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光照地球侧视图.docx_第1页
冬至日光照地球侧视图.docx_第2页
冬至日光照地球侧视图.docx_第3页
冬至日光照地球侧视图.docx_第4页
冬至日光照地球侧视图.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冬至日光照地球侧视图【篇一:地理二分二至日侧视图】 二分二至日侧视图 :晨昏线竖直 ,日夜半球各一半 地球公转图中“二分二至日”的判读 口诀:“左斜左冬,右斜右冬”。 即在地球公转图中,地轴如果向左倾斜,则左侧为冬至日;地轴如果向右倾斜,则右侧为冬至日。只要判读出冬至日,就可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判断出春分、夏至、秋分三个节气。 * 地球俯视图中,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视半球为北半球;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视半球为南半球。【篇二:太阳光照图的类型识别】 太阳光照图的类型识别 以太阳光照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学生对区时、地方时、北京时间等的计算能力,以及 运用于分析地球运动所形成的地理现象,在近几年高考出现的频率非常大。注意通过太阳光照图的分析,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图形的设计更加新颖,综合程度要求将逐步提高,高三复习备考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难点磁场 读图21,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图回答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是( ) a.6月21日8时20分 b.12月22日21时20分 c.6月22日8时d.12月22日8时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我国主要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 c.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都进入汛期 图21 d.此时南北极圈对比,是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 读图22中图甲“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和图乙“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 36题。 图22 3.如图甲所示,北京时间为( ) a.12月22日12时b.12月22日24时 c.3月21日6时 d.6月22日0时 4.此时与a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全球的面积之比( ) a.等于1/2b.等于1/3c.小于1/2d.大于3/4 5.图甲所示日期3个月以前的节气与图乙中各点所示季节相同的是( ) a.b.c.d. 6.当地球运行到点附近时,下列地区现象正确的是( ) a.尼罗河正值汛期b.布宜诺斯艾利斯盛行西南风 c.黄淮海平原地区土壤中盐分相对稳定 d.夏威夷高压势力强大 案例探究 案例1读图23,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 (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是。(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 乙地日出时刻是 点钟。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 点钟, 中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达 小时。 (4)在图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 的是 a.北京 b.广州 c.甲地 d.乙地 命题意图:本题是太阳光照图的判读,考查学生从晨昏线特点入手分析判断有关地球运图23 动的地理意义,进而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 知识依托:地球运动的方向、晨昏线的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以及区域地理知识等。 案例2读图24回答: (1)当ab为晨线时,此日是 前后, 判断理由 。 (2)当df为昏线时,此日太阳直射点的 纬度位置是 。 (3)当ac为晨线时,此时是 节气, 当de为昏线,此日是节气;当ad 为晨线时,此日是 节气。 (4)若de为晨线,此时北京时间是; 图24 当北京时间为8点整,df是 线。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判断日照图的思维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知识依托:晨昏线的特点是本题解决的关键知识点。 错解分析:忽略地球自转方向;没有把握准晨昏线与极圈、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缺乏空间想象能力。 锦囊妙计 太阳光照图的类型有地球侧视图、极地俯视图、矩形投影图等多种类型,高考往往以此为切入点考查有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以及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联系紧密的气候、水文、季风、洋流等自然地理特征。从而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1.太阳光照图的类型判读,可以从以下几问入手: (1)确定所属的半球:特别是极地俯视图抓住地球自转的方向;矩形图抓住纬度的变化特征。 (2)确定日期:根据晨昏线的特点及极昼、极夜情况来确定。 (3)确定地方时:根据已知经线及相邻经线间隔的度数,找到某一经线的地方时然后计算。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2.太阳光照图是高考中经常涉及的重点知识,学生和老师都应该在复习备考中高度重视。 (1)确定为重点知识点,重点训练。 (2)研究高考题,以点带面,联系有关的知识内容。 歼灭难点训练 读图25,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13题。 1.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 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 是( ) 图25 3.此时( )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b.悉尼和伦敦的昼长相等 c.塔里木河水位达最高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读图26,完成45题。 4.若图26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分界线的地方时为0时, 阴影部分为4月5日,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a.4月4日12时40分b.4月5日12时20分 c.4月6日12时20分d.4月5日12时40分 图26 5.若图26中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西半球 b.伦敦的白昼长于北京 c.华北地区正值雨季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甲、乙、丙三幅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两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图27),读图后回答68题。 6.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c.乙地位于北温带 b.甲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丙地位于北温带 图27 7.若甲图当a代表的节气出现时( ) a.巴格达为多雨季节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c.悉尼昼短夜长 d.巴尔干半岛南部出现多雨季节 8.若甲图b代表的节气再现时( ) a.正值南极洲科学考察最佳季节 b.英国大面积森林落叶 c.中亚和南亚河流正值枯水期d.长江中下游正处梅雨季节 9.读图28,完成下列要求。 图28 (1)b、c、d、e的经度是 、 (2)根据图上阴影(表示夜)的位置,判断这一天的节气是 。 (3)在北半球图上绘出恰当的阴影(夜)部分。 (4)当甲点是22日16点时,乙处是月日 时。 附: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半球地中海气候区的河流进入枯水期,d项当北半球冬、夏至日时,南北极圈昼夜长短相差最大的一天,故选d项。 答案:1.c 2.d 答案:3.b 4.d 5.b 6.c 歼灭难点训练 答案:1.a 2.d 3.b 答案:4.d 5.a 6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根据两至日太阳光照情况,太阳的位置及方向,可以推断:因甲图中a、b从南北两侧照射,故应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又因为a、b太阳高度角相等,故甲应位于赤道,乙图中,a、b两点太阳都位于南方,故乙图应位于北温带;丙图中a、b太阳都位于北方,故丙图在南温带,故第6题选c;若甲图中a代表的节令应为北半球冬至日,故第7题只有d项符合;若甲图中b代表的季节再现则北半球为夏至日,第8题只有d项符合。a项此时南极洲是极夜;b项英国大面积森林生长茂盛;c项中亚和南亚的河流已值汛期。 答案:6.c 7.d 8.d (2)夏至 (3)将图中丙、d两点连结,左下区域为夜半球 (4)6月23日6时【篇三: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九)太阳光照图作图练习】 高一地理太阳光照图作图练习 班级_姓名 _学号 侧 视 图 二、画出夏至日太阳光照图,要求: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阴影表示夜半球。 三、画出冬至日太阳光照图,要求: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阴影表示夜半球。 一、画出春秋分日太阳光照图,要求: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阴影表示夜半球。 二、画出夏至日太阳光照图,要求: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阴影表示夜半球。三、画出冬至日太阳光照图,要求: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阴影表示夜半球。 一、画出春秋分日太阳光照图,要求: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阴影表示夜半球。 二、画出夏至日太阳光照图,要求: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阴影表示夜半球。三、画出冬至日太阳光照图,要求: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并用斜线阴影表示夜半球。 巩固练习 1、读地球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相关问题。 (1) 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此图的中心是(北极、 南极)点。 (2) 图中标有字母的四个地点,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 白昼时间最长的是,昼夜时间相等的是。 (3) 此时,a处的地方时是 时,c处的地方时是时。 (4) 图示情况是每年的 (北半球节气)。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5) 此时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 (6) 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7)在图上画出太阳光线。 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1 (1)将图1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