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大屠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和本课的独特风格。2.了解日本侵华历史和南京大屠杀的详情等历史知识。3.掌握文中出现的新词生字。二、能力目标:补充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历史知识。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2.培养学生爱憎分明,勿忘国耻。教学重难点:1.把握文章的情感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2.把握报告文学的特点和整体风格。电教方式:多媒体等。教学方法:讲授法、质疑导读法、提问法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老师在书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解放很多年后的一天,有一个日本青年来到了中国。他是为了寻找他叔父的一件遗物而来,在一个陈旧的小旅馆,一位经历了抗日战争的老人接待了他。日本青年告诉老人,他叔父有一件遗物埋在了小旅馆的后院,希望老人能帮他挖出来,并且越少人知道越好。老人帮他挖了半天,终于挖出来了,那是一个生了锈的铁箱子,青年和老人把箱子搬到了旅馆,但是老人要求看看里面的东西,青年答应了,于是他们把箱子搬到了老人的房子里。打开箱子,里面是一把剑,剑上还刻了字,不过已经模糊不清了,老人看了哆嗦了一下,青年要求老人快点放回去,并且他马上要带回国去。老人听到他的话,马上把剑放回箱子,并且“当”地锁上了,青年很纳闷。老人说,你不能把它们带回国,这是日本侵华的罪证。那正是当年日本军官在南京大屠杀的时候,进行杀人比赛用过的那把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的剑,上面还刻着被杀的人数,当时报纸上有刊登记载过。老人说,就是死也不会忘了的,当年他差点死在这把剑下!老人告诉青年,历史是抹不掉的,这把剑应该送到博物馆去。老人最后告诫青年,你应该让你的国人知道,历史是抹不掉的,就算篡改教科书也没用。当晚,日本青年带着“历史是抹不掉的”这句话,空手回国了。同学们,不管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不管时代怎样变迁,历史都是真的,历史是无法抹掉的,“南京大屠杀”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国的,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今天,我们来学习温书林的南京大屠杀,翻回到那令人痛心不已的一页历史。二、整体感知(一)同学们可以在课本下的注解勾画出来这些新词,理解意思。惨绝人寰毛骨悚然蹂躏褴褛鼓噪蛊惑举世闻名令人发指步履蹒跚凶神恶煞(二)分析文章题目南京大屠杀提问:1.屠杀可解释为“大批大批地残杀”,为什么在“屠杀”前还要再加上个大字呢?2.如果让你在题目前加上一些形容词,你会加什么形容词呢?(学生回答)答:1.“大”说明南京大屠杀人数很多很多,屠杀者很残忍很残忍,想要使我们亡国。2.可以在题目前加上无比残忍、惨不忍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为什么会有这样悲惨的南京大屠杀呢?历史背景知识:从1939年到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文明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摧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历史惨剧中,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南京六个星期屠杀三十多万中国人的黑暗一幕,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恐怖暴行。当时,侵华日军在中国大陆上制造了数不胜数的惨绝人寰、令人发指的罪行。本文写于1987年,是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50周年。在此之前日本右翼势力曾于1982年、1986年两次通过歪曲历史的教科书,说南京大屠杀是“虚构”的属“无稽之谈”。本篇报告文学就是以大量的史料证据及当时尚存的人证,揭露日本鬼子惨绝人寰的罪行。(三)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了解其特点新闻性:真实、准确、时效。文学性:性格刻划、心理描写、坏境渲染、细节铺陈。政论性:水平和价值的决定因素(四)带着下列问题通读全文,理清思路。1.本文开头部分作者用了什么写法来写静缘老太太的事件?2.本文列出了哪几次集体大屠杀的惨案?3.本文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特点的?明确:1.开头部分用了倒叙的写法。2.三次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的燕子矶大屠杀12月15日的下关大屠杀12月18日的草鞋峡大屠杀3.本文具有报告文学的真实准确时效的新闻性特点,并且注重了性格刻划、心理、环境等文学性的写作,本文用了倒叙、夹叙夹议等写法。另外还具有政论性。(五)分析课文点名让一位同学读课文开头部分1.文章开头写的是静缘老太太发疯的事件,作者为什么要以写老太太的事件为开头呢?明确:静缘是一个尼姑,那时她还是一个13岁的少女,日寇竟然也不放过她,她因受日本侵略者蹂躏,所以即使过了漫长的半个世纪,也无法抹平她心中的伤痕,可见日寇那是何等令人发指的暴行。2.课文第一段的开头写景,写的是一派美好的景色,接下来却写了饱受日寇残害的老太太的突然发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景与人形成强烈的反差、对比,给人极大的冲击力,使人受到震撼。3.文章写了美国护士的日记,作用是什么?明确:引用事实,用护士当年亲眼目睹的日记,证实日本侵略者令人发指的暴行,是老太太精神失常的罪魁祸首。4.护士日记下面一段的表达方式有何特点,有什么作用?明确:夹叙夹议的写法,通过最后一句的议论,强调时光可以流逝,但是历史却无法忘记,也不能忘记,沉痛地告诫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勿忘国耻!老师小结:了解了南京大屠杀的一些知识,我们要时刻记住历史,牢记民族灾难,要有一颗热爱祖国的心。第二课时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一系列南京大屠杀的照片说明有很多照片是日本人自己拍的,这是实证,但是,日本当局却几次篡改教科书,企图抹去日本侵华的罪恶历史,歪曲历史,还诬告中国“虚构”南京大屠杀,日本的这种行为令人义愤填膺。2.让学生快速阅读日军大屠杀部分内容,了解三次集体大屠杀和两次零散屠杀的情形3.请一位同学复述“燕子矶大屠杀”的情况引导学生注意文章的细节描写,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屠杀方式,机枪扫射明确此次大屠杀共死了多少人(五万人)。4.指名复述下关大屠杀的情形引导学生注意日军在此次大屠杀中用了什么手段进行残杀和抛尸灭迹明确此次大屠杀的人数尸体堆积如山,只留下五十到一百人往江里丢尸体,像演哑剧,最后,丢尸的人也被机枪扫射,哑剧也结束了。5.让学生举手,复述草鞋峡大屠杀明确此次大屠杀中,日寇是如何虐待和残杀俘虏和民众的,还有,一个国民党军人如何艰难逃生。冻饿机枪扫射浇油焚烧毁尸灭迹死难共五万多人明确这三次大屠杀的屠杀方式惨无人道,令人发指,日本侵略者真是禽兽不如!6.讲析日军零散屠杀的两件惨案提问:日军零散屠杀是哪两件惨案?学生回答:(1)向井敏明和野田岩杀人竞赛(2)田中军吉以“助广”宝剑连杀中国人300多人请同学复述杀人恶魔比赛杀中国人的事件。明确这两个人丧失了人性,罪行不可恕让同学说说这两个事件在写法上有何不同学生答:前者详写后者略写,详略得当老师小结: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充分领略了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罪行,那时,山河破碎,血染长江,祖国哀嚎,多么令人痛心,让我们记住历史,勿忘国耻,能更加激起我们的爱国之情。1.全班齐声朗读国际法庭查证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中所杀的中国人数,明确日军杀了多少中国人。明确被查证的就有34万人,还有许多无法查证和举证的,被焚尸和秘密活埋的人数是无法估计的,在中国大地上,又有多少人被杀害,却是无法统计的,可见日军的罪恶有多大。2.请同学朗读文章的最后内容这些文段抒发了为祖国强盛而倍感欣慰、自豪之情。回顾历史,我们既要了解祖国的文明和曾经的富强,也要记住祖国深重的灾难和民族是奇耻大辱,明白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总结课文(1)听朗读录音,把握感情和语气,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2)把握全文重点写作特色:(1)倒叙的写法,突出某一重要事件,形成对比,强化主题;(2)夹叙夹议的写法,更好地表达情感,表露思想;(3)引用历史事实资料,增加事件的可信度,强烈地批判了日本侵略者。布置作业:写一篇600字的读后感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闲置码垛机转让合同范本
- 网签三方协议如何签合同
- 游戏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来料加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消防维保解除合同协议书
- 移门订货协议书合同范本
- 煤炭应急保供协议书模板
- 矿山水库出租合同协议书
- 湛江钢结构施工合同范本
- 自动售货机拍卖合同范本
- 医疗机构消防安全管理
- 食堂食品安全应急处置方案
- 退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申请表
-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完整整套课件(马工程)
- 检验科安全管理制度汇总
- (完整word版)中医学题库
- 英语音标拼读方法讲解
- MT 113-1995煤矿井下用聚合物制品阻燃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GB/T 16841-2008能量为300 keV~25 MeV电子束辐射加工装置剂量学导则
- GB/T 11264-2012热轧轻轨
- 眼镜镜架知识汇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