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同步试题.doc_第1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同步试题.doc_第2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同步试题.doc_第3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同步试题.doc_第4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同步试题.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教学资料,欢迎使用。精品教学资料,欢迎使用。精品教学资料,欢迎使用。比同步试题一、填空 1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360千米;这辆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比值是();比值表示();这辆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的比是();比值是();比值表示()。考查目的:比的意义;求比值和化简比。答案:60:1;60;这辆汽车的速度;1:60;这辆汽车行驶1千米所需的时间。解析:该题分别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利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求出比值。理解比值所表示的意义时;需要结合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进行说明。 2晨晨看一本书;已看页数与剩下页数之比是5:3。已看页数是剩下页数的;剩下页数是已看页数的;已看页数占全书的;剩下页数占全书的。考查目的:比的意义和比的应用。答案:;。解析:对“份数”的理解是解决此题的关键。根据已看页数与剩下页数之比是5:3;可以将已看的页数看作5份;剩下的页数看作3份;则全书为8份;再利用比的意义解答。 3()/409()():16()(填小数)。考查目的: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答案:15;24;6;0.375。解析:已知的既可以看作是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比。 该题需综合运用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4一个比的后项是2;比值是2;前项是( );假如这个比的前项是2;比值是2;后项是()。考查目的:比的前项、后项与比值之间的关系。答案:4;1。解析:根据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可得:比的前项后项比值;比的后项前项比值。 5(1)把0.7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2)把小时:25分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考查目的: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答案:4:3;8:1;8。解析:第(1)题;先把比的前项0.75化成分数再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成最简整数比;第(2)题要先将比的前后项的单位统一;这里有两种方式;统一成小时或者统一成分;可让学生进行比较:“统一成哪个单位便于计算?”再依据比的基本性质化成最简整数比。二、选择 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调制了一杯蜂蜜水。甲调制时用了30毫升的蜂蜜;150毫升水;乙调制时用了4小杯蜂蜜;16小杯水;丙调制时用的水是蜂蜜的6倍。()调制的蜂蜜水最甜。 A.甲 B.乙 C.丙 D.无法判断考查目的:利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答案:B解析:甲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1:5;乙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1:4;丙调制的蜂蜜水中;蜂蜜与水的比是1:6。所以;乙调制的蜂蜜水最甜。 2一个比的前项是8;如果前项增加到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A.增加16 B.乘以3 C.增加8 D.除以考查目的:比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答案:D解析:一个比的前项是8;如果前项增加到16;相当于前项扩大为原来的2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扩大为原来的2倍;即后项乘以2或除以。分析此题时;应抓住对关键句的理解;引导学生比较“前项增加16”与“前项增加到16”的区别。 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10天完成。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A.8:10 B.5:4 C. D.4:5考查目的:将比的意义与简单的工程问题相结合。答案:B解析:先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分别求出甲和乙的工作效率。再将两队的工作效率组成比;转化成最简整数比的形式。可结合实际;让学生理解此类问题中“完成同一项工作;花费的时间越少;工作效率越高”这一特点。 4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11:6:5;按角分类;这是一个()三角形。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无法判断考查目的:比的应用;结合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答案:B 解析: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解法一:可根据按比例分配计算出其中最大的一个角为90;解法二:引导学生思考;表示最大角的份数11与总份数22之间的关系。由此得出正确结果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5已知甲:乙=3:4;乙:丙=3:2;那么甲、乙、丙三个数的大小关系是()。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甲丙 D.甲=乙=丙考查目的:比的基本性质。答案:C解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甲:乙=3:4=9:12;乙:丙=3:2=12:8;则甲:乙:丙=9:12:8。该题涉及连比的知识;需将两个不同的比中共有的量转化为同一个数。三、解答 1大齿轮有100个齿;每分钟转25转;小齿轮有25个齿;每分钟转100转。(1)写出大齿轮和小齿轮齿数的比;并求出比值;(2)写出大齿轮和小齿轮每分钟转数的比;并求出比值;(3)比较上面两题的结果;说说你的发现。 考查目的:比的意义;求比值。答案:(1)4:1;4;(2)1:4;(3)大齿轮和小齿轮的齿数之比值与每分钟转数之比值互为倒数。解析:第(1)(2)小题根据比的意义和题目所给数据写出比;并求出比值;第(3)小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用自己的话说出想法并加以归纳。 2一个长方形;它的长和宽的比是3:2;如果长增加2米;这个新长方形的周长是24米;求新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考查目的: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应用;长方形中与周长有关的计算。答案:2:1。答:新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为2:1。解析:根据新长方形周长是24米;可知原长方形周长是24-22=20(米)。原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米);(米);长增加2米后;新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为(6+2):4=2:1。该题对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具体解答时可结合画示意图的方式分析求解。 3如图。用120 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长、宽、高的比是3:2:1。(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2)要在长方体框架的表面贴上彩纸;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彩纸?(接头处不计) 考查目的:比的应用;长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答案:(1)15105750(立方厘米);(2)(1510155105)2=550(平方厘米)。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750立方厘米。至少需要准备550平方厘米的彩纸。解析:答题的关键是先求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特别需要注意题中120 cm是四条长、四条宽、四条高的总长度。因此;先求出一条长、宽、高的总和:120430(cm);再按比例分配计算出各自的长度:长(cm);宽(cm);高(cm)。 4成年人的足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某小区发生了一起盗窃事件;在犯罪现场留下了一个长24厘米的足印。经过周密侦察;锁定了四名犯罪嫌疑人;下表是这四名犯罪嫌疑人的身高记录。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计算说明:这四人中;谁的嫌疑最大?考查目的:利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答案:247=168(cm);四人中刘某的身高最接近168 cm。答:刘某的嫌疑最大。解析:根据“成年人的足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可以看作成年人的身高是足长的7倍;以此推算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该题具备探索性和趣味性;同时运用了估算的知识。 5盒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球;黄球个数与红球个数的比是2:3;红球个数与白球个数的比是4:5。已知三种颜色的球共175个;红球有多少个?考查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