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一中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湖南省新田一中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湖南省新田一中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湖南省新田一中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湖南省新田一中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 第13课 一 背景和条件 一 背景 1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2 辛丑条约 后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 清政府实行 新政 和 预备立宪 的改革 客观上为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4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革命党起义 黄花岗起义 群众斗争 保路运动 有利时机 革命政党的建立 中国同盟会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革命团体的建立 兴中会等 1 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 组织基础 3 军事基础 二 条件 湖北新军 二 过程 一 爆发 1911年武昌起义 3 胜利原因 四川保路运动提供有利时机 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 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 2 结果 武汉三镇光复 成立湖北军政府 改号中华民国 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 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1 主力 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 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 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 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 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 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二 高潮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颁布 1 中华民国的成立 概况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南京 中华民国纪年 五色旗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 内容 1 目的 限制袁世凯 维护民主共和政体 规定主权在民 平等自由 确立三权分立政体 实行责任内阁制 3 性质和意义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 失败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 原因 1 外因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2 内因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 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3 根本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2 过程 清帝退位 孙中山辞职 袁世凯就任总统 武昌起义后 江苏巡抚程德全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自任都督 挂起 中华民国军政府江苏都督府 的旗子 并 用竹竿挑去了抚衙大堂屋上的几片檐瓦 以示革命必须破坏 江苏就这样 和平光复 了 有人说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 是一次成功的革命 也有人说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 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课堂探讨 三 局限性 1 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2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3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四 教训 1 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2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3 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都是革命的凶恶敌人 三 评价 一 性质 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 意义 功绩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核心 推翻清政府统治 推翻君主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你如何评价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兴中会 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 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它提出要推翻清皇朝专制统治 建立像美利坚和众国那样的共和国 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