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石泉县池河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1页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2页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3页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4页
陕西省石泉县池河中学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课件 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 一 欧洲以外的诱惑 新航路的开辟 1 原因 2 条件 3 时间 边阅读边思考 据有黄金 其数无限 君主有一大宫 屋顶皆用黄金为之 宫廷地铺金砖以代石板 一切窗栏皆用精金 岛中国王有一红宝石 为世界红宝石中之最大而最美者 其长有一大掌 其巨如同人臂 意大利 马可 波罗行记 根据这些描述西方人会对东方世界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 1 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对东方商品的需求使欧洲人产生了对黄金等财富日益膨胀的欲望 根本原因 2 15世纪兴起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东西方陆路贸易的通道 欧洲人希望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路 小结 世界地图 面对波涛汹涌 变幻无常的海洋 欧洲人想要征服它 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客观条件 对地球的了解 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 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 地圆说 多桅帆船 星盘 沙漏 罗盘针 有了动机 又具备了条件 于是从15世纪开始 欧洲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险 考察 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 史称 新航路开辟 二 新航路的开辟 二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人物 迪亚士 达 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时间 1487年 1497年 1492年 1520 1522年 主要成就 发现好望角 绕过非洲南端 到达印度 到达美洲 船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 勇往拼搏的精神 把世界各个地区连接在一起 开辟了殖民掠夺 殖民扩张之路 影响 郑和下西洋 pk 新航路的开辟 1405 1433年间 明朝宦官郑和七次代表政府率船队远航西洋 西洋是指南中国海以西的地区 包括南海 印度洋一带 西洋 印度洋 明 郑和下西洋 注意比较东西方的远航 郑和率领的船队 规模宏大 约60艘 人数众多 近三万人 组织严密 备有航海图 罗盘等最先进的设备 15 16世纪 中 西航海组织方面和任务的对比 经费困难 被迫中断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 坚信地圆说 并第一个成功进行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 麦哲伦b 哥伦布c 郑和d 迪亚士 a 2 中考题 1992年 一支船队为纪念某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壮举 从西班牙出发 横渡大西洋 到达了美洲的西印度群岛 这条航线是由哪一位航海家开辟的 a 迪亚士b 达伽马c 哥伦布d 麦哲伦 3 在新路开辟过程中 为开辟从非洲沿岸到达东方而作出巨大贡献的航海家是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a b c d c a 4 恩格斯说 葡萄牙人 寻找的是黄金 黄金一词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 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这表明西 葡开辟新航路的根本目的在于 a 开辟海开市场b 加强东西方贸易c 丰富地理知识d 掠夺财富 5 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线的根本原因是 a 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b 欧洲人狂热的追求货币和黄金c 奥斯曼土耳其垄断了商路d 基督教东传 d a 6 下列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是正确的是 打破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伴随着殖民扩张与掠夺 它促进了各大洲经济的繁荣与交流 它把欧洲先进的文明带到各洲a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