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论文)广西产业内贸易发展与外贸竞争力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 要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国际间进行双向流动的一种贸易形式, 即一个国家既出口又进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贸易。 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是一个 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体现,同时,其发展也能促进其产品国 际竞争力的提高。本文在对产业内贸易理论发展脉络的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分 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内贸易的现状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以此为基础结合 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广西产业内贸易的各种因素及其影响的程度。 在上述分 析的基础上, 本文又阐释了广西产业内贸易对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广西外贸 竞争力的影响,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于广西产业内贸易的现状,总体而言,广西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滞后于 全国的总体水平,更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广 西产业内贸易相对水平较低,但绝对水平较高,相对水平易受国际环境的影响; 二是广西各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分类指数差异较大; 三是广西各类产品的产业内 贸易发展不均衡。此外,广西的产业内贸易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广西的产业内贸易占其对外贸易的比重较小,发展水平较低;其次,广西产业内 贸易的结构比较单一,易受到其它国家贸易政策的影响;最后,广西大部分产业 的产业内贸易波动较大,缺乏长期稳定的发展趋势。 关于影响广西产业内贸易的因素方面,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外商直接投资 对广西的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最为显著, 也即外商直接投资对广西的产业内贸易产 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此外,规模经济、差异化产品以及市场结构等因素对广西 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产生了有限的影响。 关于广西产业内贸易对广西对外竞争力的影响方面, 本文认为不同原因产生 的产业内贸易对广西的外贸竞争力的影响不同。结合前面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促 进广西产业内贸易发展、提高广西外贸竞争力的政策措施,即积极鼓励和扶持企 业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开发差异化产品以及调整产业结构,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 展等措施。 关键词:产业内贸易;广西壮族自治区;gl 指数;外贸竞争力 广西产业内贸易发展与外贸竞争力研究 ii abstract intra-industry trade refers to the exchange of products belonging to the same industry. the term is usually applied to international trade, where the same kinds of goods and services are both imported and exported. the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s development represents the product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a country or a region while improving it. the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guangxi based on reviewing related theory, and discusses some factors and related impacts by using effective data. then, the paper explains the relevant influence o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 guangxi, and advances som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and suggestions. with the present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guangxi, in generally speaking, it often lags behind the countrys average level, not to mention the related level in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showed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the absolute level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guangxi is higher than the relative level, because of the latter is more subject to being influenced by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s.2) different products have different 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3)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products intra-industry are imbalance. meanwhile, guangxis intra-industry trade exist the following problems: 1)the percentage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guangxi is correspondingly lighter than other foreign trades, and has a low development level.2)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intra-industry trade is single and likely to be affected with other trade policy.3)the intra-industry trade exits volatile in most industry in guangxi, and has no stable trend for long-time. with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tra-industry trade in guangxi,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greatest and positive impact is arise from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based on some empirical analysis. moreover, the other factors such as economies of scale,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and market structure also influenced the intra-industry trade in guangxi.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with the impact to guangxis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intra-industry trade produced by different reasons had varied influences on guangxis external competitiveness. according to above analysis, the author suggest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ra-industry trade in guangxi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i.e.to expand enterprises production scale, to develop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to adjust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y. key words:intra-industry trade;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gl index; foreign trade competitiveness 中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 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 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一章 绪 论 一、研究的缘由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国际间进行双向流动的一种贸易形式, 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既出口又进口同一产业内产品的贸易。 产业内贸易是与产业间 贸易相对的概念。根据同一产业内进行贸易的产品的性质的不同,产业内贸易又 被分为水平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 水平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一个产 业内某些进口和出口的商品处于市场或生产的同一个环节的一种贸易形式。 一般 而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中间投入品之间的相互竞争性以及市场的不完全竞争 均能导致水平产业内贸易,即产品间的相互替代性、市场竞争的不充分性导致了 水平产业内贸易。 垂直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一个产业内某些进口和出口的商 品处于市场或生产的不同环节的一种贸易形式。一般而言,一个国家同其贸易对 象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深化是导致垂直产业内贸易的两个主要原因, 国际分工的深化通过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和产业聚集效应促进垂直产业内贸易的 发展, 而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其在全球生产链和专业化分工中的不同形成 阶段,决定了其在垂直产业内贸易中的地位。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分工深 化的进一步发展,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 程度的不断提升,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分工的日趋复杂,产业 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横向来看,以 2004 年制成品产业内 贸易指数1为例,香港为 90.30,荷兰为 88.23,法国为 86.83,新加坡为 81.10, 英国为 79.92,德国为 76.71,美国为 67.60,韩国为 65.19。纵向来看,自 20 世 纪 70 年代以来,世界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许多国家产业内贸易所占的比重大 幅增加。如 1970-1990 年间,澳大利亚产业内贸易比重增加了 15.4,法国增加 了 7.2,美国增加了 5.3。据测算,进入 21 世纪以来,世界贸易中有 1/4 以 1产业内贸易指数是用来测度一个产业的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指数。 计算公式为 gl=1-|x-m|/(x+m)*100, x 和 m 分别表示某一特定产业或某一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并且对 x-m 取绝对值。t=1-|x-m|/(x+m), t 的取值范围为 0 到 1。产业内贸易指数越大说明其产业内贸易程度越深。 广西产业内贸易发展与外贸竞争力研究 2 上都是由产业内贸易构成。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程度越来越深,参与国际贸 易和国际分工的频率和数量在不断的加大, 中国对外贸易在中国和世界经济中的 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然而,虽然中国对外贸易在数额上迅速增加,但进入 21 世 纪以来产业内贸易相对发展程度却没有相应的变化。从表 1 可以看出,我国在 2000-2007 年间的对外贸易总额迅速增加,但产业内贸易水平并没有发生很大的 变动,产业内贸易指数基本上维持在 37-38 左右,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 52 以 上的水平,这说明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落后,发展速度也很缓慢。 表 1 20002007 年中国,2006 年美国及欧盟产业内贸易水平 年份 2000 2001 2002 20032004200520062007 2006 美国 2006 欧盟 gl 37.36 37.63 38.03 37.2337.1637.5437.9637.68 52.88 58.06 贸易总额 4742.9 5096.5 6207.7 8509.88 11545.5 14219.1 17604 21737.26 注:1、数据来源于喻志军、姜万军中国产业内贸易发展与外贸竞争力提升 (管 理世界2009 年第 4 期) ;2、gl 即产业内贸易指数;3、贸易总额单位为亿美元。 表 2 20052009 年广西产业内贸易水平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gl 28.94789 30.04201 31.01947 27.49982 26.7465 贸易总额 51.83 66.74 92.78 132.84 142.06 注:1、gl 数据由作者根据南宁海关网站数据计算而得,贸易总额来源于南宁海关网 站统计数据;2、贸易总额单位为亿美元。 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而言,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 也促进了其对外贸易的发展。从纵向的贸易量而言,广西的对外贸易总额有了大 幅度的提高, 但横向而言仍落后于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水平。 从产业内贸易3来 分析,纵向来看,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从横向来看, 其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水平。从表 2 中可以看出,广西的对外贸易总额在 2005-2008 年间有了很快的发展,但其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维持在 27.4-31 之间, 落后于全国水平。虽然在 2009 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极大影响的 2 数据来源于 wto 网站数据库,并经作者整理而得。 3 广西的产业内贸易指的是广西与除中国大陆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发生的国际贸易。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情况下广西的贸易总额增长迅速,但其产业内贸易指数下降至 26.75,说明了在 危机中其贸易结构发生了细微的变化,产业间的贸易比例相对有所提高,而产业 内贸易比例相对有所下降。 从广西的产业内贸易大致现状可以看出,广西的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目前仍 落后于我国总体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 这种状况不利于发挥广西产业内贸 易对其经济结构升级、外贸竞争力提升以及社会进步的有效作用。具体来看,首 先,作为发展迅速的省份,广西对外贸易的目的并不只是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中 获取比较利益,更为重要的是需要通过产业内贸易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升其 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提高其外贸竞争力,并通过这些来优化广西的经济结构, 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其次,通过产业内贸易可以进一步扩大广西的对外开 放度,利用产业内贸易促使微观经济主体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提高生 产技术水平,提升其微观经济主体的管理经营能力和国际视野,从而从微观的角 度上来提高广西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后,随着贸易自由化的不断发展和中 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世界经济正朝着一体化和区域化的方向发展,这为 生产厂商提供了更大的市场空间, 同时也为国外的企业投资广西创造了良好的国 际环境,这种互动式发展将会形成与产业内贸易相适应的国际市场环境,同时也 促使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对产业内贸易的驱动作用更为有效地发挥出来。因 此,对广西的产业内贸易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面临新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客观认识广西在国际分工中的地 位、 寻求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有效途径使之更为有效地促进广西社会经济的发 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正是从总结广西产业内贸易的现状,剖析广西 的产业内贸易结构,探索影响广西产业内贸易的因素等问题出发,尝试性地为广 西提升外贸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可能的视角和基础。 二、产业内贸易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产业内贸易研究综述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balassa 于 1966 年提出来的, 此后 经过了 finger(1975) 、grubel 和 lloyd(1975) 、falvey(1981)等人的发展。 grubel 和 lloyd(1975)对产业内贸易的概念进行了总结:产业内贸易是指这样 广西产业内贸易发展与外贸竞争力研究 4 的双向贸易活动,该贸易活动发生在同一产业内部,且贸易的产品具有较为紧密 的替代关系,这种替代关系可能是生产替代关系,也可能是消费替代关系。 对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研究是随着产业内贸易水平被经验逐渐检验而开始备 受人们关注的。对产业内贸易的描述工作最先由 grubel 和 lloyd(1975)完成, 在其论文集中 grubel 和 lloyd 沿着 balassa(1966)的发现和思路,对产业内贸 易的概念、测量以及原因进行了总结,并设计了著名的用以描述产业内贸易水平 的 gl 指数, 该指数以及对该指数的修正成为了研究产业内贸易的一个重要的工 具。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开创性研究工作是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随着经济 学的分析工具4的发展而完成的,根据不同的研究视野可以划分为基于产品细分 视野的研究、 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视野的研究以及基于企业生产国际化视野的研究 三个方面。 1、基于产品细分视野的研究 关于产业内贸易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产品细分的研究, 主要包括水平差 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以及中间产品产业内贸易研 究。 关于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代表性理论研究有 krugman(1979a, 1980,1981) 、lancaster(1980) 、dixit 和 norman(1980) 、helpman(1981) 、 helpman 和 krugman(1987) 。krugman(1979a,1980,1981)利用 d-s 框架建 立的理论模型认为水平差异的产品由于规模经济会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无论 参与贸易的双方的禀赋或技术是否有差异。lancaster(1980)则运用 hoteling 垄 断竞争模型也得出了规模经济可能会导致产业内贸易的结论。dixit 和 norman (1980)以及 helpman(1981)则分别用 ces 效用函数和补偿效用函数,利用 heckscher-ohlin 分析框架建立了两部门模型, 得出了无论参与贸易的两国的要素 禀赋是否相同, 产业内贸易都可能会发生, 不过是产业内贸易的水平不同的结论。 helpman 和 krugman(1987)则通过“世界一体化均衡”分析框架得出了存在递增 的规模报酬和垄断竞争的产业可能会产生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取决于 4 该分析工具主要是指由 dixit 和 stiglitz(1977)建立的垄断竞争分析框架(d-s 框架)以及该分 析框架的发展。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要素禀赋的相似性以及资本丰裕型国家的规模的结论。 此外, brander 和 krugman (1983) 则认为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是引起水平差异产品发生产业内贸易的重 要原因之一,eaton 等(1983) 、brander 和 spencer(1984)认为水平差异产品生 产商以价格为基础的市场行为也会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发生。总体上来说,关于水 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方面的研究一般都是从消费品市场出发、 结合规模报酬 来进行分析的,由于这些研究主要是从需求方面来进行分析,并未充分考虑到各 经济体之间技术和资源禀赋的不同。 水平差异的产品本身不存在着“好坏”之分, 这也决定了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 内贸易无需贸易双方存在资源禀赋的差异。通过区分产品“好坏”,falvey(1981) 等人的研究建立并发展了垂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理论。falvey(1981)通过 heckscher-ohlin 分析框架建立的理论模型得出了资源禀赋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垂 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并分析了垂直差异产品生产和消费在不同资源禀 赋国家间的分布。falvey(1989)通过连续产品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要素禀赋差异 会导致垂直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生, 并认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和在贸易中的 比重取决于要素禀赋、 技术水平和收入分配对参与贸易的国家的综合影响。 davis (1995)结合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和 heckscher-ohlin 要素禀赋理论强调了国家 间的技术差异对垂直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与对水平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 易的研究不同, 对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一般都是从各个经济体的资源禀赋 和技术水平等差异出发、从生产者的角度即从供给方面来进行研究的,但从生产 者的角度出发又忽略了中间产品本身可能出现的贸易行为。 上述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均是将最终产品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的, 存在着 两个与现实不相符合的假定: 一是上述研究均假定每个国家的每个产业只存在一 个代表性的企业,二是假定生产的投入要素只有一种或者说多种初始要素,完全 忽略了中间投入品的作用。在全球经济融合越来越紧密的今天,这些假定与现实 越来越不相符合,而且生产要素贸易也越来越频繁,为此,许多经济学家开始研 究关于中间投入品的产业内贸易。与最终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相似,对中间产 品产业内贸易也是从垂直和水平的角度来展开的,也即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贸易 的产品在生产环节上是垂直的互补关系还是水平的替代关系。 对相互贸易的产品在生产环节上是垂直的互补关系的研究是从国际生产专 广西产业内贸易发展与外贸竞争力研究 6 业化的角度出发的,这些研究认为最终产品的生产是分为多阶段垂直分割进行 的,不同国家参与的生产阶段是不同的,由此而产生了产业内贸易。代表性的研 究有 krugman (1995) 、 feenstra (1998) 和 hummels 等 (1998) 。 krugman (1995) 认为产品在每一生产阶段中投入的要素密集度不同, 而这些不同的生产阶段是依 据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 以最终产品的生产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来进行优化配置生 产的,这种专业化生产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feenstra(1995)和 hummels 等(2001)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这些研究都是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 础来展开的,思路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生产理论相类似:产业内贸易都是在同一 产业内的成品、半成品之间进行的,其原因都是不同国家的要素禀赋差异。 对相互贸易的产品在生产环节上是水平的替代关系的研究与最终产品水平 化差异相似,这种研究是从生产的规模经济出发的,同时也认为技术进步导致了 具有相互替代关系的中间品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了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 代表性的研究有 either(1982) 和 luthje(2003、2005) 。either(1982)认为即使企 业内部不存在着规模报酬,但在整个产业的层面上可能会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 这种递增的规模报酬可能会导致对中间产品搜寻、开发和投入的种类,如果不同 种类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是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的,那么产业内贸易就有可能发 生。luthje(2003、2005)在其系列研究中对中间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进行了系统深 入的研究,从生产的特定要素出发,认为许多产品的生产需要特定要素的投入, 这些特定要素的生产是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的, 由此导致了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和发 展。 2、基于产品生命周期视野的研究 基于产品细分视野的研究是从贸易产品之间的相互替代或者互补关系上来 考虑的,也有研究从 vernon 的产品生命周期角度出发来进行,认为技术差异也 导致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代表性的研究有 krugman(1979b) 、flam 和 helpman(1987)、krugman(1986) 、young(1991) 、grossman 和 helpman(1991c、 1991d)以及 segerstrom 和 dinoplous(1993、1999、2003)等。从产品生命周期 出发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是从 krugman(1979b)开始的,在其建立的南北贸易 模型中, 技术差异使同一产业内的处于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产品在具有不同 技术水平的国家生产,从而导致了产业内贸易。flam 和 helpman(1987)在此基础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上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只不过在其研究中强调了这些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 产品在产品品质上具有差异。krugman(1986)在技术追赶贸易模型中认为非对称 的国际技术扩散通过产品生命周期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内贸易。young (1991)则以“干中学”模型为基础认为“干中学”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内贸易。 grossman 和 helpman(1991c,1991d)将技术内生化,利用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 的技术内生思想,得出了技术差异和技术内生化发展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结论。 segerstrom 和 dinoplous (1993、 1999、 2003) 的系列研究以 grossman 和 helpman (1991c,1991d)模型为基础,强调了专利制度、贸易保护政策和正的人口增长 以及政府政策等外生因素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3、基于企业生产国际化视野的研究 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的另外一个视角是从跨国公司的角度出发, 以产业组织 理论为基础展开的。认为跨国公司一体化(包括水平一体化、垂直一体化和混合 一体化)国际生产战略选择是产业内贸易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代表性的研究有 mainardi(1986) 、helpman(1984) 、helpman 和 krugman(1987) 、horstman 和 markusen(1992) 、markusen(1995) 、brainard(1993) 、markusen 和 venables (2000) 、 egger 和 greenaway (2004) 、 antras (2003, 2005) 以及 antras 和 helpman (2004)等。 mainardi(1986)在交易成本分析框架下分析了跨国公司展开产业内贸易的原 因,他认为跨国公司依据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等,对处于不同国 家的子公司成本进行比较, 以成本最小化策略为基础对跨国公司的生产和销售进 行优化,这种国际化生产选择导致了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helpman(1984) 研究了跨国公司生产区位选择对贸易模式、贸易量以及产业内贸易等的影响,其 研究还是沿着 heckscher-ohlin 分析框架来进行的,认为国家间的资源禀赋对上 述影响的作用非常重要。 helpman 和 krugman (1987) 则进一步发展了上述模型, 认为跨国公司按照资源密集度将其生产在国家间进行了分割,主要分为总部服 务、中间产品生产以及最终产品生产等几个阶段,这种跨国生产带来了产业内贸 易的繁荣。 显然,上述研究主要是从跨国公司的垂直化生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的,认为 国家间要素禀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经验数据上,许多产业内贸易是 广西产业内贸易发展与外贸竞争力研究 8 在资源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发生的,为此,人们以此现象为基础,发展了以 贸易成本为基础的水平一体化理论, 该理论进一步区分了跨国公司层面上的规模 经济和生产工厂层面上的规模经济。 horstman 和 markusen(1992)、markusen(1995)等用古诺模型分析了跨国公司 战略优势的获得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产业内贸易, 认为跨国公司相对潜在进入 者而言具有成本上的优势。brainard(1993)则通过接近度优势和集中度优势分析 了跨国公司究竟是采取国际化生产还是国际贸易来优化其行为, 研究认为当接近 度优势超过集中度优势时,跨国公司倾向于采取国际化生产,而当接近度优势低 于集中度优势时,跨国公司会选择国际贸易。markusen 和 venables(2000)则用 一般均衡分析得出了收入上的相似性是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增长的主要原 因之一。 此外, 以上述研究为基础, egger 和 greenaway(2004)建立了混合一体化的跨 国公司模型分析了投资成本和跨国公司利润分配行为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antras(2003,2005) ,antras 和 helpman(2004)以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跨国公司的边界问题及跨国公司国际化生产和产业内贸易问题。 对产业内贸易所进行的研究是以现实的经验为基础展开和发展的, 并以经验 数据对这些理论进行了检验。 (二)国内产业内贸易研究综述 国内关于产业内贸易的研究大部分是以国外的研究为基础, 结合我国的现实 经验展开的,主要是以实证研究为主。概括起来主要有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 研究、 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因素研究以及关于产业内贸易和外贸竞 争力关系的研究三个方面。 在对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研究方面,强永昌(2002)在综述了国外研究的 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产业内贸易的现状。李俊(1998)则在对广东省的产业内贸易 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广东省产业内贸易形式主要是垂直产业内贸易。 刘文革(2003)则认为南北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由资源禀赋差异所形成 的垂直型的产业内贸易,同时也可能产生水平型的产业内贸易,原因在于发展中 国家中的某些产业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在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因素的研究方面,马剑飞等(2002)通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过实证方法对我国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 认为决定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 包括规模经济、fdi 以及差异化产品,其中规模经济无显著影响,fdi 产生负向 影响,差异化产品产生正向影响。姜书竹和张旭坤(2004)则用巴拉萨指数分析 了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内贸易, 结果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一体化贸易 创造效应可能导致了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 关于产业内贸易和外贸竞争力的研究方面,苑涛(2004)认为产业内贸易发 展水平及其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外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并认为虽然我国的产业 内贸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产业内贸易结构的相对传统是导致其外贸竞争力 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陈雯(2003)通过贸易结合度、贸易依存度等指标对中国 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和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在通讯设备、纺织品及服 装、金属制品等产业具有比较优势。赖瑾瑜(2001)也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 贸易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 并通过分析产品差异和 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 得出了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差异产品及充分有 效地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来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和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 的结论。任若恩和周戈(1999)则通过对比美国、韩国、台湾和泰国等国家,分 析了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认为提高产品多样性是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 市场上的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及主要方法 (一)研究目标 本文在产业内贸易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一特殊 的地域, 将研究广西产业内贸易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目标定位在如何提升广西的 产业结构水平和增强外贸竞争优势上,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应重视创造产业竞争 优势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具体来说,依据产业内贸易理论,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 区产业内贸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明确界定不同诱因的产业内贸易对广西 外贸竞争力带来的不同影响,研究如何使广西的生产结构高级化,提升广西参与 国际分工的外贸竞争力即是本文的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本文以广西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为研究对象,拟综合运用国际贸易学、国际经 广西产业内贸易发展与外贸竞争力研究 10 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对广西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水平及其影 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并结合影响广西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其 对广西外贸竞争力的影响。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其中第二到五章是文章的主体。 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介绍论文的写作缘由,研究目标,内容和主要方法,创 新与不足以及产业内贸易国外国内的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部分。在简介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首先 界定了产业内贸易的概念和类型及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区别, 接着探讨有 关产业内贸易的评估与计量方法, 然后对产业内贸易的成因及发展规律分别做简 单介绍。 第三章介绍广西产业内贸易概况。 本章测定了广西产业内贸易的总体水平并 对广西主要外贸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做总结, 依此指出了广西产业内贸易目前 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以详实的贸易统计数据为基础, 选择了影响广西产业内贸易的四个指 标并进行了计量和结果分析。 第五章利用前一章的研究结果, 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广西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四 个因素对广西外贸竞争力的影响何在, 并对如何通过促进广西产业内贸易的发展 以提升广西的外贸竞争力提出了政策意见。 最后是结论部分。 (三)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广西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现状、 影响因素以及对广西外贸竞争力的 影响等进行分析,试图揭示其背后的影响机制。为此,本文主要用规范分析与实 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纵向分析与横向考察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多元线性回归计量 经济方法来研究该课题。 第一、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是指从一定的逻辑和价 值判断出发,揭示某一现象是否与其逻辑和价值判断相符合的分析方法,在经济 学中,主要是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则是从现实出发,对经济现 象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地描述, 主要解决的是 “实际是什么” 的问题。 理论分析需要实证分析做支撑,而实证分析则需以理论分析为指导。本文在对已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有研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可能影响广西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素,利用广 西的相关数据和多元回归模型探索影响广西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以及影响的程度, 充分利用了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作用和功能。 第二、纵向分析和横向考察相结合的方法。纵向分析是指对事物发展的过程 进行分析,对于经济研究而言,主要是对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横向考 察主要是对某一时间界面上经济的某种结构或者区域进行研究。 本文在纵向上对 广西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在横向上则是对广西的产业内贸易的结 构进行了剖析。结合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的方法,尽可能地发掘出影响广西产业 内贸易发展的因素和广西产业内贸易对提升其外贸竞争力的作用。 第三、多元线性回归计量经济方法。多元线性回归计量经济方法是对经济现 象进行分析的一个主要的经济实证分析工具。本文采用此方法,客观有效地寻找 出了影响广西产业内贸易的因素,并指出 fdi 是影响广西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因 素。 (四)创新与不足 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在研究的地域上。一般来说,国内外学者在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研究时, 都是从国家层面出发的,很少有学者对国家进行进一步细分。众所周知,我国地 域广袤,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异很大,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对整个国家 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结论,并不一定符合某一地区的实际情况。此外,地处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核心地位的广西作为民族地区,情况更为特殊。综观国内的研究 现状,虽然有针对少数省区的产业内贸易研究,但还没有出现关于广西壮族自治 区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成果。 二是文中采用的都是可获得的最新的数据。本文尽可能采用近年的数据,对 广西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定和研究, 并据此提出了符合广 西区情的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提升外贸竞争力的对策。可以说,在描述现状和所 得到的结论的客观性上有充分的保证, 这也为提出符合发展趋势的政策建议提供 了针对性。 文章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产业内贸易类型的界定上。由于海关 22 类产品 无法简单的按生产替代或消费替代关系划分成垂直型或水平型, 在第三章中作者 广西产业内贸易发展与外贸竞争力研究 12 仅对广西产业内贸易额排名前七位的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罗列并作出 了相应分析。但要进一步研究广西产业内贸易的结构,明确界定发生产业内贸易 的外贸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类型将对研究结果更有利。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第二章 产业内贸易基本概述 随着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和变化, 尤其是产业内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 增加,这种同一产业相互贸易往来的现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从而对产业内贸易 (intra-industry trade)理论的研究开始兴起并取得了许多成就。通过放松传统国 际贸易理论的一些假定5,产业内贸易理论从规模经济、产品差异性、国际投资 等方面考察了贸易形成的内在逻辑和机制, 从而解释了传统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 的贸易现象:产业内贸易日益占据国际贸易的主要地位。 一、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内涵及类型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指阐释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对同一类产品既有进口, 又有 出口的贸易的机理的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伴随着全球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而 发展起来的,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扩展和深化,它较好地阐释了战后国际贸易发 展的新情况和新趋势, 揭示了基于静态比较优势学说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所不能 解释和忽略了的国际贸易新现象。 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也即产业间国际贸易理 论相比,产业内贸易理论也是以比较优势为前提条件的,但产业内贸易理论结合 了规模经济和差异化产品的现实经济环境, 将其作为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基础和发 展的驱动力,发现了除了比较优势以外的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另外的驱动力, 即规模经济和差异化产品。 该理论认为在资源禀赋和技术水平相似或相同的情况 下,厂商的规模经济和差异化产品也会使国际贸易产生,并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 展。而且在这种驱动力下产生的国际贸易一般属于产业内贸易。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其发展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 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驱动力在于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 禀赋、技术水平以及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状况 决定了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各国的相关政策当局和经济主体都采取相 应的措施来挖掘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以使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获得最大化的利 益。但二战以后,全球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发展水平、技术水 5 这些假定主要包括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假定与现实状况并不符合。 广西产业内贸易发展与外贸竞争力研究 14 平、资源禀赋、消费偏好相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的国际贸易活动越来越多,而且在 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突出表现为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 易迅猛发展,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解释这种 新现象,造成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现实的不符。 针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变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veron 等人提出和发展了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而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grubel 等人则开始提出产业内贸 易理论的概念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 其最大的贡献在于建立了较为有效的衡量产 业内贸易发展水平的质变体系。 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产业内贸易理论形成了较 为系统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为前提条件,得出了即 使没有技术水平差异和资源禀赋差异, 国际贸易也可能会发生, 即规模经济递增、 差异化产品导致的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动 力。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无法解释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情况和新变化, 产业内贸易理 论应时而生。 因此可以说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建立和发展是建立在对传统国际贸易 理论的批判的基础上的,通过放松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使理论假设前 提与现实的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状况更加接近, 以此为基础展开的对产业内贸易 的分析和探索,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内容和领域。 (二)产业内贸易的界定与类型 1、产业内贸易的界定 早期对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是先从 balassa 开始的, 他于 1966 年最早提出了产 业内贸易的概念, 将其定义为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国家间进行贸易的双向贸易形 式。以 balassa 的对产业内贸易的定义为基础,后续研究分别用联合国国际贸易 商品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 sitc)和替代性对产 业内贸易进行了界定。 (1)以 sitc 为基础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界定。以 sitc 为基础对产业内贸易 进行界定是指判断商品是否属于同一产业的标准是看其是否属于 sitc 中属于同 类(division) 、 同章(chapter) 、 同组( group )的商品。 这种界定方法最先由 grubel 和 lloyd(1975)提出,并以此为基础来收集数据计算 gl 指数。这种界定方法 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可, 其优点在于其数据收集方便可行、 统计方法简单明了、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统计口径统一, 而且很容易就可以判断进行产业内贸易的商品是属于初级产品还 是属于工业制成品。 这种界定方法为产业内贸易的经验研究提供了简单易行的前 提条件。而这种界定方法的缺点在于无法对产业内贸易进行更细致的分解。 (2)以替代为基础对产业内贸易进行界定。以替代为基础对产业内贸易进 行界定是指判断商品是否属于同一产业内的标准是以市场结构和市场环境为前 提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西安航天基地公办学校高层次人才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呼伦贝尔五九煤炭集团招聘26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甘肃省民航航空发展有限公司职业经理人选聘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烟台市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卫生类岗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安徽安庆望江县融媒体中心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湖北咸宁市嘉鱼县鱼岳镇招聘社区工作者3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广玉兰夹竹桃课件
- 2025年光致抗蚀剂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金华浦江县国控集团选聘1名市场化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湖北省招募选派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199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肺栓塞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 病毒课件教学课件
-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缅怀先烈功绩弘扬先烈精神课件
-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 数字化印花工艺智能化
- 香雪制药资本结构优化分析
- 2024年高考作文备考之“有用无用”作文导写素材及范文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 无创呼吸机通气模式介绍及临床应用课件
- MOOC 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