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4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知识网络构建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三、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1煤的综合利用2石油的综合利用3天然气的综合利用4三大合成材料:_、_、_。四、环境保护【答案】一、2HgO2HgO22AlFe2O3Al2O32Fe2Al2O3(熔融)4Al3O2二、蒸馏法2I2HH2O2=I22H2OCl22Br=2ClBr2三、有机物和无机物隔绝空气C(s)H2O(g)CO(g)H2(g)碳氢化合物沸点较多较高裂化甲烷氨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四、大气源头100%热点专题训练热点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核心讲解自然资源包括金属矿物、海水资源、化石燃料资源等自然资源,科学开发利用上述资源是化学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也是近几年考试命题特别关注的一个热点。主要考点涉及(1)金属矿物中冶炼金属及方法原理。(2)海水中淡水、化学物质获取方法及原理。(3)化石燃料(石油、煤、天然气)成分及综合利用。考题对练1下列从海洋中获取物质的方案不合理的是()DMgCl2溶液电解时不能得到Mg,要制Mg需电解熔融MgCl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石油分馏产品乙烯CH2BrCH2BrA石油主要是由烃组成的混合物B主要发生物理变化C包括裂化、裂解等过程D是取代反应DCH2CH2Br2CH2BrCH2Br为加成反应。3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倡导碳资源的高效转化及循环利用(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与上述理念相违背的是()A大力发展煤的气化及液化技术B加快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C以CO2为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D将秸秆进行加工转化为乙醇燃料B煤的气化和液化是通过化学变化将煤转化为气体和液体燃料的先进洁净煤技术,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A项正确;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会破坏环境,加重环境污染,B项错误;可降解塑料不会造成“白色污染”,C项正确;将秸秆转化为乙醇燃料,可以减少PM2.5的产生,D项正确。热点二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核心讲解近几年由于自然资源的无序开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主要有白色污染、光化学烟雾、酸雨、汽车尾气污染、PM2.5、水的富营养化引起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等。为了控制环境污染,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新理念,即从源头上清除污染,实现原子利用率100%,零排放弃物。考题对练4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低碳”、“节能减排”、“吃干榨尽”等概念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均属于“新能源”B“低碳”是指采用含碳量低的烃类作为燃料C如图,甲烷经一氯甲烷生成低碳烯烃的途径体现了“节能减排”思想D让煤变成合成气,把煤“吃干榨尽”,实现了煤的清洁、高效利用B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是“新能源”,A项正确;“低碳”主要是指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项错误;从题图分析,HCl循环利用,排出的水无污染,符合“节能减排”思想,C项正确;让煤变成合成气,能提高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D项正确。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m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形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因素,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B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C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进入人体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D选项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可以减少灰霾,因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A正确;选项B,化石能源储量有限,若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就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因而就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故B正确;选项C,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