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2).ppt_第1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2).ppt_第2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2).ppt_第3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2).ppt_第4页
《百舸争流的思想》课件(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观 形成了许多具体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方法论 哲学 人们在实践中 思维科学知识 其中对世界的根本观点 小结 1 从字义看 哲学是使人聪明 启发智慧的学问 2 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 从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看 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一般与个别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 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 哲学既是世界观 又是方法论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概念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 形神之辩南北朝时期 齐朝宰相肖子良的府内 名流云集 高僧满座 他们迷信佛教 大谈因果报应 宣扬人死后精神不亡 范缜挺身而出 指出 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 他把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 形 物质存在的东西 神 意识思维的东西 形与神谁先谁后的问题 谁决定谁的问题 谁是第一性 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即 意识与物质 谁决定谁 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否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资料 资料 1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谁为第一性 有无同一性 不要混淆 1 思维 和 存在 相搭配 意识 和 物质 相搭配 2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不同于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如果客人问你咱们家的桃树怎么没了 你就说 让我砍了卖了 如果他问咱们家的篱笆为什么这么乱 你就说 兵荒马乱糟踏了 如果他问咱们家钱怎么这么多 你就说 爹妈辛苦挣的 如果他问你怎么这样聪明 你就说 那当然 我们家世代如此 傻儿子 于是 儿子去招待客人 客人问 你的父亲呢 让我砍了卖了 你母亲呢 兵荒马乱糟踏了 你们家门前的牛粪怎么这么多呀 爹妈辛辛苦苦挣的 客人生气地问 你怎么这样说 那当然 我们家世代如此 存在就是被感知一天 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博士散步 讨论 存在就是被感知 的问题 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 约翰生博士便问道 在碰到这块石头 产生痛觉以前 它是否存在 只要闭上眼睛 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当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的时候 我们肚子空空的 这个时候我会就会有饿的感觉 请问 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 才有饿的感觉 还是先有饿的感觉 肚子才空空的 再问 等我们用食物把肚子塞满了 我们还有饿的感觉吗 存在 思维 存在 先有存在才有思维 存在决定思维 返回 2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都会面对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如 学生 教师 学校 农民 工人 医生 处方与病情的关系 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 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 学校治学模式与学生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耕作收获的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做工的方法 步骤与做工的实际的关系 结论一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1 从生活实践看 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思维与存在 谁决定谁 是划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 结论二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 必须回答的问题 2 从哲学研究看 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结论三 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3 从哲学发展看 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庄子梦蝶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 醒来后 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 究竟是刚才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呢 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 庄子的问题看似荒唐 其实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 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实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庄周梦蝶睡着了会做梦 这是一种很平常的现象 正常人都能分清梦和真实 不会把它们混淆起来 如果有谁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 醒来后继续把自己当做蝴蝶 张开双臂整天在花丛草间作飞舞状 大家一定会认为他疯了 然而 两千多年前有一个名叫庄周的中国哲学家 有一回他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 醒来后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问题 究竟是刚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呢 还是现在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 这么看来 庄周提出的问题貌似荒唐 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 这个问题便是 我们凭感官感知到的这个现象世界究竟是否真的存在着 庄周对此显然是怀疑的 在他看来 既然我们在梦中会把不存在的东西感觉为存在的 这就证明我们的感觉很不可靠 那么 我们在醒时所感觉到的我们自己以及我们周围世界的存在也很可能是一个错觉 一种像梦一样的假象 但是庄子的本意却是由此进一步推理 得出人实际上是不可能认识这个世界的一种哲学理论 这就是不可知论 含义 不可知论是一种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 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 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哲学家贝克莱认为 人的认识起源于感觉 囿于感觉 物质客体是不可知的 物是感觉的复合 贝克莱把人的认识能力局限在感觉范围内 认为人并不具有认识抽象观念 认识物质客体的能力 哲学家休谟则进一步认为 除了感觉外 其他一切均不是我们所能认识到的 人们不可能认识物质客体 而且也不可能认识精神实体 不可知论把感觉看作意识和外部世界隔绝的屏障 用人类认识界限的相对性论证人类认识能力的绝对界限 因而在根本上是错误的 有一天 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 走到一座桥上 只见桥下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 好不惬意 于是庄子说 你看 鱼是多么快乐呀 惠施说 你不是鱼 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 庄子反问道 你不是我 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惠施说 我不是你 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 可是你也不是鱼呀 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 按照惠施的说法 不是鱼 就不知道鱼的快乐 那么不是物 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 由此推论下去 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包括两个方面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本体论 划分唯物和唯心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认识论 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2 为什么这个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生活实践看 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 从哲学研究看 首先遇到且必须回答 从哲学发展看 贯彻哲学发展的始终 1 水上乐园 3 庄子梦蝶 2 4 神七飞天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不可知论 可知论 根据上述内容判断下列图示各属什么观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思维能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承认能正确反映存在 否认正确反映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可知论 不可知论 谁为第一性 有无同一性 2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 你是做什么的 家在哪里 追求什么 民工回答 打工 家在深山里 追求富裕 你追求什么 学者说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 是唯心主义者 你追求物质的满足 是唯物主义者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 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 就会造成混乱 一 唯物主义 一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 水 是万物的本原 2 赫拉克利特认为 万物的本原是 火 火生气 气生水 水生土 土又还原成火 3 中国古代的 五行 学说 五行 原指 五材 即水 火 木 金 土 早期的 五行 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1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2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只是一种猜测 没有科学根据 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1 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 原子是永恒运动的 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 不可分 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这一思想可以说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对物质的最高概括和认识成果 二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原子 英国化学家约翰 道尔顿提出的 1803年他发表 原子说 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2 伽森狄和霍尔巴赫是17 18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们关于物质的观点可以概括为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原子及其属性 如质量不变 广延性 不可分性 都是不变的 世界上形形色色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 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 简言之 原子就是物质 就是世界的本原 1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2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只是一种猜测 没有科学根据 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具有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三 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镭 惰性气体氦 0氡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自然科学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 其一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其二是电子的发现 这一发现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物质单位 其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 而且电子可以随着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 原子 10 10m 原子核 10 14m 核子 10 15m 夸克 层子 10 17m 亚夸克 10 m 1 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2 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只是一种猜测 没有科学根据 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 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具有机械性 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1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2 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二 唯心主义 谁决定谁呢 1 物是观念的集合2 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3 心外无物4 存在就是被感知5 我思故我在 一 主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问弟子 什么是天地的心 弟子说 人是天地之心 王守仁问 什么是人的心 弟子说 只是一个灵明 王守仁解释说 我的灵明便天地鬼神的主宰 天没有我的灵明 谁去仰他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 谁去仰他的深 鬼神没有我的灵明 谁去仰他吉凶灾祥 弟子问 天地鬼神万物 千古见在 何没了我的灵明 便俱无了 王守仁说 今看死的人 他这些精灵游散了 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把人的主观精神 如人的目的 意志 感觉 心灵等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 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人的主观精神 如人的目的 意志 感觉 心灵等 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 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 如上帝 理念 绝对精神等 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二 客观唯心主义 1 物是观念的集合2 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3 心外无物4 存在就是被感知5 我思故我在 主观 主观 主观 主观 客观 辨别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辨证法 形而上学 联系的 发展的 全面的观点 孤立的 静止的 片面的观点 辩证法 形而上学 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 天地和气 万物自生2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3 掩耳盗铃4 形存则神存 形谢则神灭5 心外无物 1 天地和气 万物自生宇宙之间的万物自然生存 不以人的意志所主宰 这说明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2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物质在先 意识在后 没有物质就不会产生反映物质的意识 充分体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