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位教案.doc_第1页
卧位教案.doc_第2页
卧位教案.doc_第3页
卧位教案.doc_第4页
卧位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首页课堂类型: 理 论 课基本课题 第九章 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第一节 临床常用卧位 第二节 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教学目标:1. 具有爱伤观念,在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关心、尊重病人、动作轻柔,态度和蔼,病人感觉舒适安全。2. 掌握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及安置方法。3. 熟悉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的概念。4. 熟练掌握协助病人翻身侧卧及移向床头的方法。5. 学会正确安置各种卧位。 教学重点: 重点: 1. 卧位性质的概念。2. 常用卧位适用范围和安置方法。 3. 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教学难点:难点: 1. 安置各种卧位的方法。2. 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教学资源: 教材、教案、多媒体课件 课后记:本次课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同学们理解较深刻,但缺乏理论与临床实践相应用。总体授课效果:同学比较满意。第九章 病人卧位与安全的护理第一节 临床常用卧位第二节 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组织教学】 1、清点学生人数。 2、介绍本次课主要内容-临床常用卧位、协助病人更换卧位法【教学过程】 二学时【复习旧课】 平车运送法的注意事项?【引入新课】某日,急诊科收治一名女性病人,26岁,已婚,病人持续腹痛近7小时,同时伴有畏寒,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查体和辅助检查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随即在硬膜外麻醉下实施了阑尾切除术。手术顺利,回到病房。1.正确为病人安置卧位。2.术后第二天,病人主诉切口疼痛,请为病人更换卧位。 第一节 临床常用卧位一、卧位的概念1主动卧位 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改变体位。 2. 被动卧位 病人自身无变换卧位的能力,躺在被安置的卧位。3. 被迫卧位 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由于疾病或治疗的原因,被迫采取的卧位。二、卧位的种类(一)仰卧位1. 去枕仰卧位(1)适用范围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感染。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病人,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2)安置方法:图9-12. 中凹卧位(休克卧位)(1)适用范围: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有利于气道通畅,增加肺活量,改善缺氧 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缓解休克症状。(2)安置方法:抬高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图9-2。3. 屈膝仰卧位(1)适用范围1)胸腹部检查。2)导尿术及会阴冲洗。(2)安置方法:图9-3。(二)侧卧位【适用范围】1. 肛门、胃镜、肠镜等检查及灌肠,暴露操作部位方便操作。2. 预防压疮,与仰卧位交替,可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防止压疮发生。3. 臀部肌肉注射,以充分放松注射侧的臀部肌肉。【安置方法】图9-4。(三)俯卧位【适用范围】1. 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2. 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病人。3. 缓解肠胀气所致腹痛。采取俯卧位时腹腔容积增大,可用于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安置方法】图9-4.(四)半坐卧位【适用范围】1. 头面颈部手术。2. 心肺疾患引起呼吸困难者。3. 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病人。4. 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病人。【安置方法】图9-6、图9-7。(五)端坐位【适用范围】急性肺水肿、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病人等【安置方法】图9-8。 (六)头低足高位【适用范围】1. 肺部分泌物引流。2. 十二指肠引流。3. 妊娠时胎膜早破。4. 下肢骨折牵引。【安置方法】图9-9。(七)头高足低位【适用范围】1. 颅脑损伤。2. 颈椎骨折的病人作颅骨牵引。【安置方法】图9-10。(八)膝胸卧位【适用范围】1. 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相应的治疗。2. 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3. 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安置方法】图9-11。(九)截石位【适用范围】1. 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2. 产妇分娩。【安置方法】图9-12。第二节 协助病人更换卧位一、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目的】1. 协助不能自行翻身的病人变换姿势,增进舒适。2. 预防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等。3. 满足治疗、护理的需要,如背部皮肤护理、肌内注射等。 【操作程序】1. 评估(1)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况、躯体、四肢活动能力,局部皮肤受压情况等。(2)病人的伤口及引流情况,有无骨折牵引等。(3)病人及其家属对更换卧位的操作方法及作用的了解程度和配合能力等。2. 计划(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2)病人准备:了解更换卧位的目的、过程及配合要点,愿意配合。(3)用物准备:根据病情准备好枕头、床档等物品。(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室温适宜,光线充足,必要时进行遮挡。 3. 实施操作步骤操作说明核对解释核对病人床号、姓名,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病人配合安置导管将各种导管和输液装置安置妥当安置病人病人仰卧位,双手放于腹部,双腿屈曲协助翻身一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轻的病人(图9-13)二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重或病情较重的病人(图9-14)轴线翻身法适用于脊椎损伤或手术后的病人检查安置检查、保持病人各肢体处于功能位,各管道通畅整理记录整理床单位,洗手,记录翻身时间和皮肤状况,做好交接班4. 评价(1)病人能配合操作,并且病人安全舒适,皮肤受压情况得到改善。(2)护士动作轻稳、协调。【注意事项】1. 护士应注意节力原则。如翻身时,尽量让病人靠近护士,动作轻稳、协调一致。2. 移动病人时应将病人身体稍抬起,再行翻身。不可拖拉,以免擦伤皮肤。3. 翻身时注意为病人保暖并防止坠床。4. 根据病情及皮肤受压部位情况,确定翻身间隔时间,如发现病人皮肤红肿或破溃,应及时变换卧位并且增加翻身次数,同时做好记录。5. 为各种特殊情况的病人翻身时应注意:(1)若病人身上置有多种导管及输液装置时,翻身前应先将导管安置妥当,翻身后,检查并保持各导管通畅。(2)为手术后病人翻身时,翻身前先检查敷料是否脱落或潮湿,必要时先换药再翻身。(3)颅脑手术后的病人,一般只能采取健侧卧位或平卧位;翻身时动作不能过于剧烈,以免引起脑疝,压迫脑干,导致病人突然死亡。(4)颈椎骨折、颅骨牵引等病人采用轴线翻身法,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5)石膏固定或伤口较大的病人,翻身后应将患处放于适当位置,防止受压。二、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法【目的】协助滑向床尾而自己不能移动的病人移向床头,恢复安全而舒适的卧位。 【操作程序】1. 评估:同“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2. 计划:同“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3. 实施操作步骤操作说明核对解释同“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安置导管同“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安置病人病人屈膝仰卧,两手握住床头栏杆,两脚蹬住床面协助移位一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轻或者能协助完成上移的病人(图9-15)二人协助法适用于体重较重或病情较重的病人(图9-16)检查安置同“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整理记录同“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4. 评价:同“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注意事项】1. 移动病人时应将病人抬离床面,不可拖、拉、推等动作,以免擦伤皮肤。2. 两人协助移向床头时动作应一致,协调平稳。3. 移动病人时应将枕头横立于床头以保护头部,避免撞伤。4. 如病人身上有各种导管,移动前应安置妥当,移动后检查是否脱落、移位、扭曲等,以保持通畅。【归纳小结】本次课主要学习了卧位的概念、临床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及安置方法、协助病人翻身侧卧法和协助病人移向床头法。其中需要同学们重点掌握的是卧位性质的概念及常用卧位的适用范围及安置方法。【复习提问】1. 为什么休克病人取中凹卧位?2. 为各种特殊情况的病人翻身时应注意什么?【课后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