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了解孟子 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1 孟子 1 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 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2 思想主张 政治思想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学说 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 以德服人 争取民心 主张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预习导学梳理 知识 点拨 一 孟子 荀子与儒家 仁政 伦理思想 孟子主张 说 倡导 养浩然之气 强调先义后利 舍生取义 3 影响 唐代以后 孟子 一书被当做经典 南宋朱熹将其列为 四书 之一 孟子被尊为 地位仅次于孔子 人性本善 亚圣 温馨提示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 仁 的学说 但不是简单地继承 而是提出了 仁政 思想 将孔子 仁 的学说扩展到政治 经济 思想等领域的施政思想 2 荀子 1 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 2 思想主张 哲学思想 提出 天行有常 和 的唯物论观点 伦理思想 主张 性恶论 政治思想 基本上继承了儒家思想 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 同时他对法家的思想也有所吸收 主张 制天命而用之 礼法并施 3 思想特点及影响 荀子的思想杂取百家 与孔孟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 作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荀子学说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 墨子与墨家1 历史地位 墨家学派创始人 2 思想主张 1 主张 兼爱 而 兼爱 是不分等级贵贱的 非攻 是主张各国和平共处 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2 提倡 主张 节用 节葬 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反对统治者铺张浪费 非攻 尚力 3 影响 其思想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 特别是 的利益 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但战国之后就不受人们重视了 易错警示孔子的 仁 和墨子的 仁 不同 孔子所说的仁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是有等级差别的爱 墨子的仁是指没有等级差别的爱 手工业者 三 庄子与道家1 历史地位 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2 思想主张 1 提出了 的观点 2 提出了 逍遥 的人生态度 即对事物变化采取旁观 超然的态度 3 认为天与人 人必须顺从自然 齐物 不相胜 温馨提示庄子和老子均是道家学派的代表 但庄子的思想比老子更消极 充分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悲观失望的精神状态 四 韩非与法家1 历史地位 战国后期的思想家 的集大成者 2 思想主张 1 主张法 术 势相结合 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 2 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反对儒家 是古非今 的历史观 中央集权国家 法家 3 影响 1 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 2 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 这种思想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五 孙膑与兵家1 历史地位 孙膑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 2 军事思想 主要体现在 中 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 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 重视的作用 孙膑兵法 人 六 诸子百家思想的历史影响1 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 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 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 政治家改革图治的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政治理想 理论武器 温馨提示 百家争鸣 中的 百家 并非实指而是泛指 意为数量多 派别多 争鸣 并不意味着各家各派别的主张绝对不同 而是不同之中有其相同之处 各家学说都是为了寻求治国平天下之道 课堂讲义理解 深化 探究 主题一百家争鸣形成的社会原因及其影响 1 百家争鸣形成的社会原因 1 经济上 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 小农经济的迅速发展 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 政治上 周王室衰微 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 各种力量在争衡 较量 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 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 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 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 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 尽可以畅所欲言 3 阶级关系上 士 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 兼并他国 取代周天子的地位 特别地礼贤下士 士 们也希望用自己的学说实现自己治国 平天下的政治愿望 4 思想文化上 从 学在官府 到 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 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2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影响 1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 各家学派互相诘难 批驳 又彼此吸收 融合 终于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 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3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当时和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探问题 全球通史 载 东周 的混乱和改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思想界 迫使他们重新估价自己的传统 或将其抛弃 或使之适应过渡时期的需要 因而 东周时期是一个思想文化大变动 富有创造力的时期 1 东周 的混乱和改革 的表现是什么 答案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各国改革 如管仲改革 商鞅变法等 2 思想文化大变动 指的是什么 答案出现 百家争鸣 的局面 教方法 一 二 三 四 巧记 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 主题二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特点1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 经孟子 荀子的总结 改造与发展 儒家思想体系更加完备 1 春秋晚期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仁 和 礼 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 主张 克己复礼 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视 2 战国时期 孟子发展了孔子 仁 的思想 主张实行 仁政 进一步提出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的民本思想 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 战国时期 荀子主张统治者施政用 仁义 和 王道 以德服人 荀子的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 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外儒内法 2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形成和特点儒家思想较为完整 但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 没有严密的理论 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 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 探问题材料一颜渊问仁 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曰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论语 材料二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 壮者以暇日 修其孝悌忠信 孟子 梁惠王上 1 材料一中 孔子实现 仁 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孔子主张克制自己 推己及人 即 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 由 爱人 所推导出的一系列思想都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 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关切 是 仁 的一种表现方式 即孔子的民本思想 2 材料二 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答案孟子劝说统治阶级要善待民众 不要过分地剥夺他们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学思想的精华 也是对孔子民本思想的发展 教方法表格法理解孔子 孟子 荀子思想的异同 当堂检测巩固 应用 反馈 1 所谓不知 春秋 不能涉世 不精 老 庄 不能忘世 不参禅 不能出世 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a 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 注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 注重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1 2 3 4 5 6 当堂检测巩固 应用 反馈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根据题干信息 涉世 忘世 出世 分析 以上提及的观点反映了注重社会现实的特点 答案b 1 2 3 4 5 6 2 春秋战国时期 认为 行仁政而王 莫之能御也 的思想家属于 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墨家解析 行仁政而王 莫之能御也 出自 孟子 公孙丑上 意思是统治者若真能行仁政 将无敌于天下 故b项正确 1 2 3 4 5 6 b 3 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 许多学校加入到反对 舌尖上的浪费 的 光盘行动 中 早在战国时期 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 兼爱 非攻 的同时 就倡导 节俭 节用 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 a 老子b 墨子c 荀子d 韩非子解析墨子主张 兼爱 非攻 尚贤 节用 故选b项 1 2 3 4 5 6 b 4 古代某思想家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位思想家是 a 孔子b 墨子c 老子d 韩非子解析老子主张清静无为的思想 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1 2 3 4 5 6 c 5 春秋战国时期 各种思想流派异彩纷呈 其中主张 以法为教 今必胜昔 的学派是 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解析 以法为教 体现了法家的思想 1 2 3 4 5 6 b 6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 王官之学的退场 私学的兴起 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 袁行霈 严文明等编 中华文明史 1 2 3 4 5 6 材料二儒者博而寡要 劳而少功 是以其事难尽从 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 列夫妇长幼之别 不可易也 墨者俭而难遵 是以其事不可遍循 然其强本节用 不可废也 法家严而少恩 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 不可改矣 史记 太史公自序 1 2 3 4 5 6 材料三 百家争鸣 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 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 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 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侯外庐 中国思想史纲 1 2 3 4 5 6 1 材料一中 诸子 的含义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 百家争鸣 的局面 解析应从当时的政治 经济 文化状况三个方面回答 答案含义 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原因 周王室衰微 诸侯纷争 社会动荡 铁犁牛耕的使用 社会经济的发展 私学兴起 士 阶层的崛起 1 2 3 4 5 6 2 据材料二 指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作者推崇墨家的哪一主张 又认为法家的主张中存在着怎样的不足 解析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 答案儒学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 维护君臣 长幼秩序 墨家的 强本节用 法家 严而少恩 1 2 3 4 5 6 3 据材料三指出 百家争鸣 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 解析历史影响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答案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 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 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 1 2 3 4 5 6 教材问题解答 阅读与思考 教材p10 提示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社会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这场变革涉及经济 政治 文化各方面 井田制瓦解 分封制 宗法制被破坏 诸侯争霸 兼并土地的战争不断 士 阶层在政治上崛起 在学术上异常活跃 私学兴起 文化下移 这些都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因此社会大变革影响着文化的觉醒 文化的觉醒又为社会大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解析与探究 教材p11 提示儒家思想中包含着维护统治秩序 缓和社会矛盾 使社会安定 保证生产发展等有利于统治者利益的成分 孔子以后的儒家学者对儒学加以改造 使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对巩固和延续封建统治 保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我测评 教材p11 提示1 1 儒家 孟子主张 仁政 重民 性善论 荀子提出 天行有常 和 制天命而用之 的命题 主张 性恶论 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 礼法并施 2 墨家 墨子主张 兼爱 非攻 提倡 尚力 节用 节葬 3 道家 庄子提出 齐物 观点 主张 逍遥 的人生态度与顺从自然的观点 4 法家 韩非子主张 法 术 势 相结合 建立君主专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库包含答案详解(达标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培优b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考点攻克自考专业(行政管理)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夺冠】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包含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及解析AB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打印大全(有一套)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复习试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四川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office培训教程》课件
- 心内科常用药物王芳
-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小学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公开课课件(内嵌音频视频)
- 部编(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每课练习题(全册)
- 电信云网工程师-云网融合(客户IT上云)备考试题库(集团网大版)
- 《新媒体导论》(第二版)课件全套 -第1-9章 理解新媒体:多重属性的复合-新媒体文化:流动的亚文化
- 阿那亚分析研究报告
- 电梯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 《医学生物学》-第一章医学生物学绪论-2010
- 抓机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