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形图的判读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学习目标 1 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 山脊 山谷 判读山坡的陡缓 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2 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1 海拔 绝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 把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深线 把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深线 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 坡度较陡的地方 等高线就 坡度较缓的地方 等高线就 等深线的情况类似 3 山峰 等高线 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山脊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山谷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鞍部 两个表示山顶的等高线的 陡崖 等高线 4 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 和五种 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海平面 另一地点 海拔 深度 密集 稀疏 闭合 降低 低处凸出 高处凸出 中间 重叠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地面高度 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等高线 想一想 等高线是如何绘制出来的 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等高线的绘制 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试一试在图中找出山顶 山脊 山谷及陡崖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点击文字进相应图片 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山 等高线稀疏 缓坡 等高线密集 陡坡 等高线越密 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 坡度越缓 等高线坡度的识别 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高原 平原 五种基本地形 高原 平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山地 丘陵 盆地 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五种基本地形特征 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西部高东部低 地形剖面图 小组合作 深化探究 200m 100m 0m 100m 200m 300m 300m 200m 100m 0m 100m 200m 等高线 等深线 最高处 300 400 最低处 400 300 等高线剖面图的画法 具体如下 地形剖面图的画法 1 画出剖面线 2 画出水平及垂直比例尺 3 找到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 4 将交点转绘到水平线上 5 显示各点的垂直距离 6 连线 小组合作 深化探究 知识梳理质疑解惑 等高线地形图 地形图的判读 海拔与相对高度 坡度与等高线的关系 等高线地形部位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等深线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的作用 地形类型 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 地形图的判读 地形图 不难读 看好颜色和标注 向低突出是山脊 向高突出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 缓坡分布较稀疏 高原平原都平坦 高低要靠颜色辨 坡度陡缓和高低 山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湖南明德中学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二季度骨科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健品考试题及答案
- 2026届辽宁省本溪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陪诊师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环保保护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高级运动营养师实操技能解析与模拟题
- 2025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技能测试题库
- 桃花源记app课件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标准化产品需求文档编写方法
- 办公室文秘岗试题带答案
- 2025年河南疾控中心考试题库
- 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新高考Ⅱ卷)
- 养老护理员竞赛理论试卷答案(含答案)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广东省公路服务区管理系统升级及运维项目
- 2025版《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指南》解读 4
- 造林后续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