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筒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络筒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络筒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络筒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络筒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络筒 1 一 络筒的目的1 接长纱线 提高后道工序生产效率2 清除纱疵 提高纱线外在质量 2 络筒 是将原纱 管纱或绞纱 加工成筒子原纱的卷装形式 管纱 绞纱 筒子纱 3 4 5 二 络筒的要求1 筒子卷装应坚固 稳定 成形良好2 卷绕张力的大小要适当而均匀3 尽可能地清除纱线上影响织物外观和质量的有害纱疵4 筒子卷装容量尽可能增加并满足定长要求5 纱线连接处的直径和强度要符合工艺要求6 尽可能降低在络筒过程中毛羽的增加量 6 三 络筒工艺流程 7 槽筒络筒机工艺流程示意图 8 1 槽筒式络筒机工艺流程 1332MD 清纱器 张力装置 导纱杆 管纱 导纱器 1 管纱2 气圈破裂器3 导纱器4 张力装置5 清纱器6 导纱杆7 断纱自停探杆8 槽筒9 筒子 9 1332MD络筒机各部件的作用 2 气圈破裂器 控制气圈形状 减少退绕张力波动 3 导纱器 改变纱线的前进的方向 4 张力装置 控制络筒张力 5 清纱器 清除纱线上的杂质疵点 6 导纱杆 同3 7 断纱自停探杆 纱线发生断头或管纱退完 断纱自停装置使筒子抬起 筒子脱离槽筒而停止卷绕 8 槽筒 摩擦传动筒子作圆周运动 引导纱线作往复运动 使纱线均匀地卷在筒子上 10 2 自动络筒机的工艺流程 图1 2自动络筒机的工艺流程图1 气圈控制器2 预清纱器3 张力装置4 捻接器5 电子清纱器6 切断夹持器7 上蜡装置8 捕纱器9 槽筒 11 AUTOCONER338全貌 12 AUTOCONER338自动络筒机流程图 13 村田21C自动络筒机流程图 14 第一节络筒的基本原理 一 筒子的卷绕成形 一 筒子卷绕成形 络筒速度与纱圈卷绕角 筒子卷绕由旋转运动和往复运动两个运动叠加而成 筒子上纱线的卷绕路线是往复的螺旋线 15 二 筒子的卷绕形式1 按纱线之间的交叉角分 1 平行卷绕 先后两层纱圈相互之间交叉角很小 小于10度 2 交叉卷绕 相邻两圈之间有较大距离 上下层纱圈构成较大交叉角 2 按筒管边盘形式分 1 有边筒子 2 无边筒子 16 3 按卷装形状分 1 圆柱形 平行卷绕的有边筒子 卷绕密度大 纱圈稳定性好 但不适宜于纱线的高速退绕 交叉卷绕的圆柱筒子 锭轴传动 精密卷绕 滚筒摩擦传动 松式筒子 交叉卷绕的扁平筒子 直径比高度大 17 2 圆锥形 普通圆锥 筒子大小端的卷绕密度比较均匀 等厚度增长 变锥形 筒子大小端非等厚度增长 退解方便 适于高速整经 3 其它形状 三圆锥 瓶形 单端有边等 1 三圆锥筒子 2 瓶形筒子 3 单端有边筒子 4 双锥端圆柱型筒子 平行卷绕 5 双锥端圆柱型筒子 交叉卷绕 6 木芯线团 18 三 筒子的卷绕密度1 定义 筒子单位绕纱体积中纱线的质量称为筒子的卷绕密度 单位 g cm3 一般整经用0 34 0 47g cm3 染色用0 32 0 37g cm32 影响卷绕密度的因素 1 纱圈卷绕角 g V 4 10 5 Tt Lcsin2 筒子卷绕密度和纱圈交叉角2 的正弦值成反比 平 交卷绕角愈大 卷绕密度越小 通常 交叉角2 范围为30 55 19 2 络筒张力 络筒张力愈大 卷绕密度也愈大 里层的卷绕密度要大于外层 3 筒子加压加压力大 卷绕密度大 反之 则小 20 四 筒子的传动分析 一 槽筒摩擦传动槽筒摩擦传动圆柱形筒子纱圈卷绕角 不变 筒子卷绕密度均匀 常用于染色用或其他湿加工筒子的卷绕 21 2 槽筒摩擦传动圆锥形筒子 22 1 传动点与传动半径筒子与槽筒表面只有一点线速度相等 其余各点在卷绕过程中均与槽筒表面产生滑移 传动点 筒子与槽筒表面线速度相等的点 传动半径 传动点到筒子轴心线的距离 传动半径RK 传动比i 槽筒半径与传动半径的比值 23 2 圆锥形筒子 槽筒摩擦传动筒子与槽筒表面只有一点线速度相等 其余各点在卷绕过程中均与槽筒表面产生滑移 传动点 筒子与槽筒表面线速度相等的点传动半径 传动点到筒子轴心线的距离 24 传动半径 25 而筒子的平均半径R为 Rk R 锥形筒子的传动半径要大于筒子的平均半径 26 二 锭轴直接传动筒子筒子的旋转由锭轴直接传动 由独立导纱器引导纱线左右往复运动 27 二 锭轴直接传动筒子 总之 锭轴直接传动筒子 不利于高速 络不耐磨的化纤长丝或对卷绕结构有特殊要求的缝纫线时有用 28 五 纱圈的重叠和防叠 一 纱圈的重叠 在络筒过程中 有时上下相邻数层纱圈会集中卷绕在相同的位置 使筒子表面形成密集或凹凸不平的条带 29 二 重叠的危害 1 重叠条带使筒子与滚筒接触不良 凸起部分的纱线受到过度摩擦损伤 造成后加工工序纱线断头 纱身起毛 2 重叠的纱条会引起筒子卷绕密度不匀 筒子卷绕容量减小 3 重叠筒子的纱线退绕时 由于纱线相互嵌入或紧密堆叠 使退绕阻力增加 还会产生脱圈和乱纱 4 重叠过于严重的筒子将会妨碍染液渗透 以致染色不匀 30 三 重叠的成因如果在一个或几个导纱往复周期中 筒子回转数正好为整数时 则纱圈要重叠起来 纱圈位移角与绕纱圈数的n关系 2 n n0 n 一个导纱周期内的绕纱圈数n0 n的整数部分如 0 则线圈重叠 不等于0 则不重叠 31 四 槽筒络筒机的防叠措施 1 周期性改变槽筒转速 2 周期性移动或摆动筒子托架 3 采用防叠槽筒 32 周期性移动或摆动筒子托架 33 小结 1 重点 1 络筒的定义和任务 2 络纱的工艺流程 1332MD 3 筒子的卷绕形式2 难点 纱线的卷绕原理 滚筒摩擦传动的圆锥形筒子 34 作业1 1 什么是纱圈的重叠 纱圈重叠的危害 防叠的措施有哪些 2 络筒张力的作用 影响络筒张力的因素有哪些 具体是怎样影响的 35 第二节络筒张力及张力装置 一 络筒张力1 定义 络筒过程中纱线卷绕到筒子之前的张力2 选择络筒张力的原则 在满足筒子成形良好的前提下 以小为宜 并力求张力均匀一致 掌握的范围根据织物不同原纱的性能而定 如 36 棉纱 张力不超过其断裂强度的15 20 毛纱 张力不超过其断裂强度的20 麻纱 张力不超过其断裂强度的10 15 桑蚕丝 2 64 4 4CN tex涤纶长丝 0 88 1 04CN tex3 络筒张力的组成 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 纱线的退绕张力 2 张力装置的附加张力 3 导纱机件对纱线的摩擦力 37 导纱距离d 纱管顶端到导纱部件之间的距离 38 1 管纱轴向退绕时纱线张力的变化规律 A 退绕一个层级时纱线张力变化规律T顶 T底特点 张力波动幅度小 4 影响退绕张力的因素 39 B 整只管纱退绕时纱线张力的变化规律满管时 张力最小 气圈最多 中管时 张力增加 气圈减少 管底时 接近空管 张力最大 气圈最少 随着退绕的进行 摩擦纱段逐渐增加 退绕到一定时候 气圈颈部与管顶碰撞 气圈形状突变 气圈个数减少 张力发生阶跃 40 2 导纱距离d导纱距离为50mm时 纱线张力波动较小 短 导纱距离为200mm时 张力变化幅度达到4倍以上 中 导纱距离大于250mm时 纱线张力波动也较小 长 41 络筒速度 络筒速度 纱线张力 4 纱线特数 纱线特数 纱线张力 3 络筒速度对张力的影响 I 络筒速度450m min 19 5tex 30英支 络筒速度750m min 19 5tex 30英支 42 6 均匀纱线退绕张力的措施 1 正确选择导纱距离 长或短 100mm以下或250mm以上 2 使用气圈破裂器 3 加大纱管管底直径 43 二 张力装置 1 作用 适当增加纱线的张力 以满足筒子卷绕成形良好 密度适宜的要求 2 要求 1 给予纱线的张力要均匀 2 与纱线接触面光滑 44 3 结构简单 便于调节 4 不易积聚飞花杂质 便于清扫3 常用张力装置 1 圆盘式圆盘式张力装置 其加压方式 垫圈加压 重锤加压 弹簧加压 作用原理 通过对纱线的摩擦来使纱线获得张力 45 累加法 纱线通过两个相互紧压的平面之间 由摩擦获得张力 n 张力累次增加 加压形式 垫圈加压 弹簧加压 空气加压等 优点 不扩大纱线张力的波动程度 降低了张力不匀率 缺点 接头或粗节通过压板时 会发生动态张力波动 导纱速度越快 波动越大 46 例题 假设退绕张力的变化从20CN 40CN 张力装置的张力为80CN 则合成后的络筒张力为100 120CN 使用张力装置前使用张力装置后 结论 使用累加法的张力装置后 络筒张力的波动率降低很大 均匀性得到提高 47 1 圆盘式 1 金属支柱2 铁杯3 下张力盘4 上张力盘5 6 垫圈7 保护杆 2 气动立式 3 弹簧张力鞋式 1 圆盘2 张力鞋3 摆动杆4 扭力弹簧 4 曲弧板式 5 梳齿式 1 固定梳齿2 活动梳齿3 弹簧 48 2 梳齿式倍积法 纱线绕过一个曲面 经过摩擦而增加张力 张力按倍数增加 特点 动态张力波动较小 张力波动成倍数增加 纱线张力的不匀程度得不到改善 49 第三节清纱 作用 清除纱线上的杂质 疵点 弱捻纱 分类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子式和机械式一 电子清纱器1 特点 不刮伤纱线 清除效率可达80 但成本高 结构复杂2 类型 光电式 电容式 1 光电式电子清纱器 50 电子清纱器 51 52 工作原理 检测纱疵的侧面投影 特点 对扁平状的纱疵可能漏切 灰尘积聚对检测准确率有影响 怕振动 受回潮率影响较小或无关 53 光电式电子清纱器的工作原理 54 2 电容式电子清纱器 工作原理 检测单位长度内纱线质量的变化 纱线以恒速通过电容器的两块金属极板之间纱线质量及介电常数的变化 电容量变化 鉴别电路 执行机构 驱动剪刀剪切纱疵 特点 对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