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2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3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9.3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微课堂 一刻钟考纲解读一 考纲展示2015年新课标 考试大纲 规定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d 鉴赏评价 二 命题特点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题中的一个考查重点 更是一个热点 2014年高考浙江卷 湖南卷 天津卷 课标全国 课标全国 均直接考查了表达技巧 1 从设题方式上看 一般来说 设置一道小题 有的直接提问 如2014年高考辽宁卷第8题 卷帘尽放春愁去 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 请结合词句赏析 就直接考查了表达技巧 有的结合其他考点间接提问 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第8题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 2 从命题内容上看 表达技巧涉及内容多 考查角度广 主要包括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等几个方面 如2014年高考浙江卷第22题 简单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属于对表达方式的考查 再如 2014年高考重庆卷第12题的第 1 小题 作者描写燕子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属于对表现手法的考查 五年高考 2014 浙江 阅读下面两首诗 完成第 1 2 题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 李端日落众山昏 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 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南宋 徐照山水七百里 上有青枫林 注 啼猿不自愁 愁落行人心 注 上有青枫林 楚辞 招魂 中有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句 1 这两首诗都以 来写愁 2 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答 答案 1 猿声 2 第一首寓情于景 昏 繁 二字点明了愁 第二首景不显愁 借典故写愁 第一首以 那堪 唱叹抒情 第二首以理写愁 辨析猿声 不自愁 愁在人心 解析 1 两首诗放在一起考查时 往往要找共同的意象 第一首 未明确写愁 结句用 共听一声猿 表愁 第二首直接写出了愁与 猿啼 的关系 2 分析两首诗中抒情手法的差异 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比较 内容上 两首诗都写 猿声 都与 愁 有关 但第一首景中含愁 昏 繁 二字点明愁情 那堪 二句则是直抒愁怀 手法上 都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 但第二首的愁情主要通过运用典故来抒发 与第一首有所不同 最美语文三更半夜子时归有天晚上 陈细怪在别人家喝酒 结果被人灌得头重脚轻地撑回家门 他伸手拍门老半天 老婆明知故问道 哪个 我 我 是哪个 陈细怪打着酒嗝道 什么时辰 才叫门 老婆有些来气了 陈细怪醉乎乎地 以为老婆说的是要自己 做诗 才让进门 便开口做起诗来了 三更半夜子时归 关门守户掩柴扉 老婆娘子堂客问 何人哪个你是谁 老婆被丈夫这首啰嗦诗逗乐了 想气也气不起来 开开门 扶陈细怪进了屋 合作探究课时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题点聚焦表达技巧是作者在塑造形象 创造意境 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非常广泛 既包括各种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的使用 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的巧妙运用以及谋篇布局技巧 题型一 表达方式鉴赏诗歌的 表达方式 就是针对 记叙 描写 议论 抒情 进行鉴赏 因为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 故要特别关注 描写 和 抒情 这两种表达方式 常考点 1 描写 1 描写讲究角度 远景与近景 俯瞰与仰视 2 描写讲究方式 视觉 听觉 嗅觉 触觉 3 描写讲究技巧 正侧结合 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声色结合 点面结合 白描工笔 细节描写 衬托 正衬和反衬 2 抒情抒情分为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和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包括 1 借景或借物抒情 2 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 3 托物抒情 4 用典抒情 5 借古讽今 常见提问方式 1 本诗 词 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请加以赏析 2 从 情 与 景 的角度赏析 本诗 词 是怎样表达作者情感的 3 诗的第 联或词的上 下 片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景 例1 2014 安徽 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题目 阮郎归 西湖春暮 南宋 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 香红渐渐稀 番腾 妆束闹苏堤 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 絮沾泥 凌波 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 人归春也归 注 番腾 同 翻腾 凌波 这里指女子步履 曹植 洛神赋 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 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中描写这种表达方式的鉴赏能力 题干已经指出赏析的角度 点面结合 赏析的内容 暮春之景 因此 我们应从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中去分析词中的写景之句 先看这首词的整体内容 也就是所谓 面 清明寒食不多时 香红渐渐稀 总写清明寒食时鲜花凋谢的暮春景色 番腾妆束闹苏堤 则总写人们闹苏 堤的场景 再分析 点 的情况 所谓 点 这里是指词人从万千西湖景色中撷取的一些独特意象的描绘以及写人时的细节描写 而 花褪雨 絮沾泥 正是暮春景色中的一个细节描写 凌波寸不移 三三两两叫船儿 是写女子驻足不行 人们陆续叫船回家 也是点的刻画 这样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答案 香红渐稀 是面的描写 花褪雨 絮沾泥 则是点的刻画 勾勒写意 细节传神 点面结合 相互映衬 以景起情 丰富了词作情感内涵 例2 2011 课标全国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题目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荒郊一望欲消魂 泾水萦纡 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周朴 878 字太朴 吴兴 今属浙江 人 消魂 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泾水 渭水支流 在今陕西省中部 古属秦国 萦纡 旋绕曲折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 解析 情 与 景 的关系 从诗歌的首句 一望欲消魂 可知是 触景生情 看到满眼荒芜 触景伤情 从 古碑 残阳 积雪 等传统意象看 是融情于景 从 古碑 残阳 积雪 的冷色调与诗人 消魂 的情感来看 是以 哀景 写 哀情 答案 触景生情 寓情于景 写哀景抒哀情 方法点拨解答表达方式类题目的方法1 积累相关术语如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 以景衬情等 2 审清题目要求认真审题 读懂暗示 特别是题干中的 描写 抒情 的字眼 然后从此入手 运用规范的术语进行多角度地分析 尤其要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不同特点 特别提示 四种常见的抒情方式 1 借景抒情 诗 词 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寄寓在景物中 通过景物予以抒发 这样抒情的方式叫借景抒情 一般情况下 是乐景写乐情 哀景抒哀情 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方法 2 借事抒情 借助于事件即人们的行为举止来抒发感情 通常是选取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场景 片段和事件来抒情达意 如 西归绝句元稹五年江上损容颜 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 小桃花树满商山 这首绝句借展读友人书信 表现自己对友谊的欣慰 对友人的感激之情 3 托物言志 诗 词 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 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 诗 词 中的物一般带有人格化的色彩 4 咏史抒怀 借历史故事表达自己的思想 一般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借古讽今 就是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之事 二是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讽刺时事 3 答题步骤步骤一 明方式 准确指出诗歌在表达上运用了何种方式 步骤二 释运用 结合诗句阐释此种表达方式是怎么运用的 步骤三 析作用 简析此种表达方式对塑造形象 表情达意的作用 题型二 表现手法常考点 比兴寄托 虚实相生 衬托 动静相衬 以乐景衬哀情 以哀景衬乐情 对比 象征 借古讽今等 需要注意的是 在实际做题中 当题目问及表现手法时 往往把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 描写方式及修辞手法也纳入其中 常见提问方式 1 试分析本诗的表现手法 2 试分析 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 3 请你从 表现手法的角度对 诗句进行赏析 4 这首诗 词 采用了 的艺术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5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例3 2014 重庆 阅读下面这首散曲 然后回答问题 商调 黄莺儿 赠燕 清 张潮花落意难堪 向泥中 着意衔 携归画栋修花口 注 珠帘半缄 乌衣半掺 最难消王谢堂前憾 语呢喃 千般诉说 只有老僧谙 注 花口 指初开的花 因花开时如口张状 故称 题目 作者描写燕子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 解析 从题目 赠燕 来看 这是一首咏物诗 吟咏的对象是燕子 要正确解答这道题 需要先找出描写燕子的内容来 第一处 着意衔 携归画栋修花口 属于正面描写 用了拟人修辞 燕子仿佛也有了人的思想 有了人的感情 第二处 最难消王谢堂前憾 化用了刘禹锡 乌衣巷 中的句子 这是用典 表现手法 第三处 语呢喃 千般诉说 只有老僧谙 这是作者想象之景 是虚写 描写手法 答案 拟人 用典 虚实结合 例4 2013 课标全国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后面题目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 朱熹惆怅江头几树梅 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 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 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 却望柴荆独自回 题目 这首咏梅诗中 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 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应首先从修辞的角度考虑 如没有较为明显的修辞手法 则从诗歌写作构思的角度考虑 本诗中描写的重点是梅花 但对梅花的描写是侧面进行的 环境描写和情感的抒发是诗歌的主体 所以应从这两个角度去分析 答案 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 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 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 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方法点拨1 找准角度鉴赏表现手法时 如果没有规定角度 应选择最突出的 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 很多时候 表现手法与其他手法在运用上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 在没有明确说明的情况下 亦可将其他手法视作表现手法的基本内容 2 答题步骤第一步 明确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即用一两个词准确地指出诗歌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第二步 阐述诗歌中表现手法的应用 即结合相关语句阐释作者是怎样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 第三步 分析诗歌中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即分析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或刻画了什么形象 或表现了什么主旨 有时 可以把第二步和第三步糅合在一起 题型三 修辞手法古人十分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采用比喻 拟人 象征 起兴等手法使描写的事物更为形象生动 采用夸张 衬托 对比 婉曲 设问 反问等手法来突出诗的主旨 采用通感 借代 双关 叠字 对偶 反复等手法使诗中字句更为精巧 常考点 比喻 拟人 对比 借代 夸张 对偶 常见提问方式 1 本诗第 联 本词上片或下片 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 本诗 词 运用了 修辞手法 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赏析诗歌 句 例5 2013 安徽 阅读下面两首诗 完成后面题目 秋斋独宿 唐 韦应物山月皎如烛 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 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 秋斋独宿 金 赵秉文冷晕侵残烛 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 寒枝不成宿 注 韦苏州 即韦应物 因其曾任苏州刺史 故称 韦苏州 题目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并加以赏析 答 解析 考查表达技巧的鉴赏 安徽卷近三年的设问难度在不断降低 如本题给出的是 修辞手法 的分析 韦诗第一句中有一个 如 字 比喻的手法明显不过了 赵诗的第一句有一个 晕 字 本是 月晕 这里是代指月光 因为后面是 侵残烛 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难点是要结合诗意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韦诗 比喻 以烛喻月 山月皎洁 宛如夜烛相伴 照人无眠 赵诗 借代 借 晕 代月 晕 配以 冷 突出月夜寒意侵人 晕 又预示天气变化 引出下句 例6 2009 重庆 阅读下面的曲词 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孔尚任问秦淮旧日窗寮 破纸迎风 坏槛当潮 目断魂消 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 收酒旗重九无聊 白鸟飘飘 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个人瞧 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借代和反问两种修辞手法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作答 既然问的是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就要先点明 具体分析两种修辞手法是如何运用的 在这里要点明借代的类型 并且说明是如何借代的 反问则要说明语句的表达效果 联系全诗 指出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案 借代 反问 用 粉黛 代当年的歌女 这是用特征代人 用 笙箫 代音乐 这是用乐器代音乐 使语句整齐 内涵丰富 同时运用了反问的语气 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表达了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方法点拨第一步 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格 第二步 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格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第三步 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格在表达主旨和情感方面所起的作用 题型四 结构技巧古代诗歌 尤其是近体的律诗和绝句 篇幅虽然短小 但十分讲究结构技巧 懂得古代诗歌的结构技巧 也是鉴赏诗歌的必要条件 常考点 铺垫 伏笔 过渡 抑扬 线索 倒装 曲笔入题 以景结情 首尾照应 卒章显志等 常见提问方式 1 分析诗歌在结构上的技巧 2 这首诗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3 这首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4 这首诗结尾运用什么技巧 请简要分析 例7 2011 大纲全国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 云深无雁 影 更深人去寂静 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 如何消夜永 注 周邦彦 1056 1121 字美成 号清真居士 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 寒声 指秋声 如风声 落叶声 虫鸣声等 雁 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题目 从上 下两阕的首句看 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简要说明 答 解析 线索是勾连全文的脉络 有感情 事情 人物 景物 时间 事件线索等 可以从题目或内容要点中去寻找 线索有理清诗文结构 揭示主题 使行文富于变化的作用 从上 下两阕的首句看 这首词是以时间推移为明线 感情深化为暗线来写的 上阕首句 秋阴时晴渐向暝 写的是秋天在浓阴时偶尔放晴渐渐逼向黄昏的景象 寄托着凄寂思家的感情 下阕首句 更深人去寂静 写的是更深夜静人 已离去的情景 传达出寂寞无助的孤寂 由渐近黄昏到更深寂静 清晰地体现出时间推移的明线 含蓄地融入了凄凉 孤寂的情感积累 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线索往往贯穿全文 因此要组织材料 从整体上对诗歌进行分层 概括要点 不要遗漏 答案 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 上阕写的情景是在日间 渐向暝 时 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到更深 人去 夜寂静时 例8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 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 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 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东坡 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 荦确 山多大石貌 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赏析 答 解析 第一句写景状物 景色 月色清新皎洁 事物 雨过天晴 雨水清洗了东坡也冲洗了天空 月夜因而明澈 干净 静谧 从天空到东坡一尘不染 让人清爽舒畅 寥寥七个字 为作者抒情提供了环境条件 答案 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 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 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 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方法点拨1 鉴赏古代诗歌结构技巧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古人非常讲究构思 往往由一个词或一句话构成全诗的线索 全诗的感情基调 思想 抓住了线索往往就可以以小见大 把握全诗 还要把握内容的转换 梳理内容的层次 理清思路 进而体味诗词的构思之妙 借助线索从整体上把握全诗的内容 然后从情感 内容 表达方式的角度概括出每一句或每一联诗句的内容特征 并思考其在全诗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最后前后勾连 自然领会出作品的构思之妙 2 答题步骤第一步 指明行文构思的技巧 第二步 阐述内容的转换 景情的关联 第三步 概述这种结构技巧的效果 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课堂训练1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司空曙静夜四无邻 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 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 况是蔡家亲 注 注 蔡家亲 表亲 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 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两句 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答 答案以悲景写哀情 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 或 寓情于景 不直接写情 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考点落实在抒情手法上 这首诗是作者因表弟卢纶到家拜访有感而作 此两句诗比兴兼用 以物喻人 情语蕴涵在景语之中 用落叶飘零之树比喻衰老之人 黄叶在风雨中飘落和人在风尘中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 诗人虽不言悲 但悲情四溢 从全诗看 前四句和后四句一悲一喜 但总倾向却统一于悲 所以题中虽着 喜 字 背后却是写不尽的 悲 秋风落叶 历来被用以营造悲的气氛 立足全诗 雨中黄叶树 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绪 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寄子由 黄庭坚黄落山川知晚秋 小虫 催女献功裘 老松阅世卧云壑 挽著沧江无万牛 注 元丰四年 1081年 诗人任吉州太和县令 甚不得意 此时其好友苏子由 即苏辙 被贬在筠州为监盐酒税 诗人因秋而思 写了这首诗 小虫 蟋蟀 挽著沧江无万牛 化用杜甫的 万牛回首丘山重 意为只有沧江挽纤的万牛才能把老松拖走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 答 答案这首诗前两句借景抒情 借描写晚秋自然景物的凋落与蟋蟀鸣声四起 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 表现了诗人感叹时光流逝 才华难展 落魄无依的郁闷心境 解析解答本题时 首先要掌握 景与情 之间有哪些关系 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触景生情等 然后分析本诗前两句写了什么景色 从内容来看 这两句主要写晚秋时节 自然景物凋落 蟋蟀鸣声四起 催促妇女织布赶制裘衣的场景 接着分析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由注释以及诗中自然景物凋落与蟋蟀鸣声四起可知 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 才华难展 落魄无依的郁闷之情 最后分析出景物与作者情感之间的关系属于借景抒情 这样 答案就不言而喻了 组织答案时 先总括 景与情 的关系 然后再根据内容进行分析 3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夜雪张实居斗室香添小篆烟 一灯静坐似枯禅 忽惊夜半寒侵骨 流水无声山皓然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这两首诗写雪时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手法 试简析之 答 答案两首诗写雪时都重点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 张诗的后两句分别从人的感觉 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雪 白诗四句分别从人的感觉 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雪 4 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问题 田家欧阳修绿桑高下映平川 赛罢田神笑语喧 林外鸣鸠春雨歇 屋头初日杏花繁 这首诗在描绘农村生活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技巧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答案主要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农人笑语 斑鸠和鸣 春雨初歇是动景 桑映平川 红日初升 杏花怒放是静景 全诗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古代诗歌中描写手法和描写技巧有很多类型 如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动静结合 色彩的渲染 点面结合 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 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 比如以动衬静 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反衬等 本诗中所描写的景物有 绿桑 平川 笑语 鸣鸠 春雨歇 初日 杏花繁 等 由此可以分析得出本诗主要运用了 动静结合 的手法 当然 如果说 视听结合 或 远近结合 也可以 5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柳宗元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这首诗的第二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请具体说明 答 答案承上启下 意转迷 上承第一句 极言意绪的迷乱繁杂 春半如秋 下启后两句 春光正浓之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