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 教学目标 1 认识世界海洋的分布规律 2 区分海与洋的不同 举例说明陆间海 内海和边缘海的主要特点 3 了解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海盆以及海岭等主要地貌类型及形态特征 4 能运用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海底地形形成和分布规律 并解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一 广阔的世界大洋 二 复杂的海底地形 三 海底地形的成因 一 广阔的世界大洋 1 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 6亿平方千米 占地球表面积的71 2 陆半球 与 水半球 无论在哪个半球 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 海洋的面积都比陆地面积大 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 活动一 读图 1 1 2 思考 1 图中曲线代表什么 2 找出陆地面积最大的纬度和海洋面积最大的纬度 3 找出南北极附近海陆面积之比最悬殊的纬度 地球表面积随纬度的分布 陆 50 n附近海 赤道附近 南极周围全部是陆地 北极周围全部是海洋 此外在65 n附近 大陆几乎连成一片 而在60 n附过 海洋几乎连成一片 例题1 读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分布图 完成1 2题 1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 a 纬度越高 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b 纬度越低 陆地面积所占比例越大c 纬度越低 海洋面积所占比例越大d 纬度越高 海陆比例趋于平衡2 由图可知 陆地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草原气候b 温带大陆性气候c 热带沙漠气候d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c b 读图 1 1 3 和 1 1 4 思考 1 找出陆半球和水半球的极点 2 这样划分的原因是什么 陆北球的极点是经度0 北纬38 水半球的极点是经180 南纬38 海陆面积的对比达到最大的程度 陆半球是陆地在一个半球内最大的集中 水半球是海洋在一个半球内的最大的集中 但即使在陆半球 海洋面积仍然大于陆地面积 3 海与洋的区别 影响较小 受大陆 河流 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不大 比较大 有独立的系统 无独立的系统 阿拉伯海 红海 地中海 北海 波罗的海 日本海 黑西哥湾 加勒比海 孟加拉湾 几内亚湾 白令海 波斯湾 黑海 里海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日本海 4 内陆海 边缘海与陆间海的区别 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 第一岛弧链 第二岛弧链 小笠原群岛北马里亚纳群岛 1 下列海中 不属于边缘海的是 a 日本海b 阿拉伯海c 挪威海d 波罗的海 2 下列属于内海的是 a 日本海 黄海b 波罗的海 渤海c 波罗的海 墨西哥湾d 红海 东海 3 下影响列关于洋和海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洋是海洋的主体和潮汐系统而海无洋流现象和潮汐现象b 洋的温度和盐度终年不变 而海域经常变化c 洋和海是相通的 只是海靠近大陆d 洋受大陆影响较大 d c b 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2 五种基本地形态 注意 地面高低一般用海拔表示 地面起伏一般用相对高度表示 山地组成山脉 山脉组成山系 1 山地 海拔较高 一般在500m以上 起伏较大 坡度较陡 2 丘陵 海拔较低 一般在500m以下 起伏较小 坡度较缓 1 地形的含义 地表高低起伏的各种形态 称地形 其中地表起伏大势称地势 地表起伏形态也称地貌 按形态分为山地 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等 3 高原 表面较平坦 边缘较陡 世界最高高原为青藏高原 最大高原为巴西高原 4 平原 平坦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m以下 世界最大平原为亚马孙平原 5 盆地 中间低四周高 世界最大的盆地为刚果盆地 2005年10月9日中国测绘局公布世界最高山为珠穆朗玛峰海拔为8844 43m 1975年公布的8848 13m废止 海拔都为基岩高度 雪厚3 5m不算 二 复杂的海底地形 大陆隆 大陆架 大陆坡 大洋中脊 海沟 大洋盆地 火山岛 世界最长的海沟 爪哇海沟世界最深的海沟 马里亚纳海沟 岛弧与海沟常常相伴而生 大洋中脊贯穿世界四大洋 是彼此互相联结的一个整体 太平洋中脊贯穿不在太平洋中间 而偏于大洋的东侧 印度洋中脊呈 人 字形分布 大西洋中脊呈 s 形 大洋中脊的轴部都发育有沿其走向延伸的断裂谷 称为中央裂谷 大洋中脊体系是一个全球性地震活动带 但震源浅 强度小 三 海底地形的成因 1 大陆漂移学说 2 海底扩张学说 3 板块构造学说 目前公认学说 提出人 魏格纳 德国 依据 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 地质构造 古生物等的相似性 大陆漂移学说 地球上海陆轮廓是怎样形成的 七大洲 四大洋的分布是固定不变的吗 想一想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可能是巧合吧 除非 地图上的发现 魏格纳认为 全球的陆地在2亿年前还是彼此相连的一个整体 后来 由于受到力的作用 才不断分离并漂移到现在海陆分布 魏格纳是怎样提出大陆漂移说的 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很相对应 是偶然的巧合 还是非洲大陆曾经与南美大陆是一个整体 后来因为其他原因破裂漂移分开的 大陆可能原先是连在一起的 后来才分离了 证据一 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相互对应 特别是巴西东端的直角突出部分 与非洲西岸呈直角凹进的几内亚湾非常吻合 魏格纳为证明自己的假设进行了艰苦的实地考察和研究 并写出 海陆的起源 一书 从中提出了大陆漂移的观点 探索 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寻找证据 检验假设 得出结论 证据二 大西洋两岸的美洲和非洲 欧洲在地层 岩石 构造上非常对应 古生物群具有亲缘关系 表明当时这些大陆曾相连接 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 如两岸都有鸵鸟 而鸵鸟不会飞 更不会游 所以无法跨越大西洋 科学依据 舌草齿化石 同一种岩石的发现地点 化石产地 科学依据 一种叫舌羊齿的植物化石在印度 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岩层中被发现 由于舌羊齿的 种子 太大 不能随风漂移 另一方面它容易破碎 不可能漂移过海 尽管现在大陆之间呈犬牙交错状 但仍能说明它们在以前曾是连成一片的 2 海底扩张学说 1 产生背景 全球大洋底部竟连续分布着大洋中脊 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上部结构差异明显 而下部结构差异甚至小 洋底岩石年龄一般不超过2亿年 2 理论观点 炽热的熔岩不断从 涌升 冷却后 形成新洋底 新洋底把先期形成的较老的洋底向两侧推挤 导致洋底不断扩张 其驱动力是 海底岩石的年龄 以 最新 离它愈远则 并在它的两侧呈对称分布 中央裂谷带对应于 大洋盆地对应于 海沟对应于对流的 地幔对流的涌升区 对流的水平运动区 下降汇聚区 大洋中脊 年龄越老 地幔物质的对流 大洋中脊轴部的中央裂谷带 洋底从裂谷处形成到海沟处消亡周期一般不超过 2亿年 3 板块构造学说 目前公认学说 1 理论观点 地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 而是被许多 断裂构造带分割成若干单元 称为板块 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个规模巨大的板块 板块边界为 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 生长边界一般位于 大陆裂谷也属于生长边界 消亡边界多形成 地壳活动带 多火山 地震 大洋中脊 海沟 海岭和海沟 板块构造学说 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漂浮在 软流层 之上 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板块内部 地壳比较稳定 板块交界处 消亡边界 碰撞 生长边界 张裂 陆陆碰撞 陆洋碰撞 海沟 岛弧海岸山脉 褶皱山脉 裂谷 海洋 看六大板块示意图 解释为什么地中海在缩小 而红海在不断地扩张 议一议 地中海 红海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 而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在相互张裂 巩固练习 1 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全球构造理论是 2 板块构造理论把地球的岩石圈分成 a 五大板块b 六大板块c 七大板块d 八大板块 板块构造理论 b 3 板块漂浮在 a 软流层上b 岩石圈上c 岩石上d 地壳上 4 板块中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a 印度洋板块b 大西洋板块c 太平洋板块d 北冰洋板块 a c 5 世界上最年轻和最雄伟的山脉是 a 阿尔卑斯山脉b 天山c 泰山d 喜马拉雅山脉 6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形成的 a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b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d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d c 7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位于 a 印度洋板块b 非洲板块c 亚欧板块d 阿拉伯板块 8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 地中海将来会 a 缩小b 扩大c 不变d 都有可能 a a 1 海底地形d的名称是 请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其形成原因 海沟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 大洋板块向下俯冲 或板块碰撞挤压 形成了海底洼地 例题2 读图回答 例题3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板块的名称 2印度尼西亚的地震发生在 板块和 板块之间 是 边界 亚欧板块 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消亡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 喜马拉雅山形成 红海形成 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的下面 亚欧板块受挤压抬升形成的 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下列地点中 不属于印度洋板块的是 a 澳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国际儿童教育援助项目合作契约
- 2025年度生物医药研发合作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土地流转合同
- 2025年文化产业并购融资专项全权委托合同
- 2025年医疗综合体绿化养护及环境管理合同
- 2025年度新能源汽车电池更换与维护合作协议
- 2025年城市更新项目土地征收拆迁安置补偿总承包合同
- 2025年sc健康食品跨境电商代理服务合同
- 2025年老旧小区改造拆迁补偿与社区重建服务合同
- 2025工程合同全面风险管理
- 一年级ABC英语字母读音教案
- 2025至2030中国场发射显示器(fed)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遥控式水下机器人(ROV)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乙二醇(EG)行业供需状况与需求潜力分析报告
- 电网技术改造及检修工程定额和费用计算规定2020 年版答疑汇编2022
- 超声出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T/CNFAGS 16-2024绿色甲醇分级标准(试行)
- 2025浙江宁波市海曙开发建设投资集团限公司国企业招聘26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2024年版)
- 《动物繁殖技术》课件
-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