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磨经典考题 提升应变能力 探究 物质含量的测定 中考再现 扬州2010 27nan3研究扬州2011 27测定铁粉中氧和碳元素扬州2012 25测定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 中考再现 扬州2013 26测定草酸晶体样品的质量分数扬州2014 26测定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 学习目标 1 知道常见的物质成分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及原理2 能够对一些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误差分析3 能够分析气体吸收法中各装置的作用4 能够熟练解答一些综合性的含量测定分析题 节日期间 小华在家中厨房发现 当鸡蛋壳遇到厨房中的白醋时 鸡蛋壳表面出现了气泡 由此 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上网查阅了鸡蛋壳的相关资料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约为93 蛋壳上面附着鸡蛋膜 鸡蛋膜中含有蛋白质90 左右 脂质体3 左右 糖类2 左右 发现问题 1 这个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呢 2 用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呢 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 分析方法 方案可行性的讨论 酸溶法 灼烧法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 x 注 酸溶法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a 吸收法 吸收装置反应前后质量差 b 逸出法 反应装置反应前后质量差 c 沉淀法 测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某同学将洗净 干燥并捣碎的蛋壳10g放在坩埚中充分灼烧 至质量不再减少 将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后 称得残渣质量为5 82g 假设蛋壳中的杂质受热不分解 请问该同学所测定的ca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灼烧法测剩余固体的质量 灼烧法测剩余固体的质量 涉及知识点 反应原理 caco3 cao co2实验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 利用高温灼烧固体发生分解 反应前后质量差为co2质量 化学计算 根据co2质量计算caco3质量 高温 灼烧法测剩余固体的质量 解 设caco3的质量为xco2的质量 10g 5 82g 4 18gcaco3 co210044x4 18gx 9 5gcaco3 9 5g 10g 100 95 反思与评价 本题的称量仪器会是托盘天平吗 冷却的过程可以在空气中进行吗 不在干燥器中冷却会导致测得的碳酸钙质量分数如何变化 本题的结果符合真实性吗 鸡蛋膜的存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灼烧法测剩余固体的质量 类似考题 为了测定碳酸钠中混有的碳酸氢钠 某同学称一个坩埚的质量46 23g 然后在坩埚中加入碳酸钠样品 称得坩埚和样品的总质量为69 93g 加热灼烧冷却后称得总质量为67 23g 再加热灼烧冷却后却称得总质量为66 83g 再一次加热灼烧冷却后称得总质量为66 83g 计算 1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灼烧法测剩余固体的质量 涉及知识点 反应原理 2nahco3 na2co3 h2o co2 na2co3受热不分解 实验原理 质量守恒定律 利用加热固体发生分解 反应前后质量差为h2o co2质量和 化学计算 根据h2o co2质量计算nahco3质量 得出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加热 方案可行性的讨论 酸溶法 灼烧法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 注 酸溶法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a 吸收法 吸收装置反应前后质量差 b 逸出法 反应装置反应前后质量差 c 沉淀法 测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某同学将洗净 干燥并捣碎的蛋壳10g放在烧杯里 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盐酸 实验过程和测定的相关实验数据如下所示 但是计算所得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 假设蛋壳中的其他成分不溶于水 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酸溶法测定测剩余固体的质量 涉及知识点 反应原理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实验原理 hcl除去caco3 剩余物为杂质 实验评价 没有经过洗涤烘干 直接称量 会导致杂质的质量偏大 化学计算 根据杂质的质量计算caco3质量 得出caco3的质量分数 酸溶法测定测剩余固体的质量 假设蛋壳中的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 甲同学为测定某蛋壳中caco3的含量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称量样品及实验前后d装置中碱石灰的前后质量差 再进行计算 说明各装置用途 吸收法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 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 稀盐酸与碳酸盐反应装置 除去co2中混有的h2o 吸收生成的co2 防止外界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d干扰测定 反应后不通空气会使测得的co2偏小 气体不干燥会使测得的co2偏大 外界co2和h2o进入d 使测得co2偏大 涉及知识点 反应原理 caco3 2hcl cacl2 co2 h2o实验原理 利用碱石灰测定生产co2的质量 实验评价 碱石灰如何完全吸收生成的co2每个装置的作用及装置对实验误差的分析 化学计算 根据co2的质量计算caco3质量 得出caco3的质量分数 吸收法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 乙同学在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说出上图中e装置的设置意图 并评价 成功的关键点分析 g中碱石灰只吸收生成的co2 且吸收完全 怎样让co2被充分地吸收 速度 深度 尽可能伸入瓶底 尽量慢 浓度 尽可能浓 广度 加多孔球泡 如果用naoh溶液吸收co2 涉及知识点 实验原理 如何加快反应速率 如何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吸收法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 工业上用氨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已知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 流程中 气体的混合 是在f装置中进行的 f装置的作用有三个 一是将氮气和氢气干燥 二是使氮气和氢气充分混合 三是 从而提高氮气和氢气的利用率 2013宝应一模23 逸出法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 让产生的气体逸出 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气体质量 误差分析 气体逸出把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带走了 生成的二氧化碳滞留或溶解在装置中 实验原理 沉淀法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 测沉淀物的质量 1 沉淀试剂的选择 ca oh 2与ba oh 2 3 如何确定沉淀固体已洗涤干净 2 测沉淀物的质量误差分析 2012扬州 25碳酸饮料co2含量测定题 涉及知识点 反应原理 测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实验原理 ca oh 2 co2 caco3 h2ocaco3 100ba oh 2 co2 baco3 h2obaco3 100 沉淀法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 首先确定沉淀固体的表面物质是什么 再进一步确定沉淀固体是否洗涤干净 误差分析及各考点 1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是否冷却以后再读数3 反应前后是否调节使两边液面相平4 如何防止气体溶解水 5 如何防止滴下的液体排出空气而造成实验误差 酸溶法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 涉及知识点 1 特殊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2 准确测定co2的体积 影响气体的体积大小涉及到的温度压强 3 滴下的液体排出空气对co2体积影响 如何去对误差分析和实验装置的改进 酸溶法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 co2 气体逸出后减少的质量 naoh 碱石灰 澄清石灰水等吸收称增重的质量 测量逸出气体的体积 差量法 体积法 吸收法 测定co2质量的几种方法 课堂反馈 扬州2012 25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 测定某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 资料 co2与足量ba oh 2反应生成baco3沉淀 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将一瓶饮料冷藏24小时 未结冰 开封后取一定量样品加入到盛有过量naoh溶液的容器中 充分反应后作待测液 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b中仪器 的名称分别为和 加入足量盐酸 仪器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后持续缓缓通入空气 若缺少装置a 则实验结果 填 偏大 偏小 或 无影响 下同 若饮料未冷藏 则实验结果 装置d的作用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吉林延边州龙井市事业单位招聘卫生医疗专业人才笔试真题
- 岳西安全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基金从业考试第二期及答案解析
-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培训题库及答案解析
- 古诗词背诵理解及注释解析
- 校园文化发展与传统文化融合
- 污水管网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
- 污水管网安全应急响应方案
- 高校消防安全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方案
- 基于大数据的老年人口需求分析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方体(一)》作业设计
- 规模羊场粪污处理与利用技术规程
- 职业倦怠量表MBIGS (MBIGeneral Survey)
- 工厂保安服务投标方案
- 广东开放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体检中心运用PDCA降低体检中心体检者漏检率品管圈成果汇报书
- 2022年杭州市建德市公安局集中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考试真题
- 体育与健康课程水平三短跑单元教案 站立式起跑以及起跑后的加速跑
- 《普通话》教学讲义课件
- 质量审核员专业代码
- GIS应用开发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