 调查调查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农用地整治潜力 调查各行政村可整治农用地规模 可补充耕 地面积 重点调查基本农田数量 质量和分布情况 需建设基本农田 面积等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 调查可整治的农村建设用地规模 可 增加耕地面积和可节约的建设用地面积等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 调查滩涂 荒地等可开发的宜耕 后备土地资源规模 分布和开发可补充耕地面积等 损毁土地复垦潜力 调查各类建设挖损 塌陷 压占 污染及 灾害损毁等可复垦的损毁土地规模 分布和补充耕地面积等 23 城镇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潜力 调查城镇内存量建设用地规 模 布局和土地利用提升程度 典型项目 调查不同类型区各类型典型土地整治项目的规模 新增耕地 新增耕地系数及投资规模等 第二第二节节 农农用地整治潜力用地整治潜力 一 潜力一 潜力评评价价 农用地整治潜力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对现 有集中连片的区域 进行田 水 路 林 村综合整治 增加有效耕地 面积 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和生产 生活条件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 率 补充耕地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是降低田坎系数 并通过填沟 整治零星地物和利用废弃闲散 地等增加耕地面积 二是通过调整田间道路 林网配套 沟渠改造等增加耕地面积 三是调整产业结构比例 使部分园地 林地 草地和水面等改造 成耕地 以增加耕地面积 吴中区农用地 40636 02 公顷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 18 17 其 中 耕地 12171 50 公顷 占农用地总面积的 29 95 园地 10194 24 公 顷 占 25 09 林地 6677 29 公顷 占 16 43 其他农用地 6928 65 公 顷 占 28 53 其他农用地比重较大 且 42 7 的其他农用地为坑塘 水面 农用地整治存在一定潜力 二 二 农农用地整理潜力用地整理潜力测测算方法算方法 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以镇 街道 为组织单位 以行政村为调查 24 单元 汇总全面调查成果为基础 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图件和数据分析 参照同类型已实施农用地整治项目调查成果 设定在当前社会 经济 和技术条件下 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耕地片区内农村道路 农田水利 用地 田坎的比例 采用下列公式测算 n 1 S ii i S i 1 n 其中 为某镇 街道 村的个数 n S S 式中 乡镇补充耕地面积 S 某村补充耕地系数 i 某村待整治区面积 i S 乡镇补充耕地系数 乡镇待整治区总面积 S 三 三 农农用地整治潜力用地整治潜力规规模模 汇总全面调查中可整治面积 测算可补充耕地面积 全区农用地 可整治面积为 39827 58 公顷 可补充耕地 1660 33 公顷 以行政村为 单位新增耕地率在 0 65 10 04 之间 全区平均新增耕地系数为 4 17 各镇 街道 整治潜力规模 25 表表 5 吴中区吴中区农农用地整治潜力用地整治潜力汇总汇总表表 镇镇 街道 名 街道 名整理整理规规模 公模 公顷顷 可可补补充耕地面充耕地面积积 公 公顷顷 新增耕地系数 新增耕地系数 木渎镇3719 13 38 09 1 02 横泾街道2973 96 87 34 2 94 临湖镇3209 61 234 29 7 30 东山镇6858 10 688 72 10 04 金庭镇6509 30 113 50 1 74 郭巷街道2529 99 253 28 10 01 甪直镇4113 13 86 59 2 11 光福镇4422 28 28 70 0 65 胥口镇1570 89 12 92 0 82 太湖度假区1306 18 15 17 1 16 越溪街道2615 00 101 74 3 89 合合计计39827 58 1660 33 4 17 四 四 农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用地整治潜力分级级 以行政村为单位 测算全区新增耕地系数 按新增耕地系数 全 区农用地整治潜力分为四级 一级区 可整治农用地规模 123 公顷 主要分布在东山镇 待整 治面积 233 71 公顷 二级区 可整治农用地规模 56 123 公顷 主要分布在东山镇 越 溪街道等镇 待整治面积 374 74 公顷 三级区 可整治农用地规模 27 56 公顷 主要分布在东山镇 临湖 镇等镇 待整治面积 509 90 公顷 四级区 可整治农用地规模 7 27 公顷 主要分布在东山镇 郭巷 街道等镇 待整治面积 422 04 公顷 五级区 可整治农用地规模 7 公顷 主要分布在在东山镇 临湖 镇等镇 待整治面积 129 80 公顷 26 以村为单元潜力分级区域分布见下表 表表 6 吴中区吴中区农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用地整治潜力分级级表表 潜力等潜力等级级镇镇 乡乡 区 名 区 名所在村所在村 一级东山镇新潦村 东山镇双湾村 东山镇杨湾村 越溪街道木林社区 二级 郭巷街道良种场 东山镇吴巷村 东山镇渡口村 临湖镇采莲村 临湖镇湖桥村 金庭镇缥缈村 郭巷街道黄潦泾社区 东山镇潦里村 临湖镇牛桥村 金庭镇元山村 郭巷街道戈湾社区 临湖镇前塘村 三级 郭巷街道马巷社区 郭巷街道国泰社区 东山镇东山镇渔场 郭巷街道官浦社区 郭巷街道徐浜社区 横泾街道长远社区 甪直镇澄东村 东山镇陆巷村 东山镇渡桥村 金庭镇林屋村 临湖镇陆舍村 越溪街道旺山村 横泾街道上林村 临湖镇石舍村 甪直镇澄墩村 光福镇湖中村 金庭镇庭山村 甪直镇瑶盛村 甪直镇三马村 横泾街道上巷社区 四级 木渎镇姑苏村 27 潜力等潜力等级级镇镇 乡乡 区 名 区 名所在村所在村 越溪街道珠村社区 横泾街道新路村 木渎镇穹窿社区 横泾街道尧南社区 临湖镇东吴村 临湖镇界路村 横泾街道新齐村 光福镇冲山村 临湖镇石塘村 东山镇碧螺村 甪直镇湖浜村 四级 太湖度假区舟山村 东山镇东山镇建成区 临湖镇界路村 临湖镇灵湖村 郭巷街道徐浜社区 郭巷街道官浦社区 木渎镇尧峰村 甪直镇淞浦村 郭巷街道塘东村 甪直镇甫田村 横泾街道泾峰社区 越溪街道龙翔社区 横泾街道新湖村 甪直镇淞南村 木渎镇新峰村 横泾街道新峰村 胥口镇新峰村 胥口镇马舍村 甪直镇淞港村 甪直镇甫南村 东山镇莫厘村 临湖镇灵湖村 木渎镇天池村 太湖度假区中心社区 长桥街道新北社区 东山镇三山村 光福镇福利村 甪直镇江湾村 太湖度假区蒋墩社区 五级 木渎镇善人桥村 28 潜力等潜力等级级镇镇 乡乡 区 名 区 名所在村所在村 金庭镇蒋东村 长桥街道东湖社区 木渎镇接驾社区 越溪街道张桥村 光福镇府巷村 临湖镇石庄村 郭巷街道六丰村 东山镇太湖村 临湖镇浦庄村 长桥街道城南街道建成区 郭巷街道姜家社区 甪直镇澄湖村 光福镇迂里村 甪直镇甪直镇建成区 金庭镇东蔡村 金庭镇衙甪里村 甪直镇甫田村 木渎镇尧峰村 胥口镇尧峰村 金庭镇秉常村 越溪街道溪上社区 长桥街道新南社区 郭巷街道双浜社区 甪直镇前港村 金庭镇堂里村 甪直镇甫里村 横泾街道泾峰社区 横泾街道横泾街道建成区 东山镇东山镇建成区 太湖度假区香山村 五级 长桥街道蠡墅社区 其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空间分布见下图 29 第三第三节节 损毁损毁土地复土地复垦垦潜力潜力 一 复一 复垦垦潜力潜力调查调查和和评评价方法价方法 以镇 街道 为组织单位 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 调查生产建设损 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有关资料 结合各镇 街道 第二次全国 土地调查图件和数据 按图斑进行筛选 同时 选取若干典型损毁土 地进行典型调查 调查损毁土地的面积 坡度 土壤质地 水源情况 限制因素 复垦适宜度 可复垦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率 以及可复垦 为其他农用地的面积 综合全面调查 典型调查 确定可复垦土地的 图斑 复垦面积 可补充耕地面积和新增耕地系数 二 二 损毁损毁土地复土地复垦规垦规模模 汇总以上调查分析 全区待复垦土地潜力面积 572 06 公顷 可补 充耕地 489 99 公顷 平均新增耕地系数为 85 30 各镇 街道 损毁土地复垦潜力规模见下表 表表 7 吴中区吴中区损毁损毁土地复土地复垦垦潜力潜力规规模模统计统计表表 镇镇 街道 名 街道 名 复复垦垦土地所土地所 在村在村 可复可复垦垦面面积积 公 公顷顷 可可补补充耕地面充耕地面积积 公 公顷顷 新增耕地系数新增耕地系数 东山镇渡桥村13 49 11 47 85 东山镇三山村7 06 9 75 85 郭巷街道官浦社区18 64 15 84 85 郭巷街道马巷社区3 39 2 88 85 横泾街道上巷社区36 85 31 32 85 横泾街道尧南社区14 32 12 17 85 横泾街道长远社区9 84 8 36 85 横泾街道上林村7 17 6 09 85 金庭镇蒋东村115 94 98 55 85 金庭镇元山村23 28 19 79 85 金庭镇缥缈村3 79 3 22 85 金庭镇石公村0 97 0 82 85 金庭镇东蔡村0 06 0 05 85 临湖镇牛桥村104 79 89 07 85 临湖镇前塘村79 42 67 51 85 临湖镇湖桥村36 43 30 96 85 临湖镇石塘村30 20 25 67 85 临湖镇陆舍村18 97 16 12 85 临湖镇采莲村11 52 9 80 85 临湖镇界路村11 40 9 69 85 临湖镇东吴村1 54 1 31 85 太湖度假区梅舍村19 85 16 87 85 太湖度假区香山村3 15 2 67 85 合合计计572 06 489 99 85 三 三 损毁损毁土地复土地复垦垦潜力分潜力分级级 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 损毁土地复垦潜力规模分为四级 一级区 待复垦规模 37 公顷 待复垦土地面积 300 15 公顷 补 充耕地 249 82 公顷 平均新增耕地系数为 0 85 二级区 待复垦规模 24 37 公顷 待复垦土地总面积 103 47 公顷 补充耕地 87 95 公顷 平均新增耕地系数为 85 三级区 待复垦规模 8 24 公顷 待复垦土地总面积 141 3 公顷 31 补充耕地 121 11 公顷 平均新增耕地系数为 85 四级区 待复垦规模 8 公顷 待复垦土地总面积 27 13 公顷 补 充耕地 23 06 公顷 平均新增耕地系数为 85 损毁土地复垦潜力分级区域分布见下表 表表 8 吴中区吴中区损毁损毁土地复土地复垦垦潜力潜力汇总汇总表表 潜力潜力 等等级级 镇镇 街道 名 街道 名所在村所在村 复复垦规垦规模模 公 公顷顷 可可补补充耕地 公充耕地 公顷顷 东山镇渡桥村115 9498 55 东山镇三山村104 7983 76一级 郭巷街道官浦社区79 4267 51 郭巷街道马巷社区36 8531 32 横泾街道上巷社区36 4330 96二级 横泾街道尧南社区30 2025 67 横泾街道长远社区23 2819 79 横泾街道上林村19 8516 87 金庭镇蒋东村18 9716 12 金庭镇元山村18 6415 84 金庭镇缥缈村14 3212 17 金庭镇石公村13 4911 47 金庭镇东蔡村11 529 80 临湖镇牛桥村11 409 69 三级 临湖镇前塘村9 848 36 临湖镇湖桥村7 176 09 临湖镇石塘村7 066 01 临湖镇陆舍村3 793 22 临湖镇采莲村3 392 88 临湖镇界路村3 152 67 临湖镇东吴村1 541 31 太湖度假区梅舍村0 970 82 四级 太湖度假区香山村0 060 05 损毁土地复垦潜力分级空间分布见下图 32 第四第四节节 宜耕后宜耕后备备土地土地资资源开源开发发潜力潜力 一 宜耕后一 宜耕后备备土地土地资资源开源开发发潜力潜力调查调查与与评评价方法价方法 以镇 街道 为组织单位 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 通过有关分析 调 查可开发的宜耕沼泽地 荒草地 滩涂 河湖水面等资料 结合各镇 街道 二调图件和数据进行分析 同时选取若干典型 调查宜耕后备 土地的面积 坡度 土壤质地 水源情况 开发度适宜度 综合全面调 查和典型调查 确定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可开发的面积 可增加耕地面 积和耕地系数 二 宜耕后二 宜耕后备备土地土地资资源开源开发规发规模模 吴中区其他土地 160052 93 公顷 其中 水域 159789 25 公顷 占 其他土地总面积的 71 52 自然保留地用地 218 7 公顷 占 0 12 综合调查分析 扣除自然保护区等土地整治限制区内禁止与该区 33 域主体功能无关或相悖的土地整治活动因素 并考虑资金 基数等因 素 全区待开发地总面积 11 73 公顷 可补充耕地面积 9 38 公顷 平 均新增耕地系数 80 各镇 街道 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规模见下表 表表 9 吴中区宜耕后吴中区宜耕后备备土地土地资资源开源开发发表表 镇镇 街道 街道 名名 开开发发土地土地 所在村所在村 可开可开发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论文考试题及答案
- 考评员考试题及答案
- 餐具及厨具制作工标准化作业考核试卷及答案
- 物料输送及烟气净化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酒师考试题及答案
- 冷却筛分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隧道巡视养护工晋升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钒铁浸滤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试题库含答案详解【新】
- 戒毒条例考试题及答案
- 安庆飞凯新材料有限公司6000吨-年光固化树脂及表面处理涂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月子会所运营方案
-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方案编制模板
- 工作安全分析JSA杜邦
- YY 1727-2020口腔黏膜渗出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 粘膜免疫系统概述
- 10室外配电线路工程定额套用及项目设置
- 钢板桩及支撑施工方案
- 急救中心急救站点建设标准
- 冷藏车保温箱冰排使用记录
- 精细化学品化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