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新课19世纪中期 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 东亚的日本脱颖而出 经过明治维新 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命运 明治维新是怎样发生的 日本为什么会成功 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1 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2 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 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 一是走向崩溃的幕府政权 二是明治维新的举措 三是迅速崛起的日本 改革的背景 改革的内容 改革的影响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 探究问题 阅读教材第一课分析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内忧 外患 问题一 19世纪上半期 日本社会为什么会频繁发生农民起义 问题二 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问题三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政治 经济 社会关系 思想 幕府一词始自古代汉语 指出征时将军的府署 在日本 最初指近卫大将住所 转指武士首脑征夷大将军 简称将军 府邸 以后又称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为幕府 幕府 1603年初 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 取得 征夷大将军 的称号 在江户设立幕府 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 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 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 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 德川将军 一 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社会 幕府统治 内忧 天皇 傀儡 将军 大名 武士 农工商 等级森严 士 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分为士 农 工 商四个等级 武士阶级是统治阶级 身份等级世代相继 不能逾越 德川幕府统治的构成 德川幕府统治的构成 天皇 享有崇高威望 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但并没有实权 幕府将军 掌握实权 将军也是最大的封建主 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 大名 藩的首领 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个 藩 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 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武士 将军与大名养着的自己家臣 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 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 将军与大名都养着自己的家臣即武士 武士从将军或大名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 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 这些武士一般是职业军人 拥有佩刀特权 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 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 德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这个支柱 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 义 勇的 武士道 精神 使武士为其效力和卖命 日本武士 下级武士是统治阶级中的一部分 受过教育 熟悉军事 一定程度上可以参与政治 有些人还学习过洋学 眼界开阔 但他们是武士中的最低阶层 只能世代相承担任低级官吏 即使是有才华的人 也无法施展 明治维新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福泽谕吉的父亲精通汉学 因是下级武士 只能终老于管理货栈 所以下级武士视门阀制度为死敌 下级武士有变革体制的强烈愿望 后来成为明治维新的领导者 问题一 19世纪上半期 日本社会为什么会频繁发生农民起义 1 森严的等级制度使阶级矛盾尖锐化 2 全国性的灾荒经常发生 3 奸商们囤积居奇 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二 人民的抗争 1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2 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 3 大名也开始挑战幕府权威 4 天皇力图恢复统治权 12 1837年 大阪 大盐平八郎起义 原因 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 影响 充分显示幕府统治的危机 直接打击幕府和巨商 暴动得到广泛响应和效仿 地位 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由武士联合农民和城市贫民的暴动 13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只是傀儡 毫无实权 新兴地主 商人 农民 城市平民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 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 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 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一 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 1 原因 2 表现 1 城市 2 农村 生产力的提高 日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有所发展 形成以江户 大阪 京都为中心的全国商品流通网络 商品经济也渗透到农村 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a 经济较发达地区 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普遍发展起来 b 有些商人组织资本主义性质家庭手工业或直接投资本主义手工工场 c 一小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 开始使用雇佣工人 扩大自己的作纺 这些人在经营商业 高利贷或资本主义家庭劳动同时 还投资于土地 变成新兴地主 问题二 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加速了日本社会分化 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 一部分破产沦为佃农 雇农或成为受剥削的工资劳动者 使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分化 部分大名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近 大批武士经济陷入困境 不满幕府统治 16 天皇 将军 大名 武士 只是傀儡 毫无实权 新兴地主 商人 农民 城市平民 有些从事工商业 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 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 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权利较少 幕府已成为众矢之的 结论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 因为佩里舰队的军舰是黑色的 船上的蒸汽机又冒着黑烟 所以日本历史上把这一事件称之为 黑船事件 1853年黑船驶抵浦贺港 二 明治维新之前的民族危机 佩里叩关 外患 1853年 浦贺港 日美亲善条约 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 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问题三 日美亲善条约 的影响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1 政治上 日本的国家主权受损害 内政遭干涉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民族危机加深 2 经济上 日本成为列强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列强侵略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 中下级武士生活恶化 幕府大名财政更困难 社会关系上 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 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思想上 先进思想的传入 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 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21 日本的出路在哪里 要挽救民族危机 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2 倒幕力量 倒幕派主体 中下级武士 商人 资 新 人民部分大名 西南四强藩 经过及结果 1867年 大政奉还 王政复古 初步胜利 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 1 背景 内忧外患 1 构成2 主张 王政复古 安政大狱 三 明治维新的政治前提 倒幕运动 1867 1868 吉田松阴 1830年8月4日出生于长州 1854年 因策划搭乘培理率领的美国军舰偷渡美国而被捕 出狱后 专事培育人才工作 是倒幕维新运动和民族扩张理论的 宗师 他的 忠魂不灭 说催生了日本新武士道的产生 由于反对幕府 倡导尊皇攘夷 号召武力倒幕 再次被捕入狱 1859年 在江户的刑场被处死 时年29岁 大政奉还图 1867年 萨摩 长州等藩组成讨幕联盟 策划武力讨幕 幕府统治摇摇欲坠 在此情况下 德川庆喜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 1867年10月24日他假意向朝廷提出辞职 将政权交还天皇 称为大政奉还 倒幕派 王政复古 建立新政府 4 胜利原因 26 5 历史意义 1 是使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关键步骤 2 使日本免遭中国和印度的厄运 保卫了民族独立 3 为明治维新的实施创造了和平的国内环境 27 课堂总结 日本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1 必然性 腐朽的幕府统治下内忧外患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内忧 社会矛盾尖锐化 幕府封建统治动摇 外患 西方殖民主义入侵 黑船事件引发了民族危机 课堂总结 日本明治维新的社会背景 2 可能性 倒幕运动的胜利为维新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巩固 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有 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阻碍 闭关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武士阶层不满幕府统治 英国首先打开了日本大门a b c d d 巩固 19世纪中期 日本 锁国政策 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日本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 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 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 幕府为摆脱危机改变了政策巩固 19世纪中期 日本幕府统治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 日本实行闭关锁国 农民反幕府斗争 资本主义兴起 西方列强入侵 什么叫明治维新 推翻幕府统治后 明治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 另一方面 求知识于世界 向西方国家学习 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力争实现民族振兴 摆脱外来压迫 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历史上称为 明治维新 明治天皇睦仁 1852 1912 明治天皇名睦仁 1867年继承皇位 1868年改年号为明治元年 在位时期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日本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明治维新的施政纲领 五条誓文 发展资本主义 改革封建制度 向西方学习 34 五条誓文 广兴会议 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 大展经纶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 各遂其志 务使人心不倦 破例来之陋习 基于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 大力振兴皇基 探究问题 阅读教材第二课完成简表 政治 经济 军事 思想文化 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简表 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简表 1 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 建立中央集权 实现国家统一 2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实行四民平等 取消武士特权 3 派使节团考察欧美 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建立新体制 巩固新政权 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 1 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后续改革创造了条件 2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 形式上的 四民平等 相对于幕府时期的等级身份制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政治上 主要内容 1 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 建立中央集权 实现国家统一 2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实行四民平等 取消武士特权 3 派使节团考察欧美 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目的 建立新体制 巩固新政权 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 核心 废藩置县 1871 39 废藩置县 东京 京都 大阪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三府七十二县 县 县 县 县 政治上 主要内容 1 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 建立中央集权 实现国家统一 2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实行四民平等 取消武士特权 3 派使节团考察欧美 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目的 建立新体制 巩固新政权 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 四民的构成 岩仓使团的欧美之行 结果 41 带刀者斩 废除武士特权 44 政治上 主要内容 1 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 建立中央集权 实现国家统一 2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实行四民平等 取消武士特权 3 派使节团考察欧美 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目的 建立新体制 巩固新政权 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 岩仓使团的欧美之行 结果 45 1871年日本使节赴欧美进行了为期1年10个月的考察 46 政治上 主要内容 1 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 建立中央集权 实现国家统一 2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实行四民平等 取消武士特权 3 派使节团考察欧美 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目的 建立新体制 巩固新政权 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 主要意义 1 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后续改革创造了条件 2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 形式上的 四民平等 相对于幕府时期的等级身份制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47 殖产兴业 是指明治政府为发展资本主义而制定的重大经济政策 其基本内容就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 以各种政策为杠杆 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大力扶植资本主义的发展 48 经济上 主要内容 1 大力创办官营业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 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 运用国库资金 设立 模范工厂 3 实行 劝业政策 通过向私人发放无息贷款 补助金等 奖励私人投资工矿业等 4 政府大力扶植 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相继成立工部省 内务省 引导民间兴办企业 推动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背景 措施 评价 目的 大力进行经济改革 发展资本主义 49 探究活动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显著特点 国家创办示范工厂带动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50 巩固 大凡国之强弱 决定于人民之贫富 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 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思考 材料认为国家富强的途径是什么 发展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51 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简表 1 实行义务兵役制 建立常备军 2 注重对军事人才的培养 设立军事院校 3 改革军事机构 4 扶植军事工业 5 建立起近代警察制度 1 为了防止和抵御外国的入侵 2 为了对内加强镇压和对外扩张 增强国防力量 提升了国家地位 为摆脱民族危机 实现民族独立创造了条件 浓厚军国主义色彩 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材料 苟有国则有兵备 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 1872年征兵告谕材料 1868年4月6日 明治天皇在 御笔信 中郑重宣布 经营天下 安抚汝等亿兆 欲开拓万里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请思考 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军事的内外目的分别是什么 对内镇压 对外扩张 对内镇压 对外扩张 日本明治维新内容简表 1 整顿旧的教育机构 2 推行军国主义教育 3 传播西方的启蒙思想 4 废除旧风俗和陈规陋习 振兴现代教育 教化国民 实现日本的近代化 1 教育改革促进和推动了日本教育事业的发展 使日本教育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2 培养了大批资本主义国家所需的人才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 改造了旧文化 建立了新文化 文明开化 明治政府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 文化科学 生活方式等 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建立资产阶级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 从而实现日本的资本主义近代化 目的 振兴现代教育 教化国民 实现日本的近代化 55 思想文化上 主要内容 整顿旧的教育机构 推行军国主义教育 传播西方的启蒙思想 废除旧风俗和陈规陋习 设立文部省 颁布 学制 设立师范学校 创立各种专业技术学校 1890年 天皇下达的 教育敕语 明六社 提倡自由主义和欧化主义 进行启蒙教育 主要意义 1 教育改革促进和推动了日本教育事业的发展 使日本教育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2 培养了大批资本主义国家所需的人才 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3 改造了旧文化 建立了新文化 56 58 59 巩固 日本明治维新中推行的 文明开化 政策的最主要内容是a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b 允许不同阶层的人通婚c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d 提倡西方文化 发展近代教育 d 60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特点 破旧 和 立新 61 巩固 明治维新的措施中 最能体现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是a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取消武士特权b 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c 改革土地制度 承认土地私有d 推行 文明开化 政策 62 探究问题 阅读教材第3课并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评价明治维新 进步性 局限性 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 性质 进步性和局限性 1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2 摆脱外来压迫3 发展资本主义 实现民族振兴 脱亚入欧 一 目的 二 性质 天皇为首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三 进步性 1 对日本 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成为亚洲近代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 政治 结束封建割据状态 建立起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经济 改变封建落后状况 走上了近代化 资本主义 道路 迅速成为先进工业国 文化 传播西方近代思想文化 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三 进步性 2 对亚洲 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亚洲国家各国实现民族振兴提供了某些经验 鼓舞了人民的信心 四 局限性 1 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 如天皇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等 2 军国主义 侵略扩张 19世纪中期 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 东亚的日本却脱颖而出 经过明治维新 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成为亚洲唯一一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 也成为第一个走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 请你谈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探究 感悟历史 拓展问题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方法 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此外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 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迅速壮大 倒幕派掌握较大的实力 终于推翻了腐朽的幕府统治 历史潮流力量对比政策措施改革者素质国际环境 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 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 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 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19世纪中 日本资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拓展问题 明治维新后日本近代化过程 1 经济上 2 政治上 3 对外关系上 19世纪80年代 工业革命出现高潮 较早产生垄断组织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明治政府仿效西方建立近代政治制度 1889年 大日本帝国宪法 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废除不平等条约 实现民族独立 进行侵略扩张 满足资本主义的发展 72 拓展问题 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1 经济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2 政治 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 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4 文化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 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3 外交 摆脱民族危机 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 是日本走上近代化 资本主义 道路的标志 73 阅读教材第3课第一子目思考 1 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 2 存在的局限和影响 经济上 资本主义的发展 1 具体表现 2 局限及影响 工业革命高潮的出现 以重工业为代表的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迅速发展 垄断组织产生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自然资源比较匮乏 岛国面积较小 国内市场十分狭小 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都远不及西方列强 国家的扶植和保护 实行自上而下的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 75 政治上 君主立宪政体 标志 大日本帝国宪法 颁布 思考 联系本框第一段 日本为什么要颁布这样一部宪法 1 明治政府认为德国和日本相似 决定 2 日本国内的自由民权运动高涨 呼吁 77 大日本帝国宪法 天皇神圣不可侵犯 是国家最高的统治者 集行政 立法 司法和军事统帅权于一身 臣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和自由 但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和不违背臣民义务的前提下 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 贵族院议员任期分别为终身和7年 众议员选举产生任期4年 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而不对议会负责 法官由天皇任免 形式上确立君主立宪 实质上天皇专制 78 巩固 日本1889年宪法的最突出特点是a 天皇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的最高统帅b 天皇权力至高无上 带有神权色彩c 内阁对天皇负责d 内阁对议会负责 b 80 联系书本 读一读 回答 统而不治 至高无上 议会权力大于君主 天皇可以解散议会 内阁对议会负责 内阁对天皇负责 资产阶级 天皇为代表的官僚军阀集团 从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部宪法具有怎样的特点 进步性 在法律上 宪法承认了人民享有选举权 担任政府官员权 居住 通信 宗教信仰权等权利 性质 它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 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81 政治上 君主立宪政体 历史意义 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 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82 巩固 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 没有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而是建立了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州地铁考试题库及答案
- 森林脑炎知识培训课件
- 森林消防冬季防火知识培训
- 编外招聘护士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物流经理职位招聘面试预测题及解析
- 2025年机关事务用车调度员招聘考试要点解析
- 桥梁建造知识培训教育课件
- 2025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中级面试模拟题
- 2025年监理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交通)》真题及答案解析
- 桐城知识产权培训课件
- 乏力诊治与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2
- 2025亚洲杯男篮+《热血征程砥砺前行》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中励志主题班会
- 2025-2030牛结核病防控技术进展与行业影响分析报告
- 2024年泰州市靖江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国际快递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塔吊拆除安全操作方案模板
- 虚拟健康咨询接受度分析-洞察及研究
-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护理查房
- 2025年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 2025年高警示药品管理试题(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