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筛选文言文信息 并归纳要点 关键词 筛选 提炼 归纳 概括 总结 筛选 淘汰无效信息 提取有用信息归纳 对有用信息再加工 概括总结 常见题型1 客观题 2013江苏高考 6 下列句子中 全都表现李丰为官不贪财的一组是 3分 在邺下名为清白 外示清净 而内图事 不以家计为意 仰俸廪而已 丰常约敕不得有所侵取 得赐宫人 多与子弟 而丰皆以与诸外甥 有司籍其家 家无馀积a b c d 常见题型2 主观题 2014江苏高考 9 请简要概括作者拒绝做严生老师的原因 4分 常见题型2 主观题 2015江苏高考 9 欧阳发在治学方面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4分 筛选文言信息的解题要点 1 梳理文意 句意 2 注意陈述主体是否一致 尤其在省略句中 3 注意主体关涉的对象是否一致 主要是人与事的统一 观点与论据的统一 4 明确信息的意义指向 要理解表达信息的概念内涵 5 辨明行为 品质与功绩 影响等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 归纳主旨 2 借助文体特征 关键信息分析观点 3 借助知人论世 提取要义来分析观点 4 辩证分析 例题1夜 缒而出 见秦伯曰 秦 晋围郑 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 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 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 夫晋 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不阙秦 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 秦伯说 与郑人盟 使杞子 逢孙 杨孙戍之 乃还 请简要归纳烛之武游说秦伯的几个步骤 不得照抄原句 每个步骤不超过15字 例题1 秦 晋围郑 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 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许君焦 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 君之所知也 夫晋 何厌之有 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不阙秦 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 唯君图之 请简要归纳烛之武游说秦伯的几个步骤 不得照抄原句 每个步骤不超过15字 例题1请简要归纳烛之武游说秦伯的几个步骤 不得照抄原句 每个步骤不超过15字 参考答案 第一步 消除秦伯戒心 第二步 说明亡郑利晋害秦 第三步 说明存郑利秦 第四步 指出晋国贪婪 灭郑后必然犯秦 例题2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 水暴甚 有五 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 船破 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 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 不应 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 蔽之甚 身且死 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 遂溺死 参考译文 永州的百姓都擅长游泳 一天 水暴涨得厉害 有五六个老百姓乘着小船横渡湘水 渡到湘水中间 船破了 这五六个人都游泳 其中的一人用尽全力却不能达到平常的水平 他的同伴说 你是最擅长游泳的 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了呢 那个人说 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 很重 因此落在后面了 他的同伴说 为什么不扔掉它 那个人没有同意 摇了摇头 过了一会儿那个人游得更慢了 已经渡过湘水的同伴站在岸上大声喊叫道 你愚蠢到了极点 糊涂到了极点 自己快淹死了 还要钱财干什么呢 那个人又摇了摇头 最终溺水而死 例题2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 水暴甚 有五 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 船破 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 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 不应 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 蔽之甚 身且死 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 遂溺死 简要概括 其一氓 溺死的原因 6分 参考答案 湘水暴涨 渡船破漏 爱财甚于爱命 不听善言 固执己见 刘勰xi 传 请归纳刘勰一生中三个方面的主要成就 6分 1 刘勰字彦和 东莞莒人 祖灵真 宋司空秀之弟也 父尚 越骑校尉 勰早孤 笃志好学 家贫不婚娶 依沙门僧祐 与之居处 积十余年 遂博通经论 因区别部类 录而序之 今定林寺经藏 勰所定也 参考译文 1 刘勰 字彦和 东莞郡莒邑人 祖父刘灵真 是南朝宋司空刘秀的弟弟 父亲刘尚 曾任越骑校尉 刘勰早年丧父 志向专一勤奋好学 家里贫困 没有娶亲 依附出家人僧祐 和他一起生活达十多年 终于广通经论 于是就区部别类 抄写并按序排列 现在定林寺的藏经 就是刘勰确定下来的 2 天监初 起家奉朝请 中军临川王宏引兼记室 迁车骑仓曹参军 出为太末令 政有清绩 除仁威南康王记室 兼东宫通事舍人 时七庙飨荐 已用蔬果 而二郊农社 犹有牺牲 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 诏付尚书议 依勰所陈 迁步兵校尉 兼舍人如故 昭明太子好文学 深爱接之 参考译文 2 天监初 最先担任奉朝请 经中军临川王宏举荐兼任记事 后升任车骑仓曹参军 外放为太末的县令 政治上有清明的业绩 后授予仁威南康王的记室 兼任太子宫通事舍人 当时七庙祭祀 已经用蔬菜果实 但祭天地和社稷神 还用牲畜 刘勰就上书 给皇帝 说祭天地 社稷神应该与七庙的祭祀用品改为一样 皇上下诏让尚书们议论 依照刘勰所陈述的去做了 后升迁为步兵校尉 像以前一样兼任舍人 昭明太子爱好文学 很爱护并接纳了他 3 初 勰撰 文心雕龙 五十篇 论古今文体 引而次之 其序曰 夫文心者 言为文之用心也 既成 未为时流所称 勰欲取定于沈约 约时贵盛 无由自达 乃负其书候约出 干之于车前 状若货鬻者 约便命取读 大重之 谓为深得文理 常陈诸几案 然勰为文长于佛理 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 必请勰制文 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 证功毕 遂乞求出家 先燔鬓发以自誓 敕许之 乃于寺变服 改名慧地 未期而卒 文集行于世 参考译文 3 开始 刘勰撰写 文心雕龙 五十篇 评论古今的文体 做了序并按顺序排列 序中说 文心说的是行文的用心 完成以后 没有被当时的一般人所称许 刘勰想在沈约那儿得到确认 沈约当时名位显贵 刘勰无法自通 就背着书 等待沈约出来 到车前请求 像是卖东西的样子 沈约就命人拿来读 很重视它 认为深得文理 经常放它在几案上时时翻看 然而刘勰作文擅长佛理 京城的寺塔和名僧的碑文 一定请刘勰写 有圣谕让他和出家人慧震一起在定林寺编撰佛经 他功德圆满之后 便禀告请求出家 先烧去头发用以表明志向 皇上下谕应允了他 于是在寺里改变了服装 改名慧地 不满一年刘勰就去世了 文集流传于世 请归纳刘勰一生中三个方面的主要成就 6分 参考答案 为僧为官为文 为僧 博通经论 长于佛理 撰制经文 为官 出为太末令 政有清绩 为文 撰 文心雕龙 深得文心 邓通 邓通最终落得 寄死人家 的原因有哪些 请分点概括 每点不超过10个字 6分 邓通 邓通 蜀郡南安人也 以濯船为黄头郎 孝文帝梦欲上天 不能 有一黄头郎从后推之上天 顾见其衣裻带后穿 觉而之渐台 以梦中阴目求推者郎 即见邓通 其衣后穿 梦中所见也 召问其名姓 姓邓氏 名通 文帝说焉 尊幸之日异 通亦愿谨 不好外交 虽赐洗沐 不欲出 于是文帝赏赐通巨万以十数 官至上大夫 文帝时时如邓通家游戏 然邓通无他能 不能有所荐士 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 上使善相者相通 曰 当贫饿死 文帝曰 能富通者在我也 何谓贫乎 于是赐邓通蜀严道铜山 得自铸钱 邓氏钱 布天下 其富如此 参考译文 邓通是蜀郡南安人 因善于划船当了黄头郎 汉文帝做梦想升天 不能上 有个黄头郎从背后推着他上了天 他回头看见那人衣衫的横腰部分 衣带在背后打了结 梦醒后 文帝前往渐台 按梦中所见暗自用眼睛寻找推他上天的黄头郎 果然看到邓通 他的衣带在身后打了结 正是梦中所见的那人 文帝把他召来询问他的姓名 他姓邓名通 文帝高兴起来 他所受到的尊贵宠爱一天超过一天 邓通也老实谨慎 不喜欢和外人交往 虽然皇帝给予休假的恩赐 他也不想外出 这时皇帝赏赐他十多次 总共上亿的金钱 官职升到上大夫 文帝常常到邓通家玩耍 但是邓通没有别的什么才能 不能推荐贤士 只是自己处事谨慎 谄媚皇上而已 有一次 皇上让善于相面的人给邓通相面 那人相面以后说 邓通当贫饿而死 文帝说 能使邓通富有的就在我 怎能说他会贫困呢 于是文帝把蜀郡严道的铜山赐给了邓通 并给他自己铸钱的特权 从此 邓氏钱 流传全国 他的富有达到了这个程度 邓通 文帝尝病痈 邓通常为帝唶吮之 文帝不乐 从容问通曰 天下谁最爱我者乎 通曰 宜莫如太子 太子入问病 文帝使唶痈 唶痈而色难之 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唶吮之 心惭 由此怨通矣 及文帝崩 景帝立 邓通免 家居 居无何 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 下吏验问 颇有之 遂竟案 尽没入邓通家 尚负责数巨万 长公主赐邓通 吏辄随没入之 一簪不得著身 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 竟不得名一钱 寄死人家 参考译文 文帝曾经得了痈疽病 邓通常为文帝吮吸脓血 文帝不高兴 绕着弯子问邓通说 天下谁最爱我呢 邓通说 应该没有谁比得上太子更爱你的了 太子前来问候文帝病情 文帝让他给吮吸脓血 太子虽然吮吸了脓血 可是脸上却显露出难为情的样子 过后太子听说邓通常为文帝吮吸脓血 心里感到惭愧 也因此而怨恨邓通 等到文帝死去 汉景帝即位 邓通被免职 在家闲居 过了不久 有人告发邓通偷盗了境外的铸钱 景帝把这事交给法官审理 结果确有此事 于是就结案 把邓通家的钱财全部没收充公 还欠好几亿钱 长公主刘嫖赏赐邓通钱财 官吏就马上没收顶债 连一只簪子也不让邓通戴在身上 于是长公主就命令手下的人只借给邓通衣食的费用 竟使他不能占有一个钱 寄食在别人家里 直到死去 邓通 邓通最终落得 寄死人家 的原因有哪些 请分点概括 每点不超过10个字 6分 参考答案 自身没有才能 得罪太子 私自铸钱 犯法 晁ch o错传 1 下面关于文意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2 简要概括晁错的主要形象特点 4分 3 根据文章内容 简析晁错被杀的原因 6分 1 晁错者 颍川人也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错为人峭直刻深 孝文帝时 天下无治 尚书 者 独闻济南伏生故秦博士 治 尚书 年九十余 老不可征 乃诏太常使人往受之 太常遣错受 尚书 伏生所 还 因上便宜事 以 书 称说 诏以为太子舍人 门大夫 家令 以其辩得幸太子 太子家号曰 智囊 数上书孝文帝 言削诸侯事 及法令可更定者 书数十上 孝文不听 然奇其才 迁为中大夫 当是时 太子善错计策 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参考译文 1 晁错是颍川人 凭借文学而当上了太常掌故 晁错为人严峻刻薄 不近人情 汉孝文帝时天下没有研究 尚书 的人 只听说济南一伏生是以前的秦国博士 研究过 尚书 年龄已经九十多了 年纪太老无法征他到京都来 就下诏让太常派人到他那里受学 太常差派晁错到伏生的住所受学 尚书 学成归来 就征引 尚书 上书陈说对国家有利的治国方略 孝文帝下诏任命他为太子舍人 门大夫 家令 晁错凭借他的辩才被太子宠爱 太子家称他为 智囊 在孝文帝时 晁错多次上书建议削弱藩王势力 以及修改法令 上书陈述几十次 孝文帝虽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 却很赏识他的才能 升迁他为中大夫 那时候 太子对晁错的计谋策略称善 而袁盎等一些大功臣们都不喜欢晁错 2 景帝即位 以错为内史 错常数请间言事 辄听 宠幸倾九卿 法令多所更定 迁为御史大夫 请诸侯之罪过 削其地 收其枝郡 奏上 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 莫敢难 独窦婴争之 由此与错有隙 错所更令三十章 诸侯皆喧哗疾晁错 错父闻之 从颍川来 谓错曰 上初即位 公为政用事 侵削诸侯 别疏人骨肉 人口议多怨公者 何也 晁错曰 固也 不如此 天子不尊 宗庙不安 错父曰 刘氏安矣 而晁氏危矣 吾去公归矣 遂饮药而死 曰 吾不忍见祸及吾身 死十余日 吴楚七国果反 以诛错为名 及窦婴袁盎进说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 参考译文 2 景帝登基 任命晁错为内史 晁错曾多次请求陈说一些事情 总是被听取 他所受的宠爱 凌驾九卿之上 更定了不少法令 升迁为御史大夫后 建议就诸侯的罪过削减其土地 收取他们四周的郡城 奏书呈上 景帝命令公卿列侯宗室聚集商议 没有一个敢责难晁错的 只有窦婴与他争辩 因此和晁错有嫌隙 晁错所更定的法令有三十章 诸侯都叫嚣着攻击晁错 晁错的父亲听到了这个消息 从颍川赶来 对晁错说 景帝刚刚即位 你当权处理政事 想削减诸侯的力量 疏离人家的骨肉 而被人家纷纷议论 都埋怨你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晁错说 事情固当这样做 不这样做 则天子不受尊崇 宗庙不安稳 晁错的父亲说 这样做 刘家天下安稳了 然而晁氏家族却危险了啊 我要离开你走了 于是饮药自尽 临死前说 我不忍心看见祸患降临到我身上 晁错的父亲死后十几天 吴 楚七国果真以诛杀晁错为名 起兵造反 等到窦婴 袁盎进谏陈说 景帝下令让晁错穿着朝服在东市把他斩了 3 晁错已死 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 击吴楚军为将 还 上书言军事 谒见上 上问曰 道军所来 闻晁错死 吴楚罢不 邓公曰 吴王为反数十年矣 发怒削地 以诛错为名 其意非在错也 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 不敢复言也 上曰 何哉 邓公曰 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 故请削地以尊京师 万世之利也 计画始行 卒受大戮 内杜忠臣之口 外为诸侯报仇 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默然良久 曰 公言善 吾亦恨之 参考译文 3 晁错死后 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 做抗击吴 楚的军队的将帅 打仗归来 上书陈述军事情况 拜谒进见景帝 景帝问他 你从吴军 楚军的地方来 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 吴 楚罢兵了吗 邓公说 吴王蓄意造反已有数十年了 因为削地而发怒 以诛杀晁错为名 但他的本意并不在晁错呀 再说我恐怕天下的人都将闭口 不敢再进言了 景帝说 这是为什么呢 邓公说 晁错担心诸侯强大 无法加以控制 所以请求削减他们的土地 以保持京都的尊崇地位 这实在是有利国家的好事呀 计划才刚施行 竟然遭到杀戮 对内杜绝了忠臣的进谏 对外反替诸侯报了仇 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如此 景帝沉默了好久 才开口道 你所说的确实不错 我对这事也感到有点悔恨 晁错传 1 下面关于文意的解说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孝文帝时 天下只有济南伏生懂得 尚书 但因为他年老 晁错就被委派到济南伏生处学习 尚书 并有所成 b 晁错多次向孝文帝建议削藩 更改法令 都没有被采纳 直到景帝即位后 晁错的这些建议才得以实施 c 晁错的父亲很不认可晁错削藩的做法 认为这会给晁家带来危险 就自杀了 后来的事件果然应验了晁父的先见之明 d 晁错的削藩建议终于导致七王之乱 景帝接受窦婴袁盎的建议斩杀晁错 七王之乱才因而平息 参考答案 d 七王之乱才因而平息 文中无此说 强加因果关系 晁错传 2 简要概括晁错的主要形象特点 4分 参考答案 为人严峻刻薄 或 峭直刻深 聪慧有辩才 有远见卓识 忠君不顾己 晁错传 3 根据文章内容 简析晁错被杀的原因 6分 参考答案 权势超过九卿 引来嫉妒 试图削藩 引来诸侯嫉恨 成为诸侯反叛的借口 引火上身 成为帝王镇压反叛的替罪羔羊 牡丹 1 第一段开头写作者对 牡丹得王于群花 存疑 其作用是 4分 3 第三段 予曰 有本 中的 本 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 4分 4 简述作者在文中对武后的态度 4分 5 概括本文的主旨 4分 1 牡丹得王于群花 予初不服是论 谓其色其香 去芍药有几 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 正未知鹿死谁手 及睹 事物纪原 谓武后冬月游后苑 花俱开而牡丹独迟 遂贬洛阳 因大悟曰 强项若此 得贬固宜 然不加九五之尊 奚洗八千之辱乎 韩诗 夕贬潮州路八千 物生有候 葭动以时 苟非其时 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 后系人主 可强鸡人使昼鸣乎 如其有识 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 花王之封 允宜肇于此日 惜其所见不逮 而且倒行逆施 诚哉 其为武后也 参考译文 1 牡丹在群花中称王 我刚开始很是不佩服这个评价 我认为牡丹的颜色和香味与芍药想比并不胜出多少 选择她们最优秀的方面进行比较的话 正是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 等到看了 事物纪原 说武则天冬月的一天去游览后花园 看到所有的花都竞相开放了 牡丹却迟迟未开 于是将牡丹贬到洛阳 于是我恍然大悟说 牡丹像这样不肯屈服 被贬到洛阳本来就是应该的 如果不给她加以花的九五之尊的荣耀 又怎么能洗刷她被贬八千里的耻辱呢 万物生长都遵循一定的时令和节气 如果违背它的时令 即使十个像尧那样的圣贤尊主 也不能使冬天长出一根麦穗 武则天虽是人主 但是她能强制鸡人 鸡人 周朝官名 掌供办鸡牲 凡举行大典 则报时以警夜 白天打鸣吗 如果她有一定的见识 应当把所有其它的花卉都贬了 而独独尊崇牡丹 花王的封号 本应该从武后赏花的这个时候开始 可惜的是她见识浅陋 而且倒行逆施 是啊 这就是武则天 2 予自秦之巩昌 载牡丹十数本而归 同人嘲予以诗 有 群芳应怪人情热 千里趋迎富贵花 之句 予曰 彼以守拙得贬 予载之归 是趋冷非趋热也 兹得此论 更发明矣 艺植之法 载于名人谱帙者 纤发无遗 予倘及之 又是拾人牙后矣 但有吃紧一着 花谱偶载而未之悉者 请畅言之 是花皆有正面 有反面 有侧面 正面宜向阳 此种花通义也 然他种犹能委曲 独牡丹不肯通融 处以南面则生 俾之他向则死 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 人主不能屈之 谁能屈之 参考译文 2 我从甘肃巩昌带来十几棵牡丹 朋友嘲笑我说 群芳应怪人情热 千里趋迎富贵花 我说 牡丹是因为坚守自己的节操被贬 我把它运回来 是趋冷不是趋热的 现在我对于得出的这个结论 更加明确了 种植花卉的方法 在名人的书稿当中已经记载得很全面了 我如果再谈及这方面的事情 就是拾人牙慧了 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 花谱中偶尔有记载但是不全面 现在我就把它说完全 花有正面 反面 侧面 正面应该向阳 这是种植花卉的一般的通理 但是 其他的花还能稍委屈些 但是牡丹在这方面不肯通融 处在朝南的位置上它就活 不是朝南它就死 这种坏脾气是它不改的本性 武则天都不能使它屈服 还有谁能使它屈服的 3 予尝执此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新型分析技术的彗星大气成分研究-洞察及研究
- 油墨厂辛苯存储规章
- 英国留学方案流程咨询
- 橡胶厂销售费用管理实施办法
- 国际情报员营销方案策划
- 跨界文献融合-洞察及研究
- 学生消防安全培训报到课件
- 学生步行安全培训记录课件
- 手入室自我防护课件
- 出差旅游证明书出国旅行许可(5篇)
- 幕墙UHPC施工专项方案 (评审版)
- 苏东坡人物介绍下载
- 2025届高三二轮复习+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电力储能运行人员培训规范》
- 轻钢屋面工程施工方案
- DB3702T 31-2023 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工作规范
- 2024-2025年历年成人高考民法真题及复习资料
- 幼儿园课程教研活动
- 幼儿烫伤课件教学课件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9-01-01 砌筑工 人社厅发20235号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