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ppt课件.ppt_第1页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ppt课件.ppt_第2页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ppt课件.ppt_第3页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ppt课件.ppt_第4页
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五单元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 目录 2 第五单元生命系统的生态基础 3 第五单元 单元网络 单元网络 4 第五单元 高考纵览 高考纵览 5 第五单元 高考纵览 6 第五单元 高考纵览 7 第五单元 高考纵览 8 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十一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 9 专题十一 考纲导航 热点考向 1 对种群的特征的考查2 对种群的增长方式 数量波动及调节的考查3 对群落的结构特征的考查4 对群落的演替的考查 考纲导航 10 复习策略 1 以种群密度为中心 把种群的特征归纳 形成知识网络 2 把种群数量的 S 形曲线和 J 形曲线列表 进行比较 3 把群落中种间关系 群落结构和演替分别列表 进行知识比较 专题十一 考纲导航 11 探究点一有关种群的特征及种群数量变化1 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图5 11 1 12 1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2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及其密度的直接因素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 数量 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13 2 种群数量曲线分析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14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15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16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17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18 特别提醒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种群增长速率曲线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图5 11 2 19 1 图乙的O f段相当于图甲的a c段 2 图乙的f点相当于图甲的c点 3 图乙的f g段相当于图甲的c d段 4 图乙的g点相当于图甲的d e段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20 3 种群密度的研究方法 1 标志重捕法是对动物种群密度调查常用的方法 适用于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 2 样方法是调查植物 活动范围小和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如蚯蚓 的常用方法 3 称重法 红细胞计数法和黑光灯诱捕法也是研究种群密度的方法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21 例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种群内的雌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完成生殖过程 在种群内常因争夺食物而发生竞争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迁出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A B C D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D 22 解析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既不是一个物种 又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形成不同种群 种群内的雌雄个体之间由于无生殖隔离 可以完成交配过程 竞争是种间关系 种群内争夺食物为种内斗争 出生率 死亡率和迁入率 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 死亡率而影响种群密度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23 点评 不同年龄在种群内的分布情况 对种群内的出生率 死亡率有很大影响 性别比例则是不同性别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种群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的变化对其数量变化有重要影响 因此弄清种群内的年龄组成 对了解种群的密度及其动态有很大意义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24 例2如图5 11 3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 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图5 11 3 C 25 A 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 就保持恒定不变B 绵羊数量达到K 2时 绵羊的出生率最大 增长速率最快C 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 这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D 绵羊数量达到K时 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26 解析 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后 即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波动 A项错误 增长速率的大小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 B项错误 绵羊数量达到K时 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D项错误 点评 种群数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波动和下降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 直接因素有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 迁出率等 间接因素有食物 气候 传染病 天敌等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 在不利条件之下 还会急剧下降 甚至灭亡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27 例3 2012 海南卷 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随机取样B 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C 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D 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B 28 解析 样方法最主要的是进行随机取样 A项正确 B项错误 根据调查数据取平均数可估算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C项正确 根据地段的不同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样方法 如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等 D项正确 点评 样方法是在若干样方中计数全部个体 然后利用其平均数来估计种群总体数量的方法 随机取样不允许掺入任何主观性 否则 就难以避免调查人员想获得调查属性的心理作用 往往使调查结果偏大 适用范围 植物种群密度 昆虫卵的密度 蚜虫 跳蝻的密度等 五点取样法适用于调查植物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情况 当调查的总体为长条形时 可用等距取样法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29 变式题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了调查 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2hm2 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 性别等 进行标记后放归 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30 以下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 你认为正确的是 A 综合两次捕获情况 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 约为3 2B 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 hm2C 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 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D 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A 31 解析 综合两次捕获情况 该野兔种群雌性个体60个 雄性个体40个 故性别比例 约为3 2 依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 50 X 10 50 推导出2hm2有250个个体 所以每公顷125个 依据计算公式10X 50 50 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 那么重捕的10数值偏小 计算出的种群密度X会比实际高 小动物个体小不适合标志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32 探究点二有关群落的结构特征及演替1 群落的物种组成 1 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 不同群落物种数目不同 丰富度随纬度增加逐渐减少 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丰富度随水深度增加而减少 3 取样器取样法适用于研究土壤或培养基 液 中的微小动物或微生物的丰富度 调查物种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两种统计法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33 2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比较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34 3 群落演替的类型比较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35 例4如图5 11 4为某池塘生态系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B 图5 11 4 A 池塘中的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而水平结构 时间结构则不明显B 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 该池塘中生物的增长方式为逻辑斯谛增长 36 C 影响该池塘中某种群数量波动的外源性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D 若为人工鱼塘 则总初级生产量大于次级生产量 解析 垂直结构 不同生长型的植物 自下而上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 形成了群落的层次性或垂直结构 也就是说 垂直结构也可以说成层次性 而所谓的水平结构 主要是指群落中的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 因此 我们可以理解为 水平结构是一个平面 而垂直结构是一个截面 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季变换 所以该池塘生态系统具有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37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而我们无法从该图得到该池塘生态系统是否具有时间结构 因此A错误 种群的增长方式有两种 一为指数增长 又称 J 形增长曲线 一为逻辑斯谛增长 也称 S 形增长曲线 只有在理想化的条件下才有 J 形增长曲线 环境阻力使生物体的增长方式为逻辑斯谛增长 B正确 影响该池塘中某种群数量波动的外源性因素主要是温度和光照 C错误 人工鱼塘中 会添加很多食物 所以总初级生产量不一定大于次级生产量 D错误 38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点评 种群的增长曲线一为指数增长 又称 J 形增长曲线 一为逻辑斯谛增长 也称 S 形增长曲线 由于环境阻力 该池塘中的生物不能理想化地增长 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外界因素很多 在池塘中 水分 或者湿度 是足够的 注意不同的环境下主要影响因素不同 人工鱼塘因为要最大限度地收获鱼类 所以要补偿输入物质和能量 39 变式题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 演替就不再进行 并形成热带雨林 温带草原 苔原或沙漠等顶极群落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演替之初相比 顶极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和稳定B 形成哪种顶极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C 顶极群落一旦形成 将永远保持原状D 热带雨林较草原 沙漠等群落的自动调节能力更高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B 40 解析 群落演替的本质是优势种的取代 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演替也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 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 演替就不再进行 在这个平衡点上 群落结构最复杂也最稳定 只要没有外力干扰 它将永远保持原状 但若遇到超过自身调节能力的外界干扰 平衡可被打破 故C项错误 专题十一 要点热点探究 41 区分不清种群 物种和群落例题 2012 课标全国卷 10分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 兔 狼和狐等生物 雄鹿有角 雌鹿无角 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 生殖季节除外 有人提出 鹿角效应 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 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 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回答下列问题 1 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填 不同 或 同一 种群 规范答题示例 专题十一 规范答题示例 42 2 草 鹿 兔 狼 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 填 种群 群落 或 生态系统 3 为探究 鹿角效应 假说是否成立 某同学用狗 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 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 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 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 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 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 若丙组平均时间 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其他两组 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 测试时要求甲 乙 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填 相同 或 不同 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 专题十一 规范答题示例 43 专题十一 规范答题示例 44 改正 评价 1对种群概念分辨不清 导致丢分 2 混淆概念 不能正确区分种群和群落的概念 3 审题不清 答案写得不全 漏了雌性鹿 专题十一 规范答题示例 45 1 同一 2 群落 3 小于相同雌鹿或雄鹿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 群落的概念和实验 考查学生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 1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所以雌鹿和雄鹿是同一种群 2 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 草原中草 鹿 兔和土壤中微生物等所有生物构成了群落 3 根据题中 同性聚群 信息可知 项圈和木棍相当于草原上同性聚群的雌鹿或雄鹿 若 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 专题十一 规范答题示例 46 捕食者 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假说成立 则丙组项圈和木棍 相当于雌鹿和雄鹿混合 被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平均时间应该比甲组和乙组 相当于同性聚群的雌鹿或雄鹿 用时较少 抛出的项圈和木棍的距离在此实验中属于无关变量 所以要保持相同 专题十一 规范答题示例 47 总结提升 种群 物种和群落的比较 1 种群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影响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如生活在同一个鱼塘里的鲤鱼 就是一个种群 而另一个鱼塘的鲤鱼是另一个种群 但它们都是同一物种 2 物种是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 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 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所以两个鱼塘鲤鱼混养 雌雄鲤鱼可以繁殖后代 3 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 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比如一个鱼塘里的所有鱼 以及水里的浮游植物 浮游生物等 这些全体构成一个群落 专题十一 规范答题示例 48 4 它们之间的关系图解如下 专题十一 规范答题示例 图5 11 5 49 备选理由 由于篇幅有限 有些知识需要进行补充 第1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区分 在此作为补充 第2题考查的是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 在此作为补充 1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内容B 随着时间的推移 弃耕的农田可能演替成森林C 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D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备用习题 专题十一 备用习题 50 解析 D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 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 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群落的演替等 这些也就构成了群落的结构 A项正确 弃耕的农田演替成森林的过程 草本植物阶段 灌木阶段 森林阶段 B项正确 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而生存 不同的层次植物为动物提供不同的食物 动物因食性的不同而分层 C项正确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越高 一定范围内种群数量越多 种群数量与种群密度呈正相关 D项错误 专题十一 备用习题 51 2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 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 B C D共4组实验 用1000mL的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 棉塞封口 在25 下静置培养 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 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 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如下 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专题十一 备用习题 52 专题十一 备用习题 53 1 图中曲线 和 分别是 组 组和 组的结果 2 B组和A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B组 3 D组和B组的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D组 4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培养原液计数的做法是错误的 正确的方法是 和 5 实验结束后 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 正确的方法是 专题十一 备用习题 54 答案 1 BAD 2 培养液较多 与空气接触的相对面积较小 故溶氧较少 3 葡萄糖浓度较低 故营养物质供应较少 4 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培养后期的样液稀释后再计数 5 浸泡和冲洗 专题十一 备用习题 55 解析 葡萄糖含量丰富 溶氧量高的条件有利于酵母菌的增殖 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曲线 分别是B A D C组的结果 B组与A组的唯一差别是培养液体积不同 相同的锥形瓶内 培养液体积大与空气接触的相对面积小 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少 D组与B组相比 其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较低 取样计数时应先摇匀再取样 且后期的样液需稀释后再计数 专题十一 备用习题 56 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57 专题十二 考纲导航 热点考向 1 对生态系统结构的考查2 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考查 考纲导航 58 复习策略 1 把生态系统的结构以知识网络的形式构成相互联系 2 把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列表 进行比较 3 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列表 进行比较 4 把温室效应 酸雨 臭氧层破坏列表 进行比较 专题十二 考纲导航 59 探究点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应用1 生态系统的结构 1 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 要点热点探究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图5 12 1 60 2 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地位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 生产者 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 生产者处于主导地位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61 3 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误区提醒 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 还包括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 如硝化细菌 消费者除动物外 还包括营寄生生活的细菌 菟丝子 病毒等生物 分解者除腐生生活的细菌 真菌外 还包括少数的动物 如蜣螂 蚯蚓等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包括温度 因为温度既非物质又非能量 但动植物的遗体 残枝败叶等腐殖质属于该成分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62 4 食物链 食物网的特点理解 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可能占有多个营养级 食物链是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实现的途径 取食对象一般选取低营养级生物的原因 所含的能量多 不会因有毒物质富集对生物产生较强的毒害作用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63 某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对相关生物量变动的影响a 食物链的第一营养级生物减少 相关生物都减少 b 天敌 减少的情况 天敌 减少 则生物种群数量增加 但随着种群数量增加 种内斗争加剧 种群密度还要下降 直到趋于稳定 但结果比原来数量要增加 c 中间 营养级生物减少的情况 举例如下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图5 12 2 64 青蛙突然减少 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 鹰过多吃兔和鸟 从而导致兔 鸟减少 但鹰因为不只吃蛇一种生物 它可以依靠其他食物来源维持数量基本不变 d 食物网中 某种生物减少对另外一种生物的影响 沿不同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 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65 例1某温带草原里有鸟 昆虫 猫头鹰 鼠 蟾蜍和蛇等6种生物 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 猫头鹰捕食蛇 鼠 鸟 昆虫 鸟及鼠以植物的各器官为食物 蟾蜍和鸟捕食昆虫 蛇吞食蟾蜍和鼠 请回答 1 在方框内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66 2 此生态系统共有 条食物链 3 占有2个或2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是 4 若能量转化效率为15 那么流入猫头鹰体内能量最少的那条食物链是 5 既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又含有最多能量的生物是 6 由于某种原因 昆虫大量减少 但猫头鹰的数量却变化不大 说明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67 1 2 5 3 鸟 蛇 猫头鹰 4 植物 昆虫 蟾蜍 蛇 猫头鹰 5 植物 6 当食物网中的一条食物链中断时 能量可沿着其他食物链传递至顶级营养级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68 解析 1 6种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在题干中已表明 因而可写出食物链与食物网 3 由该食物网可知占有2个或2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是 鸟 占第二 第三营养级 蛇 占第三 第四营养级 猫头鹰 占第三 第四 第五营养级 4 由于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 即每一营养级的生物都有所消耗 因而食物链越长 损耗越大 即猫头鹰获得能量最少的便是最长的食物链 5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含能量最多 且最主要的成分即生产者 因它处于食物链的首要环节上 6 营养级别较高的生物 因同时占有多个营养级 故当其中一条食物链被切断时 能量可由其他食物链供应而维持 数量基本不变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69 点评 在生态系统中 最常见的食物链是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捕食链 分析食物链时应注意 分解者不参与捕食链的构成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 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最高营养级 每条食物链的同一环节上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营养级 同一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 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要根据所在的具体食物链来确定 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 捕食关系 竞争关系 或者既是捕食关系 又是竞争关系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70 变式题如图5 12 3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B 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 蝗虫和老鼠在不同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 若老鼠全部死亡消失 对狼的影响比对猫头鹰显著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C 图5 12 3 71 解析 本题考查食物网相关知识 图中有5条食物链 因缺少分解者等 不能构成生物群落 蝗虫和老鼠都是第二营养级 老鼠全部死亡 猫头鹰无法生存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72 探究点二分析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及应用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73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74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75 3 特别说明 1 能量流动的方向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图5 12 4 76 由图解可以看出 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有三个去向 第一 自身呼吸作用消耗 第二 流入下一营养级 第三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 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 各级消费者同化量 摄入量 粪便所含能量 即粪便所含能量始终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77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78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79 例2如图5 12 5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 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图5 12 5 D 80 A 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 图中 的比值代表草 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 和 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解析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同化的总能量 代表的是兔同化的总能量 A项错误 分解者可以从各营养级获得能量 因此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一定最少 B项错误 图中 代表的是狐同化的总能量 则 的比值代表兔 狐的能量传递效率 C项错误 兔的同化量 摄入草的能量 兔的粪便量 兔的呼吸作用消耗 D项正确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81 点评 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其源头是太阳能 沿食物链 网 渠道以有机物中化学能的形式传递 并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所以能量是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的 一段时间内某营养级能量去向除呼吸消耗 流向下一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三个最终流向外 还应包括未被利用的能量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82 变式题如图5 12 6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 单位为103kJ m2 y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图5 12 6 C 83 A 图中A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 碳从动物流向分解者的形式为有机物C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是9 6 104kJ m2 yD 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 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解析 图中A代表的是各种生物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 消耗有机物的过程 A项正确 分解者分解的是动物的遗体或残枝败叶的有机物 B项正确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9 6 104kJ m2 y不正确 没有包含流入植食性动物的能量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84 探究点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的保护1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1 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平衡和稳态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85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实例 如图5 12 7所示的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 图5 12 7 86 2 正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实例 已经污染的湖泊中污染状况加剧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图5 12 8 87 2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图5 12 9 88 3 温室效应 酸雨 臭氧层破坏归纳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89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90 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环境保护方面 因此又叫生态功能 生态旅游观光 文学创作等属于直接价值 但其价值远小于间接价值 3 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控制人口增长 合理利用资源 防治环境污染 此外还要加强立法及宣传活动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91 4 坚持 可持续发展 和 合理利用 是最好的保护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要防止两个极端 避免盲目掠夺式开发利用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避免禁止开发和利用 坚持合理开发是最好的保护 如规定禁渔期和禁渔区 退耕还林 草 湖 等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92 例3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 设计4个密闭 透明的生态瓶 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 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注 表示有 表示无 93 1 乙瓶中 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 原因是 2 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 原因是 3 丁瓶与甲瓶相比 氧气含量 原因是 4 根据观测结果 得出结论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94 答案 1 下降缺乏光照情况下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不能生长 2 缺乏泥沙 分解者数量太少 有机物累积不能被分解 3 少消费者较多 消耗较多的氧气 4 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太阳能 生产者 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95 解析 据表格分析可知 乙瓶无光照 藻类因光合作用无法进行而死亡 种群密度下降 丙瓶与甲瓶相比 缺乏泥沙 分解者很少 无法将该瓶中动植物遗体 动物的排泄物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 小鱼进行呼吸作用要消耗水中大量的氧气 因此丁瓶与甲瓶相比 氧气含量低 总结结论的方法 找出该组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 归纳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据表格分析甲瓶为对照组 乙瓶 丙瓶 丁瓶都为实验组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96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乙瓶与甲瓶相比少光 不久稳定性被破坏 说明光照是维持该生态系统长期稳定的必要条件 丙瓶与甲瓶相比少分解者 不久稳定性被破坏 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成分 丁瓶与甲瓶相比多小鱼 消费者过多 也造成稳定性被破坏 说明生态瓶中动物不能过多 过多会使生产量 消耗量 造成生态系统崩溃 97 点评 生态缸稳定性观察与分析 1 观察稳定性 可通过观察动植物的生活情况 水质变化 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 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 自我调节能力极差 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 因此 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3 如果生态缸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则生态系统的成分复杂 自我调节 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强 在没有巨大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会长期保持相对稳定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98 变式题1下列事例中 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A 由于乱砍滥伐 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 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 当天气干旱时 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C 乡村有一个池塘 每天都有人到池边洗东西 可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 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大型肉食动物后 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 直到恢复为原来的状态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D 99 解析 所谓恢复力稳定性主要强调两点 遭到破坏 恢复原状 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只有D选项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100 变式题2生物个体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稳态都是通过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生命系统普遍存在着反馈现象 其稳定性的维持主要是通过 正 负 反馈来实现的 请以文字 箭头分别构建一个个体稳态和生态系统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个体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以血糖调节为例 生态系统稳态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 生态系统以水稻田生态系统为例 水稻田中的主要生物有水稻 食虫鸟与害虫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101 2 某大型湖泊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水质迅速恶化 呈 正 负 反馈状态 为减缓其污染 应该控制哪些污染源 至少两点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102 答案 1 负 2 正控制含N P等污染物的排放 如处理生活垃圾 生活污水 生产废水等 对农药 化肥进行合理减量使用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103 解析 个体稳态的反馈调节有血糖的稳态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水盐平衡的调节 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等 水稻田中水稻 害虫 食虫鸟组成食物链 害虫增多使得食虫鸟增多 食虫鸟增多抑制了害虫的增多 大型湖泊藻类植物大量繁殖 水质迅速恶化 水质恶化加剧了藻类的死亡 形成恶性循环 这属于正反馈调节 专题十二 要点热点探究 104 对碳循环示意图中生态系统的成分辨析不清例题如图5 12 10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 其中甲 乙 丙 丁组成生物群落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常见易错示例 专题十二 常见易错示例 图5 12 10 105 A 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B 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C 甲 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D 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尝试解答 易错提示 本题易错信息传递也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而得出错误答案 C 实际上信息传递也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专题十二 常见易错示例 106 解析 A由图示中的箭头可知 甲是生产者 丁是分解者 乙 丙是消费者 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地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 不是分解者的呼吸增加 物质是循环的 因此图示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 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来自生物细胞的呼吸 也可以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专题十二 常见易错示例 107 纠错笔记 判断碳循环中生态系统的成分 专题十二 常见易错示例 108 专题十二 常见易错示例 109 备选理由 第1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第2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3题考查的是能量金字塔 第4题考查能量流动中的同化量等 第5题考查的是人口增长问题 1 在夏季测量某温带落叶林中的一个淡水池塘的净初级生产量 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备用习题 专题十二 备用习题 110 专题十二 备用习题 111 A 曲线中随水深增加 净初级生产量下降 可能原因是光照强度下降B 若该池塘生态系统长期处于C点所示的状态 则可处于稳定状态C 净初级生产量用于植物的生长繁殖 A处的植物长势最好D 生产者的生物量就是净初级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 专题十二 备用习题 112 解析 B图中看出随水深增加 净初级生产量下降 可能原因是光的穿透力减弱 光照强度下降 A项正确 C点时净初级生产量为0 因为还有黑夜不进行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