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研习失分防范 专题10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研习失分防范 专题10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研习失分防范 专题10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研习失分防范 专题10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研习失分防范 专题10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体系 自主建 真题 自主练 2013 安徽卷 32 33 地表岩石风化后 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 称为风化壳 下图为不同气候 植被带的风化壳厚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1 2题 1 曲线 分别代表 a 气温 降水 蒸发b 降水 蒸发 气温c 降水 气温 蒸发d 气温 蒸发 降水2 风化壳厚度 a 甲大于丁是因为热量丰富 降水量大b 乙大于丙是因为植被茂盛 蒸发量大c 刚果盆地总体上大于格陵兰岛d 伊朗高原总体上大于恒河平原 解析第1题 森林带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需要湿润的气候条件 草原带 荒漠带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气候干燥 蒸发最旺盛的地区位于副热带地区 不位于热带森林带 气温随纬度升高递减 故应选b项 第2题 风化壳厚度受气候条件制约 炎热多雨的气候条件下 淋溶 生物作用明显 风化壳厚度大 反之寒冷或干旱的条件下风化壳厚度小 据四个选项中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故应选c 答案1 b2 c 2013 江苏地理 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 行程如图所示 读图回答第3题 3 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温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a b c d 解析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温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不会有热带雨林带 答案c 2013 江苏卷t9 10 2013 安徽卷t32 33 2012 海南卷t23 2012 上海卷t49 2011 广东卷t9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应用 考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问题的思路首先要简要阐述整体性的含义 然后分析题目提供的自然现象或过程 提取出所描述的自然地理要素 用整体性原理解释其内在的关联性和演变运动过程的因果关系 1 2012 上海地理 41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水 热交换 对地理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厄尔尼诺现象就是大气 海洋相互作用而导致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典型 厄尔尼诺现象形成发展过程中水圈 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说明厄尔尼诺形成发展过程 并据此概述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的相互作用 解析厄尔尼诺现象严重的年份 东南信风减弱 太平洋南赤道暖流也相应减弱 太平洋中 东部向西流动的暖性海水明显减少 甚至东流 这一异常现象 一方面导致南美太平洋沿岸海水上涌减弱或停止 水中营养物质大量减少 另一方面使太平洋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升高 由于南美太平洋沿岸温度升高和海水营养物质减少 导致浮游生物骤减 鱼类与鸟类大量死亡 同时 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对热带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带来严重影响 热带太平洋东岸地区因海水温度升高 上升气流活跃 降水增多 引发洪涝灾害 而热带太平洋西岸地区因暖性海水减弱 表层海水温度相对下降 下沉气流活跃 降水减少 导致旱灾 答案厄尔尼诺的形成发展说明 大气圈 水圈和生物圈是相互作用的 大气环流的改变 引起洋流的变化 从而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而洋流的改变 表层海水温度的变化 又反作用于大气圈 引起降水异常 2013 四川卷t3 2013 山东卷t4 2013 广东卷t3 2013 江苏卷t5 2012 山东卷t1 2 2012 浙江卷t7 水平地域分异 考点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带性规律的判断判定地带性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 一般而言 东西方向延伸 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这种分异规律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 南北延伸 东西更替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带变化 2013 山东卷 3 4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2 3题 2 图中 为 a 草原b 荒漠c 针叶林d 针阔混交林3 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 其主导因素是 a 纬度b 洋流c 地形d 季风 解析第2题 我国属于东亚季风气候 受夏季风影响 我国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大兴安岭以东地区 年降水量超过400毫米 生长森林植被 大兴安岭至贺兰山的 处 年降水量在200毫米 400毫米之间 植被类型为草原 贺兰山以西地区 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 山地迎风坡除外 地表景观以荒漠草原和荒漠为主 a项正确 第3题 图形显示 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是南宽北窄 主要因为由南向北 夏季风势力减弱 影响时间缩短 影响的东西宽度缩小 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故能生长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缩小 d项正确 答案2 a3 d 2013 北京卷t40 2 2013 上海卷t52 54 2012 北京卷t4 5 2011 江苏卷t13 14 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1 通过同一自然带海拔的高度判读山体的纬度与坡向 影响山体同一自然带海拔高度的一般因素有 纬度 山体所在纬度越低 同一自然带海拔越高 纬度越高 同一自然带海拔越低 坡向 同一山体 同一自然带海拔在阳坡 背风坡高 2 判定南北半球 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 则该山脉一般位于北半球 3 判定热量带 山麓的自然带 基带 反映山地所处的热量带 4 判断迎风坡 迎风坡降水丰富 自然带的数量较多 雪线的海拔较低 2012 北京卷 4 5 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图 回答3 4题 4 图中所示山地 a 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b 北坡热量条件差 林带上界比南坡低c 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d 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5 该山地位于 a 喜马拉雅山脉b 天山山脉c 祁连山脉d 昆仑山脉 解析第4题 山地各自然带的界线不会随季节的变化而移动 林界的分布主要受降水的影响 南北坡山麓基带差异主要是山麓海拔高度的差异大 冰雪带的下界在同一山脉两侧的高度差异主要受降水多少的影响 第5题 从图中山地海拔和山麓基带可判断出该山脉是喜马拉雅山 答案4 c5 a 2013 北京卷t40 2 2013 安徽江南十校测试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判断方法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和海拔 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 然后将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 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 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 2013 安徽江南十校测试 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 读图 完成6 7题 6 图中自然带分布表现为非地带性的是 a 甲 乙b 乙 丙c 丙 丁d 乙 丁7 适宜发展大牧场畜牧业的地带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解析第6题 乙 丙距离海洋不远 却分别形成草原和荒漠 甲和丁位于大陆西 东两岸 分别受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影响 符合地带性规律 乙 丙自然带分别为非地带性 第7题 乙 丙距离海洋不远 却分别形成草原和荒漠 其中丙地区草类茂盛 宜发展大牧场畜牧业 答案6 b7 c 一是不能根据地图判断山地所处基带的自然带 二是对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考虑不全面 不能正确判断山地垂直自然带和雪线 在学习中要重点掌握有关垂直自然带分布的相关知识 1 基带 基带是指与水平自然带相一致的山麓自然带 也就是垂直带下部的起始带 一般来说 山地所处纬度愈低 气候愈湿润 相对高度愈大 垂直自然带表现愈完整 2 一般来说 低纬度的山体雪线分布的海拔高 高纬度的山体雪线分布的海拔低 在同一山体 一般情况下 向阳坡日照强 温度高 雪线高于背阳坡 另外 降水的多寡也是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重要因素 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下图表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气温 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回答1 3题 1 表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气温 降水量曲线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2 南半球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 在低纬度地区最低b 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c 在副热带地区最高d 在中纬度地区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珠穆朗玛峰北坡纬度比南坡高 雪线高度是北坡低于南坡b 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 雪线高度是北低南高c 阿尔卑斯山南坡降水多于北坡 雪线高度南低北高d 安第斯山南端东西坡纬度相同 雪线高度东低西高 解析该题出错的原因一是对雪线高度 气温 降水量的纬度分布规律理解不清 不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是读图不细心 没有注意图例的变化以及各曲线的纬度变化 结合不同纬度地区的气温 降水量和雪线高度的分布规律 可知降水量在赤道地区最多 在温带地区也较多 而气温基本上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雪线高度取决于降水量和气温 在副热带地区 降水较少 但气温较高 故雪线高度最高 山地雪线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和气温 对于一座山来说 不同坡向的雪线高度 先取决于降水 再取决于气温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雪线应该低 题中提供的四座山脉中 天山北坡为迎风坡 雪线低 答案1 a2 c3 b 一是对自然带的分布规律记忆不清 对一些典型地区自然带的类型不清楚 二是对自然带形成的影响因素没掌握 对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掌握不清 在不同的区域图上熟练地识别自然带是高考的能力要求 这就要求学生掌握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自然带形成与分布受气候的影响 自然带的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分布有明显对应关系 以北半球为例 它们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013 海南地理 8 9 我国天然白桦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北京喇叭沟门有一片天然白桦林 下图示意喇叭沟门在北京的位置 据此完成4 5题 4 北京的地带性属于 a 常绿阔叶林b 针阔叶混交林c 落叶阔叶林d 针叶林5 喇叭沟口有天然白桦林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