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 二 四节 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 必修i 学习目标 1 地球的宇宙环境 能够说出天体系统及层次 能够说出太阳系概况及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 并落实在地图上 能够举例说明和解释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能够描述太阳辐射的概况 说明和解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能够举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 地球的圈层结构 能够识别 描述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空间位置特点 能够识别 描述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空间位置特点 一 天体系统及其层次 地月系 太阳系 银河系 总星系 1 太阳是中心 99 86 其体积大 气体球 密度小 质量大 表面温度高 2 有 水金地火 木土 天海 八大行星 冥王星划为矮行星 3 水最近 海最远 木最大 地最密 土最稀 二 太阳系概况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4 肉眼可见 水 金 火 木 土 金星最亮 逆向自转 启明星 昏星 木星卫星最多 土星光环最美 5 流星体 行星际空间的尘埃和固体小块 6 彗星 在扁长轨道上绕日运行的一种质量较小的天体 呈云雾状的独特外貌 哈雷彗星76年回归 三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1 八大行星的运动和结构特征 运动特征 结构特征 共面性 各行星轨道倾角都很小 水星稍大 同向性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俯视太阳系逆时针公转 近圆性 水星公转轨道椭圆偏心率较大 类地行星 水 金 地 火 距日近 体 质小 密大温高 卫星少或无 巨行星 木 土 体 质大 密小温低 卫星多 有光环 远日行星 天 海 距日远 温低 有卫星 安全的宇宙环境 日 地距离适中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各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的特征 它们各行其道 互不干扰 适宜的温度 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2 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液态水存在 地球体积收缩和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 结晶水汽化冷却凝结汇集形成了原始海洋 稳定的光照 太阳一直以来没有明显变化 1 定义 2 太阳能量来源 四 太阳辐射的概况 3 太阳辐射表示 用太阳常数来衡量 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50 p12图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下产生的核聚变反应 1 是维持地表温度 促进地球上水 大气 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2 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是地球能量的源泉 分析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强和弱的原因 五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影响大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太阳高度 即纬度 天气状况 地势 空气密度 六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光球 有黑子 色球 有日珥和耀斑 日冕 有 太阳风 2 太阳活动主要类型 黑子和耀斑 周期11年 1 太阳的大气结构 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天气现象变化不稳定 黑子 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耀斑 太阳风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产生 磁暴 现象 对地质勘探 行船造成一定影响 耀斑 太阳风 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太阳风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七 地球内 外圈层的结构及其特点 1 内部圈层结构 1 划分依据及其界面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变化 莫霍面 距离地表约33km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增加 古登堡面 距离地表约2900km 纵波速度明显降低 横波突然消失 2 划分 地壳 地幔 地核 莫霍面 33km 古登堡面 2900km 思考 地壳的平均厚度 a 约为120kmb 约为8 9kmc 小于岩石圈的厚度d 大于岩石圈的厚度 c 地壳 位于莫霍界面以上 平均厚度约17km 海拔越高 地壳越厚 地幔 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 分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的软流层 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 合在一起叫岩石圈 地核 古登堡面以下 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 内核呈固态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地壳 地幔 地核 c 其他行星系统 b 其他恒星系统 a 河外星系 星系 宇宙 总星系 2 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 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呼机 移动电话等会失灵 漠河地区出现 白夜 现象a b c d b 4 关于地壳和岩石圈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岩石圈就是整个地壳b 岩石圈为地壳的一个组成部分c 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 合称岩石圈d 地壳为岩石圈的一个组成部分 3 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a 盆地b 平原c 海洋d 大陆断层 c d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学业水平考试总复习 必修i 学习目标 地球的运动 能够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速度和周期 并能在地球自转运动图上标注和识别 能够联系所学地理概念 地理基本原理 解释 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能够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轨道 速度和周期 并能在地球公转运动图上标注和识别 能够联系所学地理概念 地理基本原理 解释 分析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周期和速度 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 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区别晨线和昏线 昼夜现象与昼夜更替成因的区别 用太阳高度h表示昼夜 昼半球各地 h 0 晨昏线上各地 h 0 夜半球各地 h 0 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 地方时和经度的关系 不同经线上 地方时不同 同一条经线上 地方时都相同 较东的地点 时间较早 2 不同经度的地方 地方时不同 时区的划分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每隔15 划分为一个时区 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 时区号 15 某地时区号 某地经度数 15 日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180 经线有三折 向东过日界线 日期减一天 向西过日界线 日期加一天 自然日界线 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 国际标准时间以0 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国际上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 即为格林尼治时间 中时区区时 用于航海 极地及太空 北京时间我国从西到东跨东五 东六 东七 东八和东九区 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东八时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 称为北京时间 即120 e经线的地方时 不是北京的地方时 北京时间 世界时 8小时 区时计算依据 a 区时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经度隔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隔1 地方时差4分钟 b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 相差整1个小时 任意两个时区之间 相差几个时区 它们就相差几小时 c 较东的时区 区时较早 东西十二区全球区时最早 180 经线 东十二区 最先进入新的一天 d 特别计时方法 印度 东5 5区 4 已知a地为 1200e 400n b地为 750w 400n 若a地地方时为15时 则b地地方时为 若b地地方时为8时 则a地地方时为 3 已知a地为 750e 300s b地比a地地方时相差3小时 则b地的经度为 1 已知a地为 1400e 500n b地为 700w 450s 则a b两地所在时区分别为 2 已知a地位于东十一区 b地位于西九区 则a b所在时区的中央经线度数分别为 5 已知a地区时为2006年月10月30日15时 b地与a地区时相差10小时 则b地区时为 6 已知a地昼长为3小时 则a地日出 日落时间分别为 7 已知a地日出地方时为8时 则a地昼长为 夜长为 下图为西半球侧视图 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 完成下列要求 11分 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则北半球进入季 2 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 其中是晨线 是昏线 3 将该图转换为昼夜各半的侧视图 标注经度 4 b点经度 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 5 此时 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点钟 c点的昼长是小时 北京时间是 7o e 0 秋 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 18 12 15点20分 110 w 20 w160 e a 23 26 n 120 eb 0 21 wc 23 26 s 21 wd 0 120 e 6 此时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7 此时 把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两条经线是a 180 经线 0 经线b 180 经线 120 e经线c 180 经线 101 w经线d 180 经线 159 e经线 b d 3 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移 北半球 偏 南半球 偏 上不偏 纬度越高 偏转越 注意 弯曲河道的河流凸岸是堆积岸 缓坡岸 凹岸是侵蚀岸 陡坡岸 左图中的 岸侵蚀最厉害 a岸比b岸侵蚀 d 厉害 向右 向左 赤道 大 地轴是倾斜的 北极指向 附近 倾斜的方向始终 地轴与黄道平面始终保持 夹角 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 公转特征 不变 北极星 66 5 1 黄赤交角是 与 的交角 目前为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作周年回归运动 直射点大约移动纬度80 月 即10 4日 2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黄道面 赤道面 23 5 南北回归线 2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北半球夏半年 3 21 9 23 北半球冬半年 9 23 次年3 21 春分日和秋分日 注意 不同半球的纬度数相同的两地 昼长 夜长 3 昼夜长短的变化 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 那个半球就是昼 夜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 北半球的白天越来越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 北半球的白天越来越 长短 长 短 4 正午太阳高度 h 的变化 反映太阳辐射强弱 h地方时间是 点 太阳在上中天 对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的5点认识 地球上每时每刻 只有一个地方得到太阳的直射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一定是 点 太阳直射点出现在当地的天顶 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太阳直射时物体的影子长度为 太阳直射点以一个 年为周期 在 之间往返移动 12 12 900 0 回归 南北回归线之间 h因纬度而不同 同一时刻 h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计算公式 h 90 90 纬度差 直射点越靠近时 h逐渐增大 直射点越远离时 h逐渐变小 离直射点最近时 h最大 离直射点最远时 h最小 h因季节而不同 夏至日 直射北回归线 h达一年中最大值 h达最小值 冬至日 直射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 h达一年中最大值 北半球各地 h达最小值 春秋分 太阳直射在赤道 h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 南半球各地 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两分两至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分布状况 昼夜等长 昼夜等长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极夜 极昼 赤道 赤道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5 四季的形成 我国四季 气候统计四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立春 2月4 5号 立夏 5月5 6号 立秋 8月7 8号 立冬 11月7 8号 北半球 3 4 5月 春季 6 7 8月 夏季 9 10 11月 秋季 12 1 2月 冬季 热带 有太阳直射现象 南北温带 四季分明 南北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 以南北回归线 南北极圈为界限 6 五带的划分 假如黄赤交角变大 五带的范围大小变化将是 热带 寒带变 温带变 假如黄赤交角变小 五带的范围大小变化将是 热带 寒带变 温带变 大 小 小 大 识图地球公转轨道图和各节气日照图 说出图中四点的日期和节气 隐含的地方时 12时 昼半球中央经线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也是12时 24点 或0点 夜半球中央经线 6时 赤道与晨线相交点 如图 也是晨线的中点 18时 昏线与赤道相交点 也是昏线的中点 时间的计算 太阳直射点与晨昏圈的关系 直射光线始终与晨昏线 面 直射点的纬度数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度数 直射在10 s 直射在20 n 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极昼极夜范围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数与此时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 最北界限纬度数之和 例如 太阳直射点移动与太阳升落方向的关系 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正午太阳在天空的方向关系 3 21 9 23 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 太阳从 方向升起 方向落下 南北半球 9 23 3 21 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 太阳从 方向升起 方向落下 南北半球 北回归线以北 正午太阳终年在正 方向 物体影子指向 方 南回归线以南 正午太阳终年在正 方向 物体影子指向 方 南北回归线之间 太阳直射点在某地南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神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批校园招聘17人(山西)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航空港国际教育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劳务派遣人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苏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对外招聘公交车驾驶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德曼节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阜阳市皖西北(阜南)粮食产业园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州市名城古厝设计院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南通航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宁夏国运铁建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急需岗位社会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家电投集团广西电力有限公司社会招聘3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51T 2975-2022气凝胶复合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外科学-第十一章-外科感染(含案例分析)课件
- 《ch棘皮动物》课件
- 急诊科岗位职责
- 中国服用过兴奋剂运动员名单 兴奋剂真的是毒品吗
- 小学英语语法时态讲解与归纳
- 《生存与修炼》熊厚音讲《道德经》教学文案
- 淘宝新店运营计划书文献
-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可修改版ppt]课件
- ICH Q6B 生物技术产品和生物制品的检验方法和可接受标准
- 12贮水花盆案例总结-2015天津中心修改43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