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回顾1 秦朝在中央实行政治制度 回顾2 其中 三公 的具有的职能 重点难点 1 列举历代加强皇权 削弱相权的史实 以朝代为线索罗列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皇权与相权演变趋势如何 2 列举从秦至元中央与地方的监察机构 我们如何评价古代中国完备的监察制度 3 理解历代政治制度创新对古代和当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借鉴意义 如 三省六部制 科举制 行省制等 一 君权与相权下的丞相制度 阅读书本第二框 联系上一节内容 梳理出汉 唐 宋 元统治者如何创新制度缓解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 秦朝 2 汉朝 3 唐朝 4 宋朝 秦朝 在中央设立丞相 汉朝 频繁更换丞相 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 设立 中朝 对抗 外朝 唐朝 三省六部制 宋朝 二府三司制 同中书门下 枢密院 三司使 君权和相权 汉武帝所用丞相13人 下狱死者占其半 生者如田蚡 石庆 公孙弘辈 只能装聋作哑 唯命是从而已 以至于讨论出兵边疆的大事 汉武帝竟说 田蚡不足与计 汉武帝如此重用内朝官 用近臣 内朝来压制宰臣和外朝 当拜公孙贺为相时 贺竟伏地大哭 不受印绶 此外 武帝还大胆启用出身寒微的士人做官 比如从奴隶群众提拔了卫青做大将军等 汉武帝设 中朝 牵制 外朝 示意图 相权一分为二 皇帝 皇权至上 尚书省执行机构 中书省草以决策 门下省封驳审议 凡军国大事 必由中书省决策 门下省审议复奏 然后始付尚书省颁布执行 1 集体宰相制 相权一分为三2 相互牵制 互为补充 避免权臣大权独揽 利于加强皇权3 分工明确 相互合作 提高行政效率4 君主专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的制约 宋朝 二府三司制 1 进一步分割相权 加强了皇权 却减弱了对皇权的约束力 2 职权过于分散 导致行政效率低 出现 冗官 局面 秦朝 在中央设立丞相 汉朝 频繁更换丞相 让平民出身的人做丞相 设立 中朝 对抗 外朝 唐朝 三省六部制 宋朝 同平章事 三司使 枢密院 相权一分为二 相权一分为三 进一步分散相权 明朝 废除丞相制 明太祖 相权很大 废除相权 趋势 君权日益加强 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 影响 君主专制制度走向极端 古代中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孟德斯鸠在其 论法的精神 中写道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 防止滥用权力的办法 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 二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秦朝 中央 地方 西汉 中央 地方 御史大夫 监御史 御史大夫 州 刺史司隶校尉 御史台 明初至清末 东汉到元朝 宋有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 提点刑狱司 都察院 历代监察机构的设置 这些措施有效吗 监察官对谁负责 所有官员都受监察吗 古代监察制度对今天有什么启示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 积极 监察体制的逐渐健全 一定程度防止官员腐败 贪脏枉法 滥用职权等 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 局限 1 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 代表皇帝不代表社会 2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 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三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一 先秦 世卿世禄制 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 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二 汉 察举制 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 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 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制 汉武帝 a 察举各郡国岁举孝廉各一人b 征辟征召才能之士 三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地方行政部门设置 中正 对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 分为九等 中正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根据 四 隋唐至明清 科举制以考试来选官的制度 其基本特点是 一切以呈文为去留 自隋产生后 为历代所沿用 直到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科举制 1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1 隋兴起 隋文帝 隋炀帝 2 唐完善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增加考试科目 设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 设武举 殿试 高官主考 3 宋朝进一步完善 4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 5 公元1905年 科举制被袁世凯等人废除 分科考试 2 科举制 考试选官 1 实质 是一种将 天下英雄 诱入最高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2 积极性 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 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追求公平公正 进一步巩固儒家在意识形态中的独尊地位 3 局限性 考试内容束缚思想 导致士人长期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 为皇权服务 考试科目和内容 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过分注重死记硬背 不切实际的学问 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 八股之害 等于焚书 而败坏人才 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韩国重现古代科举考试场面 很多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都有着极高的赞赏和评价 美国学者柯睿格在 哈佛亚洲研究学报 上发表论文说 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 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美国汉学家卜德说 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 剑桥中国隋唐史 的编者崔瑞德认为 科举制度 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科举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 第五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科举选官制度被西方学者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科举制面向社会 公平竞争 强调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 世界影响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 明清世袭以官举士以官举士分科考试 择优录取血统品德才能门第考试成绩 世袭 封闭性 以官举士 权操于上 封闭性 定期考试 公开选拔 开放性 1 秦 汉 唐 宋 元的地方行政区划 1 秦代 2 汉代 3 唐代 4 宋代 四 中央集权下的 地方行政区划 郡 县 州 郡 县 道 州 县 路 州 县 5 元代 省 路 府 州 县 2 元朝行 中书 省的设置 1 行省的设置 全国设十行省 中书省直辖 腹里 宣政院辖区 山西 河北 北京 山东 西藏和四川 青海部分地区 省下行政区 路 府 州 县 中央官制 元代的行省 蒙古 东北 云贵 台湾 岭北行省 辽阳行省 云南行省 澎湖巡检司 2 特点 行省受中央节制 民政 中书省 军政 枢密院 觐见制 监察制 互迁制 3 明清沿用行省制度 1 明代 省 府 县 2 清代 省 道 府 县 4 行省设置的意义 1 加强中央集权 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中国古代三大地方行政制度体现的趋势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小结 从秦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征 1 皇权确立后不断加强 君主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产汽车内饰复合卷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拿地
- T-CPSS 1013-2025 配电网谐波谐振评估技术导则
- 项目进度管理与监控模板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
- 2025年度综合电商平台特色商品档口租赁及电商运营服务合同
- 2025年绿色食品冷链物流配送与全程追溯服务合同
- 2025年区块链数据安全处理及保密协议
- 2025年幼儿园幼儿棉被及床上用品租赁采购全面合作协议
- 2025年婚姻终止后共同债务处理与财产公平分割协议书
- 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赠与专项合作协议
- 图像增强毕业论文
- 2025年幼儿园教师大班数学工作总结样本(3篇)
- 2025年毕节市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供应链安全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牛鼻子引流技术
- 严禁燃放烟花炮竹课件
- 宫颈息肉课件
- (2025年标准)班组承包协议书
- 2025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2025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中心社会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全国I卷高考地理试题和答案
- 深圳微利房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