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1-6讲ppt课件.ppt_第1页
城市规划原理1-6讲ppt课件.ppt_第2页
城市规划原理1-6讲ppt课件.ppt_第3页
城市规划原理1-6讲ppt课件.ppt_第4页
城市规划原理1-6讲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规划原理 课程简介 教学目的1 掌握城市规划学的基本理论和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2 一般掌握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 城市规划实施的基础知识 强调基本功的培养 初步具有城市总体规划与设计的文本与图件编绘的技能总学时 32学时 讲课32学时 总学分 2学分课程类别 必修适用专业 建筑学专业 本科 预修要求 建筑设计 学习方法 建议 课堂听讲之余 有时间的话 多浏览一些与城市规划相关的网页或书籍 有条件的话 阅读 城市规划 及 城市规划月刊 电子版可以利用 考核方式与评分说明 考核方式与评分说明 考核形式 闭卷考试最终成绩 30 平时成绩 70 期末成绩平时成绩 30 平时作业 课堂表现 出勤期末成绩 70 闭卷考试 一 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二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三 城市规划的调查与研究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四 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依据 五 城市规划总体布局结构与形态 六 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概论 第一节城市的概念与本质 一 城市的概念1 字源学的解释 1 中文 城 城 廓也 都邑之地 筑此以资保障也 即 城 是防御性构筑物 市 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货 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 即 市 是 交易场所 2 英文 urban 城市的 市政的 源自拉丁文urbs 意为城市的生活 city 城市 市镇 含义为市民可以享受公民权利 过着一种公共生活的地方 相关的字 如citizenship 公民 civil 公民的 civic 市政的 civilized 文明的 civilization 文明 文化 等 社会组织行为处于一种高级的状态 城市就是安排和适应这种生活的一种工具 通俗地讲 城市是具有商业交换功能的居民点 二 相关学科对城市的解释 1 经济学Hirsh 城市是 具有相当面积 经济活动和住户集中 以至于在私人企业和公共部门产生规模经济的连片地理区域 2 社会学 Bardolino Hartman 按照社会学的传统 城市被定义为具有某些特征的 在地理上有界的社会组织形式 人口相对集中 密集居住 并有异质性至少有一些人从事非农业生产 并有一些是专业人员城市具有市场功能 并且至少有制定规章的权力城市显示了一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城市要求有一种基于超越家庭或家族之上的 社会联系 3 地理学 F Ratzel 地理学上的城市 是指地处交通方便环境的 覆盖有一定面积的人群和房屋的密集结合体 城市的三种特质 1 密集性 大量人口的高密度密集 2 经济性 非农业土地利用 第2 3产业 3 社会性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社会关系 异质性 三 城市规划对城市的理解 国标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 城市是 以非农业生产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对 城市 的解释 1990年4月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 是指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 市 镇 城市是一定空间地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核 在有限地域空间内 由一定历史时期中高度集中的人口 经济 政治 文化 物质设施因素以及专业化了的社会组织所构成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有机整体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大系统 经济子系统 涉及资源分配 财富的生产与分配政治子系统 权力的形成 分配和作用为基础交通通讯子系统空间子系统 社会系统 是社会系统存在 运行的基础 土地利用规划和交通规则是城市规划的最主要的内容 四 城市的法律定义 1 各个国家对城市最小规模的界定瑞典 丹麦 200人澳大利亚 加拿大 1000人法国 古巴 2000人美国 2500人比利时 5000人日本 30000人我们国家则是按照不同密度地区制定不同的标准 2 设立城市的相应规定 中国 设镇条件 任一条件 1984 1 县政府所在地2 非农业人口2000人以上的乡政府所在地设市条件 同时满足 1986 1 非农业人口80000人以上的镇2 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以上的镇 日本城市的定义是 日本城市的定义是 同时满足 1 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2 人口密度在40 ha以上并且地区人口要达到5000人以上3 第二 第三产业就业率占就业人口的2 3以上4 要有独立的行政能力 五 城市的实质1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2城市是一定的区域中心3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藏库4城市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 一城市的形成因素 第二节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自然因素水利条件 淡水供应 地理位置 地形地貌 2防御功能防御外敌入侵 防御自然灾害 3经济发展产业的变化 交通运输 4政治体制古代城市 现代城市 1早期城市 农业革命 出现剩余产品导致 政治中心或军事中心城市 文化中心城市但不是经济中心城市政治统制功能的体现 二城市的发展 2现代城市 工业革命 大规模的工厂化生产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工厂规模不断扩大导致 工业城市 大城市 3当代城市 经济全球化 经济信息化以制造业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 交通运输业等非最终消费产业 的发展空间经济结构由水平型向垂直型转变等导致 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 大都市连绵区 第三节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城市规划的产生 一 西方城市规划产生与发展 1 霍华德与田园都市理论 p23城市分散主义 发展小城市群 城市与乡村的结合具体体现为城市周围拥有永久性农业用地作为防止城市无限扩大的手段 限制单一城市人口规模 当城市的成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候建立另外一个城市 实行土地公有 有城市的经营者掌握土地 并对租用的土地实行控制 设置生产用地 以保障城市中大部分人的就近就业 2 卫星城市的理论与建设 翁温 恩维 Unwin 于1922年出版了 卫星城镇建设 正式提出了卫星城的概念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附近 并在生产 经济 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镇 3 邻里单位理论与居住区规划 邻里单位规划的基本原则是 为使小学生上学不穿越交通干道 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和用地面积以小学的合理规模来计算和控制 为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需要 邻里单位内配置商店 教堂 图书馆和公共中心 商业中心一般设在邻里单位外围交通方便的地方 道路系统应保证邻里单位内交通畅通和便捷 限制外部车辆穿越 以保证居住区的安全和宁静 邻里单位内部的人行和车行分离的道路一般采用尽端式道路系统 这种道路系统是美国建筑师C S 斯坦于1933年首先为美国雷得朋 Radburn 新城设计的 后来被广泛采用 居住房屋的布局应有最佳朝向和合理间距 小学的服务半径为400米 社区被干道包围 区内道路满足区内需求 社区与干道的交叉口设有商店 公园用地占总面积10 4 工业城市 近现代产业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居住区 工业区 嘎涅的工业城市 代表人物嘎涅 主要提出了功能分区 交通便捷 绿化隔离 5 带形城市 近现代交通工具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马塔发表了有关带形城市的设想即沿一条高速 高运量的轴线无限延伸 以取代传统的由核心向外围扩展的城市形态 连接两个城市的带形城市 6 柯布西埃1922年提出 明日城市 空间集中发展 城市集中主意 建设改造大城市 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市中心的拥挤程度的加剧已出向功能性老朽 采取局部高密度建筑形式来解决城市拥挤问题 在城市的不同部分用较为平均的密度 取代传统的密度梯度 采用铁路 人车分流高架道路等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强调大城市交通的重要性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与柯布西埃的在花园中的城市的理论区别 霍华德 田园理论 城市中的花园 分散发展思路希望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过去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中所出现的问题柯布西埃 花园中的城市 集中发展思路希望通过过去城市尤其大城市本身的内部改造 交通 城市建设布局 使这些城市能够适应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 7 近现代规划史上的三个宪章 雅典宪章 1933 被誉为 城市规划大纲 基本思想 物质空间决定论A城市的存在 发展及其规划有赖于所存在的区域 城市规划的区域观 B居住 工作 游憩 交通是城市的四大功能 C居住是城市的首要功能 必须改变不良的现状居住环境 采用现代建筑技术 确保所有居民拥有安全 健康 舒适 方便 宁静的居住环境 D以工业为主的工作区需依据其特性分门别类布局 与其他城市功能之间避免干扰 且保持便捷的联系 E确保各种城市绿地 开敞空间及风景地带 F依照城市交通的要求 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确定道路宽度 G保护文物建筑地区 H改革土地制度 兼顾私人与公共利益 I以人为本 从物质空间形态人手 处理好城市功能之间的关系 是城市规划者的职责 雅典宪章的贡献与缺陷 优点 贡献点 1 功能分区 注重功能 反对形式 按照城市规划功能进行分区和依照功能区分道路类别与等级等方面打破了在当时城市规划只注重形式 关注平面布局好看 追求图面效果的局面 使规划由美术走向科学 确实解决当时公共卫生 交通等问题2 人的需要和以人为出发点的价值衡量是一切建设工作成功关键缺陷 局限点 1 物质空间决定论认为物质空间规划制造良好环境从而解决社会问题 其实不然2 城市规划是一种基于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科学 即描绘未来蓝图的终极静态的状态 其实 城市规划是一种过程 马丘比丘宪章 1977 基本思想 社会文化决定论A不应机械的分区而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 城市规划应努力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环境 B人的相互作用与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 在安排城市居住功能时应该注意各社会阶层的融合 而不是隔离C改变以私人汽车交通为前提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优先考虑公共交通 D注意节制资源的乱开发 减少环境污染 保护包括文化传统在内的历史遗产 E技术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应认识到其双刃剑的特点 F区域与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同时包含规划制定与实施G建筑设计是创造连续生活空间 建筑 城市园林绿化是不可分割的 马丘比丘宪章的贡献与缺陷 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城市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 并将理解和贯彻这一关系视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1 社会文化论的基本思想认为雅典宪章的所主张的通过改变城市物质空间 改善环境 从而解决城市社会问题是不妥的 与人有关的才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决定因素 认为功能分区并不是绝对的 应走向功能融合2 功能分区走向功能融合 认为不应当把城市当作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考虑 而必须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3 强调城市规划的过程性与动态性即 使城市规划由终极状态走向动态 4 公众参与的极端重要性缺陷 缺少从人与环境的整体性来考虑问题 2宪章的不同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 根本思想不同 物质空间决定论与社会文化决定论2 核心内容不同 功能分区与功能融合3 对待城市规划的状态的不同 终极静止与动态发展4 关注公众参与方面的不同 北京宪章1999年 由两院院士吴良镛主持 会议提出了城市规划应该站在人居的角度 倡导建筑 地景 城市三位一体的规划思想 主张在新世纪中 建筑师要重新审视自身角色 摆脱传统建筑学的束缚 走向广义建筑学 8 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家 8 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家 霍华德 明天 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 盖迪斯 进化中的城市 芒福德 城市的发展 城市的文化 城市发展史 二 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阅读教材 1 古代中国 周朝 2 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8 3 秦汉时期 公元前3 公元3 4 魏晋隋唐时期 周礼 考工记 对我国古代都城规划思想的影响 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朝一夫 周礼 卷第四十一冬官考工之匠人 建筑师营建都城时 城市平面呈正方形 边长九里 每面各大小三个城门 设立两个侧门 城内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街道 街道宽度皆为能同时行驶九辆马车 七十二尺 王宫的左边 东 是宗庙 右边 西 是社禝 宫殿前面是群臣朝拜的地方 后面是市场 市场和朝拜处各方百步 边长一百步的正方形 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有2条脉络 周礼 考工记 宗教法礼皇权之上思想另一条脉络自然观的遵从管子 因天材 就地利 故城廓不必中规矩 道路不必中准绳 打破了周礼的单一模式束缚自然之上 周王城 曹魏邺城 唐长安 元大都 明清北京城等对周礼的解释 第四节城市规划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 规划的概念规划 城市规划的本质所在 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预先安排行动步骤 并通过实践保证目标的实现 城市规划的概念我国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土地利用 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美国 城市规划是一种科学 一种艺术 一种政策活动 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 以满足社会与经济的需要 日本 人間 都市生活 営 必要 住 働 憩 移動 四 基本的活動要素 対 十分 機能 持 同時 満足 環境 創出 制度 技術的 方法 二 规划 城市规划 的特征 规划的最基本特征 未来导向性 以未来作为目标趋向 为未来的行动指明方向 由此界定了规划的属性 1 目标 规划所针对的未来状态 目标只有转化为行动的组成部分才对规划实践具有意义 2 选择性 规划的选择意味着一旦选定一套行动方案 就要放弃其它所有的可能 选择的随机性又决定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2 对未来不确定性的缓解和抵消确定的规划与不确定的未来3 前果后因性规划不是一个由原因到结果的循序过程 规划以目标作为组织未来和行动的原因 在此过程中 规划者充当着特殊的角色 职业压力4 实证性 对错 和规范性 好坏 以经验 观察为基础与以加之判断为基础 规划的本质在于规范性只有好坏之分 三 城市规划的作用 从宏观 中观到微观 1 宏观层面 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对市场经济的失败作一修正2 中观层面 作为政策形成和实施的工具城市规划的控制性规划本身就是一种政策3 微观层面 作为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架构对城市发展的一种引导2证1书 四 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 1 土地使用的配置及城市空间的组合和设计2 交通规划网络的架构及各项城市设施的综合安排3 城市政策的设计与实施4 城市发展的时序安排和建设的规划管理通过2证1书来实现的 五 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参考P45 1 综合性涉及到气象水文社会经济审美及价值观2 政策性 法治型控规就是2证1书的基础本身就是政策3 地方性不能抄方案要因地制宜编制4 长期性和经常性规划期20年要慢慢去实现 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外界因素的变化适时调整和补充动态的规划 即 经常性修编但具有相对稳定性性和严肃性只有通过法定程序才能修改5 实践性 科学性 不是理论学科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六 城市规划的层次 国土规划 区域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分区规划 城市详细规划 修建性祥规 控制性祥规 城市 全国 特定区域 第五节我国的现代城市规划 一 我国城市规划发展阶段 1949年 现在 从建国到现在 我国城市规划经历的四个阶段 1 创建阶段 1949 1957 苏联模式 搞大三线建设 2 停滞阶段 1958 1977 三年内不搞规划 的思想 3 发展阶段 1978 1989 城市规划法的诞生 4 改革阶段 1990 现在 以为基本法 其它相关法律的完善 二 我国城市规划体系 1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宪法 法律 行政法规和规章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基本法及其从属法规基本法确定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架构 如国家的 城市规划法 和地方的 城市规划条例 基本法的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从属法规 如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专项法专项法是针对城市规划中特定议题的立法 如 上海市历史建筑和街区保护条例 相关法城市建成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包含多个方面和涉及多个行政部门 城市规划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 城市规划行政体系集权制度 上级政府对于下级政府的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拥有较大的干预权 分权制度 地方政府对于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拥有充分的自治权 国务院 省 自治区 直辖市 市 县 乡 镇 3 城市规划运作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